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053-2011 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4774       资源大小:271.4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053-2011 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1、ICS 11.220 B 41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10532011 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2011 - 12 - 19 发布 2012 - 02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10532011 I 前 言 本规范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范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王晓润、沈艳丽、蔡金山、马睿麟、严生海、李连芳、李静、黄全云、盛宗 华。 DB63/ T10532011 1 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

    2、羊梭菌病的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消毒、疫情监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羊梭菌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DB63/T 778 羊梭菌病诊断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羊梭菌病 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细菌性传染病,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疽、羊肠毒血症

    3、、羊快 疫、羊黑疫。 3.2 羔羊痢疾 由B型魏氏梭菌毒素所引起,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 症。 3.3 羊猝疽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所引起,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的一种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3.4 羊肠毒血症 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以心包炎、肺充血、水肿、胸腺出血 和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DB63/ T10532011 2 3.5 羊快疫 由腐败梭菌引起,以真胃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性疾病。 3.6 羊黑疫 由B型诺维氏梭菌在羊肝脏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以肝实质坏死为特征的急性

    4、高度致死性 毒血症。 4 疫情报告和诊断 4.1 疫情报告 4.1.1 当饲养场、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疫情,立即报告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及时采取 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4.1.2 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采 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 4.2 诊断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做病原学检测,具体内容 按DB63/T 778进行。 5 疫情处理 5.1 经实验室确诊后,及时做好病羊隔离及消

    5、毒工作。通过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方式限制病畜移动, 采用网围栏等屏障设施隔离饲养的草场,防止病羊和健康羊群接触发生感染。 5.2 对疫区内的可疑感染羊和假定健康羊进行免疫接种,对病羊进行治疗。 5.3 对所有病死羊尸体及可能被污染的产品(包括羊肉、内脏、骨、血、皮、毛等),患病羊只排泄 物污染、被污染的垫料和饲草料等物品均按照 GB/T 16548 的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6 防治措施 6.1 免疫接种 6.1.1 疫苗种类 羊快疫、猝疽(或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绵羊或山羊 快疫、羔羊痢疾、猝疽、肠毒血症)、羊黑疫单联苗等。 6.1.2 免疫程序 根据当

    6、地发生和流行梭菌类疫病种类不同,合理选择疫苗的种类、免疫接种时间、次数和间隔时间。 在常发羔羊痢疾的地区,母羊在产前2周3周接种羊梭菌三联或四联灭活疫苗。 DB63/ T10532011 3 6.1.3 免疫时间 散发地区一年免疫一次,在每年的4月-5月份进行;多发地区每年免疫两次,春秋各一次。 6.1.4 免疫方法 免疫方法: 三联灭活疫苗: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羊黑疫单联苗: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6.2 药物预防 6.2.1 病程稍长的病羊,采取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配合对症治

    7、疗。 6.2.2 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群中给初生羔羊皮下注射 0.1 %亚硒酸钠、维生素 E 注射液 1 ml,或羔羊 生后十二小时内,投喂土霉素 0.15 g-0.2 g,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6.2.3 在羊黑疫常发地区,应做好羊肝片吸虫的驱虫工作,每年定期轮换投喂驱除羊肝片吸虫的药物, 如硝氯酚(拜耳 9015)、丙硫苯咪唑等,剂量按说明书执行。 7 消毒 7.1 病羊污染的圈舍、饲槽、场地、用具等,用 3 氢氧化钠溶液、1-3 漂白粉、20 %石灰乳溶液 等消毒剂消毒。按照消毒药使用说明合理使用消毒剂,及时轮换品种。 7.2 病死畜尸体的处理:按 GB/T 16548 规定执行。 8 疫情监测 在羊梭菌病常发地区开展疫情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发病情况,疫情分布、疫情动态、流 行趋势等。监测疫情发生和变化情况,制定防控政策,及时、有效、迅速控制疫情。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053-2011 羊梭菌病防治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