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07 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6707       资源大小:426.5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07 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30 B 41 DB4107 新乡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T 430 2019 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emophilus Haemophilus disease 2019 - 10 - 12发布 2019 - 11 - 01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7/T 430 2019 I 前 言 依据 GB/T 1.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技术规范,结 合新乡疫病监测工作实际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

    2、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动物 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元春、朱方兵、郭世栋、杜海燕、孙清莲。 本标准于 2019年 10月 12日 首次 发布。 DB4107/T 430 2019 1 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术语和定义、诊断、防治 。 本标准是用于生猪饲养场(户)和动物诊疗单位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

    3、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 规范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DB13/T 991 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中华人名共和国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副猪嗜血杆菌 由副猪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parasuis, HSP)所引起的一种泛噬性细菌性传染病,以多发性浆 膜炎,如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伴发肺炎为其特征。 4 诊断 4.1 病原及传染源 本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病猪、临床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4.2 流行特点 4.2.1 发病日龄 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 2 17周龄的仔猪易 感

    4、,其中 5周龄最易感;也有见于 10日龄以后 的哺乳仔猪及育肥猪。 4.2.2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或污染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创伤而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 染两种,但一般 猪 场是以慢性感染为主。 DB4107/T 430 2019 2 4.2.3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一般在 10% 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到 50%。 4.2.4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季节多发,特别是气温剧烈变化、空气质量差、饲料或饮水供 应不足、长途运输等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4.3 临床症状 4.3.1 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以下临床症状: ( a)病猪体温高达 4

    5、0 41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 b)气喘咳嗽,呼吸困难,鼻孔有粘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 ( c)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共济失调; ( d)可视黏膜发绀, 2 d 3 d死亡; ( e)急性感染病例存活后可留下后遗症,如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等,仔猪和育肥猪可遗留呼 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 4.3.2 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以下临床症状 ( a)消瘦虚弱,被毛粗乱,皮肤发白; ( b)咳嗽,呈腹式呼吸,生长不良; ( c)关节肿大; ( d)严重时皮肤发红,耳朵发绀,少数病猪耳根发凉随即死亡。 4.4 病理变化 副猪嗜血杆菌病可有如下病 理变化: ( a)胸腔

    6、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块,肺与胸壁粘连,肺水肿,部分有对称性 肉样变; ( b)化脓性或纤维素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或内脏器官粘连; ( c)心包积液,心包内常有干酪样甚至豆腐渣样渗出物,与心脏粘连在一起,形成“绒毛心”, 心肌有出血点; ( d)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 ( e)关节肿大,有浆液性渗出性炎症。 4.5 实验室诊断 4.5.1 病原性诊断 4.5.1.1 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集病猪的脑脊液、呼吸道分泌物、胸腹腔积液等病料。 4.5.1.2 涂 片 镜检 DB4107/T 430 2019 3 副猪嗜血杆菌为多形态的病原体,一般呈短小杆状,也有成

    7、球形、短链活丝状等,大小不等,约 0.5 ( 1.5 2.0) m;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多无荚膜,但新分离的强毒株则带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着色不均匀。 4.5.1.3 细菌培养 采集病料浸泡 于 2.0 mL脑心浸液,将该脑心浸液 10倍系列稀释后,分别取 0.1 mL接种于每升含有 300 mg杆菌肽锌的鲜血培养基或巧克力培养基,在 37培养 24 h后,可见光滑型、灰白色透明、直径大约 0.5 mm的菌落。选取生长有 80 150 个菌落的培养板,随机选择其中的 30 个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将可疑 菌的单菌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划线于 含生长因子 NAD和小牛血清

    8、 的血液平板上 37 培养 24 h 48 h,可以看到“卫星生长现象”。 4.5.1.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常规 PCR方法是实验室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因其检测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 等优点,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通常针对 Hps的 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 性 PCR引物,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 PCR检测方法。 4.5.2 血清学试验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 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补体结合 试验( CF)。 4.5.3 临床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猪的其他呼吸道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猪滑液囊支原体关节炎、慢性猪丹毒、猪败血性链

    9、球 菌病等,可借助实验室检验进行确诊。 4.5.3.1 猪滑液囊支原体关节炎 发病比较温和而不是呈高死亡率的爆发, 一般体温不高, 一般无脑膜炎病变。 4.5.3.2 慢性猪丹毒 除多发性关节炎外,往往同时出现特征性的疣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大块坏死, 俗称“打火印”, 通常 没有胸膜炎、腹膜炎和脑膜炎变化。 4.5.3.3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 除可见到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和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外,还可见到脾显著增大,并伴发纤维素性 脾被膜炎。 5 防治 5.1 预防 5.1.1 应贯彻自 繁自养的原则。在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检疫,隔离饲养,观察 1个月以上,确保无病 后方可混群饲养。 5.1.2 严格执

    10、行猪场消毒制度,消毒的程序按 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的要求进行。 DB4107/T 430 2019 4 5.1.3 防止或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当猪群有应激因素发生时,可提前用预防量的抗生素拌入饲料中 饲喂;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肺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 猪喘气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 5.1.4 常发病地区可接种血清型相对应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不论猪只大小,每头猪均颈部肌肉注射 2 mL,初产母猪产前 40d首免,产前 20 d二免;经产母猪产前 30 d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威肋严重的 猪场,仔猪也要免疫,首免 7日 10日龄, 2周 3周后加强免疫;种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 5.2 治疗 5.2.1 发病猪最好做药敏试验,一般可采用替米考星、氨卞青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庆大霉素、 头孢噻呋等抗生素肌肉注射,并配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按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 准则的要求进行。 5.2.2 发生本病后,要隔离病猪,并对猪舍、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处理,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病死猪的尸体处理按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的规定处 理。 5.2.3 建立并保存治疗记录。 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通用名称,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治 疗时间、剂量、疗程、疗效及停药时间。记录应在出栏后保留 2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07 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