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664-2007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4716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664-2007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pdf

    1、I CS 备案号: 21467-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3/ 664 2007 钢渣 普通砖 和钢渣 多孔砖 砌体结 构 设计 与施工 技术规 程 T e c h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e s i gn a nd c o ns t r uc t i o n o f s t e e l s l a g b r i c k a nd s t e e l s l a g p e r f o r a t e d b r i c k m a s o nr y s t r uc t ur e s 2007- 10

    2、- 3 0 发布 2007- 11-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6642007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术语 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材 料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基本设计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5 抗 震 设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施 工 技 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10 A.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A.2 引用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A.3 规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A.4 原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A.5 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A.6 生产质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A.7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A.8 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A.9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免烧钢渣多孔砖技术要求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B.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B.2 引用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B.3 等级和标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B.4 原材料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B.5 孔洞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B.6

    14、 生产质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B.7 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18 B.8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B.9 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 . . 19 附录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C.1 对标准适用范围的写法,应采用 “ 本标准 ” (规程)适用于 ,不适用于 。 . . . . . . . . . . . 21 C.2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

    17、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 . . . . . . . . . . 21 C.3 标准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其它标准、规范 、规程或有关规定 执行的,写法为 “ 应按 执行 ” 或 “ 应符合 的规定(要 求) ” 。非必须按 指定 的标 准、 规范 、规程 或其 它有 关规 定执 行的 写法为 “ 可参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21 DB63/ 6642007 I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关于编制二 OO七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青质监标函 2007 12号 ) 要求, 由 青海省建设厅主持, 西 宁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安排, 委 托西宁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会同有 关 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参 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在广泛征 求有关单位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了 本规程。本规程共 分 6 章 。 主要内容是: 1 、 总则; 2 、 术语、符号; 3 、 材料; 4 、 基本设计规定(包括一般规定、 构造要求、防 止 或减

    19、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5 、抗震设计(包括一般规定、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6 、施工技术(包括一般规定、施工准备、砌筑工程、安全措施)。 本标准黑体字标明的条文为国家现行标准强制性条文。 为了提高规程质量, 请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 注意积累资料、 总 结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 和 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交至青海省建设厅科技处,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由青海省建设厅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 : 西宁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 编制单位: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西宁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西宁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20、 参编单位:青海正维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员: 刘占俊、彭涛、 袁长德、 胡东祥、杨兆安、 刘琼、 张继业、张敏、 刘建宏、宋 生 栋、任庆新、刘延宏、马义奎、张文青 DB63/ 6642007 1 钢渣普通砖和钢 渣多孔 砖砌体 结构 设计与施工技术 规程 1 总则 1.01为了使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得到合理的推广和应用,特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筑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结构房屋的 设计和施工。 1.03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至 8 度地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钢渣普通砖 应符合附录 A

    21、 免烧钢渣普通砖技术要求的规定。钢 渣多孔砖应符合附录 B 免烧钢渣多孔砖技术要求的 规 定。 1.04设计及施工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结构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 规范( 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3-2002)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 GB50325-2001) 、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 GB50016-2006)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10-2001) 、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 术 标准( GB/T50315-2000)、砌墙砖试验

    22、方法( GB/T2542-200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 JGJ98-2000) 、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 JGJ63-89)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 JGJ104-97) 、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90)、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137-2001)、住 宅隔声标准( JGJ11-82)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符号 2.1.1 术 语 2.1.2 钢渣普通砖 以钢渣为主要原材料 (钢渣掺入量占 60以上) , 掺加适量的矿微粉、 水泥、 外加剂等, 经坯料 制 备、压制成型、自然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称为免烧钢渣普通砖,简称钢渣普通砖。 2.1.

