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1 T 313-2019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6016       资源大小:758.8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1 T 313-2019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 B 16 DB1301 石 家 庄 市 农 业 地 方 标 准 DB 1301/T 3132019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程 2019 - 09 - 16 发布 2019 - 11 - 16 实施 石 家 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栾城区惠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江彦军、林永岭、张红芹、高倩、杨晓丽、何飞飞、张志英、孙明清、丁莉、曹龙 飞、许刚、孙桂敏、焦素环、常苑苑 DB1301/T 3132019 1 小麦吸浆

    2、虫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原则、发生程度分级指标、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调查。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其它地区可推荐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HJ 556 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NY/T 616 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NY/T 1443.8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8 部分:小麦抗吸

    3、浆虫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样方和样方虫量 一取土样器取的土(100cm 2 20cm)为一个样方。一样方中吸浆虫茧、幼虫和蛹等有效虫态数量 为一样方虫量。用样方虫量表示土壤中吸浆虫虫口密度。 注:改写 NY/T 616 2002,定义 2.5。 3.2 10 复网虫量 用捕虫网(网口直径 30cm,网口至网底长 80cm)顺麦垄网捕成虫,左右往返一次为一复网。 10 复 网所捕的成虫数量为 10 复网虫量,用以表示成虫虫口密度。 注:改写 NY/T 616 2002,定义 2.6。 4 防治原则 4.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坚持“蛹

    4、期防治为主,成虫期防治并重”原则。优先采 用农业措施进行调控,辅以化学防治,控制吸浆虫为害。 DB1301/T 3132019 2 4.2 化学防治应依据防治指标,确定防治适期,适时用药。农药使用应遵守 GB/T 8321 和 HJ 556 有关 规定。 5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可用样方虫量、成虫盛期 10复网次成虫数量来划分,用以表示可能发生的危害程 度,各级指标见表 1。 表1 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 别 1 2 3 4 5 样方虫量 /头 16 40 41 90 90 10复网虫量 /头 90 180 180 360 360 6 防治措施 6.1 农业防治 6.1.

    5、1 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经鉴定为抗吸浆虫的小麦品种。 种植抗虫品种应符合 GB 4404.1 和 NY/T 1443.8。 6.1.2 麦收后深翻 吸浆虫重发田块,麦收后实行连片深翻,深度为20cm30cm ,把刚入土的幼虫暴露在土表,减少虫 源基数。 6.1.3 减少虫源异地扩散 跨区作业的收割机转场前应清理干净,减少吸浆虫幼虫随机械扩散和远距离传播。 6.2 化学防治 6.2.1 防治指标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进行淘土调查,每样方虫量达2 头,即为需防治田块;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早晨 或傍晚时 10复网虫量大于 25头,或用两手扒开麦垄,用肉眼能看到 2头以上成虫时,即为需防治田块。 6.2.2

    6、防治方法 6.2.2.1 小麦拔节期防治 小麦拔节期未浇水前, 亩用 15%毒 辛颗粒剂 0.5 kg 拌 20 kg 细土,在田间无露水时顺麦垄均匀撒 施。撒毒土后进行浇水。 6.2.2.2 小麦孕穗期防治 DB1301/T 3132019 3 小麦孕穗末期,亩用 5%毒死蜱颗粒剂 1.3 kg 1.5 kg,或15%毒 辛颗粒剂 0.4 kg0.5 kg 拌 20 kg 细土,在田间无露水顺麦垄均匀撒施,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撒毒土后及时 浇水。 在幼虫上升期进行防治的田块,此时期不再进行防治。 6.2.2.3 小麦抽穗期防治 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前,亩用 5%高效氯氟氰

    7、菊酯水乳剂 7 ml11 ml 或50%倍硫磷乳油 50 ml 80 ml, 兑水 30 kg45 kg,均匀喷雾。 7 防治效果调查 7.1 取样方法 在小麦扬花后 10 d,幼虫脱离麦穗前,进行剥穗调查。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麦田2 3块和空白对照 麦田一块,每块麦田面积不少于 667m2。采取单对角线 5点取样,每点任选20 穗,调查百穗虫量。 7.2 防效计算 防治效果按公式( 1)计算。 %100% = CK ACKEC )( . (1) 式中: EC 防治效果, %; CK 对照区平均百穗虫量,头; A 防治区平均百穗虫量,头。 _ DB1301/T 3132019 2019年10月第一版 2019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程 DB1301/T 3132019 石家庄市农业地方标准 DB1301/T 3132019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1 T 313-2019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