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080.20 B 31 备案号:35172-2012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 11202012 绿色食品 鸡腿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2012 - 06 - 15 发布 2012 - 07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 11202012 I 前 言 本规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长帅、张亚东、李雪洁、韩梅、吴彦让、李生全、张宏亮、郭石生。 本规程由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2、土壤肥料研究所负责解释。 DB63/ T 11202012 1 绿色食品 鸡腿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鸡腿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设施、栽培技术及管理、采收、 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鸡腿蘑菇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条件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
3、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49 绿色食品食用菌产品标准 NY/T 5099 食用菌培养基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鸡腿蘑菇 又名毛头鬼伞,是一种形状似鸡腿、可食药兼用的一种大型伞菌。 3.2 菌丝体 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的白色丝状集合体。 3.3 子实体 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主体部分,也是食用菌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器官。 3.3.1 原基 DB63/ T 11202012 2 菌丝生理成熟后纽结成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 3.3.2 菌蕾 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3.4 培养基 由适合鸡腿蘑菇菌
4、丝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组成的混合基质。 3.5 发菌 又称走菌,菌丝体在培养基物内生长、扩散的过程。 3.6 菌种 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可用于繁殖后代及扩大培养的纯菌丝体及其生长基 质组成的繁殖材料。可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4.2 生产场所:用砖石建造菇房,日光温室,拱棚等设施,宽 6.00 米13.00 米,高度在 2.00 米 7.00 米,长度在 20.00 米70.00 米,房内设床架,层距 0.06 米0.70 米,床宽 1.60 米1.80 米, 下层离地 0.30 米,上层距屋顶 1.00 米
5、1.30 米。床架间隔 0.80 米1.00 米,菌床上的侧护板高 0.15 米0.20 米。温室、拱棚上覆薄膜、遮阳网或麦草帘等,并设通气口。 5 产量指标 12.00千克/平方米15.00千克/平方米。生产能力见附录A。 6 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3月下旬开始发料,4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出菇,至10月下旬采收结束。 7 品种选择与菌种生产技术要求 7.1 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或登记的鸡腿蘑菇品种。 7.2 菌种生产的技术要求 DB63/ T 11202012 3 符合NY/T 528的规定。 8 栽培管理 8.1 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制建堆发酵装袋接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采后管理出菇结束。
6、8.2 培养基原料的要求 以棉籽壳为主料,麸皮、玉米粉、料肥、石膏粉、糖和石灰等为辅料。符合 NY/T 5099的规定。 8.3 培养基配制 棉籽壳82%、麸皮10%、玉米粉5%、生石灰1%、石膏1%、糖0.60%、磷酸二氢钾0.30%、硫酸镁0.10%。 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的规定。 9 生产技术 9.1 原料预湿 建堆前24小时,将培养基主料和辅料分别在无污染的水泥地面上混合均匀,将已混合好的主料和辅 料加水拌匀。 9.2 培养料发酵 9.2.1 建堆 料堆底部宽1.50米1.70米,高1.00米1. 50米,长度不限,在料堆中留距离为0.25米0.30米的 通气道。建堆后用麦草帘
