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6 DB3210 扬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0/T 10422019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on plasticgreenhouse pepper 2019 - 12 - 28发布 2019 12 28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10/T 104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市蔬菜学会、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 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陆玉荣、刘琴、梅爱萍、王波、韩光杰、祁建杭、徐彬、徐健、李传明、 孙俊。 DB3210/T 10422019 1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防治对象和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G/T 4365 水溶性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塑料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采取以农业防治和 生物防治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为辅助的综合措施,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大棚辣椒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 4 防治对象 4.1 主要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病毒病、疫病、根腐病等
4、。 4.2 主要虫害 蚜虫、烟粉虱、烟青虫、斜纹夜蛾、蓟马、螨类等。 5 防控技术 5.1 农业防控 5.1.1 土壤消毒 5.1.1.1 高温闷棚 DB3210/T 10422019 2 选择78月高温季节,翻地灌水,关闭棚膜,密闭30 d左右,其中至少有累计15 d以上的晴热天气。 5.1.1.2 药剂消毒 定植前20 d以上,选用石灰氮消毒。消毒方法:施用有机肥时,每667 撒施石灰氮40 kg50 Kg, 深翻、整平、开畦,并盖上地膜,沟内灌水至畦面湿透,持续保湿闭棚10 d,然后揭膜晾晒,7 d以上方 可播种或定植作物。 5.1.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
5、、耐贮运的辣椒品种,冬春提早选择耐低温弱光品种; 春夏茬、秋延后选择耐高温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 5.1.3 种子处理 5.1.3.1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 的温水中浸种30 min,期间不断搅拌。种子取出后,放入凉水中浸种24 h,浸种过 程中搓洗23次,每次搓洗都要换水,以利种子吸水。 5.1.3.2 药剂处理 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h,可预防辣椒种子带菌的疫病、立枯病、猝倒病等;也可选用3%氨基 寡糖素AS500倍液浸种6 h,使种子产生诱导抗性。 5.1.4 穴盘育苗 5.1.4.1 穴盘消毒 穴盘重复使用时可选用福尔马林浸泡,将穴盘在福尔马林10
6、0倍液中浸泡10 min,取出,叠置,覆 盖洁净塑料薄膜密闭7 d,清水冲淋,晾晒备用;也可选用次氯酸钠或高锰酸钾浸泡,将穴盘在2%次氯 酸钠水溶液中浸泡2 h,或在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泡10 min,取出,清水冲淋,晾晒备用。 5.1.4.2 基质消毒 育苗基质重复使用时应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WP和50%福美双WP混合,或50%多菌灵WP和50%百菌清 WP混合,配比为多菌灵福美双(或百菌清)基质=111000,搅拌均匀。 5.1.5 合理轮作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 5.1.6 大棚环境调控 5.1.6.1 光调控 选择透光率高、无滴、耐老化的薄膜,保
7、温覆盖设备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及时清扫薄膜,保 持清洁,增加光照效果;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加光照。 5.1.6.2 温度调控 5.1.6.2.1 冬春辣椒的温度调控 DB3210/T 10422019 3 晴天上午当温度升到30 时,开始放风,温度降到20 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3 2)。遇阴雨天气,适当通风降湿,延长合风口时间,减少结露,预防病害发生。 5.1.6.2.2 夏秋辣椒的温度调控 采用遮阳网进行遮光栽培。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35 以下,夜间(262)。遮阳网可晴盖阴揭, 温度在30 左右时上午9时遮盖,下午4时揭开为宜,气温在35 时全天遮盖。 5.1.6
8、.3 湿度调控 空气相对湿度为缓苗期80%90%,开花期60%70%,结果期50%60%。土壤含水量冬春季为60% 70%,夏秋季为75%85%。 5.1.6.4 肥水调控 按照每生产1000 kg辣椒,需纯氮(N)3 kg5.2 kg、磷(P2O5)0.6 kg1.1 kg、钾(K2O)5 kg 6.5 kg、钙(CaO)1.5 kg2.0 kg、镁(MgO)0.5 kg0.7 kg的比例。采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暗 灌技术。所施肥料应符合HG/T 4365的要求。使用土壤张力计检测土壤含水量,及时灌溉。灌溉水应符 合GB 5084的规定 5.1.7 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及时清洁田园。 5
9、.2 物理防控 5.2.1 防虫网阻隔 在大棚口设置缓冲间,门口和入口及通风口安装40目防虫网,阻止棚室外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进入 棚室为害。 5.2.2 色板诱杀 5.2.2.1 黄板诱杀 在辣椒上部挂黄色粘虫板,每667 挂黄板(30 cm25 cm)30片,悬挂高度为植株顶部上方8 cm 10 cm,生长期间更换23次。 5.2.2.2 蓝板诱杀 出苗后,在辣椒上部挂蓝色粘虫板,每667 悬挂蓝板(30 cm25 cm)30片,悬挂高度为植株顶 部上方10 cm,诱杀蓟马,待虫子快粘满蓝板时及时更换新色板。 5.2.3 灯光诱杀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每667
