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40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10102011 高寒牧区草产品加工技术规范 2011 - 08 - 23 发布 2011 - 09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10102011 I 前 言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马有泉、施建军、董全民、马玉寿、杨蜀、盛丽、关定国、李善龙、孙小弟、 董文斌、冉建和、李斌、周文书、王彦龙。 DB63/ T10102011 1
2、 高寒牧区草产品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寒牧区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草产品加工中草种选择,青干草、草捆、草块、草颗 粒和青贮加工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3000 m3500 m得高寒牧区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草产品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1 豆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T 14699.1 饲料采样方法 GB/T 16765 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GB 61425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
3、分级 DB63/T 240 青贮饲料技术规程 DB63/T 330 老芒麦栽培技术规范 DB63/T 391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范 DB63/T 394 小型打贮草机械选型配套作业技术规程 DB63/T 490 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DB63/T 491 燕麦与一年生豆科饲草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DB63/T 492 牧草捆裹青贮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青干草 指适时收割的牧草、细茎饲料作物,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而成能够长期贮存的青绿干草。 3.2 草捆 牧草经过干燥或晒制调成干草后,为方便贮存、运输和利用,利用打捆机将其打成一定形状的草捆, 根据形状有小方捆、
4、大方捆和圆柱形捆三种。 3.3 DB63/ T10102011 2 捆裹青贮 捆裹青贮是将新鲜牧草等原料切短后,用捆裹机高密度压实打捆,然后用塑料拉伸膜裹包起来,使 草捆处于密封状态,从而造成了一个最佳的发酵环境,在厌氧条件下,经20-30天,最终完成自然发酵 过程。 3.4 草粉 指将适时收获的牧草或饲料作物,进行自然干燥或人工高温快速干燥,用机械粉碎成一定细度的粉 状,进行贮藏或用以加工草颗粒或作为配合饲料的原料。 3.5 草颗粒 指将粉碎到一定细度的草粉原料与水蒸气充分混合均匀后,经颗粒机压制而成的饲料产品。 4 草产品生产技术 4.1 一年生牧草生产技术 4.1.1 品种选择 适宜品种
5、有:青引1号燕麦、青引2号燕麦、林纳燕麦等品种,种子质量要求达到GB 6142规定的三 级以上标准。混播豆科草种以箭筈豌豆为主,种子质量要求达到GB 6141规定的三级以上标准。 4.1.2 栽培技术 燕麦栽培按DB63/T 490执行,燕麦与箭 豌豆混播按DB63/T 491执行。 4.1.3 播种期 6月上旬-6月下旬。 4.1.4 刈割时间 燕麦开花期至灌浆期,箭筈豌豆结荚期,混播适宜刈割期确定以燕麦为主。 4.2 多年生牧草生产技术 4.2.1 草种选择 适宜草种有:垂穗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无芒雀麦等,种子质量 要求达到GB 6142 规定的三级以上标准。
6、 4.2.2 栽培技术 按DB63/T 330、D B63/T 391执行。 4.2.3 刈割 4.2.3.1 刈割时间 DB63/ T10102011 3 自第二年开始在灌浆-乳熟期(8月上中旬)刈割。 4.2.3.2 留茬高度 刈割留茬高度5 -8 。 5 一年生牧草草产品加工技术 5.1 燕麦草产品加工技术 5.1.1 青干草 在开花期至灌浆期,选择晴朗的天气刈割(有茎秆压扁机的,使用压扁机将燕麦茎秆压扁)。在原 地或另选一地势高处将青草摊开暴晒,每隔2-3小时翻晒1次,水分降至40 %-50 %(用力拧扭草束能拧 成绳,但不形成水滴),用搂草机或人工把草搂成垄,继续翻晒干燥,使其含水量
7、降至30 %-35 %(紧 握干草束或揉搓时无沙沙声,经多次搓拧不折断),用集草器或人工集成小堆干燥,保持草堆的松散通 风,直至牧草含水量降至15 %-17 %(用手揉搓时会破裂发出喀嚓声,易于折断)时收集运回,选择通 风干燥的地方堆成草垛,再晾1天-2天,每天轻翻1次-2次,堆垛。 5.1.2 草捆 5.1.2.1 捡拾打捆 在田间晾晒1天-2天(牧草含水量在25 % 以下时),用捡拾捆草机捡拾后打成方捆或圆捆,草捆标 准按DB63/T 394执行。 5.1.2.2 高密度草捆 用固定式高密度捆草机将田间捡拾打捆的草捆进行二次压缩, 草困密度达到380 /-500 /。 5.1.3 捆裹青贮
8、 按DB63/T 492执行。 5.1.4 青贮 按DB63/T 240执行。 5.1.5 草粉 5.1.5.1 原料 选择颜色青绿或黄绿、含水量15 %以下(用手揉搓时会破裂发出喀嚓声,很容易折断)的燕麦青干 草作为草粉加工原料,杜绝发霉、变质干草进入加工程序。 5.1.5.2 草粉加工 选择直径2 mm- 4 mm筛目的饲料粉碎机进行加工。 5.1.5.3 草粉贮藏 草粉加工后,定量分装,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注意防潮、防火。 DB63/ T10102011 4 5.1.6 草颗粒 5.1.6.1 配料准备 按复合草颗粒单位生产量准备草粉和配料。配料根据生产目的和家畜确定。 5.1.6.
