1、 ICS DB5105 四川省(泸州市)地方标准 DB5105/T 52018 泸州市水稻直播技术规程 2018 - 09 - 01 发布 2018 10 - 01 实施 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05/T 52018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田块选择 . . 2 5 栽培技术 . . 2 6 蓄留再生稻 . . 4 DB5105/T 5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由泸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泸州市粮油与种子站、合江县粮油与种子站、
2、泸县农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建忠、宋其龙、唐正文、易游人、李登权、陈小燕、陈富光、梁明清、魏新 琦、李静。 DB5105/T 52018 1 泸州市水稻直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泸州市水稻直播技术规程的基本定义、田间管理措施、收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平坝、丘陵区及同类型生态区水稻直播的种植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
3、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737.2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 第 2部分:稻飞虱 NY/T 2152 福寿螺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NT/T 796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规范 DB51/T 883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规程 DB51/T 885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程 DB51/T 1655-2013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直播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不经过育秧、移栽,直接播种水稻的一种栽培方法。分旱直播、水直播二种 方式。 3.
4、1.1 水直播 在稻田灌水整地后田面保持浅水层或冬水田整地后田面保持湿润状态, 直接播撒水稻种子的一种栽 培方式。 3.1.2 旱直播 DB5105/T 52018 2 将水稻种子直接播(撒)种于无水稻田(如无水冬闲田或水旱轮作田)或旱地状态大田里的一种栽 培方式。可分为沟播、穴播或撒播三种方式。 3.2 冬闲田 头季中稻收获后至翌年春夏季栽种水稻之前,未栽种其它农作物的一类稻田,俗称“冬闲田”。 3.3 冬水田 丘陵地区特有、在秋冬季有(蓄)水、翌年春夏季栽种水稻或其它水生作物的一类稻田,俗称为“冬 水田” 。 3.4 水旱轮作田 头季中稻或再生稻收获后,及时排水放干稻田积水后,栽种一季旱地
5、作物,如小麦、油菜或蔬菜等 作物,在翌年春夏季旱地作物收获后,灌水、整地栽种水稻的一类稻田,俗称“水旱轮作田” ,亦称“两 季田” 。 4 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条件好、能排能灌的冬闲田、冬水田或水旱轮作田。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5.1.1 选用经国家或省级审定,且适宜种植区域包括泸州市的杂交水稻或常规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 符合 GB 4404.1-2008 中 4.2.1 的规定。 5.1.2 以选用品种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型较窄且直立、分蘖力适中、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强、熟期 适中(比同地区主栽品种熟期早熟 3d5d)的品种为主。 5.2 翻耕与整田 5.2.1 采用水直播的,播种前
6、 3d5d 排水除杂草,水位保持在“花花水”状态,深水少草田以旋耕碎 桩为主,浅水有草田以翻耕倒桩覆草为主;在翻耕、犁耙期间,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商品有机肥, 做到肥泥混匀、田面平整;再按照田块大小作开厢(划分格田)、降水处理,保持田间湿润状态,人工 撒播的厢面宽 4m5m,人工点播的厢面宽 2m,机械直播的则根据机械作业幅宽确定厢面宽度;厢与厢 (格田)之间和稻田四周预挖浅水沟引排厢面明水,沟深 10cm15cm,水沟之间相互联通并保持通畅、 有水。对局部积水多、积水深的区域有针对性理通引水沟,保持厢面无集中积水现象。 5.2.2 采用旱直播的,播种前旋耕灭茬(草)、精细整地,并一次性施入
