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62 DB1309 沧州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9/T 2332020 盐碱地观赏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6 -11 发布 2020 -06 - 30 实施 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9/T 233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归口。 本标准 由 沧州 职业技术 学院 负责起草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艳涛、陈超、尹振君、孟宪洲、席国成、 刘希锋 、刘艳昆、马茜、李剑、韩 洪安。 DB1309/T 2332020 1 盐
2、碱地观赏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盐碱地 观赏 牡丹 栽培 的 品种选择、 土壤改良 、 肥料农药使用要求、 移栽定植、 田间管 理 等 。 本 标准 适 用于 盐碱地露地 观赏牡丹 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947-2006 牡丹苗木 DB13/T 1487-2011 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规范 3 品种选择 选
3、择花期不同、花色不同、株型不同、耐盐碱的优良观赏品种。 4 土壤 改良 盐碱地土壤改良按照 DB13/T 1487-2011中 第 5章 的 规定执行 。 5 肥料、农药使用要求 肥料使用按 NY/T 496执行, 不得施用碱 性肥料;农药使用按 GB/T 8321执行。 6 移栽定植 6.1 整地施肥 6.1.1 整地 土壤 深翻 30cm 40cm,整细、耙平。 6.1.2 基础施肥 结合整地亩 施饼肥 150kg 200kg或腐熟的厩肥 1000kg 1500kg。 6.1.3 土壤处理 DB1309/T 2332020 2 结合整地亩 施 3%辛硫磷颗粒剂 10kg 15kg, 做为土
4、壤杀虫剂 进行土壤处理 。 6.2 定植时间 9月下旬 (秋分 )到 10月 上旬 (寒露 )期间进行。 6.3 定植方式、密度 穴植, 株行距 60cm 60cm, 穴深 30cm 50cm,穴口直径 20cm 30cm。 6.4 苗木标准 符合 NY/T 947-2006表 1规定的 牡丹一级苗 要求 。 6.5 苗木处理 定植前将根尾剪去 2cm 3cm,用 50%多菌灵溶液 1000倍液 浸 根 30min 60min,晾干后待植。 6.6 栽植方法 栽植时,把苗木放正,使根系均匀舒 展,待土填到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苗的根颈与地面 齐平, 填土压实,使根土密接;立即浇一次透水,
5、待表土略干后松土并在根颈部培土 15cm 20cm。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锄草 7.1.1 锄地松土 2月上旬到 3月上旬结合锄地将上一年越冬培土扒松扒平,撒施弱酸性草炭土覆盖。 7.1.2 中耕除草 浇水或自然降雨后 适时 中 耕除草 ,松土保墒防止返盐碱。 7.2 水分管理 7.2.1 水分管理要求 优先 选用优质地表水进行灌溉 ,做到浇足浇透,见干见湿,防止返盐碱 。 7.2.2 定水 每年 3月初,新芽长至 3cm左右时浇“早春水”,花谢后 15d浇“花后水”, 11月中下旬落叶后土壤 冻结前浇“越冬水” 。 7.2.3 不定水 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及时灌排水。 7.3 施肥
6、7.3.1 追肥 DB1309/T 2332020 3 牡丹定植当年不施肥,第二年开始结合三次定水追肥三次。沟施,距离牡丹植株 15cm 20cm,埋深 15cm。结合第一次浇“早春水”, 第二次浇“花后水”, 第三次浇“越冬水” ,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 ( N: P2O5: K2O=14: 20: 16) 20kg 25kg。第三次追肥时每亩增施 150kg 200kg饼肥。 7.3.2 叶面追肥 牡丹展叶后、开花前叶面喷施 0.2% KH2PO4,每 10d 15d施一次,连续喷施 2 3次。 7.4 整形修剪 7.4.1 春季修剪 3月下旬(春分前后),新芽长至 5cm左右时,老枝保留 2
7、 3个生长健壮饱满的鳞芽,其余全部抹掉; 新生萌蘖根据生长位置和方向适当保留 1 2个,其余从根茎处彻底掰掉。 7.4.2 花后修剪 花后剪去残花花头,减少养分消耗。 7.4.3 秋季修剪 10月下旬 11月上旬,根据苗龄和株形需要每株选留 5 12条充实饱满、分布均匀的健壮主枝并短 截,每个枝条保留 2个外侧花芽;春季保留的萌蘖枝条短截至有芽眼的节位;其余枝条齐根去除;剪去 所有叶片,保留 5cm叶柄。 7.5 清除落叶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 ,进行无 害化处置。 7.6 越冬覆土 浇“越冬水”后 封冻前 ,根颈部培土 15cm 20cm。 7.7 病虫害防治 7.7.1 防治
8、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原 则。 7.7.2 农业防治 选用抗 病 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挖除病株,刮除害虫卵块,捕捉 幼虫,控制病虫害蔓延;落叶后全 面清理地面病残枝叶, 进行 无害化处置。 7.7.3 物理防治 地老虎、蚜虫、蛴螬等害虫的成虫发生期利用粘虫板或杀虫灯诱杀。 7.7.4 化学防治 7.7.4.1 红斑病 DB1309/T 2332020 4 4月下旬 至 9月 下旬,红斑病发病初期用 70%甲基托布津或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液,严 格按照使用说明施
9、用,每 10d 15d施用一次,连续喷施 2 3次。 7.7.4.2 根腐病 3月下旬根腐病发生时,用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或 70%甲基托布津 1000倍液灌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 用,每 15d 20d施用一次,连续施用 2 3次。 7.7.4.3 蚜虫、白粉虱 蚜虫、白粉虱若虫发生期,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 2000倍液或 5%除虫菊素乳油 1000倍液,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喷施。 7.7.4.4 根结线虫 4月下旬, 每株用 10%灭线磷颗粒剂 0.10g 0.15g或 40%甲基异柳磷 2ml 4ml或 3%呋喃丹 5g 10g, 两 株之间穴施,穴深 10cm 20cm,每 10d 15d施用一次,连续施用 2 3次。 7.7.4.5 蝼蛄、地老虎、蛴螬 5月中旬 , 每株用 0.5%噻虫胺颗粒剂 1.5g 2.0g拌 5倍细土傍晚撒在地面防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