7、覆盖。 9.2.2 翻堆 发酵期间共翻堆3次4次,当培养基中部料温达到65时维持12小时后进行翻堆。 将外围的料翻到 中部,下部的料翻到上部。最后一次翻堆后在培养基表面消毒。翻堆方法见附录B,消毒药剂和方法见 附录C、D。 9.2.3 培养基发酵标准 培养基发酵后呈棕褐色,无异味;质地疏松柔软,手握成团,轻轻抖动就可散开;pH7.00pH8.00; 含水量55%60%。 9.3 装袋 选用长0.40米0.45米、直径0.20米的清洁、牢固、无毒、无污染的聚乙烯袋做菇袋。发酵后培养 基装袋时料面要压紧、压平,内部稍松,装料量一致。培养料在6小时内装完并灭菌。 9.4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法,装锅时
8、根据灭菌锅的大小一 层一层排放,上下对齐。灭菌温度达到100后保持 12小时以上。降温至60时出灶并移进接种室。 DB63/ T 11202012 4 9.5 接种 9.5.1 接种条件 接种在无菌室、无菌箱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中进行。菌种与培养料之比为1:3050。 9.5.2 接种方法 9.5.2.1 将接种工具及接种室消毒,接种人员接种前用 75酒精将双手消毒,将接种铲经 75酒精棉 球表面消毒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其冷却后备用。菌种符合 NY/T 528 的规定。 9.5.2.2 先剔去菌种的表层及接种块,用消毒过的接种铲将菌种分解至黄豆粒大小,解开袋料,将菌 种覆盖培养料表
9、面,扎好袋口。接种完毕后,将接好的袋料移入发菌室。消毒药剂和方法见附录 C、D。 9.5.3 发菌管理 9.5.3.1 发菌室环境 发菌室干燥、黑暗、易通风,温度控制在2025。 9.5.3.2 发菌 将接种后的菌袋接种面向上单层平放或23层叠放在消毒后的发菌室内,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 次半小时。及时翻堆检查发菌情况,处理污染菌袋,7天10天翻堆一次。30天40天菌丝长满菌袋后 进行覆土出菇。消毒药剂和方法见附录C、D。 9.6 覆土 9.6.1 覆土材料选择及处理 覆土材料要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通气性好,有一定团粒结构。如:农田土、菜园土及泥炭土等。 将覆土材料覆膜消毒后,揭膜翻动土粒,
10、 1天2天待药味散去后, 用0.2%石灰水调节PH值7.07.5待用。 消毒药剂和方法见附录C、D。 9.6.2 建畦覆土 在菇棚棚宽方向挖深0.10米-0.15米,宽0.70米1.00米作畦,浇满水,待水渗后,撒0.30厘米厚 石灰粉。去除菌袋,将培养基横排或竖排在畦内,菌棒间距3.00厘米。排满畦后,向菌棒表面消毒,用 细土(直径1.00厘米2.00厘米)填满缝隙,然后覆粗土(直径0.50厘米1.00厘米)后,用喷雾器进 行调水,以看到土粒发亮为准。第二天再次调水,土层含水量达到22%,调水后覆地膜,隔2天3天揭 膜透气1小时2小时。 9.6.3 覆土后管理 当菌丝布满土层表面的80%-9
11、0%时, 揭膜覆厚度0.80厘米1.00厘米的细土, , 细土的含水量约12%, 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菇棚温度控制在1222。喷雾加湿后,每天通风12次,每次 30分钟40分钟,给予弱的散射光,光线强度为100800勒克司。消毒药剂和方法见附录C、D。 9.6.4 出菇管理 覆土后约18天20天,土表层即出现白色原基,菇房空气湿度85%90%。菇棚温度在1620环 境下,加强通风换气,给予弱的散射光,光线强度为100800勒克司。 DB63/ T 11202012 5 9.7 采收 9.7.1 采收标准 子实体长至8.00厘米10.00厘米,手 捏菇盖无松软感、菇柄与菇帽粗细
12、 基本一致,产品质量符合 NY/T749的规定。 9.7.2 采收方法 子实体丛生的可采大留小,用刀将大的从菌柄基部切下,注意不要动摇其它子实体;单生的可用手 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旋转拔出,刮去菌柄基部的泥土,按序摆放在容器中,容器符合NY/T 658的规定。 9.7.3 菇床的整理 采收一潮(茬)菇后,清理干净菇床,用细土将菇坑填平,消毒菇床,将床面调水至发亮。消毒药 剂和方法见附录C、D。 9.8 追肥 出菇期间的追肥,每潮菇采收后追肥一次,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的规定,追肥量及方法见附录E。 9.9 病虫害防治 9.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物理防治和药剂防
