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 05 DB3710 威海市 地方标准 DB 3710/T 087 2020 苹果品种评价展示园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display of apple cultivars 2020 - 01 - 02发布 2020 - 02 - 02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0/T 087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威 海市农业农村局 提
2、出 并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苹 果行业协会、 威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林军、王仙林、胡怡林、孔庆敏、于树增、 杨宗波 、芦相英、张寅菲、徐晓 光、王梓清、宋文铎。 DB3710/T 087 2020 1 苹果品种评价展示园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苹果品种 评价 展示园 建设中 的 术语和定义 、 园 区选址与规划、 栽植、栽培与运用、病 毒检测、观察记录 。 本标准适用于 矮砧轻减集约栽培 苹果品种 评价展示园的 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少的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370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12943 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 NY/T 1839 果树术语 威海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威海市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栽培技术意见的通知(威农字 2015 17 号) 3 术语和定义 NY/T 1839界定的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品种 cultivar 经人类选择和培育的农艺栽培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在 遗传上相似且稳定的植 物群体。 NY/T 1839-2010,定义 5.1 4 园
4、 区选址与规划 4.1 园 地 选址 4.1.1 园 地宜选择 背风向阳、地势开阔规整、交通方便 、 远离污染源 的地块,无 苹果蠹蛾、苹果黑星 病、苹果蠹蛾、苹果绵蚜、 美国白蛾、李属坏死环斑花叶病毒等 GB 8370规定的检疫性 病虫害 及 GB/T 12943 中规定的病毒, 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 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良好,地下水位 低于 1.5m。栽植 前 10年内应未繁育过苹果、梨等 仁果类以及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苗木且未种植过同类果树 。 4.1.2 四周宜建设防风林带或绿篱隔离带,树种 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易成活且与苹果没有 共生病虫害的乔木、灌木。 园 地周边 15
5、m内应无杨树、槐树、榆树等,周边 5km内应无 龙柏、塔柏等桧 柏类林木。 DB3710/T 087 2020 2 4.2 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 , pH值 6.0 6.8,土质 为沙 壤土、壤土或 轻粘 壤土,土层 深度 大于 80cm。 4.3 园 地规划 4.3.1 根据园地建设面积和引进、培育的苹果品种及砧木类型的数量,结合地形地貌,按品种特性、 砧木特点及发展趋势,合理设置种植小区,在便于机械化管理的同时,保存从国内外引进的苹果种质资 源,包括苹果品种及砧木等资源。 4.3.2 排灌系统、道路、建筑物 、 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的规划 ,参照威海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威海 市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
6、栽培技术意见的通知相关要求进行。 5 栽植 5.1 砧木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无病毒砧木,主要包括本地常用的 M9T337、 JM7、 B9等脱毒的砧木类型。 5.2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主要选择在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传统及新品种及品系。 5.3 定植 5.3.1 选择嫁接口愈合良好、发育健壮的苹果无病毒母本树或无病毒苗木,应为带分枝大苗。每品种 定植数量不少于 10棵。行向以南北向为好,株距 0.8 m 1.5m、行距 2.8m 4.5m。 5.3.2 按品系 、 品种、株系 和砧木类型集中 栽植 , 不得混杂 。 按 定植 顺序编号, 并 做好标记 。 标签上 的文字和图案
7、等信息应清晰、完整、牢固。 绘制 品种 定植分布图 等存档 。 6 栽培与运用 6.1 栽培管理 加强 栽后 管理, 维持 健壮 中庸 树势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正常 。 栽植 管理 技术措施同 普通的商业化 苹果 园 。具体的 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管理技术参照 威海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威 海市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栽培技术意见的通知 执行 。 6.2 展示运用 保存和评价品种和砧木资源; 展示不同品种、砧木及不同砧穗组合的生长、结果等习性 ;逐年持续 观察 树体生长结果特性及 果实 经济 性状 ,并根据数年的观察及综合评价,确定 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和 砧木。首次结果且确认品种
8、无误后,应保持该植株具备提供少量 接穗的 能力 。 7 病毒检测 每年进行田间观察,每三年进行一次抽检,若发现病毒植株应立即清除。应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避 免病毒感染。 DB3710/T 087 2020 3 8 观察记录 应 建立技术档案 , 逐年 观察记录园内各品种 植物学性状、园艺学性状、抗逆性等 ,主要内容 有: a) 品种、砧木(砧穗组合)、年生长量 (干周、树高、冠幅、新梢生长量 )等植物学性状; b) 始花、始果年龄;花期;果实发育期和采收期;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采前落果等; c) 果实大小(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成熟期 、可滴定酸、糖酸比、果形指数、 果面着色、果肉颜色等; d) 果实耐贮性、货架期等; e) 抗逆性,病虫害发生情况,易感或高抗的病虫种类等; f) 对外提供接穗的品种、数量、接收单位和追溯等信息。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