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1.040.65 B20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70 2019 驻豆 19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3 - 30 发布 2020 - 04 - 15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27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农业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秀荣 、 刘志强 、 赵景云 、 王建立 、 仇永康 、 苗任 重 、 贺建峰 、 吴德科 、 石媛 媛。 DB4117/T 2702019 1 驻豆 19 绿
2、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蛋白驻豆 19大豆绿色生产的术语与定义、基地选择与管理、投入品管理、栽培管理、 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包装与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高蛋白大豆驻豆 19绿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部分:豆类 NY/T 285 绿色食品 豆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3、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驻豆 19 驻豆 19是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及河南驻研种业有限公司于 2002年以郑 88013驻豆 9702杂交选育 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于 2015年 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 2015002: 2017年 8月通过 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 20170020。该 品种紫花,灰毛,属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60 cm 70 cm,有效 分枝 2个 3个,单株有效荚数 50个左右,生育期 105天左右,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 州
4、)检测,蛋白质含量 46.4%,属于高蛋白优质品种,适宜 在河南及 重庆、湖北、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地 区夏播 种植。 4 生产基地选择和管理 4.1 地块 选择 地块 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的要求。基地地块应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 壤肥沃、理化性状良好,宜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或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避免重茬。 4.2 基地管理 DB4117/T 2702019 2 a) 建立仓库,单独存放施药器械 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 b) 建立废弃物与污染物收集设施,以便收集垃圾和农药空包装等废弃物与污染物; c) 有条件的地区,宜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以滴灌为宜; d)
5、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原则上每 6 年 1 次; e) 建立隔离防护,防止外源污染。 5 栽培管理 5.1 选种 5.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要求;精量播种时发芽率应在 95%以上。在播前 10天,进行发芽试验。 5.1.2 种子处理 种子播前于气温 20 25 时,阳光下晾晒 1d 2d,不 宜 爆晒。 5.2 播种 5.2.1 播期 播种最好在 6 月 15 日前足墒播种,长江流域最好在 6 月 10 日前播种,达到一播全苗,为高产奠定基础。 5.2.2 播种方法 免耕精量机播或人工精量播种。免耕精量机播直接用大豆精播机一次性灭茬、施肥 同时完成, 亩播 种 量
6、 4 kg 5 kg,行距一般 40 cm, 播深 3 cm 5 cm, 要求一播全苗 。 5.2.3 密度 驻豆 19分枝性强 , 肥地宜稀植,薄地宜密植。高肥地种植 该 品种,每公顷留苗 15万株 18万株, 薄地种植 该 品种,每公顷留苗 18万株 20万株 。 5.2.4 施肥 以复合肥 NP2O5K2O(15:15:15)为宜 , 施肥量每亩 15 kg 20 kg。 5.3 田间管理 5.3.1 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 , 发现缺苗及时补种。 5.3.2 灌水 根据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缺水进行灌水。 灌水量:分枝 至 开花期 30 mm, 开花 至 结荚期 3
7、0 mm 40 mm,结荚 至 鼓粒期 30 mm 35 mm,灌水强度应小于土壤下渗速度,以地表 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为原则;喷灌均匀度 85%。 灌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3.3 促控 DB4117/T 2702019 3 大豆生育后期发现脱肥,用尿素 4 kg 6 kg/公顷加磷酸二氢钾 1.5 kg 2 kg/公顷,钼酸铵 300 g 500 g,兑水 650 kg 750 kg进行叶面喷施。在大豆开花末期,植株高度 在 100 cm 110 cm时,用 2.3.5 三碘苯甲酸 0.045 kg 0.075 kg/公顷加酒精溶解后,兑水 525 kg 725 kg喷施
8、,防止旺长。 6 病虫草害防治 6.1 防止 原则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辅之 化学防治措施。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品种,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T 393的要求。 6.2 防治对象 主要有根腐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 飞虱 等。 6.3 常用药剂及方法 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药剂进行及时的治疗 。常用药剂及方 法 见表 1。 7 收获 大豆叶片基本脱落,豆粒变硬,用手摇动植株豆荚有响声 时为 机械收获 期。 8 贮藏 应与常规生产的大豆分开进行,工具清洁,贮藏处要有明显标识。应按 NY/T 105
9、6的规定执行。 9 生产投入品管理 9.1 农药 9.1.1 采购 应采购符合 NY/T 393要求的农药品种,并索取购药发票等有效凭证,严禁采购国家明令禁止或限 制使用的农药。其他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合法销售点销售的; b) 有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 c)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d)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e) 有标签且标签内容完整的; f) 保质期内的 。 9.1.2 贮藏 应贮藏于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防潮、避光、通风等安全条 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9.2 肥料 DB4117
10、/T 2702019 4 9.2.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 NY/T 394 要求的合格肥料,并索取购肥发票等有效凭证,除国家规定的免 于肥料登记和无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外。严禁采购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肥料。其它应符合下列要 求: a) 合法销售点销售的; b) 有肥料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的; c) 有肥料生产许可证的; d)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的; e) 有标签且标签内容完整的; f) 保质期内的。 9.2.2 贮藏 应贮藏于专用仓库,避免受潮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 9.3 包装物处理 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可另做它用。 10 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
11、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 3 年以上。 表 1 常用药剂及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主要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 d) 每季最多使用 次数 大豆根腐病 种子处理 62.5g/L 精甲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药肥比 1: 250 300)喷雾防治 1 2%宁南霉素水剂 90 ml 12 ml/亩喷雾防治 1 大豆蚜虫 发生期 诱杀蚜虫 40%抗蚜威 水分颗粒 15 g 2 5g/亩喷雾防治 10 3 10%吡虫啉 10 g 20 g/喷雾防治 30 2 大豆食心虫 卵期 赤眼蜂生物防治 卵孵化盛期或 低龄幼虫期 48%乐斯本乳油 80 ml 100 ml/亩喷雾 24 2 20%氰戊菊酯乳油 30 g 40 g/亩喷雾防治 10 1 飞虱 暴发期 37%噻嗪酮悬浮剂 50 ml 兑水 30 kg 均匀喷雾 10 1 杂草 苗前土壤处理 72%都尔(普乐宝) 110 ml 130 ml/亩、 或 50%乙草胺 100 ml 13 0ml/亩 1 苗 后茎叶处理 10.8 盖草能 30ml/亩、 25%笨达松 300 ml 350 ml/亩或 25%虎威 120ml 喷雾 1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