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101 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101/T 4 2018 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 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2018 - 07 - 01 发布 2018 - 07 - 02 实施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01/T 4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进场检查 . 3 5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检查井盖、水箅安装 . 4 6 检查井盖、水箅维护 . 7 DB5101/T 4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
2、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成都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成 都市市政开发总公 司、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貊洪昌、李丽、田涛、陈杨、蒋宁、曾小峰、罗明、牟静玥、李季、丁嘉、刘世良、 陈俊、周义强、史廷轶、陈位祥、邓江云、赵婷。 DB5101/T 4 2018 1 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的术语和定义 ,材料进场检查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 ,检查井盖、水箅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设施(包括水箅)的安装及维护施
3、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标 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 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DB510100/T 203 2016 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检查井 地下设施中用于连接、检查、维护管线和安装设备的竖向构筑物。 3.2 检查井盖 检查井井口可开启的封闭物,由井盖和井座组成。 3.3 水箅 雨水口上放置的排 水设施,由支座和
4、箅子组成。 3.4 减震胶圈凹槽 在井座支撑面位置,用于嵌入弹性缓冲减震胶圈(垫)的凹槽。 DB5101/T 4 2018 2 3.5 调节环 用于调节检查井盖、水箅的平面位置、高程、坡度并防止沥青混合料摊铺时进入井内的环状结构物 , 如图 1 所示。 环内径 H 预制砼调节环立体图 a)检查井盖调节环 b)水箅调节环 图 1 调节环示意图 3.6 限位井筒模具 检查井盖安装时使用的与检查井盖井座净开孔尺寸一 致,用于沥青混凝土碾压夯实时做内模使用的 铸铁井筒模具 ,如图 2、图 3 所示。 提手环 提手环 a)井筒 b)盖板 图 2 检查井盖限位井筒示意图 提手环 提手环 a)井筒 b)盖板
5、 图 3 水箅限位井筒示意图 DB5101/T 4 2018 3 4 材料进场检查 4.1 一般要求 4.1.1 检查井盖、水箅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进场检查,验收合 格后妥善保管。 4.1.2 检查井盖、水箅进场检查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产品合格证书、型式检验报告、橡胶条 (或垫块)检验报告等随行文件,并进行现场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 检查井盖、水箅现场抽检的批量为同级别、同规格的产品 ,每批数量为 500 套,不足 500 套为一 个批次,每批抽检的频率为随机抽取 5 套产品做外观质量、 重量、尺寸偏差、 安全性和便利性 检查,外 观检查合格后抽取其中 2 套做承载能力检
6、测,承载能力检测合格后抽取其中 1 套做金相检测、橡胶条检 测。 4.1.4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现场抽检的批量为同规格的产品 ,每批数量为 500 套,不足 500 套为一个批 次,每批抽检的频率为随机抽取 5 套产品做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 ,抽取其中 1 套 检查配置钢筋的等级、规格、数量、间距。 4.1.5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抗压强度等级应不小于 C30。 4.1.6 检查井盖、水箅进场检查应按附录 A.1 填写进场检查记录表,调节环应按附录 A.2 填写进场检 查记录表。 4.2 主控项目 4.2.1 检查井盖、水箅现场抽检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检
7、查井盖、水箅现场抽检检验项目表 序号 质量指标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1 外观 质量 表面 1.外表面应完整、光洁 ,无毛刺、锋利边缘、翘曲变形; 2.井盖与井座应采用同一材质,材质应均匀,不得有裂 纹和影响产品性能的冷隔、鼓包、砂眼等缺陷,不得有 补焊; 3.花纹、标记及字标清晰无缺损,标识应正确、完整。 目测 2 橡胶条(块) 橡胶条(块)嵌入稳固,高出井座支撑面 3 铰链轴 材质应为不锈钢件或井盖同材质件 4 重量 成套重量 不小于 DB510100/T 203-2016第 6.6条规定 的重量 台秤 5 尺寸 偏差 井盖与井座 高度差 不大于 1.5mm 用塞尺测量 6 减震胶
