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4117 驻马店市 地方标准 DB4117/T 246-2019 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指南 2019 - 06 - 15 发布 2019- 06 -3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246 2019 I 前 言 为了规范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提升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水平,在传统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 术规程基础上,结合驻马店地区近几年实际净化工作情况。按照“检测 -扑杀 /隔离 -检测 -扑杀 /隔离 - 检测 -扑杀 /隔离 -净化”的程序,采取对感染畜群进行扑杀、对同群阴性畜群进行隔离,同时加强消毒 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净化。 本标准
2、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商丘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焦作市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项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项城市兽药管理站,周口市太康县畜禽改良站,泌 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确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上蔡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验监测中心,驿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西华县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中心,西平县兽医院。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董宏伟,李永彬,李凌 ,张昕, 冯辉,孟伟明,张帆,梅艳,
3、马文涛,王芳, 李贺,鲁淑娟,冀桂伦,张友超,董霞,常鹏,陈双,魏松,程连山,张恩强。 DB4117/T 246 2019 1 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术语和定义、净化检测、净化程序、净化标准等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辖区内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18646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 布鲁氏菌病
4、防治技术规范 农医发 2007 12号 DB31/T 432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DB21/T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范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 25号 种畜场、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方案 豫牧 2013 62号 3 术语和定义 3.1 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 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3.2 净化 对动物疫病流行的特定场所、特定区域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4 净化检测 采用 GB/T 18646 中规定 的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全乳环状试验 和试管凝
5、集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5 净化程序 5.1 犊奶牛检测、扑杀、隔离 DB4117/T 246 2019 2 犊奶牛于 20日龄时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第一次普检, 100 12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普检。对 检出阳性奶牛隔离并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复核,对确诊阳性奶牛进行扑杀;间隔 3个月再次普检,扑 杀确诊阳性奶牛,阴性奶牛继续饲养。 5.2 污染奶牛检测、扑杀、隔离 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对污染奶牛群进行 普检,以后每间隔 3个月进行 1次普检,对检出阳性奶牛隔 离并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复核,对确诊阳性奶牛进行扑杀,直至全部阴性。 5.3 成年奶牛净化群检测、扑杀、隔离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
6、次普检,阴性奶牛继续维持,确诊阳性奶牛按照污染奶牛进行检测、扑杀。 5.4 净化要求 连续 2次以上试管凝集试验 (SAT)检测结果均阴性的畜群为净化畜群,否则按照净化步骤循环进行。 每次样品的采集、检测、阳性禽的处理均应在 10天内完成。 5.5 处理 5.5.1 阳性奶牛按照农医发 2017 25 号文规定执行。 5.5.2 患病 奶牛及其流产胎儿、排泄物、乳、乳制品等按照 GB/T 16548 规定执行。 6 净化标准 以种奶牛场(小区)为单位,连续 2年无临床病例,且血清学或病原学监测结果连续 1年以上无阳性。 7 净化效果维持的管理措施 7.1 持续监测 净化畜群建立后,每 6 个月
7、按全群 20%的比例采集血清样品进行 1 次抗体监测,以持续维持净化畜 群的健康状态。 7.2 生物安全措施 7.2.1 种奶牛场地理位置应相对隔离,远离其他奶牛场。运送物品车辆以及人员出入,均应执行消毒 制度,同时应尽可能降低种奶牛场所需物品与外界的交流。种奶牛场应在奶牛场安装防鸟网或其他防 鸟设施,并定期维护检查。 7.2.2 定期对奶牛场内外环境、运动场等用来 苏尔、石灰乳或漂白粉等配制成消毒剂进行消毒,杀灭 布氏杆菌或其他病菌,减少疫病感染机会。另外,如果从畜群中检出并剔除布鲁氏菌病畜后,要对畜 舍、用具及运动场所等进行紧急消毒;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8-1996) 的要求,对病死和扑杀的病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7.2.3 定期开展杀灭蚊虫、苍蝇和老鼠工作,消灭传播媒介和传染源。 7.3 加强引种检疫 7.3.1 异地调运的种奶牛,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应当符合农业部规定的健康标准。 DB4117/T 246 2019 3 7.3.2 跨省、市引进种奶牛及其精液,应按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向输入地动物卫生机 构申请 办理审批手续。 7.4 做好基础免疫工作 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疫病流行情况,种奶牛场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对奶牛群 实施其他动物疫病免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