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20 备案号:42519-2014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2912014 蚕豆覆膜栽培技术规范 2014 - 06 - 09 发布 2014 - 07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2912014 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萍、郭兴莲、侯万伟、严清彪、刘玉皎、韩梅、郭贤忠、韩生录、吉占甲、 丁宝军、冯桂秀。 DB63/T 12912014 1 蚕豆覆膜栽培
2、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蚕豆覆膜栽培的产量指标、生产条件及丰产栽培技术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 GB 13735-1992 聚乙烯农用吹塑地面覆盖薄膜 DB63/T 761 青海12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DB63/T 1154 蚕豆青海13号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3 产量指标 大粒品种: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产量
3、5.250吨6.000吨(35 0.00千克/亩400.00千克/亩), 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产量4.500吨4.800吨(300.00千克/亩320.00千克/亩)。 小粒品种: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产量4.800吨5.100吨(320 .00千克/亩340.00千克/亩), 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产量3.750吨4.500吨(250.00千克/亩300.00千克/亩)。 4 播前准备 4.1 选种 选用经过品种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质量符合GB 4404.2标准的优良种子。推荐品种见附录A和附录B。 4.2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地块,按DB63/T 761、DB 63/T
4、 1154执行。 4.3 整地 秋耕深翻,耕深20.00厘米以上,要求耕深一致,不重不漏,犁垡齐平,使土壤达到地平、土细、 无根茬、土石块、杂物的铺膜要求。 4.4 施肥 播前施有机肥 45.000 吨/公顷60.000 吨/公顷 (3000.00 千克/亩4000.00 千克/亩) , 纯氮 0.061 吨/公顷0.083 吨/公顷(4.04 千克/亩5.51 千克/ 亩),五氧化二磷 0.155 吨/公顷0.207 吨/公顷 (22.5 千克/亩30.00 千克/亩)。微肥采用拌种方式一次性施入,用量:硼酸 0.04 克/千克,钼酸铵 DB63/T 12912014 2 0.80 克/千克
5、。 5 覆膜 5.1 膜的选择 选用宽1.20米,厚0.10毫米的符合G B13735-92的地膜。 5.2 覆膜时间 秋覆膜或春覆膜,秋覆膜在上一年冬季土壤封冻前(时间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春覆膜在当年土 壤解冻10.00厘米-15.00厘米后(时间在3月中旬)。 5.3 覆膜方法 膜间距30.00厘米,要求膜面平展,膜边压实,每1.00米在膜上覆土压膜。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播后用湿土盖住播种膜口,随播随盖。 6.2 播种方式 采用人工点播,播深10.00厘米,行间的植株呈“三角”式排列,见图1。 图1 播种方式 6.3 播种密度 6.3.1 株、行距
6、行距30.00厘米,大粒品种株距20.00厘米22. 00厘米,小粒品种株距17.00厘米18.00厘米。 6.3.2 播种量 大粒品种播种量0.27吨/公顷0.30吨/公顷 (18.00千克/亩20.00千克/亩) , 小粒品种播种量0.15 吨/公顷0.18吨/公顷(10千克/亩12千克/亩)。 6.3.3 保苗 大粒品种保苗15.00万株/公顷(1.00万株/亩), 小粒品种保苗18.00万株公顷(1.20万株亩)。 DB63/T 12912014 3 7 田间管理 7.1 放苗 出苗时,对没有出膜的幼苗采用人工放苗。 7.2 补苗 对缺苗穴孔要及时补种。 7.3 叶面追肥 按DB63/
7、T 761、D B63/T 1154执行。 7.4 打顶 按DB63/T 761、D B63/T 1154执行。 7.5 病虫害防治 按GB 4285、DB6 3/T 761、DB63/T 1154执行。 7.6 收获、脱粒和贮藏 按DB63/T 761、D B63/T 1154执行。 7.7 残膜回收 收获后要彻底回收残膜。 DB63/T 12912014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蚕豆青海 12 号 A.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0年以(青海3号马牙)为 母本,(72-45英国176)为父本有性 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原代号95-323,属 Vicia fa
