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63/ T9412010 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规范由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中心、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马桂花、杨秀玲、陈秀钧、袁红英、马崇亮、谢洪福。 DB63/ T9412010 1 芦笋温室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芦笋温室生产的产量指标、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温室芦笋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2、。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产量指标 定植后第一、二年可视生长情况适当采收;进入生产期,产量达1.500吨/公顷一1.800吨/公顷 (1000.00千克/亩一1200.00千克/亩)。 4 育苗 4.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丰产、休眠期短、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 要求:纯度99% 、净度99%、含水量 7%。 4.2 苗床准备 4.2.1 施用基肥 苗床施腐熟的农家肥37.500吨/公顷一45.000吨/公顷 (2500
3、.00kg/666.7m 2 一3000.00kg /666.7m 2 ) 、 磷酸二铵0.030吨/hm 2 (20.00kg /666.7m 2 )、钾肥0.015吨/hm 2 (10.00kg/666.7m 2 ) 耕翻入土,精细整 地后作畦。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 4.2.2 苗床育苗 床土耙细耙匀,苗床规格宽1.3m-1.5m,床长不超30m,床 间留过道20cm,高15cm,踏实。用土壤处 理剂消毒,翻耙一遍,将床面耱平,浇足底墒水。苗床处理按GB/T 8321要求执行。 4.2.3 营养钵育苗 DB63/ T9412010 2 过筛细干土70%,腐熟农家肥20%,草
4、木灰10%,每千克营养土中加磷酸二铵5g,充分混匀。把营养 钵挨个成行摆放在准备好的苗床上,钵体之间间隔要适中,以1cm-1.5cm为宜。 4.3 种子处理 4.3.1 浸种消毒 种子用消毒剂浸种2h,放入30-40的温水中浸种48h,每12h换水一次。包衣种子直接播种。 4.3.2 催芽 取出经过处理的种子,用纱布包住,置于20-25的环境中避光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2次, 当种子有10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4.4 播种 4.4.1 播种时间 适宜春播,播种时间是每年的3月至4月。 4.4.2 播种方法 苗床育苗,按行距20cm开沟,沟深2cm-3cm,然后按 5cm-8cm株距点播,覆
5、盖2cm厚的过筛细土。播 种后充分浇水,用地膜盖严封好,不出苗不放风,20%-30%出苗后揭膜通风。 营养钵(6cm 10cm)育苗,每钵播一粒,平放覆土2cm,浇透水。 4.5 苗床管理 4.5.1 温度管理 适宜地温为15-25,播种到出苗适宜的气温为25-30 ,出苗后至定植前适宜的气温为20 -25,棚内温度低于15需加温,高于32放风降温。 4.5.2 湿度管理 苗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保持床土湿润 。 4.5.3 肥水管理 当幼苗3条分枝时,用0.225吨/公顷 -0.3 00吨/公顷(15. 00kg/666.7m 2 - 20.00kg/666.7m 2 )复合肥 进
6、行追肥。 4.5.4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GB 4285、GB/T 8321要求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拔除杂草。 4.6 炼苗 定植前7d-10d,通风炼苗。 4.7 壮苗标准 苗高20cm-25cm,3-4个分枝,地下贮藏根5-7条定植。 DB63/ T9412010 3 5 定植 5.1 定植前准备 5.1.1 消毒处理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落叶,按照GB 4285、GB/T 8321要求进行消毒。 5.1.2 基肥施用 施农家肥60.000吨/公顷一75.000吨/公顷 (4000.00kg/666.7m 2 5000.00kg/666.7m 2 ) , 复合肥0.075 吨/公顷 (50.0
7、0kg/666.7m 2 ),土壤耕翻20cm,整平。 5.2 定植方法 开沟,沟宽40cm,沟深10cm,即可按照行距90cm、株距30cm,将芦笋苗植于沟内,定植深度6cm-8cm。 定植后覆土3cm-5cm,待7d-8d天缓苗后覆土3cm-5cm,第一次覆土后应浇透水。 芦笋苗按大小分级分别 定植。 5.3 查苗补苗 定植后1个月内要及时查苗补苗。 6 田间管理 6.1 浇水 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待水渗下后再覆土,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墒情变化适时浇水。 6.2 施肥 定植后一个月追尿素0.150吨/公顷一0.225吨/公 顷(10.00kg / 666.7m 2 一15.00kg/ 666.
8、7m 2 ),或 复合肥0.225吨/公顷一0.300吨/ 公顷(15.00kg / 666.7m 2 一20.00kg/ 666.7m 2 )。9月份芦笋进入秋发阶 段,再开沟追农家肥45.00吨/公顷一60.00吨/公 顷(3000.00kg / 666.7m 2 一4000.00kg/ 666.7m 2 ,磷酸二 铵0.150吨/公顷 (10.00kg/ 666.7m 2 ),氯化钾0.150吨/公顷 (10 .00kg/ 666.7m 2 ),复合肥0.150吨/ 公 顷(10.00kg/ 666.7m 2 )。11月底清园后,结合中耕松土,开沟追施复合肥0.60吨/公顷一0.75吨/
9、公顷 (40.00kg/ 666.7m 2 一50.00kg/ 666.7m 2 ),尿素0.30吨/公顷 ( 20.00kg/666.7m 2 )。春季进入采笋期后可 视情况随水开沟追肥,每隔15d20d施肥一次,施复合肥0.225吨/公顷一0.300吨/ 公顷(15.00kg/ 666.7m 2 一20.00kg/ 666.7m 2 )。 6.3 中耕覆土 从开始抽新茎起,结合中耕进行覆土,每次覆土2cm,逐步增加覆土高度,至10cm-15cm。 6.4 冬季管理 11月底,把芦笋茎秆割掉,并把残枝落叶全部清除干净,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清园后浇一次水, 结合中耕松土,施地虫净和地菌净各4k
10、g,把垄 整成鱼背状,盖上地膜。在11月夜晚盖上草苫,冬季棚 内温度白天20-28,晚上10-15。 DB63/ T9412010 4 6.5 留母茎 定植当年保留嫩茎,每段留取2条-3条,到10月底使母茎茎秆达8条-10条,横茎达0.8cm以上,高1m 以上,根长70cm以上。用铁丝搭架加固。 6.6 病虫害防治 按照GB 4285、GB/T 8321规定进行病虫害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7 采收 7.1 采笋时间 采收期为8年-10年。定植后第二、三年可适当采收芦笋, 4月开始采笋,采笋期的长短与笋龄有关。 幼龄期一般只能采25天-30天,成龄期可采60天-80天。 7.2 采笋方法
11、 嫩茎长度为20cm-25cm时齐地面割下,采完后将嫩茎整理,分级捆扎、装箱、用湿布盖好出售。可 暂时放于阴凉处,切不可用水浸泡以免腐烂变质。 DB63/ T9412010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表 表A.1 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表 病虫害名称 选用药剂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猝倒和立枯病 50福美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 400倍灌根 10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250倍喷雾 7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喷雾 7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7 茎枯病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喷雾 7 75%
1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7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8 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喷雾 7 炭疽病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7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7 白粉病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倍喷雾 10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倍喷雾 7 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800倍喷雾 7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倍喷雾 7 霜霉病 7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 1000倍喷雾 7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喷雾 7 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喷雾 7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倍喷雾 10 灰霉病 速克灵烟雾剂 熏蒸200克/667m 2 10 72%普力克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喷雾 7 枯萎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倍喷灌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