10、 悬挂1盏杀虫灯,杀虫灯离地 面高度以100 cm150 cm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5.2.4 糖醋液诱杀 糖醋液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每667 挂6个盆为宜,可结合性诱 剂使用,定时清除诱杀的害虫,约7 d更换一次糖醋液。诱杀蚜虫等害虫。 DB3210/T 10422019 4 5.2.5 杨柳枝诱蛾 在烟青虫发蛾高峰期,可用杨树、柳树等树枝把诱蛾。具体方法:将长约60 cm的杨柳枝、柳树杈 按每10枝捆成一束,基部一端绑一根小木棍,每667 插5-10束枝条,并蘸95%的晶体敌百虫300倍液。 5.3 生物防控 5.3.1 种植蜜源植物
11、棚间空地种植芝麻、向日葵、苜蓿、万寿菊、熏衣草等显花作物,为天敌提供蜜源、补充营养,保 育天敌种群。 5.3.2 种植诱集植物 大棚外种植黄秋葵、香椿等诱集植物,诱集烟粉虱、蓟马;种植非洲菊、万寿菊等诱集植物,诱集 蚜虫、蓟马;大棚内四周种植或间作种植茼蒿、非洲菊、万寿菊等,诱集蚜虫、蓟马;在大棚中间过道 边种植1行或大棚的一端种植数行苘麻、薄荷等,诱集烟粉虱。 5.3.3 性诱剂诱杀 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如利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将其诱芯放入配套的诱捕器中,每667 m2悬挂 23个,挂放高度应高于作物20 cm30 cm,30 d换一次诱芯,并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 5.3.4 释放天敌 5
12、.3.4.1 防治烟粉虱 烟粉虱发生初期,每株成虫小于3头时,棚内均匀悬挂丽蚜小蜂蛹卡。每667 释放2500头,每7 d 10 d释放1次,连续释放45次。释放天敌期间,保持棚室内干燥,悬挂寄生蜂蛹卡后15 d20 d内不喷 施化学农药。 5.3.4.2 防治叶螨 辣椒定植10 d15 d后,加强监测,发现害螨即可释放捕食螨。智利小植绥螨按每667 释放3000 头,隔15 d20 d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加州新小绥螨按每667 (1000020000)头,间隔15 d后 释放1次。 5.3.4.3 防治蚜虫 蚜虫发生初期即可释放天敌。蚜茧蜂按每667 m2释放20004000头,隔7
13、d10 d释放1次,连续释 放3次;瓢虫(卵)按每667 释放1000头,隔7 d10 d释放1次,连续释放23次。 5.3.5 生物农药防治 5.3.5.1 品种选择 选择微生物源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塑料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品种参见附录 A。 5.3.5.2 防治适期 根据病虫预报将防治时间适当提前,病害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害虫防治适期为幼虫(若虫)孵化 盛期,以达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DB3210/T 10422019 5 5.4 化学农药 针对大棚辣椒主要病虫害种类,坚持科学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 化 学农药参见附录B。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
14、留农药。农药使用符合GB 2763、GB/T 8321(所有部分) 和NY/T 1276的规定。农药使用时注意轮换,避免病原菌和害虫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DB3210/T 10422019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 生物农药名称 用药量(制剂量) 施用方法 立枯病 2.4%井冈霉素A AS 4 mL/m 2 6 mL/m 2 泼浇 枯萎病 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200 g/667m 2
15、 300 g/667m 2 灌根 疫病 1%申嗪霉素SC 50 mL/667m 2 120 mL/667m 2 喷雾 病毒病 0.5%香菇多糖AS 150 mL/667m 2 250 mL/667m 2 喷雾 2%氨基寡糖素AS 215 g/667m 2 267 g/667m 2 喷雾 蚜虫 1.5%苦参碱SL 30 g/667m 2 40 g/667m 2 喷雾 蓟马 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60 g/667m 2 200 g/667m 2 喷雾 烟青虫 16000IU/mg苏云金杆菌WP 100 g/667m 2 200 g/667m 2 喷雾 注:WP-可湿性粉剂,AS-水剂,
16、SP-可溶粉剂, FS-悬浮种衣剂,微囊粒剂-MG,可溶液剂-SL,WDG-水分散粒剂 DB3210/T 10422019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见表B.1 表B.1 塑料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 药剂名称 用药量 (制剂量) 施用方法 施药 次数 施药间隔 期(天) 猝倒病 30%霜霉噁霉灵AS 300400倍液 浸种 30%精甲噁霉灵AS 30 mL/667m 2 45 mL/667m 2 喷雾 3 57 立枯病 50%异菌脲WP 2 g
17、/m 2 4 g/m 2 泼浇 15%噁霉灵AS 5 g/m 2 7 g/m 2 苗床泼浇 疫病 500克/升氟啶胺SC 30 g/667m 2 40 g/667m 2 喷雾 3 710 80%代森锰锌WP 150 g/667m 2 210 g/667m 2 喷雾 3 710 250g/L嘧菌酯 SC 40 mL/667m 2 72 mL/667m 2 喷雾 23 710 50%烯酰吗啉 WP 30 g/667m 2 40 g/667m 2 喷雾 23 57 灰霉病 50%咪鲜胺锰盐WP 30 g/667m 2 40 g/667m 2 喷雾 2 57 病毒病 50%氯溴异氰尿酸SP 60 g/
18、667m 2 70 g/667m 2 喷雾 3 710 根腐病 20%二氯异氰尿酸钠SP 300倍400倍 灌根 蚜虫 10%溴氰虫酰胺SE 30 mL/667m 2 40 mL/667m 2 喷雾 3 710 烟粉虱 10%溴氰虫酰胺SE 50 mL/667m 2 60 mL/667m 2 喷雾 3 710 25%噻虫嗪WDG 7 g/667m 2 15 g/667m 2 喷雾 2 710 蓟马 10%溴氰虫酰胺SE 10 mL/667m 2 30 mL/667m 2 喷雾 3 710 21%噻虫嗪SC 10 mL/667m 2 18 mL/667m 2 喷雾 2 710 茶黄螨 43%联苯肼酯SC 20 mL/667m 2 30 mL/667m 2 喷雾 2 710 注:WP-可湿性粉剂,SC-悬浮剂,AS-水剂,WDG-水分散粒剂,MG-微粒剂,SP-可溶粉剂,DP-粉剂,GR-颗粒 剂,CS-微囊悬浮剂,FS-悬浮种衣剂,悬乳剂-SE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