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076-2012 线辣椒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4748       资源大小:402.3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076-2012 线辣椒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B00/09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10762012 线辣椒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Seed Breeding of Line Pepper 2012 - 02 - 28 发布 2012 - 04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10762012 I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江、张广楠、邵登魁、景慧、周红伟、闫国瑛、

    2、侯全刚、李全辉、郭有才、 马玉清、宋晓荭、周成辉。 DB63/ T10762012 1 线辣椒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线辣椒原(良)种繁殖的田间株选及育苗、田间管理、种子采收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黄河谷地及湟水流域线辣椒生产区(原)良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079 蔬菜种子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

    3、类 NY/T 496 肥料合理适用准则(通用) DB63/T 1024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63/T 1075 线辣椒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最初一批种子。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3.3 良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3.4 标准株 完全符合品种标准的典型植株。 3.5 去劣株 去除不符合品种特征特性或生长不正常的植株。 4 种子生产方法 4.1 原种繁殖 DB63/ T10762012 2 4.1.1 育种家种子

    4、繁殖原种 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原种。 4.1.2 三圃制 原种生产用方法采用系谱法,实行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单 株选择株行鉴定株系比较混系繁殖。 4.1.2.1 单株选择 依据该品种典型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在线辣椒整个生长过程中分三次进行株选。第一次在 苗期根据生长势、整齐度等性状选择;第二次开花期,从株型、叶型和分枝习性等性状方面选择,并摘 除已开的花和已结的果,然后进行单株套袋隔离,第三次在果实成熟根据果形、果色、丰产性、抗病虫 害等方面选择。淘汰不符合品种标准及丰产性、抗病虫害较差的单株。将入选单株编号。单株选择标准 严格参照附录B品种特征特性进行。

    5、 4.1.2.2 株行圊 将上年当选的单株育苗后分别定植在株行圃,每个株行种植群体不少于50株,以标准株为对照。每 个株行开花前用60目纱网隔离。在整个生育期,根据品种观察记载标准进行株行的调查,同时与对照比 较。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一致性高的株行,淘汰性状显著变劣、混杂的株行。选择标准严格参照 附录B品种特征特性进行。 4.1.2.3 株系圃 将入选的株行定植在株系圃,每个株系种植3行-4行,采用间比排列,以标准株为对照,每个株系 开花后用60目纱网隔离,果实成熟后进行对比观察,根据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确定出符合该品种 特征特性,整齐度高的株系,混合留种。选择标准严格参照附录B品种特

    6、征特性进行。 4.1.2.4 原种圃 将上年采收的混合种子种植于原种圃,原种圃 与辣椒生产田相距1000.00米以上。在整个生育期进 行观察鉴定,主要调查植株的纯度,严格拔除 杂株,保证品种的纯度在97%以上,种子成熟时,及时采 收、晾晒、精选,严防机械混杂及人为混杂,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5 良种生产 用原种直接繁殖良种。良种质量符合GB/T 8079要求;良种检验符合G B/T 3543要求。 6 原(良)繁育栽培技术 6.1 地块选择 制种田要求3年内前茬非茄果类作物;背风、向阳、平整、质地疏松、肥力中等、土层深厚、排灌 便利的中性砂壤土或壤土, pH值7.00-7.50 ,周围1000

    7、.00 m范围内不得种植其它辣椒品种。 6.2 育苗 育苗技术符合DB63/T 1075要求。 DB63/ T10762012 3 6.3 整地定植 6.3.1 整地及施肥 定植前10天-15天,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20.000 吨-150.000 吨,(8000.00千克/亩 -10000.00千克/亩),每公顷施纯氮121.50 千克,纯磷420.50 千克(磷酸二铵675.00千克/公顷、过 磷酸钙750.00千克/公顷),纯钾150.00千克/公 顷,(硫酸钾300.00千克/公顷)深翻入土。土地耕翻 25.00厘米30.00厘米,碎土耙平。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要求

    8、。 6.3.2 定植 起垄覆膜定植,定植时大行距60.00 cm,小行距40.00 cm,株距20.00 cm。每穴2株,浇足定植水。 定植后一周内及时补苗培土。 6.4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门椒长到3.00 cm时,结合浇水追肥,每公顷施纯氮6 0.00千克,纯磷173.50千克,纯钾 5.00千克,(磷酸二铵375.00千克/公顷;硫酸钾10.00千克/公顷)。进入盛果期要浇水追肥, 15天 20天浇一次水,每浇水2次追一次肥。追肥量为每公顷施纯 氮60.00千克,纯磷 173.50千克,纯钾5.00 千克,(磷酸二铵375.00千克/公顷,硫酸钾10. 00千克/公顷)。浇水要坚持少量多