9、2 颗粒加工 混合均匀的原料进入草颗粒成型机挤压成型,碎散部分回笼再加工,成型颗粒进入散热冷却装置, 冷却后的草颗粒含水量不超过13 %。 5.1.6.3 颗粒规格 直径8 mm、6 mm、4.5 mm、3.2 mm。 5.1.7 草块 5.1.7.1 铡切 将含水量8 %-10 %原料均匀喂入铡草机,调整刀片位置,草秆铡切的长度为3 -5 。 5.1.7.2 压块 混合均匀的原料进入草块成型机挤压成型,碎散部分回笼再加工,成型草块进入散热冷却装置,冷 却后的草块含水量不超过16 %。 5.2 燕麦与箭筈豌豆草产品加工技术 5.2.1 青干草 在燕麦开花期至灌浆期,选择晴朗的天气刈割(有茎秆压
10、扁机的,使用压扁机将燕麦茎秆压扁)。 在原地或另选一地势高处将青草摊开暴晒,每隔2小时-3小时翻晒1次,水分降至40 %-50 %(用力拧扭 燕麦草束能拧成绳,但不形成水滴;箭筈豌豆茎秆由绿色转变为深绿,挤压茎秆有水渗出),用搂草机 或人工把草搂成垄,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30 %-35 %(紧握燕麦干草束或揉搓时无沙沙声,经多 次搓拧不折断;箭筈豌豆叶片摇动时发出沙沙声,易脱落),用集草器或人工集成小堆干燥,保持草堆 的松散通风,直至牧草含水量降至15 %-17 %( 用手揉搓时会破裂发出喀嚓声,易于折断;箭筈豌豆叶 片摇动时大部脱落,茎秆易折断)时收集运回,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堆成草垛,再
11、晾1天-2天,每天轻 翻1次,堆垛。 5.2.2 草捆 按本规范5.1.2.1和5.1.2.2执行。 5.2.3 捆裹青贮 按DB63/T 492执行。 5.2.4 青贮 按本规范5.1.4执行。 5.2.5 草粉 DB63/ T10102011 5 按本规范5.1.5.1、5.1.5.2和5.1.5.3执行。 5.2.6 草颗粒 按本规范5.1.6.1、5.1.6.2和5.1.6.3执行。 5.2.7 草块 按本规范5.1.7.1和5.1.7. 2 5.1.5.3执行。 6 多年生禾草草产品加工技术 6.1 青干草 在牧草灌浆期-乳熟期,选择晴朗的天气刈割。在原地或另选一地势高处将青草摊开暴
12、晒,每隔1 小时-2小时翻晒1次,水分降至40 %-50 %(用力拧扭草束能拧成绳,但不形成水滴),用搂草机或人工 把草搂成垄,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30 %-35 %左右(紧握干草束或揉搓时无沙沙声,经多次搓拧 不折断),用集草器或人工集成小堆干燥,保持草堆的松散通风,直至牧草含水量降至15 %-17 %(用 手揉搓时会破裂发出喀嚓声,易于折断)时收集运回,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堆成草垛,再晾1天-2天, 每天轻翻1次-2次,堆垛。 6.2 草捆 按本规范5.1.2.1和5.1.2.2执行。 6.3 捆裹青贮 按DB63/T 492执行。 6.4 青贮 按本规范5.1.4 执行。 6.5 草粉
13、 按本规范5.1.5.1、5.1.5.2和5.1.5.3执行。 6.6 草颗粒 按本规范5.1.6.1、5.1.6.2和5.1.6.3执行。 6.7 草块 按本规范5.1.7.1 、5.1.7 .2和5.1.5.3执行。 7 检查 7.1 采样 按GB/T 14699.1执行。 7.2 标准 DB63/ T10102011 6 草颗粒按GB/T 16765执行,青贮质量标准按附录B执行。 7.3 标签 草颗粒和草粉的标签制作按GB 10648执行。 DB63/ T10102011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干草分级标准 青干草分级标准见表A.1。 表A.1 青干草分级标准 青干
14、草特征及标准 栽培禾本科牧草 豆科、禾本科混播 青干草组成 %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禾本科 95 75 60 豆科 50 35 20 粗蛋白质 10 8 6 12 9 7 胡萝卜素(g/) 20 15 10 25 20 15 纤维素 28 30 33 27 29 32 矿物质 0.3 0.5 1.0 0.3 0.5 1.0 水分 17 17 17 17 17 17 DB63/ T10102011 8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青贮质量评价标准 青贮质量评价标准见表B.1。 表B.1 青贮质量评价标准 项 目 标 准 色 泽 常接近于作物原先的颜色。若青贮前作物为绿色,
15、青贮后仍为绿色或黄绿色为最佳。 气 味 通常具有轻微的酸味和水果香味,类似刚切开的面包味和香烟味。 结 构 植物的结构(茎、叶等)应能清晰辨认。结构破坏及呈黏滑状态是青贮严重腐败的标志。 DB63/ T10102011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不同调制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 不同调制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见表C.1。 表C.1 不同调制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 青贮 自然风干 项目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燕麦草 7.29 6.28 16.44 4.62 4.21 30.12 2 龄披碱草 5.82 4.43 31.72 3.71 2.94 31.77 3 龄披碱草 6.66 4.21 16.40 3.89 3.12 26.23 4 龄披碱草 6.21 4.46 24.5 4.01 3.44 32.74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