8、圈 凹槽尺寸 顶面宽 12mm,底面宽 14mm,高度 8mm 用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测量 7 井座高度 C250 a井座高度宜不小于 120mm , D400a、 E600a的井座高 度宜不小于 190mm 用钢直尺测量 8 承载 能力 残留变形 应小于 co/500 承载能力试验 9 试验荷载 经相应试验载荷后保持 30s,检查井盖不出现影响使用功能的损坏 DB5101/T 4 2018 4 表 1 (续) 序号 质量指标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10 金相 检测 球化率 球化率应不小于 80% 金相显微镜 11 球化等级 球化等级不低于三级 12 安全 性和 便利 性 弹性锁定结
9、 构 安全 可靠,井盖闭合后稳定牢固,弹性锁定结构有效 工作 开启试验 13 开启、闭合 容易开启和关闭,井盖能用简单工具打开 14 橡胶 条 (块) 检测 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 12Mpa 拉伸试验检测 15 压缩永久变形 压缩永久变形( 100 22h) 35% 压缩变形仪 、 测厚仪 检测 16 硬度 硬度(绍尔 A型) 75 邵氏硬度计 检测 注: 检查井盖、水箅的承载能力、金相检测、橡胶条检测应送有检测资质单位进行检验。 a C250、 D400、 E600 指承载等级分别为 C250、 D400、 E600 的检查井盖或水 箅。 4.2.2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配置钢筋的等级、规格、数
10、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6、附录 A.7 的要求。 4.3 一般项目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现场抽检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 2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现场抽检检验项目表 序号 质量指标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1 外观质量 表面 外表面应平整 ,无开裂、缺边、掉角 目测 2 尺寸偏差 环内径 0 10mm 用钢卷尺测量 3 钢筋配置偏差 钢筋间距 20mm 用钢卷尺测量 4.4 判定规则 4.4.1 检查井盖、水箅的外观质量、 重量、尺寸偏差、 安全性和便利性检查受检 5 套产品中,检 验项 目中不超过 1 项不合格,受检的检查井盖、水箅不超过 1 套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
11、 4.4.2 检查井盖、水箅的承载能力检验中,如有任一套不满足规定,则再在同批产品中抽取 2 套检查 井盖、水箅复检,若任出现一套或以上不满足要求,则判定该批检查井盖、水箅为不合格。 4.4.3 检查井盖、水箅的金相检验中,如球化率不满足规定,则判定该批检查井盖、水箅为不合格。 4.4.4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检查 受检 5 套产品中,检验项目中不超过 1 项不合格, 受检的调节环不超过 1 个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 4.4.5 钢筋混凝土的调节环的钢筋等级、规 格、数量检查中,如有任一项检验项目不满足规定,则再 在同批产品中抽取 2 个调节环复检,若出现一项检验项目
12、不满足要求,则判定该批调节环为不合格。 5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检查井盖、水箅安装 5.1 工艺流程图 DB5101/T 4 2018 5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的工艺流程图见图 4 ,检查井盖安装 施工步骤示意图见 附录 B.1、附录 B.2 , 水箅安装 施工步骤示意图参照 检查井盖 步骤示意图。 图 4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工艺流程图 5.2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现场机具、材 料准备 安全技术交底 安放调节环 现浇加高井筒 安放检查井 盖、水箅 井筒尺寸及顶面标 高检查 碾压沥青路 面 铺筑沥青 路面 检查井筒调升 限位井筒安放或安放检 查井盖、水箅 取出限位井筒,安放检查井盖、 水箅或调整检
13、查井盖、水箅 提升检查井 盖、水箅 铺筑沥青 路面 提升检查井 盖、水箅 碾压沥青 路面 质量检查验收 安全性和便利 性检查 技术交底 或 DB5101/T 4 2018 6 5.2.1 施工前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结合沥青路面摊铺工艺编制检查井盖、水箅安装施工方案,检查所用 工具、材料,如检查井盖、水箅、调节环、限位井筒等。 5.2.2 施工前应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包括工作内容、施工工艺、质 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路面铺筑 人员与 井盖安装人员配合等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安全事项、 操作规程、危险点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5.3 检查井筒调升 5.3.1 新建
