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15 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6796       资源大小:530.3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15 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pdf

    1、 ICS 65.150 B 52 DB4115 信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2018 - 12 - 03 发布 2019 - 03 - 03 实施 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15/T 05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潢川县上油岗文尧水产有限公司、潢川县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潢川县水 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尧、张立赋、刘超、陈森林、鲁勇、熊宝艳。 DB4115/T 0552018 1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虾

    2、共作 ”的术语和定义、稻田养虾环境条件、养殖前准备、养殖模式、饲养管 理、常见疾病及防治、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水稻栽培与管理、龙虾质量标准、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稻虾共作 ”综合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

    3、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虾 本文件所指的虾为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俗名小龙虾、淡水龙虾、红色沼泽螯虾, 在动物分类学上录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 (Cambaridae)、

    4、原螯虾属(P rocambarus)。 3.2 亲虾 可以进行繁殖交配的虾,包括雌虾和雄虾,体重宜在35g以上。 3.3 DB4115/T 0552018 2 虾苗 体长为3cm5cm的幼虾。 3.4 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 即在稻田中养殖龙虾, 并种植一季水稻, 在水稻种植期间, 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 4 稻田养虾环境条件 4.1 地理环境 4.1.1 养虾的稻田应是地势平缓地区水田。 4.1.2 土壤土质应以黏质土和壤土为宜。 4.1.3 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地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不受洪水淹没。 4.1.4 稻田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NY/T 5

    5、117 的要求。 4.2 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 11607和NY 5051的要求。 4.3 面积 养虾专用水沟面积不超过水稻田面积的10% ,沟坑占比按SC/T 1135.1的规定执行。 稻田面积一个 单元大小宜控制在6700m 2 33500 m 2 。 4.4 稻田改造 4.4.1 规划 4.4.1.1 根据预开展“稻虾共作”面积,规划分割布局田块,并编号。 4.4.1.2 根据田地水利配套情况,规划“稻虾共作”田块进排水布置。 4.4.1.3 根据田地形状、大小、进排水布置,规划龙虾养殖水沟堤埂布置。 4.4.1.4 规划稻田农业作业(农机作业)进出通道。 4

    6、.4.1.5 “稻虾共作”规模面积达到 33500m 2 以上,应规划设计种养生产配套用房。 4.4.1.6 “稻虾共作”规模区或连片区,应规划生产生活用电设施。 4.4.1.7 对种养水源不便地区,应规划设计水源(打井)、引水渠、蓄水塘。 4.4.2 挖沟 4.4.2.1 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 4m5m 处,向田间开挖环形沟,沟宽 3m4 m,沟深 1m1.5m,坡 比 1:1。堤脚距沟 1m2m 为养捕虾作业平台, 低于稻田平面 10cm20cm。 4.4.2.2 稻田面积达到 26680 m 2 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井”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 1m 2m,沟深 0.8m,坡

    7、比 1:1.5。 4.4.3 筑堤埂 4.4.3.1 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 加高、 加宽堤埂 。 堤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 堤埂应高于田面 0.6m1m,顶部宽 1.5m2m,坡比 1:1.5。 DB4115/T 0552018 3 4.4.3.2 在水沟内侧和稻田四周,筑稻田田间护水小埂,距沟边 0.5m1m,小埂宽 0.3m0.4m,埂高 0.2m0.3m。 4.4.4 防逃设施 稻田排水口和堤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网应为圆角,无直角,防逃网为20目网片或其他材料。 4.4.5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排水口建在稻田

    8、另一端环 形沟的低处,设置防逃网(60目以上)。上进下排。 5 养殖前准备 5.1 养殖新田翻晒 水稻收割后,进行新田块改造,改造后的田块,在冬季对稻田进行翻耕晒田。 5.2 新水沟消毒 新挖的水沟,用生石灰消毒,现化现用,每667m 2 水沟使用75kg。 5.3 种草 5.3.1 水草品质及种植时间 水沟内培育移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或漂浮植物(水葫 芦等)两部分,以伊乐藻、轮叶黑藻为主,伊乐藻种植期为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最好在2月之前完成 伊乐藻的种植;轮叶黑藻种植期为2月份到4月份。 5.3.2 种植方法 水草种植方法为“分批次,先深后浅”,先

