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1.040.65 B30/39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72 2020 丹参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3 - 30 发 布 2020 - 04 - 15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27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标准及丹参高产栽培技术,结合驻马店生产条件、地域特点编 写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技术规程。 本标准按照 GB/T1.1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驻马店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 驿城区植物保护 植物检疫站 、 泌
2、阳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泌阳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 平舆县老王岗乡农业农村服务中 心 、 平舆县古槐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 泌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正阳县花生产业服务中心 、 驻 马店市气象局 、 驿城区朱古洞农业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韩琴 、 张亚丽 、 林广顺 、 郭永贞 、 马磊 、 梁勇 、 陈小丽 、 骆贺玲 、 王永克 、 王 园园 、 郭先红 、 刘大钊 、 石媛媛 、 程洋 、 张大华 、 熊杰 、 杨峰。 DB4117/T 272 2020 1 丹参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丹参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3、贮藏。 本标准适 用于驻马店区域丹参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丹参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种 根入药 。 4 产地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
4、1的要求,灌溉水应符合 GB/T 5084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 丹参为深根植物,忌连作, 选 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地块, 土壤粘重和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 。 5.2 整地 每 667施腐熟的农家肥 1000 kg 2000 kg,饼肥 30 kg,混合均匀撒施地面。 深翻、耙细、作高畦, 垄宽 40 cm,垄高 25 cm, 四周挖排水沟。 5.3 播种 DB4117/T 272 2020 2 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 30 cm 25 cm,每穴播种子 5 10粒。条播行距 30 cm, 沟深 1 cm,覆土 0.6 1 cm。 5.4 繁殖方法 5.4.1 育苗移栽 10月
5、11月 , 采用精选优质种子,经水浸催芽后掺 2 3倍细沙拌匀 播种, 覆土 0.5cm, 保持土壤湿 度,覆草或遮阳网 。苗高 5 cm 10 cm时,按行株距 30 cm 25 cm移栽于大田。移栽密度以每亩 8000株 10000株为宜。 5.4.2 分根繁殖 2月 3月 ,将选好的根条剪成 5cm长的根段,按株行距 25 cm 30 cm挖穴,穴内放 1枚 2枚小根段, 随挖 随剪 随栽。 5.4.3 扦插繁殖 6月 7月,取地上茎剪成长 10 cm 15 cm,上部留 1/2,按株行距 5 cm 10 cm,插条斜插入苗床 2/3, 浇水遮阴,根长至 3 cm时可移栽。 6 田间管理
6、 6.1 中耕除草 苗高 6 cm 10 cm时,进行中耕除草 。 6.2 追肥 结合除草每 667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300 kg。 花期前每 667施复合肥 20 kg 30 kg。 6.3 摘花 除准备留种植株外,花苔抽出 1 cm 2 cm时,分次摘除花苔,促进根系生长 。 6.4 排灌 干旱 时要适时浇水 ,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按照 GB/T 8321的 要求,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施药量 和安全间隔期。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土地深翻,合理轮作和间作。 DB
7、4117/T 272 2020 3 7.2.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诱虫板、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7.2.3 生物防治 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昆虫天敌。应用生物农药制剂防治病虫。利用昆虫性激素诱杀成 虫。 7.2.4 药剂防治 见附录 A、 B。 8 采收贮藏 8.1 采收 11月上旬至第二年萌芽前采收。 8.2 贮藏 将根挖起晒至 5 6成干,把根捏拢再晒干 置干燥处保存 。 DB4117/T 272 2020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丹参主要病害药剂防治 丹参主要病害防治措施按表 A1执行。 表 A.1 丹参主要病害 症状及防治措施 名称 危
8、害症状 防治措施 叶斑病 细菌性叶部病害,病菌主要侵染叶 片,也侵染新枝。叶背面形成外浓 中淡、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相 互融连,叶片枯焦凋落。 1.开沟排水。 2.生长季节喷 25%戊唑醇或 1: 1: 150 200 的波尔多液进行防 治。 根腐病 土传性病害,危害根部,使地下根 条发黑腐烂,地上茎叶枯萎死亡。 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 5 11 月发生, 6 7 月为害严重。 1.采用水旱轮作。 2.发病初期用 25%戊唑醇或 50%托布津 800 1000 倍液浇灌病 株。 白粉病 白粉病为害丹参的叶片和嫩茎。叶 片发病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 斑,后 不断扩大,连接成片,形成大
9、小不 一的 白色斑点,最后引起掉叶, 使枝条干枯。 春季发芽前喷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生育期使用三唑酮 和烯唑醇喷施效果最好。 DB4117/T 272 2020 5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丹参主要虫害药剂防治 丹参主要虫害防治措施按表 A1执行。 表 A.1 丹参主要 虫 害 症状及防治措施 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根结线虫 1.根部明显肿大,形成根结; 2. 比健康植株侧根短,根毛少; 3. 地上部分生长衰弱,参差不齐; 夏日如同缺水萎蔫状。 1.与大葱、大蒜轮作。 2.高温闷棚:夏季中午最高温度能达到六十多度,一般是暴 晒后深耕,然后铺地膜高温闷棚。 3.生石灰消毒
10、土壤,每亩 2000kg,翻耕晒土。 4.1.8%阿维菌素混合丰收一号(甲壳素和活性有益菌) 600 800 倍,灌根,每株 300g-500g 左右 金龟子 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直接减产,以 幼虫危害植株的根部。 通常在春 季和夏末秋初危害严重,尤其小 雨连绵的天气,为害猖獗。 50%辛硫磷 1000 1500 倍液喷雾。 金龟子幼虫(蛴螬)防 治可选用 25%辛硫磷微胶囊 200 300 倍液浇灌受害植株 的根部。 红蜘蛛 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 成叶片枯焦及提早落叶,被害嫩 芽、花蕾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开 花。 6 7 月高温干旱时危害严 重。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000 5000 倍液, 34%螺螨酯悬 浮剂 4000 5000 倍液,或 20%四螨嗪悬浮液 1000 2000 倍液喷雾。 蚜虫 为害叶片和花蕾,造成叶片卷曲 发黄、花蕾畸形,使产量和质量 显著降低。 1.早春防治:在早春萌芽前,结合防治叶螨,喷 5%柴油乳 剂,杀死越冬蚜虫。 2.生长期防治:“见虫就防,治早治少”。用 10%吡虫啉或 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3000 5000 倍液,或 配制洗 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雾,每隔 7d 10d 用药 1 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