14、道路检查井筒调升 5.3.1.1 检查井筒调升宜优先采用安装调节环方式。 5.3.1.2 安装调节环时,其基面应平整,安装调节环应采用 1:2 水泥砂浆调平,调平砂浆厚度宜不大于 10mm,调节环安装的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一致,调节环中心应与井筒中心一致。 5.3.1.3 采用现浇混凝土加高井筒时 ,应使用定型内模浇筑水泥混凝土。其抗压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30。 5.3.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检查井筒调升 5.3.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查井盖拆除,施工前应在井筒内设建渣承盘,防止建渣掉入井内,沥 青 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后,应清理建渣,取出建渣承盘。 5.3.2.2 检查井
15、盖周边道路的拆除厚度应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井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拆除宽度应 保证检查井盖的安装要求且应保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的整体性。 5.3.2.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查井盖拆除应先用切割机将路面切割整齐,再拆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拆除面应平整,拆除时应不扰动基层,如基层有扰动或破损时应对基层进行加固处理。拆除检查井盖后 的工作面应清理干净,无松动、破损及杂物。 5.3.2.4 旧检查井盖拆除后,宜采用调节环方式调升检查井筒。 5.3.2.5 采用现浇加高井筒时,应使用定型内模浇筑水泥混凝土,其抗压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30。 5.3.2.6 拆除检查井盖后的工作坑采用沥青混凝土填筑时,
16、应使用限位井筒模具作内模,沥青混凝土的 接触面应均匀涂刷乳化沥青或热粘油,含油量宜为 0.60.8kg/m2,沥青混凝土填筑时应分层摊铺,分 层夯实,每层厚度宜为 58cm,用夯击设备夯击密实,密实度不小于 95%。 5.4 检查井盖、水箅安放 5.4.1 检查井盖、水箅的安装宜采用与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同步安装、同步提升的方法进行。 5.4.2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前,应检查检查井、雨水口的井筒尺寸与 检查井盖、水箅适配,顶面坡度 应与道路纵横坡度一致,顶面标高应不高于沥青混凝土铺筑标高且符合检查井盖、水箅的安装要求。 5.4.3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前,应在检查井盖、水箅上表面涂刷防粘结剂,水箅
17、表面应安放防漏板, 并在防漏板上表面涂刷防粘结剂。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应立即将检查井盖、水箅顶面的沥青混合料清 除,提升检查井盖、水箅至适当高度,在检查井盖、水箅法兰盘下及周边均匀填充沥青混合料至虚铺高 度,沥青混合料应铺筑平顺,然后安放检查井盖、水箅。检查井盖、水箅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同步碾压。 5.4.4 采用限位井筒安装方法时,应在限位井筒表面涂刷防粘结剂。摊铺完成后应立即将限位井筒顶 面的沥青混合料清除,进行沥青路面初压,初压完成后取出限位井筒,在检查井盖、水箅法兰盘位置均 匀添加适量沥青混合料,安放检查井盖、水箅。检查井盖、水箅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步碾压。 5.4.5 检查井盖安放时,其
18、铰链位置应朝来车方向;水箅安放时,其铰链位置应朝来车方向或路缘石 方向。 5.5 检查井盖、水箅提升 DB5101/T 4 2018 7 5.5.1 下层沥青混凝土铺筑完成后,进行上一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时,检查井盖、水箅应按第 5.4.3 条或第 5.4.4 条规定进行安装。 5.5.2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完毕后 ,应启闭一次,确保井盖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6 质量检查 5.6.1 主控项目 5.6.1.1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应稳固,无损坏、响动、翘跛和错盖现象。 5.6.1.2 检查井盖、水箅周边的沥青混凝土应碾压密实,整齐美观,无松散、离析、开裂、脱层等现象, 压实度应不低于道路的
19、压实度标准。 5.6.2 一般项目 5.6.2.1 路面铺筑质量应符合 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第 8.5.1 条的要求。 5.6.2.2 调升井筒直径应与井座适配,调升井筒与井座之间的总间隙不得大于 10mm。 5.6.2.3 检查井盖、水箅应与路面平顺 衔接,无错台及裂缝。 5.6.2.4 检查井盖、水箅表面应无残留的沥青混合料。 5.6.2.5 井座下缘口应不高于调节环顶面。 5.6.2.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拆除后的工作坑基面应平整、清洁、无松动,侧面应直顺、整齐。 5.6.2.7 沥青混合料不得从井筒与检查井盖(水箅)之间缝隙漏料 。 5.6.2.8 检查井筒