    9、栽虾沟,待虾沟伊乐藻发力后再加水淹没大田,栽种大 田,水草株距3m。四周通道和主通道种植水草,辅通道为操作通道不种植水草。在四周通道与稻梗交界 的一侧种草,保持与主通道内水草的整齐度。在主通道与稻梗交界的两侧种草,行距形成与稻梗区域一 样的宽度6m到8m。 6 养殖模式 6.1 投放亲虾 8月至9月,每667m 2 虾沟放养规格35g以上的亲虾20kg25kg,雌雄比例为(23):1,已养的稻 田每667m 2 虾沟投放大规格亲虾5kg。 6.2 投放虾苗 初次养殖,可在9月至10月,每667m 2 投放规格3cm5cm的虾苗6000尾8000尾,或在3月至4月,每 667m 2 投放3cm5

    10、cm的虾苗6000尾8000尾。 6.3 补投虾苗 DB4115/T 0552018 4 第二年的4月至5月,补投部分3 cm5cm的虾苗,实行轮捕轮放,每捕捞5kg大虾可补投0.5kg1kg 虾苗。在6月中下旬水稻插秧后应每667m 2 酌情补投3cm5cm虾苗1000尾3000尾。 6.4 苗种放养要求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在晴天早上或傍晚的时间投放,避免阳光直射。采用干运法运输, 运输时间不超过2h,放养前进行缓苗处理,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min3min,再 浸泡1min,如此反复2至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另外还要进行试水,用少量虾苗种

    11、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h虾不死,即可放养。 7 饲养管理 7.1 饵料投喂 虾苗阶段,主要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前期注重培养天然饵料,同时辅以投 喂人工饲料。5月以后是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投喂饼粕、黄豆、玉米、南瓜等青绿饲料,配合动物性 饵料和优质配合饲料。投喂的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要求。 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2%8%,具体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饲料种类及小龙虾的吃食 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00左右,投喂量为 日量的30%;下午17:00左右,投喂量为日量 的70%。脱壳后及时添加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相

    12、互残杀。 7.2 水质管理 保持稻田水体的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5,每20d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667m 2 水面用量 为3kg5kg。 7.3 防止敌害 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水鸟等。每年在养 殖期间,必要时,每667m 2 可用茶粕30kg 清除有害鱼类,浸泡后遍洒。 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 7.4 巡田 勤做巡田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投喂量;中午测 定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观察田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

    13、吃 食情况。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强风暴雨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田埂是否塌漏, 防逃设施是否牢固,防止逃虾和敌害进入。加强检查,做好防偷、防稻田被外来物质污染而缺氧、防漏 水以及记载饲养管理日志等工作。 8 常见疾病及防治 龙虾常见疾病及症状和防治方法见表1,治疗过程应按NY 5071要求操作。水稻病防治与农药使用按 SC/T 1009的规定执行。 DB4115/T 0552018 5 表1 病名 病原 症状 防治方法 甲壳溃烂病 细菌 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 颜 色较深的斑点,而后斑点边缘 溃烂、出现空洞。 1 避免损伤; 2 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 3 每667m 2 用10

    14、kg15kg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或用 2g/m 3 3g/m 3 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 效果。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纤毛虫病 纤毛虫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 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和鳃 等部位,形成厚厚一层“毛”。 1 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 2 用0.3mg/L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病毒性疾病 病毒 初期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 缓、伏于水草表面或池塘四周 浅水处;解剖后可见少量虾有 黑鳃现象、普遍表现肠道内无 食物、肝胰脏肿大、偶尔见有 出血症状(少数头胸甲外下缘 有白色斑块),病虾头胸甲内 有淡黄色积水。 1 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

    15、度达到 0.3mg/L0.5mg/L; 2 或者用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 达到0.3mg/L0.5mg/L; 3 也可以采用单元二氧化氯100g溶解在15kg水中后,均 匀泼洒在667m 2 (按平均水深1m计算)水体中; 4 聚维酮碘和单元二氧化氯可以交替使用,每种药物可 连续使用2次,每次用药间隔2d。 9 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 9.1 成虾捕捞 9.1.1 捕捞时间 捕捞时间从4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 9.1.2 捕捞工具 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cm3.0cm。 9.1.3 捕捞方法 将地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内,每隔3d10d转换 地笼布放位置,当捕获量比