    9、次的原则,灌水选 择晴天上午。盛花期叶面喷0.3%硼砂溶液,7天10天一次,连续喷施2次-3次。 6.5 确定留种部位 线辣椒留种应在2层-4层,其余果实应及时摘除。 6.6 隔离 线辣椒的原种生产需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在现蕾期用60目纱网隔离。种子田与辣椒生产田隔离带 在1000米以上。 6.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符合DB63/T 1024规定,农药使用符合GB/T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 6.8 适时采收 采种果完全红熟后及时采收,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将种果扎成串悬挂于通风干燥处阴干后取种。 DB63/ T10762012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10、)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A.1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a) 试验地点一: 1) 地点:循化县清水乡下滩村; 2) 时间:2009 年-2010 年; 3) 主要生态因素:海拔 1840 米。年平均气温 8.6。全年稳定通过 5的天数 220 天,初日 3 月 27 日,终日 11 月 1 日,全年5的积温 3238.2 。稳定通过 10的天数 173 天, 初日 4 月 22 日,终日 10 月 11 日,全年10的积温 2914.1。年降雨量 259.4 毫米。 无霜期 185 天。 全年日照时数 2689.2 小时。 土壤为灰钙土, 有机质含量 0.750%, 全氮 0.07

    11、5 %,全磷 0.173%,全钾 1.44%;碱解氮 38mg /L,速效磷 3mg/L,速效钾 138 mg/L。 b) 试验地点二: 1) 地点: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试验地; 2) 时间:2009 年2010 年; 3) 主要生态因素:海拔 2309.00 米,年降水量 343.00 毫米,年平均气温 4.70,日平均气 温稳定0初日为 3 月 26 日,终日 10 月 28 日,期间积温 2724.70;稳定通过5 的初日为 4 月 15 日,终日 10 月 10 日,期间积温 2485.90;无霜期为 124 天,土壤类 型栗钙土,土种为白黄土,质地粉砂让,土壤有机质含量 1.900

    12、%,全氮 0.112 %,全磷 0.270%,全钾 2.550%;碱解氮 93 毫克/ 千克,速效磷 47.000 毫克/千克,速效钾 150 毫 克/千克,肥力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B DB63/ T10762012 5 B C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品种特征特性 B.1 循化线辣椒品种特征特性 B.1.1 植株性状 株高80. 0厘米21.4厘米,开展度70.0厘米 16.7厘米,主侧枝2-3个,二叉分枝率68.2%,侧枝生 长势强; 茎粗0.5厘米0.2厘米,茎为深绿色。 主茎叶数8-12片,叶片单叶互生,全缘,卵形,先端 锐尖;长7.8厘米0.9厘米、宽3.

    13、0厘米0.3厘米,长宽比2.6:1,叶色绿,叶面光滑,叶色深叶柄7.4 厘米2.6厘米。 B.1.2 花果性状 花白色,镊合状,腋生,第一层成花1-3个,座果0-3个,座果率58.8%,第二层成花1-4个,座果0-4 个,座果率76.3%,第三层成花3-6个,座果1-5个,座果率64.4%,果实下垂,长20.2厘米2.2厘米, 果横径1.3厘米1.9厘米,长度与横径比16.5:1,果实果肉厚0.1厘米0.02厘米,果柄长8.3厘米 1.3厘米;绿熟期果实呈深绿色,成熟果实为鲜红色,果实长羊角形,皱缩、呈螺旋状,表面有大小不 等、密度不同突起,具有螺旋形状的果实占总果数的80%-90%。 B.1

    14、.3 种子形状 种子扁圆形,种子黄色,单果结种量75粒-118粒,千粒重6.0克-8.0克。 B.1.4 经济性状 B.1.4.1 单果重7.4-11.0克,单株果数11个4个;鲜果微辣,果皮软,芳香味浓郁。生食、熟食、腌 制、作调料品皆宜。灰分8%,盐酸不溶灰分(干态)1.25%,不挥发乙醚提取物(干态)12%,粗纤维 28%。熟性及生育期 B.1.4.2 晚熟品种。播种至出苗期273天,期间5的积温163.9016.40,10的积温123. 9012.30;出苗至定苗期38天3天,期间5 的积温529.846.1 ,10的积温334.80 30.10 ;定苗至开花期15天3天,期间5的积温

    15、230. 826.1,10的积温156.80 15.10 ;开花期至果实红熟期64天4天,期间5的积温1045.384.5,10的积温655. 260.50。果实红熟期至拔秧50天5天,期间5的积温1 045.384.5,10的积温655. 260.50。生育期168天10天,期间5的积温252 0.8201.10,10的积温1582.0 148.20 。全生育期179天8天,期间5的积温2684. 70260.70 ,10的积温1705.9 160.5。 B.1.5 抗逆性 耐旱性较强,耐寒性中。 B.1.6 抗病虫害 中抗辣椒疫病。 DB63/ T10762012 6 B.2 青线椒 1

