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039201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疫病综合防治规范 2011 - 12 - 19发布 2011 - 02 - 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0392011 I 前 言 本规范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负责起草。 本规范起草人:党海森 官却扎西 祁全青 李光梅 、裴全帮。 DB63/T 10392011 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疫病综合防治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青海毛肉兼用
2、细毛羊的疫病综合防治和兽医站卫生保健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饲养细毛羊的牧场、种羊场、种羊推广区及牧户。 2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疫病综合防治 2.1 对国家公布的绵羊疫病实行强制性防疫,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参见附录A。 a) 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绵羊痘。 b) 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炭疽、魏氏梭菌病、棘球蚴病。 c) 三类动物疫病:肝片吸虫病、绵羊地方性流产、传染性脓包皮炎、腐蹄病、传染性眼炎、肠毒 血症、绵羊疥癣。 2.2 对其他流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要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程序,防治密度力争达到 100%,不留死角。 2.3 根据本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选择和使用疫苗及抗
3、寄生虫药物。 2.3.1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2.3.1.1 驱吸虫药 肝蛭净注射液、硝氯酚。 2.3.1.2 驱绦虫药 吡喹酮、氯硝柳氨(灭绦灵)、阿苯咪唑。 2.3.1.3 驱线虫药 阿苯咪唑、丙硫咪唑、左咪唑、芬苯哒唑。 2.3.1.4 广谱驱虫药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对线虫、蜘蛛纲和昆虫纲体有效。灭虫净片对蠕虫、蜘蛛纲和昆虫纲体有 效。 苯硫苯咪唑(达虫净)、丙硫咪唑5/对线虫有效; 20/对肝片吸虫有效;100/对矛性 双腔吸虫有效。 2.3.1.5 药浴药品 25%螨净、40%胺丙畏、12.5%双甲咪、12.5%新克疥、16%除癞灵。 杀虫油剂:喷洒防治蝇、蜱、瘙等,每只羊5 ml7
4、 ml;治疗疥癣时用青油5倍稀释后涂擦使用。 倍特(5%溴氰菊酯):喷洒浓度为80ppm.,20%氰茂菊酯:使用浓度为500ppm。 DB63/T 10392011 2 2.3.2 传染病疫苗简介 表1 传染病疫苗 疫苗名称 预防的疫病 接种方法和说明 免疫期 口蹄疫O、I型活疫苗 口蹄疫 皮下或肌注1ml,羔羊减 半 半年 口蹄疫灭活疫苗 肌注2ml,羔羊减半 半年 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 绵羊痘 股内侧皮下注射0.5ml 1年 无毒炭疽芽胞苗 炭疽 颈部皮下0.5ml 第11号炭疽芽胞苗 肌内或尾部皮内0.2ml, 皮下1ml 1年 羊四联苗 羊瘁疽、快疫、肠毒血 症、羔羊痢疾 皮下或肌注1m
5、l 半年 羊梭菌多联干粉菌苗 对腐败、肉毒、魏氏、 诺维氏梭菌病及破伤风 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 盐水稀释,皮下或肌注 1年 羊口疮弱毒苗 传染性脓疱皮炎 口腔粘膜内注射0.2 ml 2.4 首次使用一种疫苗或一种抗寄生虫药物,要先进行小群试验,确定安全有效后,方能进行大面积 推广使用。 2.5 对怀疑口蹄疫、绵羊痘和炭疽病的患羊,要及时确珍和上报当地政府,对患羊进行扑杀、对尸体 进行焚烧和深埋: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羊进行紧急时预防性接种免疫。 2.6 解除封锁的时间为:最后一只病羊死亡或治愈后3个月乃不在出现新病例时才可解除封锁。 2.7 对某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疫,要连续三年进行免疫预
