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07 T 014-2020 旱作黑芝麻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6230       资源大小:343.0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07 T 014-2020 旱作黑芝麻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07/T 0142020 旱作黑芝麻生产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6 - 15发布 2020 - 07 - 15实施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07/T 014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生产技术 . 1 6 病虫害防治 . 3 7 收获与贮藏 . 4 8 生产档案 . 5 DB1407/T 014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 本标准由晋中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晋中市山西农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谷生物科技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太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人:贺晓勇、王宇坤、杨雪芳、宋喜娥、董淑琦、温银元、郭平毅。 DB1407/T 0142020 1 旱作黑芝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作黑芝麻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及 生产档案等栽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晋中市旱作农业生产区域黑芝麻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DB14/T 1391 芝麻旱地保苗技术规程 DB14/T 1598 枣园间作芝麻种植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种植地选择符合黑芝麻生产要求的肥力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排水通畅的地块,远离矿区、工厂和 公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土壤环境要求符合GB 15618的规定。种植黑芝麻地块方圆1km不得 种有白芝麻。 4 生产技术 4.1 播前准备

    4、 4.1.1 选茬与整地 黑芝麻忌连作,轮作年限至少相隔5年以上,前茬作物宜为高粱、谷子、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在上 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深耕,秋翻深度为20 cm25 cm,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入冬前进行耙耢,充 分接纳秋冬雨雪。春季播种前要旋耕,耕深10 cm15 cm,并施入基肥,旋耕后及时耙耱碎土,达到土 壤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便于播种。 4.1.2 施基肥 黑芝麻施肥符合NY/T 496和DB14/T 1391规程,施肥量根据土地肥力情况适当调整。黑芝麻施基肥, 每667 m 2 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 t2 t和微生物菌肥1 kg2 kg;施化肥,每667 m 2 使用尿素10 k

    5、g、过磷 酸钙2.5 kg和硫酸钾5 kg,或使用三元复合肥20 kg30 kg。 DB1407/T 0142020 2 4.1.3 选种 选择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适宜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商品性好的中晚熟黑 芝麻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7.2的规定。 4.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摊晒在日光下1 d2 d,再用50%多菌灵按种子质量的0.3%进行拌种。 4.2 播种 4.2.1 播期 在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70 %80 %时,地表5 cm地温稳定在15 以上,即可露地播种,地表5 cm 地温稳定在11 以上,即可覆膜播种,播期符合DB 14/T 1391规程,不

    6、得晚于5月30日。墒情差时,要 在雨后抢墒播种。 播种时要通过调节播期尽量使黑芝麻生育需水期和年降雨期同步。 4.2.2 播种方法及深度 黑芝麻可用微型小粒作物播种机播种,播种方式可用条播或穴播,播深2 cm左右,墒情较差时适当 深播,达3 cm4 cm。播种时做到下籽均匀,播后立即镇压。 4.2.3 播量与种植密度 条播每667 m 2 用种量1 kg1.5 kg;穴播每667 m 2 用种量为0.5 kg0.6 kg,根据不同土地的质地、 墒情合理调整播种量。等行距条播时,单秆型品种的行距为20 cm50 cm,分枝型品种的行距为30 cm 60 cm;宽窄行条播时,单秆型品种宽行行距为4

    7、0 cm左右、窄行行距为30 cm左右,分枝型品种宽行60 cm 左右、窄行40 cm左右。穴播时,定行距30 cm左右,穴距30cm40 cm。播种时要根据种植密度,合理 调整行距和穴距。 4.2.4 地膜覆盖 黑芝麻穴播时可采用地膜覆盖播种。覆膜时要做到垄面平整, 地膜与地面贴实, 地膜封严。黑芝麻 成熟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回收地膜。 4.3 田间管理 4.3.1 破除板结 黑芝麻播种后如遇大雨,雨后天晴及时破除板结。 4.3.2 查苗补苗 在黑芝麻出苗后,如有缺苗断垄现象,应检查原因,及时催芽补种。 4.3.3 间苗和定苗 黑芝麻长出3对4对真叶时进行间苗和定苗。条播,定株距为15 cm1

    8、8 cm;穴播,每穴留苗2亩 3苗。根据土地的肥力和墒情合理确定株距、每穴留苗数。黑芝麻单秆型品种每667 m 2 留苗1.2万1.5 万株,分枝型品种每667 m 2 留苗1万1.2万株。 4.3.4 中耕 DB1407/T 0142020 3 黑芝麻到34叶期结合定苗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达4 cm6 cm即可;进入初花期后进行第二次中 耕除草,深度达6 cm8 cm,并进行追肥、培土。封行以后不可再中耕。 4.4 追肥 黑芝麻追肥根据长势情况适时进行。追施氮肥,结合下雨每667 m 2 施尿素5 kg10 kg;喷施叶面 肥,每667 m 2 叶面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