    16、号线辣椒品种特征特性 B.2.1 植株性状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2.30厘米7.56厘米,开展度69. 45厘米12.88厘米,主侧枝3个,侧枝生长 势强;主基高度26.623.35厘米; 茎粗1.22厘米0.24厘米,茎为绿色。叶披针形,叶长8.85厘米 1.29厘米、宽3.38厘米0.74厘米,叶柄4.77厘米1.02厘米,叶色绿,叶面光滑。 B.2.2 花果性状 第一朵花着生节位7.9节0.99节,花朵直径10.28毫米1.17毫米,花冠色白色,镊合状,腋生, 花柱长。果顶向下,果纵径20.60厘米2.37厘米,横径 1.31厘米0.16厘米,青熟果为深绿色,红熟 果为鲜红色,果实长指形

    17、,果表面皱缩,果顶渐尖,花萼下包,果肉厚度2.04毫米0.57毫米,果柄长 7.13厘米2.31厘米;心室数2-3个。 B.2.3 种子形状 种子种皮呈黄色,种子形状呈圆片形。 B.2.4 经济性状 单果重16.40克1.44克,单株果数44个12个;单果结种量116.00粒16.00粒,千粒重6.00克 -8.00克;每百克鲜果含辣椒素含量145mg, 维 生素C 14.04 mg;鲜果果皮软,微辣,芳香味浓。 B.2.5 熟性及生育期 露地栽培为早熟品种。播种至出苗期273天,期间5的积温163.9016.40,10的积 温123.9012.30;出苗期至开花期50天3 天,期间5的积温8

    18、60.6045.64 ,10的 积温531.6030.10 ;开花期至青熟果采收期40 天4天,期间5的积温724.0660.00, 10的积温491.1629.10;青熟果采收 期至红熟果采收期50天6天,期间5的积温827.46 71.20,10的积温552.1531.30。生育期159天8天,期间5的积温2476.02 230.00,10的积温1518. 81151.80 。全生育期180天10天,期间5的积温2694.50 250.70 ,10的积温1715.3158.4 。 B.2.6 抗逆性 耐旱性较强,耐寒性中。 B.2.7 抗病虫害 中抗辣椒疫病。 B.3 青线椒 2 号线辣椒

    19、品种特征特性 B.3.1 植株性状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1.16厘米7.56厘米;开展度62.8厘米7.52厘米;主侧枝2个-3个,侧枝长 势强;茎粗1.04厘米0.16厘米,茎为绿色。主茎叶8片-12片,单片叶互生,全缘,披针形;叶长7.96 厘米1.40厘米,叶宽3.62厘米1.82 厘米,叶色绿,叶面光滑,叶柄3.93厘米1.62厘米。 DB63/ T10762012 7 B.3.2 花果性状 第一朵花着生节位7.4节0.55节,花朵直径9.7 8毫米1.05毫米,花冠色白色,镊合状,腋生, 花柱长。第一层成花1个-3个,座果1个-2个;第二层成花1个-4个,座果2个-4个;第三层成花3

    20、个-6个, 座果1个-5个。果实下垂,果纵径19.3厘米3.33厘米, 横径1.05厘米0.17厘米,纵径与横径比18:1, 鲜果果肉厚度1.72毫米0.34毫米,果柄长4.34厘米0.73厘米;绿熟期果实呈绿色,成熟果实为亮橙 黄色;果实线形,表面皱缩。 B.3.3 种子形状 种皮呈浅黄色,种子形状为近圆片形。 B.3.4 经济性状 单果重7.23克1.42克,单株果数40.70个6.94个 ,单果结种量120.00粒16.00粒,千粒重6.00 克-8.00克;每百克鲜果中辣椒素含量143毫克 , 维生素C12.75毫克;鲜果果皮较软,微辣,芳香味浓。 B.3.5 熟性及生育期 早熟,播种

    21、至出苗期27天3天,期间5的积温163.90 16.40,10的积温123.90 12.30;出苗期至开花期50天3天,期间5的积温860 .6045.64 ,10的积温531.60 30.10 ;开花期至青熟果采收期40天4天,期间5 的积温724.0660.00,10的积温 491.1629.10;青熟果采收期至红熟果采收期48天7天,期间5的积温797.4669.20, 10的积温502.1528.30。生育期155天4 天,期间5的积温2406.13200.00,10 的积温1448.81113.80 。全生育期177天8 天,期间5的积温2604.00240.75 , 10的积温1685.3139.4 。 B.3.6 抗逆性 耐旱性较强。 B.3.7 抗病性 室内辣椒疫病接种鉴定病情指数为23.53,中抗辣椒疫病。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076-2012 线辣椒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