6、防接种和预防性驱虫;停止预防后2年内 未见新病发生,经上级部门验收后,可定该病非疫区。 2.8 对本地区发生和流行过的传染病、寄生虫,要进行监测,一旦复发,应恢复对该病的防疫。 2.9 加强对三绦蚴病羊及带虫内脏的管理,不得随便丢弃病羊、内脏及羊头,不准将未经煮熟的内脏 喂犬,对包囊的内脏必须深埋。 2.10 对羊的蠕虫病进行冬季、秋季两季驱虫、驱虫时要充分利用草场划区轮牧时机在转场前驱虫,避 免重复感染。 2.11 对羊疥癣要进行剪毛后药浴和秋季药浴:在冬季发病时,对患羊进行隔离治疗。 2.12 对犬进行定期驱虫,每年每季度至少驱虫一次。对犬严格管理,限制饲养量,做到定点拴养,同 时要建立犬
7、的驱虫和疫苗注射情况档案,并实行佩戴耳标养犬制度。 2.13 根据本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制定每年的疫病防治程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参与疫病 防治程序的制定、实施和督查。 表2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疫病防疫程序表 疫病名称 兽药名称 用药时间 方法及说明 说明 口蹄疫 牛羊口蹄疫“O”型灭 活疫苗 3、9月份 肌注:临产前10-15 天不予注射,待康复 后补注 用完的 疫苗瓶 用5% DB63/T 10392011 3 绵羊痘 绵羊痘弱毒冻干活疫 苗 6月份中旬 皮下注射 羊快疫、羊猝疽、 羊肠毒血症、羔羊 痢疾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 活疫苗 3、8月份初 皮下或肌肉注射 羊口疮 羊传染脓孢
8、性皮炎细 胞冻干活疫苗 4、10月份下旬 口腔黏膜内注射 碱水消 毒或焚 烧处 理。 炭疽 无荚膜炭疽芽孢苗 5、6月份 皮下注射 内寄生虫病(线虫、 绦虫等) 丙硫咪唑阿维菌素等 1、2月份 8、9、10月份 口服 外寄生虫病(蜱螨 蚤虱、蝇等) 溴氢菊脂或螨净 7、9月份 药浴 狗驱虫 丙硫咪唑或吡喹酮 3、6、9、12月 份 口服 粪便焚 烧或深 埋 2.14 对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应采用交替用药的方法:即一种药物使用2年后,更换一次,避免产生 抗药性。 2.15 对进、出种羊场的羊只,要进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铁路检疫和交通要道检疫)、进出口检疫、 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并按有关规定进行
9、检疫,发放检疫证明;对不符合标准的羊只要按有关规定进行 处理。对饲养动物严格实行佩戴免疫标识制度。 2.16 加强对圈舍卫生环境管理,保持圈舍通风,干燥;经常清除圈舍粪便,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预防寄生虫的传播。对产羔圏进行产前消毒处理,药浴池在使用前要彻地清洗。 2.17 种羊场对不作种用的公羔要进行去势处理,以防劣质公羊流入市场作种用。 2.18 对其他动物的同源性疫病可参照本规范进行防疫。 3 兽医卫生保健 3.1 基本要求 为了确保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兽医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设立兽医室并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 员。 3.2 兽医室技术人员职责 3.2.1 制定年度疫病的免疫程序、检
10、疫计划、治疗方案、疫病检测计划。 3.2.2 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 3.2.3 制定重大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紧急防制措施。 3.2.4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开展有关的业务工作。 3.2.5 建立健全羊只的卫生保健档案,对种羊以个体为单位。主要内容包括:品种、羊只数量、性别、 年龄、产羔数、成活数、产毛量、提供种羊数、提供商品羊数、存栏数、免疫接种疫苗的名称、时间、 羊只死亡数量、死亡原因等。 DB63/T 10392011 4 3.2.6 指导羊只的饲养管理及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如绵羊人工授精、机械剪毛、羊穿衣、疫病防治 技术)。 3.2.7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3.
