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 05 DB3710 威海市 地方标准 DB 3710/T 092 2020 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pagation of dwarf apple trees 2020 - 01 - 02发布 2020 - 02 - 02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0/T 09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 文件 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 本 文件 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 威海市 农业 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2、。 本标准起草单位: 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 司、荣成市 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威海苹果行业协会、威海市文登区果业技术指导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林军、王仙林、王兆顺、张天英、高常燕、于树增、周志卫、张圣先、徐丹 、 宋欣、戚伟波、林均秀 。 DB3710/T 092 2020 1 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 定 了苹果 矮化自根砧 苗 木 繁育 技术规范 的术语和定义 、 圃地选择、土 地准备 、 芽 苗 定 植、 栽后 管理、 出圃、分级与贮运 。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矮化自根砧 成品 苗木繁育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3、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70 苹果 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12943 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 GB 15569 农 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 1085 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NY/T 1839 果树术语 威海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威海市苹果矮砧轻减集约化栽培技术意见的通知(威农字 2015 17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苗 bud plantlet 采 用 枝接或芽接 的方
4、式,将砧木与接穗嫁接 在一起 且接芽未萌发的苗木 ,也称半成品苗。秋季芽接 后不剪砧、不萌发的半成品苗木, 也称芽瘪苗。 3.2 萌蘖 sprout tillers 苗木在繁育过程中, 从 砧木 基部萌发 生长的枝条。 3.3 剪砧 cut rootstock 把嫁接成活的苗木接口以上的砧木剪 去。 NY/T 1839-2010,定义 5.64 DB3710/T 092 2020 2 3.4 砧苗根簇 root cluster of apple rootstock plantlet 着生在无性繁殖砧木根部茎段上的簇状须根。 3.5 根 系着生点 root site 根簇着 生在根部茎段上的位置
5、。 3.6 一年 生带分枝苗木 yearling of apple with branch 指上年秋季嫁接的芽瘪苗或当年春季新栽植的芽苗,在当年生长期内经圃内整形,形成中心干上带 有一定数量分枝的苗木。 一年生带分枝苗木可细分为 9个月苗木和 12个月苗木两种类型。 苗木高度一般 大于 1.5m,中心干 70cm以上部位均匀着生 5个 13个,长度 15cm 20cm左右的角度开张的分枝(侧枝) 。 3.7 二年生带分枝苗木 two yearling of apple with branch 一年生无分枝壮苗当年秋季不出圃,次年春季萌芽前在中心干离 地面高度 65cm 75cm处短截,保 留第
6、一芽萌发生长并经圃内整形,至秋末培育成的中心干上着生较多分枝的矮化自根砧优质大苗,也称 “可尼圃”( Knip)苗木。苗木高度一般大于 1.8m,第一侧枝离地面高度 0.8m 0.9m,中心干上均匀 着生 7个 15个、长度 20cm以上、角度开张的分枝(侧枝) 。 4 圃地选择 4.1 宜选择 背风向阳、地势开阔、交通方便 、 远离污染源 的地块。土壤肥沃, 土质 为沙 壤土、壤土或 轻粘 壤土, pH值 6.0 6.8,土层深度大于 80cm, 地下水位 低于 1.5m,灌溉水源充足, 具有较好的排灌 设施;前 10年内未繁育 过苹果、梨等仁果类以及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苗木且未种植过同类果树
7、,圃内 无苹果蠹蛾、苹果黑星病、苹果蠹蛾、苹果绵蚜、美国白蛾、李属坏死环斑花叶病毒等 GB 8370规定的 检疫性病虫害及 GB/T 12943中规定的病毒。 4.2 园区 生态环境良好四周宜建设防风林带或绿篱隔离带,树种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易成 活且与苹果没有共生病虫害的乔灌木。圃地周边 15m内应无杨树、槐树、榆树等, 500m内应无苹果树、 梨树等仁果类 以及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苗木且未种植过同类果树 ,周边 5km内应无龙柏、塔柏等桧柏类 林木 。 5 土地准备 5.1 土壤改良 秋季或翌年根据土壤条件 施入基肥。一般每 666.7m2施用磷酸一 铵或 磷酸 二铵 20kg 50
8、kg,腐熟牛 粪 等 优质 土杂肥 2m3 10m3,同时 施入 噻唑磷 、 辛硫磷颗粒剂 、棉隆等 杀菌 、杀虫剂。施入肥料和农药后 进行深耕 。 DB3710/T 092 2020 3 5.2 土地平整 定植前 ,依据种植小区的地形地势情况, 平整深耕过的土地,深度 达到 50cm 80cm。 5.3 灌排系统 在建设水电、路渠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配备必要的滴灌、喷灌、管灌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同 时,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汛期能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5.4 道路 在合理规划和建设生产管理场所及主要交通运输道路的同时 , 要规划建设好田间地头的机械作业道 路 。 机械作业 道 路的宽度
9、一般 4m 10m。 6 定植 6.1 时间 定植时间在 3月中下旬至 4月初,苗木萌发前完成定植任务。 6.2 株行距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苗木 定植株 行距一般为( 25 40) cm( 60 80) cm。 6.3 栽植方法 按确定的行距,沿行向开挖深 25cm 30cm的 定植沟,按株距要求进行栽植。栽植 深度一般 20cm左右 。 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 , 扶正苗木 ,栽后覆 土踏实 ,随即浇一次 透水 。 7 栽后管理 7.1 除花 接穗萌芽后有花蕾长出时, 在 花序分离期 剪除 花朵。 7.2 除萌 检查品种萌芽情况,顶 梢 生 长至 20cm 30cm时 ,选留一个健壮的品种新梢,
10、去除全部萌蘖。全年 需 除 蘖 2次 3次 。 7.3 插立杆 苗木顶梢长到 30cm左右时,在苗木同一侧 插 立杆,主要有 竹竿 、钢筋或玻璃纤维棒等,其中玻璃纤 维棒粗度 8mm、高度 1.4m。立杆 要靠近植株, 入土深度 20cm 30cm。 7.4 绑扎带 苗木顶 梢 长至 30cm后, 进行第一次绑 扎, 可 采用多功能绑蔓绑枝机等把新梢直立 绑 扎到立杆上,绑 扎时应避免 新枝 从萌芽处 折断。 以 后每 生长 30cm 40cm时 绑扎 一 次 , 共需 绑 扎 3次 4次 。 7.5 苗木培育 DB3710/T 092 2020 4 7.5.1 一年生无分枝苗 木的 培育 接
11、芽萌发生长后,不采取促生侧枝措施,保持主干新梢直立生长,当年可培育成无分枝的苗木 。 7.5.2 一年生带分枝苗木的培育 宜采取剪(掐)顶叶、喷施生长调节剂(见附录 A)两种技术措施促生分枝。两种技术措施可单独 使用,也可相互结合或交替使用。促生分枝技术应用至 8月上中旬结束。 7.5.3 二年生带分枝苗木( Knip)的培育 7.5.3.1 对当年秋季不出圃的一年生无分枝壮苗,于次年春季在根颈上方 65 cm 75cm(即嫁接口上 方 55cm)处剪截主干。保留主干上的第一芽直立生长,自然生长发育成二年生带分枝苗木。 7.5.3.2 当剪口第一芽生长至 15cm 20cm时,可辅助采取 7.
