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13644-200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3/T 0382003 代替DB63/T039-1988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 The Qinghai wool andmeat oriented semi-fine wool sheep 2003-04-08发布 2003-05-14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0382003 I 前 言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简称青海半细毛羊)育成于1987年,时值农村牧区经济改革体制的重要 时期,伴随着草原承包到户,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政策的落实,农牧民生产自主权得到了确定, 半细毛羊的育种
2、因未随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了繁育方面的失控现象,特别是返 交乱配严重,羊数骤减、品质下降。目前,原有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地方标准(DB630381988) 已不适应现实需要,为了巩固提高青海半细毛羊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修订了本标准。 标准中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是参照青海半细毛羊巩固提高项目1998年-2002年实施期间,在德令 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海晏县、门源县、共和县测定的各项经济技术参数,结合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予以修订。 本标准的编写按GBT1.1-2000年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附
3、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小鹿、范涛、刘海珍、王煜 DB63/T 0382003 1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主要外貌特征、羊毛品质和生产性能的等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鉴定、分级及种羊出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4、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74-1988 羊毛样品采集方法 NYT76-1988 羊毛细度测定方法 NYT77-1988 羊毛长度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半细毛 semi-fine wool 由同一种纤维类型的两型毛或较粗的无髓毛组成,细度25.155.Opm或品质支数3658支。 3.2 同质毛 homogeneous wool 又称同型毛,是由同一类型毛纤维组成的被毛。其细度、弯曲及其他外表特征相似。 3.3 毛丛 staple 是由同一个毛囊群生长出的所有毛纤维的弯曲数和形状相同,有油汗粘合,形成毛束,再由若于
5、毛 束相互集结形成小毛丛。若干小毛丛相互连结形成毛丛。 3.4 羊毛长度-wool length 指羊毛的自然长度,是毛丛在自然状态下两端间的直线距离。 3.5 羊毛细度 wool fineness 羊毛纤维横切面的直径或宽度。 3.6 羊毛油汗 Wool grease and suint 羊毛中所含羊毛脂和汗液的统称。 3.7 羊毛密度 wool density 指被毛的紧密度,常以手感判断羊毛的密度大小,也指单位面积皮肤内的纤维数。 3.8 匀度 fiber uniformity 指毛纤维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粗细均匀性和毛丛内毛纤维之间的细度差异程度。 4 测定技术 4.1 羊毛样品采集 按N
6、YT74-1988规定执行。 4.2 羊毛长度的测定 按NYT77-1988规定执行。 4.3 羊毛细度的测定 DB63/T 0382003 2 按NYT76-1988规定执行。 4.4 油汗的测定 测定油汗占毛丛的高度,分辨油汗的颜色。 5 品种标准 5.1 外貌特征 本品种分为两个类型: 5.1.1 环湖型 头、颈和四肢较短而粗,背腰平直、体躯深圆,呈圆桶型,臀及肩部较丰满,唇、鼻镜为灰褐色或 有色素斑点,蹄壳呈黑色、黑白相间或为乳白色:公羊无角,母羊无角或有不发达的小角:允许头及四 肢有少量色斑。 5.1.2 柴达木型 头肢稍长,体躯呈长方形:唇、鼻镜呈粉红色或褐色,蹄壳乳白色或黑白相间
7、;公羊大多有螺旋形 角,母羊无角或有小角;允许头及四肢下部有少量色斑。 5.2 羊毛品质 被毛白色,呈毛丛结构,羊毛密度中等,具浅波弯曲,细度以5058支为主,被毛匀度良好,体 侧和股部羊毛细度相差不超过一个品质支数。头部毛覆盖至角基或两眼连线,四肢毛着生至腕关节与飞 节,腹毛正常。羊毛油汗分布高度在2cm以上,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5.3 生产性能 在终年放牧、冬春季有少量补饲条件下的理想型最低生产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理想型最低生产性能 性别 年龄 体重(6月初) kg 产毛量 kg 毛长 cm 公羊 成年 65 5.0 10.0以上 公羊 二岁 50 4.0 10.0以上 公羊 周岁 4
8、0 2.5 10.0以上 母羊 成年 36 2.8 9.0以上 母羊 二岁 32 2.5 9.0以上 母羊 周岁 25 2.0 9.0以上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净毛率在55以上;在放牧条件下成年羯羊屠宰率在45以上,经产母 羊的产羔率一般为100103。 6 分级标准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鉴定后分三级。 6.1 一级 体型外貌、被毛品质和生产性能全面符合品种标准的羊为一级羊。 一级羊中,凡具有本品种类型特点,体质结实,体重、毛量及毛长全部超过理想型最低生产性能 指标10的优秀个体可列为特级。 6.2 二级 基本符合品种标准,但在体重、毛量、毛长、密度或细度方面有一或两项略低于一级羊标准
9、的羊均 列为二级羊。其中: 体重、毛量:公、母羊分别不低于一级羊标准的90%和80%。 毛羊:公羊不短于9.5cm,母羊不短于8.ocm。 羊毛细度:公羊不细于56支,母羊不细于58支。 DB63/T 0382003 3 6.3 三级 凡被毛纯白同质,但体重、毛量、毛长达不到二级羊的标准或背、腹部有较大面积的深弯和环状弯 曲的个体均列为三级。 三级羊及其后代只能做生产羊,不能做种羊。 DB63/T 0382003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表 青海半细毛羊鉴定登记表 县 乡 村 群别: 被毛品质 等级 羊 号 性 别 年 龄 类 型 体格大 小 密 度 长度 cm 细 度 支 弯 曲 匀 度 油 汗 头腹四肢毛 着生 剪毛量 kg 体重 kg 初 评 核 定 备 注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X M W Y H OOO 鉴定者: 登记者: 年 月 日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