20、调升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检查井筒调升质量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调升井筒顶面平整度 10 每座井 1 点 3m 直尺、塞尺测量。 井筒直径 0 +10 每座井 2 点 卷尺测量,道路纵横方向分别测量 1 点。 5.6.2.9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允许偏差见表 4。 表 4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质量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检查井盖与路面高差 5 每座井 1 点 十字法 ,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 水箅与路面高差 0 -10 每座井 1 点 十字法 ,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 5.6.3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应按附录 A 3
21、 填写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表。 6 检查井盖、水箅维护 6.1 巡查 6.1.1 检查井盖、水箅维护应制定巡查制度,定期巡查使用状况,评估病害程度。 6.1.2 检 查井盖、水箅的病害判 定标准及 处理方式见表 5。 DB5101/T 4 2018 8 表 5 检查井盖、水箅的病害判定标准及处理方式 病害类型 判定标准 成因分析 处理方式 沉降 检查井盖与路面高差超过 20mm 法兰盘下沥青混凝土碾压不密实等 重新安装 井盖与井 座高度差 井座与井盖高度差超过 5mm 井盖质量不合格、井盖与井座接触面 或支撑面磨损过大等 更换 响动 车辆碾压时检查井盖发生响动 检查井盖松动或铰链轴磨损变形等 重新
22、安装检查井盖或更换铰链轴 弹簧臂变形、橡胶条(块)变形或破 损 调整弹簧臂、更 换橡胶条 倾斜 检查井盖倾斜度超过 100 法兰盘下沥青混 凝土局部碾压不密实、井筒破损等 重新安装 破损 检查井盖出现缺损或裂纹等 超载碾压或井盖质量不合格等 更换 井周路面 破损 检查井盖周围 1.5m 范围内路面出现网裂、 沉陷、拥包、车辙、翻浆、松散等破损 道路路面或基层问题 重新安装 注:检查井盖倾斜度是指检查井盖坡度与路面坡度之间坡度差。 6.1.3 检查井盖、水箅维护应填写附录 A.4 检查井盖、水箅病害专项治理记录表。 6.2 橡胶条(块)更换 6.2.1 橡胶条(块)出现变形或破损使检查井盖在车辆
23、碾压时发生响动时,应更换橡胶条(块)。 6.2.2 橡胶条(块)材料应符合 DB510100/T 203-2016 第 5.2 条 的规定。 6.2.3 更换橡胶条(块)前应在检查井盖前方 安放交通引导设施,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6.2.4 打开检查井盖,清理井盖井座间缝隙,取出橡胶条(块)。 6.2.5 清理干净 井座支承面 凹槽,将新橡胶条(块)嵌入凹槽内。 6.2.6 橡胶条(块)嵌入井座支承面安装应平顺、稳固,高出井座支承面 1mm 2mm。 6.3 铰链轴更换 6.3.1 铰链轴出现磨损使检查井盖在车辆碾压时发生响动时,应更换铰链轴。 6.3.2 铰链轴 应采用新牌号为
24、 06Crl9Nil0 的不锈钢,其直径应不小于 14 且与原铰链轴相吻合 。 6.3.3 更换铰链轴前应在检查井盖前方 安 放交通引导设施,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6.3.4 更换铰链轴应将检查井盖整体取出,更换铰链轴后重新安装检查井盖。 6.3.5 铰链轴更换后应 应启闭一次,确保井盖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6.4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 6.4.1 工艺流程图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的工艺流程图见图 5 ,检查井盖更换施工步骤示意图见附录 B.3,水箅更换 施工步骤示意图参照检查井盖更换步骤示意图。 DB5101/T 4 2018 9 图 5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工艺流程图 6.4.2
25、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现场机 具、材 料准备 技术交底 建渣承盘 安放 拆除旧 路面 移走旧 检查井盖 填筑沥青混凝土 限位井 筒提升 分层填 筑夯实 安装检查井盖、水 箅 限位井 筒取出 检查井盖、 水箅安放 沥青路面 碾压、夯实 质量检查验收 拆除旧路面 安全技术交底 安放限位井筒 调平基础 安装调节环 安装调节环 安全文明 措施 涂刷防粘接剂 安放限位井筒 涂刷透层 油 填筑面层沥 青混凝土 取出渣盘, 安全性和便 利性检查 DB5101/T 4 2018 10 6.4.2.1 施工前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编制检查井盖、水箅更换施工方案。 6.4.2.2 施工前应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
