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备案号:44843-201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3432015 暴马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2015 - 02 - 09 发布 2015 - 03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3432015 I 前 言 本规程的编制符合GB/T 1.12009规定。 本规程由西宁市北山林场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西宁市北山林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马宏、李青玉、马文斌、李雪林、魏文龙、姜毅、刘彩虹、郑寿明、姚旭东、 孙文明、李宗彦、祁承莹、赵勇、李生荣、王小斌。 DB63/T 13432
2、015 1 暴马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暴马丁香种子采收、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起苗、移植、出圃及人工造林等全过程的 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海拔3000m以下的苗圃、林场等从事暴马丁香苗木培育和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DB63/T 236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63/T 237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DB63/T 299 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 3.1 种子的采收与调
3、制 3.1.1 种子采收 3.1.1.1 采收时间 采种的时期在每年9月下旬10月下旬,以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为种子采收最佳时期。 3.1.1.2 采收方式 人工采摘。 3.1.2 种子调制 3.1.2.1 采后处理 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堆放于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堆放厚度4 cm5 cm,经常翻动,待蒴果开 裂,除去毗籽即得净籽。种子千粒重20 g22 g。 3.1.2.2 种子储藏 置于室内干燥处储藏,种子储藏时间不能超过2年。 3.2 播种育苗 3.2.1 圃地选择 DB63/T 13432015 2 选择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 土壤质地疏松肥沃,PH值8.5以下,土层厚
4、度不少于 50 cm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育苗地。可将大田、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场所。 3.2.2 整地 深翻30 cm35 cm,除去碎石杂草,耙磨整平。 3.2.3 土壤处理 结合整地在土壤中施入杀虫剂和杀菌剂,药剂的使用及方法参见附录 A。 3.2.4 施肥 先施入农家肥 45 m 3 /hm 2 75 m 3 /hm 2 ,再施入氮磷钾复合化肥 300 kg/hm 2 450 kg/hm 2 。 3.2.5 作床 作床前 3 d5 d 灌透水,将圃地整平后作床,可作平床或高床。 3.2.5.1 平床 苗床宽 100cm120cm,步道宽 30cm35cm。 3.2.5.2 高床 在地下水位较高
5、或灌溉条件好的苗圃可采用高床,苗床高出步道 15 cm20 cm,床面宽 100 cm 120 cm。 3.2.6 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清水浸泡 48 h 后,用 0.5 %的高锰酸钾浸 20 min40 min,再用清水清洗、沥干后,把 种子与细河沙按 1:3 比例混合均匀,置于温暖处并覆盖薄膜,每天翻动 5 次8 次,洒水保湿,待 1/3 的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3.2.7 播种 3.2.7.1 播种时间 温室大棚播种时间全年均可,大田播种时间为 4 月中旬5 月中下旬。 3.2.7.2 播种量 82.5 kg/hm 2 97.5 kg/hm 2 。 3.2.7.3 播种方法 采用混沙条
6、播或撒播方式。条播播幅宽 10 cm15 cm,行间 距为 10 cm15 cm。 3.2.7.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 0.5 cm0.7 cm,覆土后轻轻镇压,再覆一层无纺布,表面洒水保湿。 3.3 播种苗期管理 3.3.1 水分管理 DB63/T 13432015 3 播种后,每天洒水 4 次6 次。大田播种后,可覆无纺布进行保湿,当幼苗基本出齐后选择阴天或 傍晚去除无纺布,无纺布去除后每天洒水 4 次6 次。当苗高达 2 cm3 cm 后,每天洒水 2 次3 次, 当苗高达 10 cm 以上、叶片达 5 片7 片,进行沟灌。 3.3.2 温度控制 温室大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30 ,当温