7、腐熟农家肥、商品有机肥, 土、肥混匀;稻田田面整平后开厢(划分格田),厢面高低相差小于 3cm。厢与厢之间预挖引水沟等, 其它同水直播。 5.3 种子处理 DB5105/T 52018 3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并浸种催芽,以稻谷萌动粉嘴、露白即可。可在播种前选用吡虫啉悬浮 种衣剂或丁硫克百威作包衣处理,也可选用旱育保姆或驱鸟剂拌种,防雀鸟和地下害虫危害。 5.4 播种期 平丘区直播时期比采用育秧方式推迟10d20d,一般在3月20日3月31日期间。深丘区则根据所选 品种熟期和当地常年播种期,推迟10d15d播种;或者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选晴好天气 播种。水旱轮作田或两季田在头季
8、作物收获后抢时播种。水直播在整田后,沉实1d-2d播种;采用机械 方法播种的,可在整田的同时播种。旱直播在整田后即可播种。 5.5 大田用种量 根据千粒重大小,杂交稻播种量1.01.25/667,常规 稻播种量2.53.0/667。 5.6 播种方法 5.6.1 人工撒播。播种前按 1:35 的比例将浸种、催芽、拌种后的种子同沙壤土拌匀混合,按照分厢 定量和“二次播种”方式播种,先播种 70%,余下的 30%用于补缺补稀,做到播撒均匀。 5.6.2 人工点(沟、穴)播。可按品种特性先行计算播种规格和穴播种量(杂交稻每 667 播 1.2 万 穴左右、穴播 2 粒3 粒种,常规稻每 667 播
9、1.5 万穴左右、穴播 4 粒6 粒种),结合厢面(格田) 宽度制作“排绳”辅助工具,人行走厢沟中根据“排绳”定位实施点播或条播。 5.6.3 机械直播。选用水稻专用或兼用播种机械播种,将药剂拌种处理后的水稻种子成行(穴播机成 行、成穴)均匀播于田间;也可采用电动籽肥抛撒器播种(即人工肩负抛撒器,将出料口面对已经划好 的厢面,开动机器后,沿稻田中预留的厢沟或在田坎上缓步前行,注意播撒均匀),对播撒有遗漏或播 种不到位的田边、边角,需用人工方法补播。 5.7 压种入泥 5.7.1 水直播采用人工撒播、点播和电动籽肥抛撒器播种的,按照厢面(格田)宽度选择相应长度、 直径 10cm20cm 的塑料圆
10、筒,用竹杆作中轴或牵绳方式,在厢沟中作推拉,将稻种滚压入泥;或选择 宽度与厢宽相同的柔性塑料布,用人工在厢沟中拉拽,实现种泥混合;也可直接使用扁担、泥板等工具 直接踏谷入泥。水直播采用药剂拌种后的,可以不压种入泥。 5.7.2 水直播采用机械直播的,可在播种口后端、喷雾区加装相应宽度的柔性塑料布,在行走过程中 完成覆泥盖种或种泥混合。 5.7.3 旱直播需采用浅旋耕方式或盖种机盖种;然后灌水使土壤达到饱和状态、自然落干;采用沟播、 穴播的,可适用倒垄覆土。 5.8 稻田施肥 肥料使用应按照 NY/T 496 中 4.1、4.3、4.4 规定,采用底肥“一道清”施肥方式为主。每 667 稻田均匀
11、施用腐熟农家肥 1000 2000 ,纯氮(N)5 7 ,磷肥(P 2O5)4 5 ,钾 肥( K 2O) 3 kg4 g。分蘖期、抽穗期视苗情酌情补施肥。 5.9 水分管理 5.9.1 出苗后灌浅水,保持“花花水”状态。采用旱直播的,出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表土不发白; 生长期保持叶片不萎嫣,也可采用“旱播水管”方式。 5.9.2 当田间总苗数达到预期有效穗数的 80%时,采用排水晒田方法,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 防止倒伏。 DB5105/T 52018 4 5.10 稻田除草 在水稻播种后1d3d选用除草剂作封闭除草,如:哌草丹、丙草胺、丁草胺、恶草酮、苄嘧磺隆等 (旱直播以丁草胺、恶
12、草酮为主)。在水稻3叶-5叶期,田间仍残存的恶性杂草,可选用除草剂作“挑 治”和“补除”,如氰氟草酯精恶唑、精噁唑禾草灵等。 5.11 匀密补稀 当水稻秧苗长至3叶4叶时,对杂交稻每平方米秧苗数少于1820株的、常规稻每平方米秧苗数 少于3540株的,可按匀密补稀要求,带泥匀 栽(或抛栽)秧苗,使田间秧苗基本均匀,保证每667 苗数不少于1.3万(杂交稻)、2.5万(常规稻)。 5.12 病虫害防治 防病治虫应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并按照NY/T 1276、GB /T 8321.9、NY/T 2 737.2、DB51/T 883、 DB51/T 885 的规定,合理选择、使用农药,尤其注意要重防稻纹枯病,南部山区还应注意防治稻飞虱; 在稻水象甲发生区, 防治技术按照 NY/T 796 规定的方法防治; 在福寿螺发生区, 防治技术按照NY/T 2152 的规定执行,其中,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福寿螺的,可结合水稻整田时施药防治。 5.13 收获 稻谷谷粒完熟收获。 6 蓄留再生稻 在适宜蓄留再生稻的地区,按照 DB51/T 1655-2013 中 5.3、 5.4、 5.5、 5.6、 5.7、 5.8的规定执行。 _ DB5105/T 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