13、治方法,药剂使用符合NY/T 393的规定。 采前7天10天禁止用药。 9.9.2 病害防治 9.9.2.1 病害种类 鸡腿蘑菇主要病害有霉菌、褐腐病、软腐病、猝倒病及细菌病害等。 9.9.2.2 防治方法 主要以化学药剂消毒和防治为主,药剂使用和方法见附录C、D。 9.9.3 虫害防治 9.9.3.1 虫害种类 鸡腿蘑菇主要虫害种类有菇蝇、螨类、菇蚊等。 9.9.3.2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菇棚门窗及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及时清除菇棚周围及内部菇根、烂菇、废料、杂草、杂 物。 化学防治,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药剂使用和方法见附录C、D。 9.10 采后处理 9.10.1 削菇 在1215条件
14、下,用竹片刮掉根部的杂质、不洁表皮并整理菇体形状。 DB63/ T 11202012 6 9.10.2 预冷 将削好的菇轻放入容器内,移到冷藏库内, 在24条件下预冷3小时5小时, 再取出分检包装。 容器和包装物符合NY/T 658的规定。 9.10.3 储藏 4以下储藏,储藏1天4天,10以下,储藏4天7天。 10 生产技术档案 生产记录档案见附录F。 DB63/ T 11202012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鸡腿蘑菇生产能力情况表 鸡腿蘑菇生产能力见表A.1。 表A.1 鸡腿蘑菇生产能力情况表 序号 主料 辅料 亩产量(千克) 1 棉籽壳 75.00%、麸皮 12.00%、
15、 玉米粉 10.00%、 生石灰 1%、石膏 1%、糖 0.60%、 磷酸二氢钾 0.30%、硫酸镁 0.10% 8181.87 2 棉籽壳 82.00%、麸皮 10.00%、 玉米粉 5.00%、 (C) 生石灰 1%、石膏 1%、糖 0.60%、 磷酸二氢钾 0.30%、硫酸镁 0.10% 9715.97 3 棉籽壳 70.00%、麸皮 20.00%、 玉米粉 7.00%、 生石灰 1%、石膏 1%、糖 0.60%、 磷酸二氢钾 0.20%、硫酸镁 0.20% 9026.73 DB63/ T 11202012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见表B.1。 表B.1
16、 发酵过程表 翻 堆 时 间 注 意 事 项 第一次 建堆后 5 天 -7 天 将麦麸、玉米粉、尿素、过磷酸钙等料逐层加入,注意调节 堆料的含水,培养基湿度 55%-60% 第二次 第一次翻堆后 5 天-6 天 将石灰粉加入,调节水,培养基湿度 55%-60% 第三次 第二次翻堆后 4 天 -5 天 注意调节水分,培养基湿度 55%-60% 第四次 第二次翻堆后 2 天 -3 天 注意调节水,培养基湿度 55%-60% DB63/ T 11202012 9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生产 A 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 生产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见表C.1。 表C.1 生产 A 级
17、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作物 禁用原因 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甲氧、 高残毒 DDT、硫丹 所有作物 高残毒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蔬菜、果树、茶叶 工业品中含有一定数量 的滴滴涕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 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 柳磷、治暝磷、氧化乐果、磷胺、 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 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 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 硫环磷 所有作物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 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所有作物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螨剂 杀虫脒 所有作物 慢性
18、毒性致癌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环氧乙烷、 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所有作物 致癌、致畸、高毒 阿维菌素 蔬菜、果树 高毒 克螨特 蔬菜、果树 慢性毒性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 钙胂(稻宁)、甲基胂酸铵(田安)、 福美甲胂、福美胂 所有作物 高残毒 有机锡杀菌剂 三苯基醋锡(薯瘟锡)、三苯基氯 化锡、三苯基羟基羟基锡(毒菌锡) 所有作物 高残留、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 醋酸苯汞(赛力散) 所有作物 剧毒、高残毒 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 醇) 所有作物 致癌、高残留 二四D 类化合物 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所有作物 杂质致