26、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包括工作内容、施工工艺、质 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安全事项、操作规程、危险点预防措施及应急 措施等内容。 6.4.2.3 施工前应在检查井盖、水箅前方安放交通引导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和安全防护设施 。 6.4.2.4 标注需切割的检查 井盖、水箅周围的施工范围。 6.4.3 拆除旧路面 6.4.3.1 旧路面应按所需尺寸切割,切割范围应不小于检查井盖、水箅及夯实设备操作面宽度范围。检 查井盖切割形状宜为圆形,切割机械宜为弧形切割机;水箅切割形状宜为矩形。 6.4.3.2 施工前应在井筒内设建渣承盘,防止建渣掉入井内,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后,应
27、清理建渣, 取出建渣承盘。 6.4.3.3 拆除切割范围内的旧路面,移走旧检查井盖、水箅。 6.4.3.4 修整切割范围,清理松动部分至结实基面,旧路面基层有破损时,应进行基层加固处理。 6.4.3.5 检查 井和雨水 口周围在修 补 路面前,其 质量应符合 CJJ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第 10.6.8 条的规定。 6.4.4 安装调节环 6.4.4.1 调节环安装的基面应平整,高差不大于 20mm,超过部分宜采用快凝材料找平。 6.4.4.2 安装调节环宜采用 1:2 水泥砂浆调平,调平砂浆厚度不宜大于 20mm。 6.4.4.3 调节环安装的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一致,调节环中心应
28、与井筒中心一致。 6.4.4.4 检查井盖的调节环上表面与路面高差宜为 10cm16cm,水箅的调节环上表面与路面高差宜为 6cm10cm。 6.4.5 限位井筒安放 6.4.5.1 沥青混凝土填筑时,应采用限位井筒作为检查井、雨水口的内模。 6.4.5.2 限位井筒应涂刷防粘结剂。 6.4.5.3 沥青混凝土填筑时,应将限位井筒套进调节环安放,检查井盖的铰链位置应朝来车方向,水箅 的铰链位置应朝来车方向或路缘石方向。 6.4.5.4 限位井筒应安放平稳,其安放高度应满足沥青混凝土填筑需要。 6.4.6 沥青混凝土填筑 6.4.6.1 沥青混凝土填筑前,先将工作坑内清理干净 ,应用透层油涂刷切
29、割范围内的填筑沥青混凝土接 触面。含油量宜为 0.60.8kg/m2。 6.4.6.2 沥青混凝土填筑料 应与既有路面面层材料一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摊铺温度应符合相应施 工技术规范要求。 6.4.6.3 沥青混凝土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宜为 58cm,分层夯压密实。 6.4.7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 6.4.7.1 当沥青混合料填筑至上表面层时 ,应调升限位井筒至路面标高,摊铺上表层沥青混合料至虚铺 高度 , 取出限位井筒 ,安放检查井盖、水箅,其周边用沥青混合料修整平顺。 6.4.7.2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时 ,铰链位置与预留井口相互对应 ,方向摆放正确。 6.4.7.3 用碾压、夯实设备将
30、检查井盖、水箅及周边沥青填充料碾压、夯实至 与原路面平。 6.4.7.4 新旧沥青路面接缝处应采用封缝材料进行封闭。 6.4.7.5 沥青混凝土冷却后,方可拆除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开放交通。 DB5101/T 4 2018 11 6.4.7.6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完毕后,应启闭一次,确保井盖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6.5 质量检查 6.5.1 主控项目 6.5.1.1 检查井盖、水箅安装应安装稳固,无损坏、响动、翘跛和错盖现象,与路面平顺衔接,无错台 及裂缝。 6.5.1.2 检查井盖、水箅周边的沥青混凝土应碾压密实,整齐美观,无松散、离析、开裂、脱层等现象,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质量应符合相
31、关规范要求。 6.5.2 一般项目 6.5.2.1 路面修复质量应符合 CJJ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第 12.2.5 条的要求。 6.5.2.2 调节环安装应平稳无松动,与基面紧密接触,不得出现破损、开裂、脱空现象。 6.5.2.3 井筒直径应与井座适配,井筒与井座之间的的总间隙不大于 10mm。 6.5.2.4 井座下缘口应不高于调节环顶面。 6.5.2.5 安装检查井盖、水箅的工作面应平整、清洁、无松动,侧面应直顺、整齐。 6.5.2.6 检查井盖、水箅表面应无残留的沥青混合料。 6.5.2.7 沥青混合料不得从井筒与检查井盖(水箅)之 间缝隙漏料。 6.5.2.8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质量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井周沥青混凝土压实度 不小于 95% 每检验批 1 点(每 50 个检查井盖为 1 检验批) 钻芯法 检查井盖与路面高差 5mm 每座井 1 点 十字法 ,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 水箅与路面高差 -10mm 0mm 每座井 1 点 十字法 ,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 6.5.3 检查井盖、水箅更换应按附录 A.5 填写更换质量检查记录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