    16、开捕时有明显减少时, 可排出稻田中的积水, 将地笼集中于虾沟中捕捞。 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 并避免因挤压伤及幼虾。 9.2 亲虾留存 亲虾存田量每667m 2 虾沟不少于15kg。 10 水稻栽培与管理 10.1 水稻栽培 10.1.1 水稻品种选择 DB4115/T 0552018 6 养虾稻田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 种。 10.1.2 稻田整理 稻田整理采用围埂法, 即在靠近虾沟的田面围上一周高20cm, 宽30cm的土埂, 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 要求整田时间尽可能短,防止沟中小龙虾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采用

    17、免耕抛秧 法。 10.1.3 施足基肥 养虾的稻田,可以在插秧前的10d15d,每667m 2 施用农家肥200kg300kg,尿素10kg15kg,均 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 10.1.4 秧苗移植 10.1.4.1 秧苗在 6 月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养虾稻田宜推迟 10d 左右。 10.1.4.2 无论是采用抛秧法还是常规栽秧, 都要充分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优势技术, 移植密度以 30cm 15cm 为宜,以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 10.2 稻田管理 10.2.1 水位控制 10.2.1.1 3 月份,稻田水位应控制在 30cm 左右; 10

    18、.2.1.2 4 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 50cm60cm; 10.2.1.3 6 月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 10.2.1.4 晒田复水后湿润管理,孕穗期保持一定水层; 10.2.1.5 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遇高温灌深水调温; 10.2.1.6 收获前一周断水。 10.2.1.7 越冬期前的 10 月份至 11 月份,稻田水位应控制在 30cm 左右,使稻蔸露出水面 10cm 左右; 10.2.1.8 越冬期间水位应控制在 40cm50cm。 10.2.2 施肥 10.2.2.1 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化肥总量每亩施纯氮肥 12kg14kg、磷

    19、肥 5kg7kg、 钾肥 8kg10kg。 10.2.2.2 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10.2.3 晒田 10.2.3.1 晒田总体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 10.2.3.2 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 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10.3 水稻病虫害防治 10.3.1 防治原则 DB4115/T 0552018 7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0.3.2 虫害防治 10.3.2.1 物理防治 每20010m 2 安装一盏功率为15W杀虫灯

    20、,减少农药使用量。 10.3.2.2 生物防治 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使用杀螟杆菌及生物农药Bt粉剂防治螟虫。 10.3.3 病害防治 应重点防治好纹枯病、稻瘟虱、稻曲病等病害,防治方法见表2。 表2 病虫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g、mL(有效成份)/hm 2 用药方法 秧苗立枯病 水稻秧苗2叶3叶期 广枯灵4590;敌克松875975 喷雾 稻瘟病 发病初期 三环唑225300 喷雾 纹枯病 发病初期 井冈霉素150187.5;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7.590 喷雾 稻曲病 破口前 3天5天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7.590 喷雾 10.4 排水、收割 稻田的排水、收割,排水

    21、时应将稻田的水位快 速的下降到田面5cm10cm,然后缓慢排水,促使小 龙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掘洞。最后环形沟和田间沟保持10cm15cm的水位,即可收割水稻。 11 龙虾质量标准 11.1 感观指标 商品龙虾的外观是:体色暗红或深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无损伤,虾体厚实,反应敏 捷。 11.2 质量等级指标 上市的龙虾按个体重量不同,区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其区分标准见表3。 表3 等级 规格 个体重量(g) 误差范围(g) 特级品 1 两以上 50 5 一级品 8 钱以上 4049 4 二级品 6 钱以上 3039 3 大青大红 25 3 二青二红 15 3 合格品

    22、工厂虾 15 / 11.3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DB4115/T 0552018 8 有毒有害物质按NY 5073的规定执行,药物残留按N Y 5070的规定执行。 12 标志、包装、运输 12.1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12.2 包装 成品虾冲洗干净, 按质量等级分拣, 装入塑料虾筐泡沫塑料箱。 应在箱内放冰块, 冰块用塑料袋 (瓶) 密封。包装材料应卫生、洁净,无破损。 12.3 运输 12.3.1 在低温清洁的环境中装运,要避免阳光直射,保证鲜活。用塑料虾筐包装的,要避免风吹。 12.3.2 运输工具在装货前清洗、消毒,做到洁净、无毒、无异味。 12.3.3 运输过程中,防温度剧变、挤压、剧烈震动,不得与有害物质混运,严防运输污染。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15 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