19、癌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所有作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蔬菜生长期 (可土壤处理与芽前处理) DB63/ T 11202012 10 除草剂 各类除草剂 蔬菜生长期 (可用土壤处理与芽前处理) DB63/ T 11202012 11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推荐表 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见表D.1。 表D.1 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推荐表 用药时期 对象 农药名称 商品名称 使用方法 最高残留限量 (毫克/千克) 最后一次翻堆 培养料表面 70%甲基托布津 甲基托布津 500倍液喷雾 2.0 进料前一天 温室 菇虫净 高效氯氰菊酯 200倍
20、液,密闭温室24 小时后通风。 接种前 工具、接种空间 气雾杀菌剂 用3来苏或5的石 炭酸的喷雾器进行喷 雾,沉降粉尘达到净化 接种室。用气雾杀菌剂 4g熏蒸30min。接种空 间的消毒杀菌应23 种药剂交替使用。 覆土前 覆土材料 40%甲醛 甲醛 0.5kg/m 3 ,兑水5 10kg,密闭熏蒸24h后 40%二氯尿酸钠 克霉灵 800倍液喷雾 2.0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农用链霉素 1000倍液喷雾 1.0 70%甲基托布津 甲基托布津 500倍液喷雾 2.0 真 菌 50%溴氰菊酯乳油 溴氰菊酯 1000倍液喷雾 0.01 链霉素、金霉素 100毫升/千克200 毫升/千克喷施
21、 病害 细菌 漂白粉 0.3%的溶液喷施 菇蚊、蝇 50%溴氰菊酯乳油 溴氰菊酯 1000倍液喷雾 0.01 虫害 螨 73克螨特乳油 克螨特 2500倍液喷雾 DB63/ T 11202012 12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鸡腿蘑菇生产中追肥用量及用法 鸡腿蘑菇生产中追肥用量及用法见表E.1。 表E.1 鸡腿蘑菇生产中追肥用量及用法推荐表 名称 用量 尿素 0.5%溶液进行喷。 过磷酸钙 0.3%溶液进行喷施。 菇根汤 鲜菇根脚冲洗后。加水煮沸10分钟 -15分钟,取其过滤液,再加清水10倍-20倍喷施。 豆浆 2千克黄豆磨浆,加水至80.00千克-100.00千克,喷施菇床30
22、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 培养基 培养基浸出液加10倍凉开水。 葡萄糖 2-5%的白糖液。 麸皮水 5麸皮水浸出液 DB63/ T 11202012 13 F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生产记录档案 F.1 基本情况 地点: 镇 村 组、地块号 姓名 栽培季节: 品种: 菌种来源: 种植面积: 堆料期 发酵期 接种期 覆土期 出菇期 初采期 终采期 F.2 生产管理 F.2.1 建堆发酵 主料: 辅料: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建堆 :高度: 米,宽度: 米。 建堆时间: 第一次翻堆时间: 第二次翻堆时间 第三次翻堆时间: 第四次翻堆时间: 。 F.2.2 消毒 消毒
23、时间 : 消毒方法: 。 消毒时间 : 消毒方法: 。 消毒时间 : 消毒方法: 。 F.2.3 铺料播种 铺料时间: 铺料方法 。 接种时时间: 接种量: 。 发菌温度: 发菌湿度: 。 F.2.4 覆土 覆土时间: 覆土方法: F.2.5 出菇管理 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 ,管理方法: 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 ,管理方法: 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 ,管理方法: F.2.6 病虫害防治 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 ,病虫害种类 DB63/ T 11202012 14 危害情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效果: 。 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 ,病虫害种类 危害情况 ,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 ,效果: 。 F.3 采收 采收日期、产量、产值: 品质(大小,色泽,口感等): F.4 采收后处理方法 F.5 评价(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