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23 2019 代料保鲜香菇秋栽技术规程 2019 - 06 - 15 发布 2019 - 06 - 3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223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制订。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银初,班新河,史红鸽,贺建峰,李九英 。 DB4117/T 223 2019 1 标准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秋栽代料香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条件、
2、菌种、菌棒生产、接种、发菌管理、 出菇管理、促熟转色管理、采收与加工、病虫杂菌的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代料秋栽保鲜香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70 香菇菌种 GB/T 8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 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462-2006
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香菇 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 3.2 秋栽香菇 早秋接种制棒,平面斜靠出菇 ,以生产 保鲜 为主。 3.3 代料 用来替代 原 木(段木)培植木腐食用菌(如香菇、黑木耳)的原料 , 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 副产品废弃物和工业下脚料(蔗渣、酒糟) 等,简称代用料(代料), 同 袋料不是一个概念。 4 生产技术条件 4.1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358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DB4117/T 223 2019 2 4.2 农药使
4、用的原则和要求 控制病虫杂菌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要符合 GB/T 8321.5的规定。 4.3 培养料 制作香菇菌棒所用的培养料应达到 NY 5099-2002的 规定。 4.4 斜靠地面出菇 棚宽 6 8m,长 30 50m,拱高 3.1m 3.5m。棚内做成 1m的畦, 40cm的走道,畦上用木棍、塑钢绳做 成高 20cm的拉绳,菌棒 70 80斜靠在 绳上。每棚可放出菇菌棒 6000 8000棒。 5 菌种 菌种要符合 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规定 。 菌种纯度为 100%,菌丝生长速度快、健 壮、色泽洁白、浓密、均匀。 6 菌棒生产 备料及设备(各种原辅培养料
5、、制棒材料、工具等)配料称重干拌湿拌装袋扎口灭菌 冷却接种培养管理。 6.1 备料 提前备足所需原料 。 6.2 筒袋规格标准 16 17cm55 58cm0.006cm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也可使用相应规格免割袋。 6.3 配 方 配方 1:杂木屑 79%,麦麸 20%,石膏粉 1%。 配方 2:杂木屑 79%,麦麸 15%,玉米粉 5%,石膏粉 1%。 料水比: 1: 0.8 1。 6.4 拌料 培养料先用 2 3 目的铁丝筛过筛,除去 超大 木片、枝条及其他 杂 物, 过筛后起堆,加定量的清水 预湿一天,第二天分次加入辅料,用铁锹或搅龙式拌料机反复翻拌,充分混合均匀 。 6.5 装袋
6、 配制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装袋并扎紧袋口。制出的料棒应通过手摸、浸水等方法检查是否有微孔。 16.5cm55 cm 的菌棒湿重 2.1kg 2.3kg。 6.6 灭菌 装袋后应立即起堆盖膜 灭菌 ,堆底置外排气管两个,排水管两个 。用 节能环保 炉蒸汽 灭菌, 先使用 大火,使锅温度在 5 6 h内迅速上升到 97 100 ,保持 14h 16h停火 , 焖 4h 5h出锅。 DB4117/T 223 2019 3 6.7 冷却 灭菌后的料棒及时搬进干燥洁净的冷却室堆叠摆放,让料棒散热冷却至 30 以下。 7 接种 7.1 在 接种室 或接种棚内操作 接种环境温度保持在 30以下,开放式接种,
7、打穴器经消毒后打穴接种。 7.2 菌种的选用 接种时,选用菌丝健壮、均匀、纯度高、不松散,能手掰成块的菌种;菌龄应在发菌透料后 25d内, 表面无褐色菌膜,不吐黄水。 7.3 接种 用穴径 2.5cm,深 3cm的 打穴器 , 每棒打 3 4穴,注意穴孔要打 在料棒上面 。菌种塞满穴孔且高于 袋面 0.5cm,接种后套上外袋 。 8 发菌管理 8.1 温度 与湿度 控制室温 18 24 ,料温 25 28 , 室温 高于 30 时要 通风降温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70 以下 。 8.2 通风 管理 气温高时,早、晚通风;低时,中午通风;料温高时增加通风次数。 9 促熟 转色管理 控制促熟转
8、色温度以 18 25 为宜, 使成熟转色同步进行,转色程度以淡棕色或棕色为佳,不宜过 重,否则会使出菇期推迟,且出菇稀疏。 10 出菇 管理 要掌握在菌丝充分成熟的基础上才 能催菇 。催菇可以采用注水、振动、拉大温差的方法,根 据不同 品种可采用 1种或 2种方法 。 11 采收 与加工 11.1 采收时 期 菌膜即将破裂,成熟度 7 8成时为适宜采收期。 11.2 采 收 方法 DB4117/T 223 2019 4 一手按住菌柄基部,一手摇动菌柄将菇体下,采收时不得触及菌褶。 11.3 间歇养菌和补水催菇 第一批菇采收后,剔除菇脚菇柄,清扫菇棚, 用钢管注水针给菌棒加压注 水 ,使菌棒含水量接近 原重量 90%为准。菌棒覆薄膜保温保湿,促使菌丝恢复生长 ,7d 10d后开始温差刺激,昼夜保持 10 以 上温差,迫使菌丝体分化菇蕾,形成新的菇潮。 11.4 鲜菇分级 11.4.1 分级 按照大小分为四级, 3cm以下, 3cm 5cm; 5 6cm; 6cm以上。 11.4.2 保鲜 分级后放到 0 4 的保鲜库保鲜待运。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