    9、kg40 kg。单秆型黑芝麻在现蕾期和初花期进 行追肥,分枝型品种以分枝和现蕾时追肥为主。地力薄、植株长势差的地块,早进行追肥。 4.5 打顶 黑芝麻进入开花末期时要进行人工打顶。在收获前10 d15 d,摘除顶花。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除、农业防除、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 治。农药的使用严格执行GB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使用农药防除病虫害要轮换交替用药,使用后 并将药瓶等废弃物及时回收处理。 5.2 物理防除 5.2.1 人工摘除卵块、虫叶;及时拔除病株。 5.2.2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将频振灯、黑光灯或高压

    10、汞灯放置在成虫盛发期的黑芝麻田 间和地头,可诱杀地老虎、蝼蛄、盲蝽象等主要黑芝麻害虫的成虫;利用蚜虫趋黄色特点,在田间每 667 m 2 挂黄板20张25 张粘杀有翅蚜虫。 5.2.3 利用害虫的趋异性,在田间放置害虫性诱剂诱捕器诱捕害虫。 5.3 农业防除 5.3.1 选用抗性品种。 5.3.2 合理的轮作换茬,秋、春季深耕整地。 5.3.3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5.3.4 平衡施肥,合理间苗、中耕,除去田间杂草,培育壮苗。 5.4 生物防除 5.4.1 利用自然天敌七星瓢虫、食蚜蝇、螳螂、寄生蜂、步甲等来防除害虫。 5.4.2 采用生物菌如苏云金杆菌(Bt)乳剂、青虫菌液、苏云菌核型多角体

    11、病毒、白僵菌、绿僵菌等防 治病虫害。使用药剂白僵菌15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使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500倍液喷雾防除天蛾。 5.4.3 利用苦参碱、烟碱苦内酯、大蒜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 浮剂150倍液喷雾来防治蚜虫;使用10%可湿性粉剂大蒜素300倍液喷雾来防治枯萎病。 5.5 化学防治 DB1407/T 0142020 4 5.5.1 病害防除 a) 茎点枯病 该病一般在黑芝麻茎生长后期发病严重,每667 m 2 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50 g,兑水50 kg喷雾。也 可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 b) 枯萎病和疫病 在黑芝麻枯萎病和疫

    12、病发病时,每667 m 2 使用25%瑞枯霉25 g兑水40 kg喷雾,或用36%甲基硫菌灵 悬浮剂600倍液喷雾,也可用硫酸铜10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雾1次,连喷2次3次。 c) 青枯病 每667 m 2 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50 g,兑水50 kg喷雾来防治。 5.5.2 虫害防除 a) 小地老虎 每667 m 2 用米糠或酒糟15 kg加入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 mL和40%辛硫磷乳油600 mL搅拌均匀, 闷堆5 h,黄昏时放置田间来防治。发生严重的地块,每667 m 2 可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20 kg左右于傍晚灌根。 b) 金龟子、蝼蛄 每

    13、667 m 2 用10 %毒死蜱药剂150 g与细土15 kg拌匀撒施,防治蝼蛄、金龟子。 c) 蚜虫 黑芝麻苗期有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蚜虫,用5%吡虫啉或5%啶虫脒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5.5.3 草害防除 播后芽前进行地表封闭。每667 m 2 使用50%乙草胺乳油120 mL、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0 mL兑水40 kg 50 kg喷雾处理。 6 收获与贮藏 6.1 当黑芝麻植株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中下部叶片已有大部分脱落,中部蒴果籽粒饱满,种皮呈现固 有色泽时适时收获,收获时期符合DB14/T 1598规定。黑芝麻宜在上午和阴天收割,可用割铺机收割, 也可人工收割,收割后捆成小捆晾晒,晒干后逐捆脱粒,籽粒晒干后清选干净。种子含水量达到8%以 下,净度在98%以上方可入库储存。 6.2 储存选择通风干燥的地点,底层垫上有防潮隔潮物,合理堆放,同时将仓库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 并进行消毒处理。种子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仓库温度、湿度、病虫鼠害,进行开仓通风。 7 生产档案 建立旱作黑芝麻标准化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种植的品种、种植环境、前茬作物情况、播种时间、肥 料使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保存期为3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407 T 014-2020 旱作黑芝麻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