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 020 20 B 31 备案号: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3662015 温室蓝莓栽培技术规范 2015 - 02 - 09发布 2015 - 03 - 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3662015 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大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亚东、于桂香、李宏茹、陈海花、张玉花、卫兰、米明凯、韩永玲、李洪晓。 本规范由大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负责解释。 DB63/T 13662015
2、 1 温室蓝莓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温室蓝莓栽培的产地环境要求、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 防治以及采收等栽培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在日光温室中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产量指标 产量6.00 t/hm 2 (400.00千克每亩)9
3、.00 t/hm 2 (600.00千克每亩)。 4 产地环境要求 符合GB/T 18407.2的规定。 4.1 空气环境质量要求 符合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大气标准。 4.2 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符合GB 5084的规定。 4.3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5 苗木标准 5.1 品种苗木选择 选用经引种试验、适合在温室栽培的蓝莓品种的苗木。如北高丛蓝莓蓝源、北卫、蓝丰等。参见附 录A。 DB63/T 13662015 2 6 苗木标准 选择株高50 cm,主茎直径0.5 cm,枝条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损伤,2年或3年的健壮苗 木。 7 播前准备 7.1
4、 调整土壤pH值 将定植蓝莓的土壤pH值调整为4.05.5的地块。调节方法:pH值大于5.5时,施用200目300 目的硫磺粉进行调整。每立方米草炭中均匀混入1 kg1.5 kg硫磺粉,均匀撒施,深翻15 cm20 cm。 硫磺粉具体使用量见表1。 表1 调整土壤ph值时硫磺粉用量表 土壤类型 pH 值降幅 硫磺粉用量(千克每亩) pH 值由6.0 降至ph4.5 110.00 pH 值由7.0 降至ph4.5 140.00 壤 土 pH 值由8.0 降至ph4.5 190.00 pH 值由6.0 降至ph4.5 40.00 pH 值由7.0 降至ph4.5 60.00 沙 土 pH 值由8.
5、0 降至ph4.5 80.00 7.2 施肥 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5.00 t/hm 2 (3 000.00千克每亩)60.00 t/hm 2 (4 000.00千克每亩)。化 肥:氮(N)0.104 t/hm 2 (6.9千克每亩)、磷(P2O5)0.16 t/hm 2 (11.3千克每亩)、钾(K2O)施用0.162 t/hm 2 (10.8千克每亩)。 7.3 整地作畦 施肥深翻40.00 cm50.00 cm后,整平地面起垄,垄宽为60.00 cm,垄高为20.00 cm。 8 栽植 8.1 栽植方式 按南北向,在垄面开定植穴,以长50.00 cm、深50.00 cm定植穴,穴间距为1
6、00.00 cm150.00 cm, 将苗放入定植穴内。定植后回填土到根茎与地表平齐,踏实表土,稳固好树盘,浇透定植水,在浇水时 用白醋或食用醋将灌溉水的pH调水至4.04.5。第二天补浇一次,保持穴内水分均匀渗透。 8.2 栽植密度 5 250株每公顷6 750株每公顷(350株每亩450株每亩)。株距:100.00 cm150.00 cm;行距: 150.00 cm200.00 cm定植。 DB63/T 13662015 3 8.3 栽植时间 早春在枝叶萌动前(3月4月)定植。 8.4 授粉树的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按1:1或8:1的比例配置。 8.5 水肥管理 8.5.1 追肥 每年追肥
7、两次。第一次在开花前后,采用沟施法每株施腐熟的菜饼肥0.1 kg或沟内施入10 cm厚腐 熟有机肥,0.04 kg氮磷钾复合肥。第二次在果实采收结束后进行,离树体 20 cm30 cm挖20 cm深穴, 每株施腐熟农家肥2.5 kg覆土。 8.5.2 秋施肥 第二年第一次施肥在11月12月,每株施农家肥 1 kg ,或硫酸钾型复合肥 0.05 kg ;第二次在 6 月份,每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0.08 kg。 施肥技术按NY/T 496的规定执行。 8.5.3 浇水 每次施肥后采用滴水灌溉,开花坐果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上。 8.6 整形修剪 8.6.1 修剪时期 10月下旬11月中旬休眠
8、期修剪。 8.6.2 幼树修剪 第一年以抹芽为主。第二年疏除弱小枝,疏除过密枝、病虫枝。第三年保留5个8个主枝。 8.6.3 成年树整形修剪 结果期盛期,多保留花芽和结果枝;对中、长果枝在单花芽前叶芽部位和复花芽处轻度短截。少留 重叠枝;培养中小型枝组。 8.7 温湿度管理 8.7.1 扣棚遮光休眠期 休眠期。休眠期低温需冷量要达到1 000 h以上。白天温室内温度控制在7.2 以下。夜间温室内 温度控制在0 以上。 8.7.2 生长期温室度管理 12月中下旬翌年1月上旬。白天室温保持在10 25 ,夜间不低于5 。先拉起一半保温棉 被,透进少量光线,逐步升温。7天后拉开所有的保温棉被。 8.
9、7.3 花期温湿度管理 DB63/T 13662015 4 2月上中旬花芽萌动至开花期,室内温度保持在8 22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 8.7.4 结果期温湿度管理 结果期白天温室温度保持在10 22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 8.8 花果管理 8.8.1 授粉 开花期,采用虫媒授粉每公顷放15箱30箱蜂(一亩放1箱2箱蜂),授粉时间15 d20 d。 8.8.2 疏花疏果 大部分花蕾见红未开花时疏花,保留结果枝上7朵10朵每簇花穗保留10个以下。 8.9 病虫害防治 8.9.1 主要病、虫害 溃疡病、僵果病、枯萎病、白粉病。蚜虫、蛴螬、白粉虱。 8.9.2 防治方法 清除蓝莓棚
10、内枯枝、落叶和杂草,消灭其中越冬成虫;结合修剪,剪除带虫,病枝芽。 8.9.2.1 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为害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罐(瓶)、粘虫板等诱杀害虫。用20.00 cm30.00 cm 的黄板450片每公顷(30片每亩)600片每公顷(40片每亩),张挂高度距蓝莓生长点15.00 cm20.00 cm;在温室通风口张挂50目防虫网。 8.9.2.2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B。 8.9.2.3 化学防治 符合GB 4285和GB 8321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烟熏剂、粉尘剂为主,交替使用 农药,采收前7 d20 d禁止用药。 9 采收 当果实表面
11、转变成蓝紫色时,适时采收。 DB63/T 13662015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蓝莓品种推荐表 表A.1 温室蓝莓推荐蓝莓品种推荐表 品种 生物学特性 盛果期产量(千克每亩) 蓝源 早熟种。株高在 1.5 m2 m 之间、树姿直立,树 体生长健壮,果形扁圆,果色淡蓝、果粉厚,果实 肉质硬,耐储运。非常适合于鲜食。 618.75 北卫 早熟种。树势强,直立型;枝梢短。果粒大,香味 好,微微有酸味,属于食味较好的品种。果蒂痕小、 耐寒性强。 565.93 蓝丰 中熟种。树势中等,开张。果实大,有香味。果皮 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而干。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容易栽培,贮藏性好,有稳
12、定的丰产性。 524.10 DB63/T 13662015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温室蓝莓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农药表 表B.1 温室蓝莓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农药表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推荐农药及每亩用量 安全间隔期(d) 4%农抗120水剂400倍喷雾 7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 7 白粉病 枯萎病 开花、座果、采摘期 可选择凯泽1 200倍喷雾 10 蚜虫 点片发生期 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雾 11 蛴螬 5头每株 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进 行灌根,每株灌150 g 注:如有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_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