    23、3 钢渣多孔砖 2.1.4 以钢渣为主要原材料(钢渣掺入量占 60以上), 掺加适量的矿微粉、水泥、 外加剂等,经 坯 料制备、压制成型、自然养护, 孔洞率不小于 25,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 ,称为免烧钢渣多孔砖, 简称钢渣多孔砖。 2.2 符 号 2.2.1 材料 MU砖的强度等级 M 砂浆的强度等级 C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f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IR a 内照射指数 Ir 外照射指数 2.2.2 计算系数 砖砌体的导热系数 a 强度调整系数 构件高厚比修正系数 2.2.3 几何参数 A 砌体毛截面积 DB63/ 6642007 2 H 墙体高度、构件高度 y 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

    24、截面边缘的距离 3 材 料 3.01 砖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 1 钢渣普通砖的强度等级应为 MU20、 MU15或 MU10。 2 钢渣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应为 MU20、 MU15或 MU10。 3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为 M15、 M10、 M7.5或 M5。 注: 1 试块底模应采用含水率不大于 2 的同类砖。 2 多孔砖试块底模应采用同类多孔砖侧面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3.02 钢渣普通砖的技术特性: 1 钢渣普通砖的尺寸(长 宽 高) 240mm 115mm 53mm。 2 钢渣普通砖的密度等级应控制在 1850kg/m3 以内,砖砌体自重按 1900 kg/m3 采用

    25、。 3 干燥收缩值应不大于 0.75mm/m。 4 抗冻融性能应符合附录 A 免烧钢渣普通砖技术要求。 3.0 3 钢渣多孔砖的技术特性: 1 钢渣多孔砖的尺寸(长 宽 高) 240mm 115mm 90mm。 2 钢渣多孔砖的密度等级应控制在 1500kg/m3 以内,砖砌体自重按 1600 kg/m3 采用。 3 干燥收缩率应不大于 0.45mm/m。 4 抗冻融性能应符合附录 B 免烧钢渣多孔砖技术要求。 3.04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的抗 压强度设计值应根据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按表 3.0.4采用。 表 3.04 钢渣普

    26、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注:表列数值均为混合砂浆砌筑。 3.05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 龄期为 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的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0.5采用。 沿砌体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 砖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 M15 M10 M7.5 M5 0 MU20 3.22 2.67 2.39 2.12 0.94 MU15 2.79 2.31 2.07 1.83 0.82 MU10 - 1.89 1.69 1.50 0.67 DB63/ 6642007 3 表 3.05 弯曲抗拉和抗

    27、剪强度设计值 (MPa) 注 : 表列数值适用于混合砂浆砌筑的砌体,当有可靠试验数据时,表列强度设计值可作适当调整。 3.06遇有下列情况的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其强度设计值应分别乘以下列强度调整系数。 1 对钢渣普通砖砌体,当梁跨度 9.0m时;对钢渣多孔砖砌体,当梁跨度 7.5m时,梁下砌体 强 度调整系数取 a =0.9。 2 砌体构件截面面积 A 0.3m2 时,强度调整系数按下式确定: a =0.7 A 式中 a 强度调整系数; A 砌体毛截面面积( m2 )。 3 当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对表 3.0.4中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强 度调整系数 a 为 0

    28、.90; 对 表 3.0.5中的砌体各强度设计值, 强 度调整系数 a 为 0.80; 当 验算施工中的房 屋 构件时,取强度调整系数 a 为 1.0。 3.07 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墙体,可按砂浆强度为零确定砌体强度。 3.08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的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 3.0.8的规定 。 表 3.08 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 3.09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系数、收缩率可按表 3.0.9确 定 。 摩擦系数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第 3.2.5条的规定执行。 表 3.09 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

    29、系数、收缩率 强度类别 破坏特征 砂浆强度等级 M10 M7.5 M5 轴心抗拉 沿齿缝 0.19 0.16 0.13 弯曲抗拉 沿齿缝 0.33 0.29 0.23 沿通缝 0.17 0.14 0.11 抗剪 沿通缝 0.17 0.14 0.11 项目 钢渣普通砖 钢渣多孔砖 内照射指数( IRa ) 1.0 1.0 外照射指数 ( Ir ) 1.0 1.3 砂浆强度等级 M5 弹性模量( MPa) 1600f 剪变模量( MPa) 640f 线膨胀系数 8 10-6 /0 C DB63/ 6642007 4 3.010重砂浆砌筑干密度为 1900 kg/m3 的钢渣普通砖砌体导热系数按 0