12、5.2促分枝技术措施。 7.6 水肥管理 7.6.1 用水管理 定植后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 80%,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7.6.2 施肥管理 全年土壤追肥 2次 3次,第一次在萌芽期,最后一次在 7月底 8月初;喷施叶面肥 2次 6次。以氮肥 为主。 7.7 病虫草害防控 7.7.1 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苹果绿盲蝽、蚜虫、棉铃虫、干腐病等病虫害。 萌芽期至 5月下旬宜每 10d 14d喷药 1次 ; 6月上旬至 9月上旬,每 15d 20d喷药 1次 ; 9月中旬后需 防治大青叶蝉等 1次 2次。具体防治措施参照 NY/T 1085 和 威海市苹果矮砧轻 减集约化栽培技术
13、意见 执行。 7.7.2 清除杂草 应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也可采用覆盖等方法除草。 7.8 标识 苗圃内设置清晰牢固的标识牌,标明砧木和品种名称、接穗品种来源、脱毒情况、定植时间等信息, 避免品种收获时造成混杂。 8 出圃贮藏 8.1 起苗时间 在落叶 后至 翌年春季 萌芽 前的进行 。 8.2 起苗 DB3710/T 092 2020 5 采用人工起苗或使用专用机械起苗。起苗时应保持根系完整,剔除病虫及伤残苗木。 8.3 苗木分级 依据高度、粗度、侧枝数量、倾斜度、砧苗根簇或根 系着生点 数量等项目指标分为特级、 1级、 2 级、 3级共 4个级别。每 10株或 20株为 1捆,包装挂牌、统
14、计后入库贮藏。 8.4 包装标识 按砧木、品种和等级定量包装, 10株 /包或 20株 /包为宜。包内苗木根、茎处应填充保湿材料。包 内外均附有苗木标签。标签上有品种、砧木、规格等级、是否脱毒、生产单位、商标及可追溯等信息, 文字和图案等信息应清晰、完整、牢固。 8.5 苗木贮藏 苗木出圃后,不立即运送的或苗木运到后不立即栽植的,应随即置入冷藏库内储存,冷库内湿度不 低于 95%、温度 0.5 1.5。也可假植,但临时假植时间不宜超过 10天。 8.6 植物检疫 苗木自定植后至出圃前,应到当地植物检疫管理部门办理检疫登记,获得苗木产地检疫合格证书后 方可对外销售调 运。产地检验检疫按 GB 8
15、370的规定执行。调运检验检疫按 GB 15569的规定执行。 DB3710/T 092 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剪(掐)顶叶及喷施 植物 生长调节剂 A.1 剪(掐)顶叶 圃内春季栽植的苗木(芽苗),当剪口芽萌发的新梢(主梢)长至离地面 70cm 80cm时,进行剪(掐) 顶叶处理。剪(掐)顶叶时,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收拢顶部新萌发的全部幼叶,保持拇指甲盖略高于新梢 生长点,用右手拇指甲或专用剪刀,剪(掐)掉露上部叶片。此后每生长 15cm 20cm时进行一次,一般 7d 10d操作一次,连做 4次 6次,若新梢叶片展出较快时则操作时间 缩短至 3d 5d一次。 A.
16、2 喷施生长调节剂 A.2.1 喷布 6BA+赤霉素 6BA和赤霉素各占 50%,使用浓度为 0.1% 0.25%,加少许展着剂。当剪口芽抽生的新梢(主梢)长 至 70cm 80cm时喷布,全年只喷一次,常与剪除幼叶或喷布 6-BA结合使用。用手持喷雾器喷新梢顶部幼 嫩梢叶,顶部湿匀有液滴下滴为止。 A.2.2 喷布 6-苄氨基腺嘌呤( 6-BA) 喷布 6-苄氨基腺嘌呤( 6-BA),浓度 0.1% 0.2%,加少许展着剂,以环境温度 25 29时进行为 宜。当剪口芽抽生的新梢(主梢)长至离地面 85cm 95cm时 开始喷布,喷洒时应 点喷新梢顶端幼嫰梢叶, 单株耗药量 3mL 5mL,每周 1次,连喷 3次 4次。喷 1次 2次后,可与剪除幼叶相结合操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