8、ba Var major 变种。 2005 年1月10日青海省第六 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现定名青海12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192 号。 A.2 品种特征特性 A.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方型。主茎粗0.80 0.02厘米,株高104.40 1.93厘米,主茎 节数18.00 0.28节,节间长度5.80 0.21厘米。单株有效分枝2.10 0.22个,有效分枝率94.00。初生 叶卵圆形、绿色;托叶浅绿色。开花期中部叶片长椭圆形,主茎第四层复叶的叶长7.96 0.55厘米,宽 4.650.42厘米,复叶平均小叶数4.26 0.55片。
9、叶姿上举,株型紧凑。 A.2.2 花荚性状 总状花序,主茎始花节4.40 0.42节,始花节高11.79 0.87厘米;终花节19.10 0.85节,终花节高 91.201.89厘米。总花节数15.67 0.89节,每节最多小花数8.00 1.00朵,每簇花序小花数6.10 0.53 朵,小花长3.16 0.60厘米,花序长4.95 0.93厘米。花白色,旗瓣白色,脉纹浅褐色,翼瓣白色,中 央有一黑色圆斑,龙骨瓣白绿色。 主茎始荚高24.48 1.06厘米,主茎结荚9.80 1.02个,单株有效荚14.60 0.33个。荚果着生状态半 直立型。荚长10.92 1.04厘米,荚宽2.22 0.1
10、5厘米。单株双(多)荚数1.60 0.30个,每荚2.20 0.07 粒,主茎着荚密度0.43 0.19荚/花节。成熟荚黑色。 A.2.3 籽粒性状 种皮有光泽、半透明,脐黑色。粒乳白色、中厚形。种子长2.30 0.16厘米,宽1.70 0.28厘米, 脐端厚0.85 0.01厘米,末端厚0.55 0.01厘米,种皮破裂率3.60,硬粒率0.50。 A.2.4 经济性状 单株粒数14.51 0.68粒,单株产量28.76 6.60粒,百粒重 198.202.40克。粒壳比5.70 0.50克: 1.430.16克,经济系数0.41。籽粒粗蛋白含量26.50,淀粉47.58,脂肪1.47,粗纤维
11、(干基) 7.37。 A.2.5 属性和生育期 春性,中晚熟品种。在西宁地区播种至出苗30 1天,期间0积温125.30 3.50;出苗至分枝 期6 2天,期间5积温86.00 2.50;分枝至开花期30 2天,期间5积温252.00 7.30;开花 DB63/T 12912014 5 至成熟期78 3天,期间5积温1216.80 15.40;生育期113 2天,期间5积温1554.80 15.70; 全生育期143 2天,期间0积温1854.60 18.20。 DB63/T 12912014 6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蚕豆青海 13 号 B.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
12、998年以马牙为母本,戴韦为 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FE5 (9922-3-2-6),属Vici a faba Var. equina 变种。2009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 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青海13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豆2009001。 B.2 品种特征特性 B.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方型。主茎粗0.92厘米 0.08厘米,株高101.70厘米 10.31厘 米,主茎节数22.53节 1.51节,节间长度4.62厘米 0.21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21个 0.25个。初生叶 卵圆形、绿色;托叶浅绿色。开花期中部叶片椭圆形
13、,主茎第四层复叶的叶长8.84厘米 0.46厘米,宽 4.21厘米 0.15厘米,复叶平均小叶数5.02片 0.35片。叶姿上举,株型紧凑。 B.2.2 花荚性状 总状花序,主茎始花节4.32节 1.16节,始花节高10.25厘米 3.18厘米;终花节18.10节 1.80节, 终花节高84.20厘米 3.59厘米。总花节数14.12节 2.10节,每节最多小花数5.30朵 0.48朵,每簇花序 小花数4.36朵 0.25朵,小花长3.31厘米 0.20厘米,花序长4.80厘米 0.40厘米。花白色,基部粉红色, 旗瓣白色,脉纹浅褐色,翼瓣白色,中央有一黑色圆斑,龙骨瓣白绿色。 主茎始荚高11
14、.75厘米 3.18厘米,主茎结荚19.37个 2.29个,单株有效荚27.42个 4.94个。荚果 着生状态半直立型。荚长8.81厘米 1.08厘米,荚宽1.58厘米 0.18厘米。单株双(多)荚数5.27个 1.08 个,每荚2.75粒 1.22粒。成熟荚黑色。 B.2.3 籽粒性状 种皮有光泽、半透明,脐白色。粒乳白色、中厚形。种子长1.17厘米0.12厘米,宽0.60厘米0.08 厘米,脐端厚0.58厘米0.06厘米,末端厚0.530.05厘米,种皮破裂率0,硬粒率2.50。 B.2.4 经济性状 单株粒数36.79粒11.53粒, 单株产量33.56克10.05克, 百粒重91.21克5.87克。 经济系数0.48。 籽粒粗蛋白含量30.19,淀粉46.49 ,脂肪1.01,粗纤维(干基)8.54。 B.2.5 属性和生育期 春性,早熟品种。在西宁地区播种至出苗28天 1天,期间0积温110.30 3.40;出苗至开 花26 2天,期间5积温325.10 2.30,开花至成熟期85天 5天,期间5积温1380.10 2.50 ; 生育期95天 5天, 期间5积温1621.20 10.30; 全生育期130天 5天, 期间0积温1660.80 10.0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