11、3 兽医室工作场所基本要求 3.3.1 兽医室应具有办公室、药品库房、诊断室、治疗室、隔离病房和病料处理场。 3.3.2 基本医疗设备:生物显微镜、冰箱、温箱、无菌操作台、液氮罐、消毒锅、手术台、手术架、 手术器械、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人工授精器械、常用麻醉剂、常用染色诊断剂、消毒剂、常规治 疗用药、酒精灯、75%酒精、工作服、口罩、乳胶手套、雨靴等。 3.3.3 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电脑和快速出诊交通工具、提高管理化水平。 3.4 兽医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 3.4.1 能够鉴别常见的原虫、线虫、吸虫、绦虫、绦蚴、蜘蛛昆虫。 3.4.2 掌握虫卵的漂浮法、沉淀法、贝尔曼幼虫分离法和涂片
12、诊断方法。 3.4.3 掌握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和投药方法。 3.4.4 掌握革兰氏染色、吉姆萨染色方法和细菌培养方法,对一般细菌作出诊断。 3.4.5 掌握炭疽的常规诊断和处理方法。 3.4.6 掌握布病、结核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琼脂扩散和态度反应试验)。 3.4.7 掌握疫苗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3.4.8 掌握一般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B63/T 1039201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简介 A1 口蹄疫 本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微口蹄疫病毒,大小为2024微米;口蹄疫病 毒型主要为A型O型。主要症状为:羊蹄叉、蹄冠发生水泡,水泡
13、破溃后形成烂斑,走路疼痛,跛行;吃 奶羔羊常发生出血性胃肠炎,引起大量死亡;怀孕母羊发生流产。 预防: 本病的发生具有周期性,常35年发生一次,春季易发。发现病畜,勿需治疗,就地捕杀, 并将疫情上报当地政府,进行封锁、消毒和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 A2 绵羊痘 本病是 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呈流行性。病原为痘病毒,大小为194*115毫微米。 主要症状为:病羊皮和粘膜上出现丘疹和脓包;成年羊死亡率在20%左右,羔羊在60%左右;母羊流产, 并永久性丧失生产能力。 预防:本病多发生在123月,底病羊无特殊治疗法。发现病羊后立即捕杀,并进行封锁,消毒和 预防绵阳痘鸡胚化弱病毒疫苗。在最后
14、一只羊死亡后2个月不再出现新病例时,才可宣布解除封锁。 A3 炭疽 本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为炭疽杆菌,大小为3811.5微米,在 染色的涂片种,细菌呈竹节状短链。注意症状为:潜伏期13天,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死亡前症 状为突然倒地、昏迷、发抖、磨牙、天然孔流出黑色血液。 预防:对怀疑为炭疽的病畜,经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确诊为炭疽时,对尸体要进行焚烧忽然深埋; 同时要向当地政府上报疫情,对疫区进行封锁、消毒和预防接种炭疽菌。 A4 布鲁氏杆菌病 本病是一种主要引起生殖系统疾病的慢性病。病原为种羊布鲁氏杆菌,大小为(0.6-1.5) (0.5-0.7)微米。主要症状为
15、:母羊在怀孕后期(4个月)发生流产,流产率在20%;公羊则发生睾丸 炎、附睾炎、慢性关节炎、跛行、行走困难。 预防:对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的病羊,应该淘汰处理。对疫区羊只要进行接种免疫。 A5 羔羊痢疾 本病是一种7日龄左右羔羊发生剧烈腹泻的传染病。病原较复杂,分别为B型产气荚膜棱菌、大肠埃 希氏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等。棱菌大小为(4-8)(1-1.5)为 微米。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在30%左右。 预防:对发病羔羊进行对症治疗。对疫区的母羊进行秋季痢疾菌苗,产前2-3周再进行一次加强注 射免疫。 A6 羊猝疽、羊快疫 本病是羊的最急性传染病,常呈混合感染;羊猝疽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棱菌,大小为41
16、.5微米; 羊快疫的病原为腐败棱菌,大小为(2-4)0.6微米。发病羊多为1.5岁以下,膘情中等的羊只,发病 突然,病程极短,往往看不到症状即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90%以上。 预防:病羊无特效疗法;只能采用免疫接种猝疽、快疫、肠毒血症三联菌苗进行预防。 A7羊肠血毒症 DB63/T 10392011 6 本病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棱菌,大小为(2-8)(1-1.5)病原主要 在肠内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毒素而使患羊中毒。因本病死亡的羊,时间稍长,肾脏即呈软泥状,因此, 本病又称为软肾病。其发病率在20%左右。 预防:对羊尸体要进行深埋,疫区要进行猝疽、快疫、肠毒血症三联菌苗
