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6 DB4203 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 DB 4203/T 134 2019 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9 - 01 -10发布 2019 - 01 - 15实施 十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03/T 13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长江大学、十堰市宏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世洪、叶青松、肖能武、吴云华、郭元平、杨虎、周刚、李文品、龚世飞 、 秦光明、金善忠、徐星华、兰玉梅 。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
2、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0719-8465802,邮箱 ;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 至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0719-8465802, 邮箱 。 DB4203/T 134 2019 1 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技术原则、植物检疫、绿色调控、科学 用药、生产档案 。 本标准适用于 十堰市范围内玉米生产过程中灰斑病的绿色防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3、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灰斑病 又称尾孢菌 叶斑病 、玉米霉斑病。由玉蜀黍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玉米灰斑病是一种 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上越冬, 成为下一年的初次侵染 。 3.2 绿色防控 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 高农作
4、物抗虫能力,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 技术措施,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基数的目的 。 4 防控技术原则 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科学用药等技术防治玉米 灰斑病,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障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5 植物检疫 DB4203/T 134 2019 2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执行 。 6 绿色调控 6.1 生态调控 选择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的地块,增强植株抗性,提高对自然环境和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减轻危 害 。 6.2 品
5、种选择 选择鄂玉 25、华玉 11等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宜机械化生 产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种 子包装应符合 GB/T 7414的规定,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 。 6.3 种子处理 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应进行晒种处理,在早春季节将种子晾晒 1 2 d,入夏阳光过强时晒 1 h即可 。 6.4 间、套、轮作 推荐与矮杆作物如豆类、薯类或药材间、套、轮作,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 。 6.5 清洁田园 将残茎叶、苞壳、玉米桩、杂草及地膜等清理干净,保持田园茬后清洁。 6.6 深耕冬炕 深耕 20 cm 25 cm,做到无漏耕,深埋病株残体,减少病原菌的基数。 6.
6、7 科学施肥 6.7.1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肥 料利用率以及目标产量,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 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平衡施肥原则。采用配方比 20-15-10( N-P2O5-K2O)或相近配方。产量 400 500 kg/667m2,配方推荐用量 24 30 kg/667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0 13 kg/667m2;产量 500 600 kg/667m2,配方推荐用量 30 36 kg/667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3 16 kg/667m2;产量 600 kg/667m2 以上,配方推荐用量 36 42 kg/667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6 18
7、 kg/667m2;产量 400 kg/667m2以 下,配方推荐用量 18 24 kg/667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8 10 kg/667m2。 6.7.2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6.8 栽培管理 6.8.1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情况,春季( 3月下旬 4月上旬)地表下 15cm稳定通过 12 时为适宜播种期, 适时、抢墒、精细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6.8.2 合理密植 根据选用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为 3300 4000株 /667m2。 DB4203/T 134 2019 3 6.8.3 田间管理 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培土,抗旱防渍。 7 科学
8、用药 7.1 总则 农药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应符合 GB/T 8321的规定。 7.2 用药种类 玉米灰斑病防控药品种类很多,可使用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或(悬乳剂)(苯醚甲环唑含量 15%,丙环唑含量 15%)、杜邦 克露(杀菌剂)(有效成分含量 72%,代森锰锌含量 64%,霜脲氟含量 8%)等。 7.3 用药时期 喷药时间定于玉米植株抽雄达 60%为喷药时期。 7.4 用药剂量 苯甲丙环唑(水乳剂) 50ml/667m2(悬乳剂) 20ml/667m2或杜邦 克露(杀菌剂) 180g/667m2。 7.5 用药时间 选择晴天上午 9点至下午 4点 之间完成,如喷药 24小时后下雨需重喷,但药量减半。 7.6 用药方法 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片叶片喷湿为准,一般苯甲丙环唑施用一次或杜邦 克 露施用两次;施药期间如遇高温高湿天气,第一次施药后 7 d再喷第二次。 8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方式、选用的药剂和剂量,建立玉米灰斑病绿色防控生产档案。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