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001-2011 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田间评价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4722       资源大小:360.9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001-2011 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田间评价技术规范.pdf

    1、 ICS 65.020.20 B.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10012011 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田间评价技术规范 2011 - 06 - 14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10012011 I 前 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青云、程亮、姚强、王信、朱海霞、叶广继。 DB63/ T10012011 1 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田间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马铃薯品种(系)抗晚疫病性田

    2、间鉴定方法和马铃薯抗性评价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马铃薯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鉴定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80.34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34部分 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NY/T 1303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马铃薯 DB63/T 514 青海省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田间鉴定 Field iden tification 马铃薯品种(系)种植在病区的试验地,

    3、结薯初期对各个参试品种(系)发病程度进行调查,经分 析结果确定各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抗马铃薯晚疫病水平。 3.2 对照品种 Control variety 为了抗性鉴定试验的准确、可靠,减少年份间和环境条件的差异,特意选择已知抗性水平,且抗性 水平较稳定的品种(大西洋、夏波蒂)参与抗性鉴定试验的这类品种。 3.3 脱毒马铃薯种薯 Virus-free seed potato 去除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等主要病毒的马 铃薯种薯。 3.4 自然诱发 Naturally induction 利用适宜病原物繁殖、传播和侵染的生态条件,诱导寄主马

    4、铃薯发生晚疫病。 DB63/ T10012011 2 3.5 抗性评价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 4 田间抗性鉴定方法 4.1 鉴定圃选址 在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露,每年发病严重的山区生态系设立病圃,病圃要求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 灌方便,最好上茬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4.2 感病对照品种和诱发品种选择 鉴定所用感病对照品种和诱发行品种分别采用大西洋和夏波蒂。 4.3 鉴定圃田间配置及大田播种 4.3.1 田间配置 鉴定圃采用耕畜引犁开沟人工点种。株距30 cm40 cm,行距50 c

    5、m70 cm,每个参试品种(系) 种植1行,每行种植10穴,重复3次。在试验区内,每个重复内种植1组对照品种,每个对照品种种植1 行,每行10穴,顺序排列,编号。鉴定圃四周设100 cm宽的保护区。鉴定圃田间配置示意图见图1。 表1 鉴定圃田间配置示意图 保 护 行 走 道 保 护 行 保 护 行 保 护 行 说明: :实线表示诱发行和对照品种; -:虚线表示鉴定材料。 4.3.2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4月中旬,或适当调节不同材料的播期以使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与湿度) 相遇。 4.4 对照品种的选择 DB63/ T10012011 3 对晚疫病表现具有感病的马铃薯品种作为田间抗病性

    6、鉴定的对照品种。 4.5 田间管理 按DB63/T 514执行。 4.6 病情调查 4.6.1 调查时间 在马铃薯结薯初期进行病情调查,7d后再复查1次。 4.6.2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每小区中间两行内随机调查两点,每点调查1穴,每穴按上、中、下各取20片叶片,按附录A马铃薯 晚疫病症状描述进行调查。记载总叶片数、各叶片的病级数,根据各品种叶片病级数计算各品种(系) 的病情指数,叶片病级的划分标准和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应符合NY/T 1303 和GB /T 17980.34。 5 抗病性评价 5.1 马铃薯品种(系)晚疫病病情分级见表 1 表 1 马铃薯品种(系)晚疫病病情分级 病级 病情或症

    7、状 1 病叶率为0 2 病叶率5% 3 5%病叶率15% 4 15%病叶率35% 5 35%病叶率65% 6 65%病叶率85% 7 85%病叶率95% 8 95%病叶率100% 9 病叶率为100% 5.2 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鉴定圃中的高感对照品种发病病情指数达到66以上时,该批次抗晚疫病鉴定视为有效。 5.3 重复鉴定 初次鉴定中表现为高抗、中抗的材料,次年需用相同的病原菌进行重复鉴定。 5.4 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品种(系)发病程度(病情指数和病叶率)确定其对晚疫病的抗性水平,其评价标准见表 2。如果两年鉴定结果不一致,以抗性弱的发病程度为准。 DB63/ T10012011 4 表

    8、2 马铃薯品种(系)晚疫病抗性鉴定评价标准 抗病级别 病级 病情指数 高抗(HR) 1、2 0-15 抗病(R) 3、4 16-30 中抗(MR) 5 31-45 感病(S) 6 46-65 高感(HS) 7、8、9 66-100 5.5 鉴定记载表格 马铃薯抗晚疫病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格见附录B。 DB63/ T1001201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A.1 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植株症状 A.1.1 病原 Phytophthora infestans 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A.1.2 症状 A.1.2.1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 A.1.2.2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

    9、,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 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子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 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 A.1.2.3 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 散发出腐败气味。 A.1.2.4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 或腐烂。 DB63/ T10012011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调查 B.1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B.1 表B.1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调查记载表 试验地点: 调查、记载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病级叶片数 品 种(系) 重 复 调查 点 植株部 位 叶片 数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病情指 数 上 中 1 下 上 中 2 下 上 中 3 下 B.2 病情指数计算方法见以下公式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病情指数 = 100 调查总叶片数9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001-2011 马铃薯抗晚疫病性田间评价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