    30、.75W/(m K)取 值 。重砂 浆 砌 筑 干 密度为 1600 kg/m3 的钢渣多孔砖砌体导热系数按 0.70W/(m K)取值。 3.011对 240mm厚的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墙双面抹灰(各 20mm)的空气隔声指数按 48dB 53dB采 用。 3.012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耐火极限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06)中硅酸盐砖 的耐火极限取值。 4 基本设计规定 4.1 一 般 规 定 4.1.1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在静载作用下的基本设计规定,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03-2001)中的粘土砖砌体结构规定执行。 4.1.2 无筋砌体

    31、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除应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03-2001) 第 五章规定执行外 , 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计算受压构件时,应考虑构件高厚比修正系数 =1.2。 2 轴向力的偏心距不宜超过 0.6y( y 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 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3 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 截面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 4.1.3 构件的允许高厚比计算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第六章规定执行。 4.2 构 造 要 求 4.2.1 一般构造要求均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

    32、001)第六章的规定。 4.2.2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部位采用钢渣普通砖砌体时,所用的砖和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表 4.2.2的规定。 表 4.2.2 砖和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 4.2.3 当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部位采用钢渣多孔砖砌体时,应用水泥砂浆将孔洞灌实。 4.2.4 不得采用砖配筋圈梁和砖配筋过梁。 4.3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4.3.1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 设置伸缩缝。 伸 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 砌 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伸 缩缝的间距可按表 4.3.1采用。 表 4.3.1

    33、钢渣普通砖及钢渣多孔砖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m ) 收缩率 0.2mm/m 地基土层情况 钢渣普通砖 水泥砂浆 稍潮湿的 MU15 M5 很潮湿的 MU15 M7.5 含水饱和的 MU20 M10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 DB63/ 6642007 5 注: 1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2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 以 适当减小。 3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 缝隙的伸缩作用。 4.3.2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并应符合节能建筑设计的要求。 4.3.3

    34、 屋面保温 ( 隔热 ) 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 6m, 并 与 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 30mm。 4.3.4 墙体配筋等其他防裂措施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第 6.3.2条至第 6.3.7 条的要求执行。 5 抗 震 设 计 5.1.1 一般规定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 5.1.1的规定。 2 对医院、 教 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 总 高度应比表 5.1.1的规定降低 3m, 层 数相应 减 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

    35、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 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 40%以上。 3 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 , 当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7.3.14条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 其 高度和层数应按表 5.1.1 的规定采用 表 5.1.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 m )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4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32 装配式无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有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无保温层

    36、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瓦材屋面、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80 房屋类别 墙厚度 ( mm) 烈 度 6 7 8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多 砌 钢渣普通砖 240 24 8 21 7 18 6 DB63/ 6642007 6 注: 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 嵌 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 1/2高度处; 2 室内外高差大于 0.6m时,房屋总高度应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 多于 1m。 5.1.2 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3.6m;底部框架 - 抗震墙房屋的底

    37、部层高,不应超过 4.5m。 5.1.3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表 5.1.3的要求。 表 5.1.3 房屋最大高宽比 注: 1 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 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宜适当减小 。 5.1.4 除房屋的顶层外,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 5.1.4的要求。 表 5.1.4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 m ) 注: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5.1.5 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 5.1.5的要求: 表 5.1.5 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 m ) 钢渣多孔砖 240 21 7 21 7 18 6 底部框架

    38、抗震墙 240 22 7 22 7 19 6 烈 度 6 7 8 最大高宽比 2.5 2.5 2.0 房 屋 类 别 烈 度 6 7 8 多层砌体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18 18 1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15 15 11 木楼、屋盖 11 11 7 底部框架 抗震墙 上部各层 同多层砌体房屋 底层或底部两层 21 18 15 部 位 6 度 7 度 8 度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0 1.2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2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0 DB63/ 6642007 7 注: 1 局部尺寸不足

    39、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弥补; 2 出入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5.1.6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 沿平面内宜对齐, 沿 竖向应上下连续; 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 宜 均匀。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 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 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 定 , 可采用 50 mm 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 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5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

    40、,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 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 5.1.7 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 匀对称布置。不允许采用砖砌体抗震墙。 3 底层框架 - 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 第 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 6 、 7 度时不应大于 2.5, 8 度时不应大于 2.0,且均不应小于 1.0。 4 底部两层框架 - 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 底 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 第 三层与底 部 第二层侧

