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 10972012 番茄 大民 601 2012 - 02 - 28 发布 2012 - 04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 109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西宁市蔬菜研究所、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惠霞、苗增建、杨秀玲、严兴蓉、徐丽萍、蒋桂香、段伟、徐慧、李红芳、 阿科德、李存业、韩永庆。 本标准授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DB63/ T 10972012 1 番茄
2、大民 6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大民601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适 宜种植地区,对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 点及生产能力作了说明。 本标准可作为我省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 检验、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 112 青海省番茄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技术内容 3.1 品种来源 西宁市蔬菜研究所于2005年从内蒙古大民种业有限公司引进。 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
3、委员会审定 通过,定名大民601,原代号95-29。2011年11月22 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审定通过,定名大民601,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菜2011003。 3.2 特征特性 观察记载按DB63T 112执行。 3.2.1 观察地点 观察地点情况见附录A。 3.2.2 植株性状 植株为有限生长型, 株高 84.50厘米12.50厘米, 开展度78.00厘米8.00厘米。 茎节间长度23.10 厘米0.71厘米,茎粗0.91厘米0.11厘米。叶色绿,普通花叶,最大叶片长28.90厘米0.21厘米、 宽27.80厘米0.13厘米。 3.2.3 花果性状 不规则花序,三穗果
4、后封顶, 花序间隔2片叶-3片叶, 花黄色, 花瓣5瓣-6瓣,单序花数8.10个0.11 个,单序果4.65个0.10个,始花序节位5.90厘米0.60厘米。果红色,扁圆形,果实纵径6.21厘米 0.23厘米、横径6.90厘米0.37厘米;果面光滑,果脐小,心室 5个-7个,果肉厚度0.83厘米0.1厘米。 3.2.4 种子性状 DB63/ T 10972012 2 种皮灰黄色、扁圆形,籽小;千粒重2.10克-2.30克。 3.2.5 经济性状及品质 单果重260.00克4.50克, 最大果重750.00克;单株果数16个-21个, 单株产量4.10千克0.53千克。 每百克鲜重含苹果酸1.0
5、9克, 每千克含钙7.78 毫克、 镁19.92毫克、 铁2.034毫克, 每克含维生素C 0.0195 毫克 、维生素B0.0028毫克。 3.2.6 熟性及生育期 早熟。播种至出苗7天2天,期间10的积温97.2012.00;出苗至定植(现蕾)49天1 天,期间10的积温614.4012.00;定植至采收62天2天,期间10的积温912.5027.00 ;生育期107天4天,期间10的积温1525.3054.00;全生育期116天5天,期间10的 积温1610.7063.00。 3.2.7 抗逆性 耐高温、高湿,耐旱性强,耐贮运。 3.2.8 抗病性 高抗晚疫病。 3.3 栽培技术要点 元
6、月上、中旬育苗,苗龄冬春季50-60天,夏季45天-50天。不控苗,严禁蹲苗。选择土壤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连作,深翻30.00厘米。播前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000吨/公顷-90.000吨/公顷 (5000.00千克/亩-6000.00千克/亩),播种量0.006吨/公顷-0.0075吨/公顷(0.04千克/亩-0.05 千克/ 亩)。6片-7片叶时定植,行距大行70.00厘米,小行40.00厘米,株距40.00厘米。保苗5.250万株/公顷 (3500.00株/亩)。浇好促秧水、保果水、促长水。阴、雨天不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及时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棚温白天25-28、夜间15
7、为宜,以20为开关棚进行通风的指标。依据病虫为害程度, 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 3.4 生产能力及适宜地区 生产能力情况见附录B。 3.4.1 生产能力 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112.500吨/公顷-127.500吨/ 公顷(7500.00千克/亩- 8500.00千克/亩; 高肥力条件下,产量 127.500 吨/公顷-150.000吨/ 公顷(8500.00千克/亩-10 000.00千克/亩)。 3.4.2 适宜地区 适宜在青海省温棚内种植。 DB63/ T 10972012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西宁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地
8、。 A.2 时间 2008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2260.00米,年降水量505.00毫米,年平均气温5.2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4 月10日,终日为10月28日,期间积温2540.50;稳定通过5的初日为4月20日,终日为9月20日,期 间积温2314.50;无霜期为145天。土壤类型栗钙土,土种为白黄土,质地沙壤土。土壤有机质2.18%, 全氮0.14%,全磷0.33%,全钾2.3 1%,碱解氮103.00毫克/千克,速效磷1 12.4毫克/千克,速效钾254.00 毫克/千克,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DB63/ T 10972012 4 B
9、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肥力条件下 产量112.500吨/公顷-127.500吨/公顷(750 0.00千克/亩-8500.00千克/亩)。 2008年在城北区大 堡子镇陶北村一般肥力条件下,种植 0.70公顷(10.50亩),最高产达 到 130.118吨/公顷(8674.56千 克/亩);2009年在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种植 0.79公顷(11.80亩),最高产达到123.126吨/公顷 (8208.40千克/亩)。 B.2 高肥力条件下 产量127.500 吨/公顷150.000吨/公顷(8500.00千克/亩10000.00千克/亩)。2008年在大通县 新庄镇下旧庄村,种植0.47 公顷(7.0 0亩),最高产达到 144.40吨/公顷(9625.30千克/亩),平均亩 产量为 129.50 吨/公顷( 8 633.00 千克/亩)。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