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3 DB1507 呼 伦 贝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1507/T 30 2020 牧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eef Cattl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in Pastoral Area 2020-05-12发布 2020-08-12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7/T 30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格格、包
2、利锋、 王景顺、 罗保华、李疆、王玉、许忠霞、张秀坤。 DB1507/T 30 2020 1 牧区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牧区肉牛饲养的术语和定义、牛舍、引种和购牛、饲养方法、草场管理、饲料准备、 繁殖技 术、防疫及日常管理、病、死牛处理、标识和养殖管理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草原牧区肉牛养殖户和肉牛养殖场(非规模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335 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NY/T 1343 草原划区轮
3、牧技术规程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26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肉牛 beef cattle 在经济或体型结构上用于生产牛肉的品种(系)。 3.2 划区轮牧 rotational grazing 草畜平衡前提下,有计划地将季节放牧草原分成若干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反目采食、 轮回利用的 放牧制度 。 NY/T 1343-2007,定义 3.1 4 牛舍 牛舍应地面干燥、坐北向南、有良好的
4、保暖、通风、采光性能。 5 引种和购牛 DB1507/T 30 2020 2 5.1 引种 购入的牛只应在隔 离场(区)观察不少于 30 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种群。 5.2 购牛 购入 肉牛 后隔离观察期不得少于 30 d,经检查确定为健康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6 饲养方法 6.1 放牧 6.1.1 放牧前准备工作 做好牛群的健康检查、修蹄、去角。 6.1.2 放牧方法 6.1.2.1 季节性放牧 依据草场的地形地势、植被条件、水源,划分为暖季牧场和冷季牧场。根据夏秋季和冬春季,相应 进行暖季牧场和冷季牧场倒场放牧。 6.1.2.2 划区轮牧 根据草场的载畜量先将草地分成若
5、干个放牧场,然后把放牧场划分为几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 序依次轮流利用各轮牧小区。划区轮牧技术要 点应符合 NY/T 1343的要求。 6.1.3 放牧原则 6.1.3.1 冬季 放牧应晚出牧,早归牧,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 6.1.3.2 夏季 放牧应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让牛只多采食。 6.1.3.3 原则 放牧时应远赶近吃,让放牧牛只从最远的地方往回吃。 6.2 补饲 6.2.1 补饲时间 补饲饲草和饲料应在放牧归圈后一次性补给。 6.2.2 饲草储备 冬季应储备饲草,储备量依据牛只数量和冬季放牧场牧草长势情况而定。 6.3 饮水 每日保证饮水二次,饮水量不限。水质应符合
6、 NY 5027规定要求。 DB1507/T 30 2020 3 6.4 观察 放牧时应注意观察牛的食欲、精神状态和粪便状况,发现牛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行动不安,粪便 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7 草场管理 7.1 巡查草场 经常巡查草场,制止挖药材行为。 7.2 鼠害法治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草原鼠害。 7.3 毒草治理 采取有效办法,及时治理毒草。 7.4 打草 根据当年气候,每年在八份及时打贮青干草。 8 饲料准备 8.1 饲草、饲料加工 8.1.1 饲料 种类 肉牛饲料 种类有 青绿饲料类、块根块茎瓜果类、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谷实类、糠麸类、饼粕类、 糟渣类和矿物质类饲料 。 8.1
7、.2 加工调制 饲草、饲料在饲喂前进行加工调制。籽实饲料应粉碎,青干草、农作物秸秆饲料和青绿饲料应切短 或进行青贮、氨化、微贮处理。 8.1.3 储存 饲草、饲料应储藏于饲草库、饲料库。 8.2 饲料配制 应根据牛的生产用途、目标、体重、膘情,合理搭配饲喂。有条件的应饲喂全混合日粮。饲料卫生 质量应符合 NY 5032的要求 。饲料中不应加入动物性饲料、抗生素、激素类产品及其他违禁药品。使用 含抗生素的添加剂时, 应符合 停药期 规定。 犊牛不应饲喂尿素。 9 繁殖技术 9.1 发情配种 DB1507/T 30 2020 4 9.1.1 初配年龄 初配年 龄大于等于 十六 月龄,体重 大于等于
8、 成年体重的 70 %。 9.1.2 发情鉴定 9.1.2.1 询问畜主 输精员 应 向畜主询问受配母牛年龄、胎次、产犊、发情、健康、精神情况。 9.1.2.2 外观检查 综合母牛食欲、精神状态、阴门粘液变化及接受爬跨情况,确定是否发情。 9.1.2.3 直肠检查 通过直肠触摸子宫颈、子宫及卵巢,检查卵泡发育情况,排除生殖疾患、妊娠及妊娠后假发情。 9.1.3 配种 9.1.3.1 自然配种 按 公母牛 1: 30比例投放种公牛,种公牛使 用三 年更换。 9.1.3.2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应符合 NY/T 1335的要求。 9.2 妊娠诊断 9.2.1 诊断时间 母牛 输精后进行 二 次妊娠诊
9、断,第 一 次在配种后 30 d 50 d,第 二 次在配种后 三 个月。 9.2.2 诊断方法 9.2.2.1 外部观察法 母牛配种后不再发情,且食欲大增、性情温和、毛色光亮、体重增加,则可能怀孕。 9.2.2.2 直肠检查法 输精后 40 d 50 d,通过直检卵巢上黄体、子宫形态和质地、子宫动脉情况综合判断。 9.2.2.3 超声诊断法 输精后 30 d 35 d使用 B超仪诊断。通过观察卵巢及卵泡扫描图像的动态变化进行判断。 10 防疫及日常管理 10.1 防疫 疫苗接种应符合 NY 5126的要求 。不应从疫区购牛和饲料,购牛时应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 DB1507/T 30 2020
10、 5 10.2 用药 正常情况下不应使用任何药物,使用治疗药物时,应符合 NY/T 5030。 不应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 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 10.3 日常管理 10.3.1 牛舍卫生 牛舍保持清洁卫生,应经常消毒。每天彻底清理干净饲槽和饮水槽。 10.3.2 粪污处理 粪污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原则。粪便经自然风干作牧区传统燃料或经堆积发酵后作为农业用肥 。 11 病、死牛处理 病牛、死牛不应出售或转移,应符合 NY 5126的要求。有治疗价值的牛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进行诊 断、治疗。需要处理的可疑病牛,应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病牛尸体 应 做 无害 化处理。 12 标识和养殖管理档案 所有标识和记录应该准确、可靠、完整,并长期保存 。 DB1507/T 30 2020 6 参 考 文 献 1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2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3 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4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5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