    41、向刚度的比值, 6 、 7 度时不应大于 2.0 , 8 度时不应大于 1.5,且均不应小于 1.0。 5 底 部框架 - 抗震墙 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 5.1.8 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 ( GB50011-2001) 第六章的有关要求; 此 时, 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 等 级, 6 、 7 、 8 度可分别按三、二、一级采用。 5.1.9 多层砌体房屋及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抗震计算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的有关规定执行。 5.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

    42、施 5.2.1 多层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 房,应 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以下简称构造柱 ) : 1 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 5.2.1的要求 。 表 5.2.1 构造柱设置要求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5 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0.5 0.5 0.5 房屋层数 设 置 部 位 6 度 7 度 8 度 四、五 三、四 二、三 外墙四角, 错 层部 位 横墙与外墙交接处, 7 、 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隔 15m或单元横墙与外 纵墙交接处 DB63/ 6642007 8 2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 根据房屋

    43、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 表 5.2.1的要求设置构造 柱 , 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 教学楼、 医 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 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 表 5.2.1的要求设置构造 柱 ; 当教学楼、 医 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 按 2 款要求设置构造柱, 但 6 度不超过 层 、 7 度不超过三层和 8 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5.2.2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 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 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 在 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

    44、度时超过五层、 8 度时超过四层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 14,箍筋间距不 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 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 宜 小于 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或与埋深小于 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章表 5.1.1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 1/3楼层的构 造柱间距适当减

    45、小; 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 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 4.2m。 5.2.3 除现浇楼盖层外, 多层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房屋应按表 5.2.3的要求每层设置现浇 钢 筋混凝土圈梁。 表 5.2.3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5.2.4 多层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设在板底标高处。 2 圈梁在本节第 5.2.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3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配筋应符合表 5.2.4的要求;对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46、180mm,配筋不应少于 4 12。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 处,较大洞口两侧 六、七 五 四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 与内纵墙交接 处; 7 、 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八 六、七 五、六 内墙( 轴线)与 外墙交接处, 内 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 7 、 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 墙 类 烈 度 6 、 7 8 外墙和内纵墙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内横墙 同上;屋盖处间距 不应大于 7m; 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 15m; 构造柱对应部位 同上;屋盖处沿所有横墙, 且间距不应大于 7m; 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 7m; 构造柱对应部位 DB63/ 6642007 9

    47、表 5.2.4 圈梁配筋要求 5.2.5 多层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房屋 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120mm。 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 板 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20mm, 伸 进内墙的长度不应 小 于 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 80mm。 3 当板的跨度大于 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 与墙或圈梁拉结。 4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 8 度时房屋的屋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 应与梁、 墙 或圈 梁 拉结 。 5.2.6 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 ( 包括构造柱 )

    48、 或圈梁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 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 5.2.7 7 度时长度大于 7.2m的大房间,及 8 度时, 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 应沿墙高每隔 500mm配 置 2 6 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 5.2.8 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8 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 6 通长钢筋。 2 8 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 承长度不应小于 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3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 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 , 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4 突

    49、出屋顶的楼、电 梯间,构 造柱应伸到顶部,并 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设 2 6 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m。 5.2.9 坡屋顶房屋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檩条或屋面板应与墙及屋架可靠连接,房屋出入口 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锚固; 8 度时,顶层内纵墙顶宜增砌支承山墙的踏步式墙垛。 5.2.10 门窗洞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 240mm。 5.2.11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 ( 或桩承台 ) , 宜 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 底 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 否 则 应 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 1:2的台阶逐步放坡。 5.3 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5.3.1 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的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部位, 应 根据房屋的总层数按本章 5.2.1条的规定设置。 过 渡层尚应 在 底部框架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构造柱。 2 构造柱的截面,不宜小于 240mm 240mm。 3 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4 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4 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 7 度时不宜少于 4 16, 8 度时不宜少于 6 16。一般情况下, 纵向钢 筋 应锚入下


    注意事项

    本文(DB63664-2007 钢渣普通砖和钢渣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