7、度超过 30 时,及时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 3.3.3 松土与除草 松土、除草要及时、全面,做到不伤苗、不伤根。 3.3.4 间苗 苗木生长稳定后间苗定株,于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进行,保留密度为 70 万株/hm 2 90 万株/hm 2 。 3.3.5 追肥 结合灌水撒施氮肥 75 kg/hm 2 150 kg/hm 2 。 3.3.6 病害防治 幼苗易发生立枯病,用相应灭菌剂防治,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B。 3.3.7 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及食叶害虫蚜虫, 用相应无公害杀虫剂防治, 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B。 3.3.8 检疫 苗木出圃前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
8、。 3.3.9 越冬期管理 温室育苗需在 9 月底 10 月初逐步揭棚,及时炼苗。土壤结冻前灌透冬水。 3.4 播种苗起苗 3.4.1 起苗前灌溉 起苗前 2 d3 d 灌足一次透水,待土壤稍干后再起苗。 3.4.2 起苗时间 温室大棚春季起苗时间 2 月下旬3 月上旬,大田春季起苗时间 4 月上旬4 月下旬,秋季起苗时 间均为 9 月10 月。 3.4.3 起苗方法 采用人工起苗。 3.4.4 起苗要求 起苗时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 3.4.5 苗木分级 DB63/T 13432015 4 级苗标准为地径0.3 cm,苗高40 cm;级苗标准为 0. 4 cm地径0.2
9、 cm,40 cm苗高 20 cm。同时要求种苗具有良好的根系。 4 移植育苗 按照株距 40 cm50 cm、行距 50 cm60 cm 进行移植。 4.1 整地 参照本规程 3.2.2 执行。 4.2 土壤处理 参照本规程 3.2.3 执行。 4.3 施肥 先施入农家肥 75 m 3 /hm 2 90 m 3 /hm 2 ,再施入氮磷钾复合化肥,用量 300 kg/hm 2 450 kg/hm 2 。 4.4 移植 4.4.1 移植时间 参照本规程 3.4.2 执行。 4.4.2 移植密度 移植密度每公顷 30000 株60000 株。 4.4.3 移植方法 穴状移植,移植后即浇透水。 4
10、.5 移植苗期管理 4.5.1 平茬 培育灌木时,移植浇水后平茬,平茬高度 5 cm10 cm,要求茬口平整;培育乔木时,不平茬,剪 去竞争枝。 4.5.2 灌溉 移植后及时灌水,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灌溉,全年灌水 5 次7 次。 4.5.3 除草与松土 参照本规程 3.3.3 执行。 4.5.4 追肥 移植当年 6 月下旬7 月中旬追施氮肥 1 次2 次,每次撒施 150 kg/hm 2 300 kg/hm 2 ,或用浓度 为 3 5 的液态氮肥进行叶面喷施。移植第二年早春结合浅翻施入复合肥,用量 225 kg/hm 2 375kg/hm 2 。 DB63/T 13432015 5 4.5.5
11、病虫害防治 4.5.5.1 病害防治 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等,用相应灭菌剂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 B。 4.5.5.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叶蝉、蚜虫等食叶害虫及蛴螬等地下害虫,用相应无公害杀虫剂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 B。 4.5.5.3 检疫 苗木出圃前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 4.6 苗木调查和出圃 4.6.1 苗木调查 按 DB63/T 299 规定执行。 4.6.2 苗木出圃 4.6.2.1 起苗 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至春季萌动前起苗,土球直径规格根据苗木的大小选择 20 cm100 cm。 4.6.2.2 苗木分级 级苗标准为分枝 4 个以上,苗高100 cm,土球30 cm;级
12、苗标准为 4 个分枝2 个,100cm 苗高60 cm,30 cm土球20 cm。 4.6.2.3 包装和运输 按照 DB63/T 236 执行。 4.7 苗圃档案 苗圃档案的建立按 DB63/T 299 规定执行。 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平坦台地选择沙性或沙壤性土壤宜林地,不宜选择粘重土壤;山地、丘陵地区选择 25以下缓坡 或沟谷地带,且具有灌溉条件。 5.2 造林时间 春季造林时间 3 月下旬4 月下旬,秋季造林 10 月11 月下旬。 5.3 整地 5.3.1 整地方法 DB63/T 13432015 6 按照 DB63/T 237 执行。 5.3.2 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为 3
13、月下旬11 月底。 5.4 苗木要求 采用定植 2 年以上、带土球苗木造林,苗木土球直径规格根据苗木大小选择 20 cm40 cm。 5.5 栽植 5.5.1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为 2500 株/hm 2 3330 株/hm 2 。 5.5.2 栽植方法 栽植前每穴拌入 2 kg 有机肥。栽植时,苗干竖直,根系舒展。 5.6 苗木假植 对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 5.7 幼林抚育期管理 幼林的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灌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造林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深 度要达到 6 cm8 cm,当年松土 2 次3 次,以后逐年减少,松土与除草相结合。松土除草的同时,根 据林种、树种适时进行修枝、除蘖、整形等抚育管理。幼林地要严格封禁,做好幼林地病虫害预测预报, 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A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