17、的预防接种。 A8 羊黑疫 本病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以肝实质的坏死病灶为特征,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病原为 B型诺维氏棱菌。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使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所以又称黑疫。大多数病羊在 发病3天内死亡。 预防:注射黑疫苗和羊厌气菌五联苗(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除快疫外, 对其他病的免疫保护可达一年。 A9 羊链球菌病 本病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特征为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各 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2-4倍;症状有体温升高、心跳在110次/分以上;孕羊流产。病原为 兽疫链球菌,根据症状和在胸、腹腔渗出液中见到3-5各
18、相连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即可确诊。 预防:在疫区发病季节来临之前,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进行普遍的预防注射,皮下注射3毫 升;3月龄羔羊还应在第一次注射后2-3周进行加强注射。 A10 消化道蠕虫病 蠕虫包括吸虫、绦虫、线虫。蠕虫病的病原种类较多,约100多种,虫体主要寄生在消化道、肝脏、 胰脏内。而且常呈混合感染,症状也比较相似,在治疗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广谱驱虫药,或复合 制剂可一举驱出体内的全部虫体。 吸虫类主要有: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 绦虫类主要有:扩张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点无卵黄腺绦虫。 线虫类主要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
19、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细 颈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圆线虫和类圆线虫。 症状:消化不良、拉稀、下痢,便血、消瘦、生长缓慢,下颌和胸腹部水肿,感染严重的患畜常在 春季发生大批死亡。 防治:秋季驱虫、冬季驱虫。 A11 肺丝虫病 本病是有寄生在肺支气管内的丝状网尾线虫和小型肺丝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症状:呼吸困难、流鼻 涕、甩头、喷鼻。感染严重时,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不愿走动、喜卧、体温升高、衰竭死亡。 防治:秋季驱虫、冬季驱虫。 A12 三绦蚴病 三绦蚴病是指寄生在羊肝、肺上的棘球蚴,寄生在羊脑内的多头蚴 和寄生在羊内脏上的细颈囊尾 蚴 。羊患棘球蚴病后,肝肺上出现大量包囊,肝肺
20、功能下降、消瘦、衰竭死亡。羊感染多头蚴后,主 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精神沉郁、盲目运动、呆立、消瘦、失明、转圈运动、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羊感 染细颈囊尾蚴后,症状不明显。三绦蚴病主要是由犬类传播的,在防治羊三绦蚴病的同时,要加强对犬 绦虫病的防治。 防治:加强羊的集中屠宰管理,发现感染病有病原的脏器要集中深埋处理;对非正常死亡的羊只, 切勿乱丢,要深埋,防治被狗或其他野生动物食用后传播本病。 A13 犬绦虫病 犬绦虫的病原分别为细粒棘球绦虫,多头绦虫和泡状带绦虫,虫体寄生在犬小肠内。患犬消瘦,精 神沉郁、不愿跑动、拉稀、便血、粪便中常有绦虫节片。羊只吃入被犬粪污染的牧草后,便会发生三绦 蚴病。因此
21、,防治犬绦虫病不仅对犬有益,而且是预防羊三绦蚴病的有效措施。 DB63/T 10392011 7 防治:对家犬和牧犬实行佩戴耳标养犬制度,限制饲养量,做到定点拴养,对野犬进行捕杀,并进 行定期驱虫;对驱出的粪便要集中深埋。驱虫药品为吡喹酮药饵。可用氢溴酸槟榔碱进行诊断性驱虫。 A14 疥癣 是危害细羊毛业发展的重大寄生虫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为痒螨和疥螨,寄生在皮肤内和毛根处。 主要症状就是掉毛,皮肤炎症;由于奇痒,患羊不停啃咬患部;食欲下降,消瘦,春季发生大批死亡。 患畜一般在12月至4月期间发病,此间的虫体特别活跃,在皮肤内掘洞,吞食组织,大量繁殖。5-11月 停滞发育,虫体潜伏在羊的皮肤皱
22、折及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患畜出现自愈。如不治疗,来年继续发病。 防治:疥癣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剪毛后的夏季药浴和秋季药浴。对患羊要进行隔离治疗,注射伊维菌 素、碘硝酚等。 A15 蜱、虱、蚤等外寄生虫病 病原主要有硬蜱、软蜱、毛虱、血虱、羊蝇、蠕形蚤等。虫体寄生在体表,肉眼可见。由于虫体大 量吸血和释放毒素,患羊奇痒,不停踢咬患部、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掉毛、瘫痪、患羊最后衰 竭死亡。 防治:在发病季节向羊体喷洒5ml-7ml杀虫油剂和其他超低容量喷雾剂。 A16 羊鼻蝇蛆病 本病是由羊鼻蝇寄生在羊鼻腔、鼻窦内引起寄生虫病。患羊流鼻液,有时可见脓性或血性鼻液;呼 吸困难、甩头、喷鼻、食欲减退、消瘦、有时可见神经症状,感染严重的患畜常衰竭而死。 防治:在成蝇飞翔季节向羊喷洒5ml-7ml杀虫油剂。在初冬可用敌敌畏熏蒸法治疗,也可以用伊维 菌素、氯氰碘硫柳胺钠、碘硝酚进行注射治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