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301 石 家 庄 市 农 业 地 方 标 准 DB 1301/T 3242019 枯芩栽培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18发布 2020 - 01 - 18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1/T 324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及整地 . 1 4.1 气候条件 . 1 4.2 土壤条件 . 1 4.3 整地 . 1 5 播种 . 1 5.1 播种期 . 2 5.2 催芽 . 2 5.3 播种方法 . 2 6 田间管理 .
2、 2 6.1 定苗、补苗 . 2 6.1.1 定苗 . 2 6.1.2 补苗 . 2 6.2 中耕除草 . 2 6.3 施肥 . 2 6.4 排灌 . 2 6.5 割秧 . 2 7 病虫害防治 . 2 7.1 农业防治 . 2 7.2 物理防治 . 3 7.3 生物防治 . 3 8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 3 8.1 采收 . 3 8.2 产地初加工 .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枯芩栽培流程图 . 4 II DB1301/T 324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灵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浩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3、中医药大学、国药集团承德药材有限公司、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胜利、张媛、李欣、戚宏志、赵婷、戚源、崔占玲、张少波、刘素霞、彭芳、 李永杰、刘容秀、刘凯、缪晓素、侯志艳、张学文,安鹏、宋国虎、徐亮、韩志斌、李小丽、李琳、聂 紫瑾、石颜通、蒋金成。 DB1301/T 3242019 1 枯芩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枯芩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 工。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区域的枯芩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4、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枯芩 Withered Scutellaria 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者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主根。 注:出自明梅得春药性会元卷上 黄芩 4 产地环境及整地 4.1 气候条件 气温-15 40 ,最高不超过42 ,最低不低于-20 ,全年光照时数2 850 h2 950 h,年 平均
5、降水量400 mm900 mm的种植区域。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要求。 4.2 土壤条件 温暖向阳、疏松肥沃、坡度平缓透水性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pH值为7.0 8.0,忌积水洼地。土 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要求。 4.3 整地 每亩(667 m 2 )施入农家肥不少于2 000 kg和50 kg的磷酸二铵,深翻30 cm以上,耙细整平,做成 畦面宽1.2 m1.3 m,畦埂宽0.5 m0.6 m,长10 m左右的平畦,拣净石块、根茬,搂平畦面待播。使 用的磷酸二铵符合GB 10205中磷酸二铵要求。 2 5 播种 5.1 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中旬。 5.2 催芽 将种子用
6、40 50 的温水浸泡5 h6 h,置于20 30 的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待80%以 上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5.3 播种方法 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按1:1比例混合均匀,按行距60 cm条播,覆土0.5 cm1.0 cm,稍加镇压,并 喷水。每亩用种量1 kg,为加快出苗,可加盖地膜,一般播后10 d15 d即可出苗。 6 田间管理 6.1 定苗、补苗 6.1.1 定苗 苗高35 cm时,去弱留强;苗高8 cm10 cm时,按株距5 cm10 cm间苗。亩苗数为1.8 万株 2.2 万株。 6.1.2 补苗 缺苗部位应及时进行补苗,傍晚或阴天带土移栽,栽后浇水。 6.2 中耕除草 齐苗至封垄,浅
7、锄12次。第2、3年,每年春季返青前,搂地松土。返青后至封垄前中耕除草34 次。 6.3 施肥 返青前后每亩追施尿素20 kg,硫酸钾5 kg。 6.4 排灌 定苗后浇水1次,生长期遇干旱或追肥时,适当浇水。1年春天返青时需灌水1次,雨后防涝。灌溉 用水质量符合GB 5084要求。 6.5 割秧 分别于5月中下旬和6月中下旬晴天上午将距地面5 cm以上枝条全部割除。 7 病虫害防治 黄芩生产中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等;虫害有黄翅菜叶蜂、苜蓿夜蛾、斑须蝽等。主要采 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7.1 农业防治 实施轮作;秋末冬初清除残株败叶, 铲除杂草, 深耕土壤,
8、 消灭越冬代幼虫或蛹;生长季节, 人工 捕捉幼虫 (若虫) 或及时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的被害叶, 集中销毁。 DB1301/T 3242019 3 7.2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期可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也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配糖醋液 (酒、水、糖、 醋的比例为1:2:3:4) 加少量敌百虫诱杀。 7.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在卵初盛期至盛期, 分别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 每次2万2.5万只/亩。 8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8.1 采收 在种植第3年后的4月底5月初、9月底10月初均可采收。 8.2 产地初加工 采挖后,抖掉泥土,剪去茎叶,晒至半干,拣选中间枯朽的主根置筐内撞去外皮,晒干。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枯芩栽培流程图 枯芩栽培流程图见图A.1。 图A.1 枯芩栽培流程图 _ 整地做畦 播种 定苗、补苗 排灌 中耕除草 割秧 采收 产地初加工 选地 浸种催芽 石家庄市农业地方标准 枯芩栽培技术规程 DB1301/T 324 2019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对 石家庄市工农路 368 号( 0311-67501107) 网站: WWW.BZSB.INFO 2019null 年 11 月第一版 DB1301/T 32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