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507 呼 伦 贝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1507/T 36 2020 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st-saving and efficiency-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potato in dry farming 2020-05-12发布 2020-08-12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7/T 36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 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
2、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魏晓军、王丽君、郭建靖、李金龙、王国志、 焦玉光、 张连云、 廉博、 王炜 、 孙洪波、 任珂 、李莉 。 DB1507/T 36 2020 1 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 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的 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去杂去劣、杀秧、收获 和 贮藏 。 本标准适用于 呼伦贝尔市 马铃薯 旱作 节本增效 技术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GB/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5/T 949-2016 绿肥饲草作物与粮油作物间作轮作技术规程 3 术语 和 定义 GB 18133-2012、 GB/T 29378-2012、 NY/T 496-2010、 DB15/T 949-2016界定的 以及下 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
4、了 GB 18133-2012、 GB/T 29378-2012、 NY/T 496-2010、 DB15/T 949-2016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轮作 crop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是用地养地 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DB15/T 949-2016, 定义 3.3。 3.2 马铃薯种薯 seed potatoes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 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 GB 18133-2012, 定义 3.1。 DB1507/T 36 2020 2 3.3 种薯处理 treatment of s
5、eed potato 播前对种薯的催芽、晾晒、筛选 、切块和药剂拌种等农事和化学处理措施的总称。 3.4 表土作业 surface soil operating 对表层土壤进行除草 、 减少残茬覆盖 、镇压、碎土、平整地表 、 起垄 的一种作业。 3.5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以肥料田间试 验 和土壤测试 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 施用品种、 数量、施肥时期和施 肥方法。 NY/T 496-2010,定义 3.15。 3.6 杀秧
6、 vine killing 用化学药剂或机械 杀 死 马铃 薯 地上秧蔓的方法 。 GB/T 29378-2012, 定义 3.8。 4 播前准备 4.1 轮作 选 茬 4.1.1 轮作 地块应 三 年 以上 进行 轮作。 4.1.2 选茬 首选豆茬、 玉米 茬 , 油菜、 小麦、谷子、杂粮茬 也可 ,不应 重 茬。 4.2 选地 坡度 应在六度至十五 度,土壤疏松肥沃, 土壤酸碱度( pH) 6.0 7.8,易于排灌的耕地。 4.3 地下病虫害防治 前茬 收获后 应 及时 深翻 ,并选择适合的药剂 翻入土中 防治土传病及地下害虫 。 4.4 深翻 需要翻耕的地块,在前 茬作物收获后进行 ,耕
7、翻深度为 30 cm 40 cm,夏翻晒垡后或秋翻后及时 整地,应做到翻、耙、压 ,连续 进行。 DB1507/T 36 2020 3 4.5 施底肥 结合翻耕, 667 m2施入 有机肥 2000 kg 2500 kg或成品有机肥 150 kg、 尿素 5 kg/667 m2或微生物菌 肥。 4.6 翻耕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耕翻深度深度 30 cm 40 cm,翻后及时整地,翻、耙、压连续进行。 4.7 选用 良 种 马铃薯种薯符合 GB 18133-2012的规定。 种薯田用种原原种,原种,商品薯田用种一级、二级良种 。 选 择 适合本地 区 的 优质 品种 ,兴佳二号、荷兰七号、克新一
8、号、大西洋等。 4.8 精选种 薯 脱毒种薯在播前 15 d 20 d出窖进行严格选种,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 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 、 有裂痕、芽眼突出、 畸形薯、 皮色暗淡的薯块 。 4.9 种 薯 处理 4.9.1 晒种催芽 将精选好的 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 15 左右,每隔 3 d 5 d翻动一次,一般 10 d 左右即可萌芽,再严格精选一次 。催芽过程中 应 防止低温冻伤及高温引起母薯黑心。 4.9.2 种薯切块 种薯切块时应注意: a) 20 g 30 g种薯不切块, 30 g以上 种 薯进行切块,每块要有 两 个
9、至三 个芽眼; b) 切刀使用 5 %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每隔 15 min 20 min换一把刀,轮换使用; c) 切块时 遇病、烂薯应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切刀。 4.9.3 拌种 切块种薯 每 667 m2使用甲基托布津 100 g加 3 %中生菌素 50 g或春雷霉素,或使用专用拌种剂拌种, 拌种要均匀,拌完后进行摊晾 。 4.10 施肥 4.10.1 测土配方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2010的相关规定。 测土配方施肥按 土壤地力条件合理使用 , 种肥随播种 一同进行 。 4.10.2 缓 释 肥 缓 释肥 随播种一同进行, 667 m2施用 48 %有效 含 量( N:
10、 P2O5: K2O=18: 14: 16) 的 马铃薯 缓 释 肥 50 kg 或尿素 8.0 kg加 磷酸二铵 17.5 kg+硫酸钾 18.2 kg。 5 播种 DB1507/T 36 2020 4 5.1 播种时期 四 月下旬 至 五 月中旬, 10 cm土温稳定通过 5 7 时即可播种,播种、施肥、覆土、镇压 应在 短时间内 完成。 5.2 播种深度 根据土质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干旱和土质疏松的地块播深为 9 cm 12 cm;在潮湿和粘重土壤播 深为 6 cm 8 cm,播种后及时进行表土作业 。 5.3 播种密度 5.3.1 小 垄 栽培 早熟品种、作种薯生产的, 宜 65 cm
11、行距小 垄 栽培, 667 m2保苗应 在 5000 株 5500 株 ;作商品薯 生产的, 667 m2保苗 4000 株 4500 株。 5.3.2 大 垄 栽培 中晚熟品种 宜 80 cm行距 大垄栽培 ,株距为 10 cm 15 cm,作种薯生产的 667 m2保苗 5300 株 5500 株 ;作商品薯生产的 667 m2保苗 3800 株 4200 株 。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培土 生育期应进行培土 : a) 苗(芽)离土面 5 cm或出苗率 10 %以前,用中耕机开始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2 cm 4 cm, 将杂草全部覆盖; b) 苗后 10 d 15 d,苗高约
12、10 cm, 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3 cm 5 cm; c) 马铃薯现蕾期进行第 三 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6 cm 10 cm。 6.2 化学灭草 6.2.1 封闭灭草 在幼苗尚未出土时, 667 m2使用 二甲戊灵 100 ml 150 ml或异丙甲草胺 130 ml加 70 %嗪草酮 25 g进 行灭草。 6.2.2 苗后灭草 苗后再生杂草,在杂草 两 叶 期 至 四 叶期 , 667 m2用 23.2 %砜 喹 嗪草酮 20 g进行灭草。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13、、 NY/T 1276的规定,防治 方法应符合 NY/T 2383的规定。 DB1507/T 36 2020 5 7.2 病 虫 害防治方法 7.2.1 早、晚疫病 使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7.2.2 环腐病、黑胫病 中生菌素加叶枯唑喷雾。 7.2.3 枯萎病 5 %苯醚甲环唑加 3 %中生菌素加 2 %春雷霉素灌根。 7.2.4 蚜虫、斑潜蝇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啶虫脒乳油喷雾。 7.2.5 二十八星瓢虫 、芫菁 氯氰菊酯乳油喷雾。 8 杀秧 收获前 7 d 10 d进行杀秧。 9 收获 使用配套机械和配套动力拖拉机,选择晴好天气,在收获过程中 应 避免块茎受冻、雨淋和损伤, 机 械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