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8792010 同德小花碱茅 Puccinellia tenuiflora (Griseb) Scribn .et Merr.cv.Tongde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6 - 01 发布 2010 - 07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8792010 I 目 次 前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名词术语 . . 1 3.1 野生栽培品种 . . 1 3.2 形态特征 . . 1 3.3 生物学特性 . . 1 3.4 生产性状 . . 1 3.5 适应性 .
2、 . 1 3.6 抗逆性 . . 2 3.7 生育期 . . 2 4 品种及名称来源 . . 2 5 形态特征 . . 2 6 生态学特性 . . 2 7 生产性状 . . 2 7.1 干草产量 . . 2 7.2 干草品质 . . 2 8 适宜栽培地区 . . 2 9 栽培利用方式 . . 3 DB63/ T8792010 II 前 言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程起草人:贾志锋、周青平、刘军芳、刘文辉、吴雅玲、梁国玲、汪新川、杜玉红、 李进芳、 何玉龙、李寿林。 本规程自 2010年 07月 01日起实施。 DB63/
3、T8792010 1 同德小花碱茅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同德小花碱茅的品种来源、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状、适宜栽培地区及栽培利用方式 等。 本规程适用于选择栽培同德小花碱茅时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1091-2006 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 3 名词术语 3.1 野生栽培品种 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种经驯化,可以人工栽培,且遗传性状稳定。 3.2 形态特征 品种在形态和结构上表现出的外观特
4、征。 3.3 生物学特性 品种在生产性状、生长发育节律、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具有的内在特性。 3.4 生产性状 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能稳定遗传的性状。 3.5 适应性 品种对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DB63/ T8792010 2 3.6 抗逆性 品种对寒、热、旱、涝、盐碱、贫瘠等逆境的忍耐和抵抗能力。 3.7 生育期 一种牧草在栽培地区从出苗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4 品种及名称来源 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 enuiflora (Griseb) Scribn et Merr.cv.Tongde是青海省畜牧兽医 科学院草原研究于 1971年在青海省 同德县巴滩地区采集
5、的野生种,经过30多年的栽培驯化而成。2007 年11月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野生栽培品种(登记号343)。 5 形态特征 多年生疏丛型草本,须根发达,茎直立,灰绿色,株高45cm70cm,具34节。叶片线性,长5cm 16cm,宽0.15cm0.4cm,叶舌膜质截平,长约0.1 cm。圆锥花序开展,长10cm20cm,主轴平滑,每节 分枝26个;小穗含34花,长0.3cm0.5cm,小穗柄粗糙;颖和稃质地薄,初呈草绿色,开花后变为 淡红紫色;第一颖短,约为第二颖之半,第二颖长0.12cm0.14cm。成熟后常被内外稃包裹,松包果实, 用于捻揉可使颖果脱离;颖果极小,纺锤形至椭
6、圆形,棕色,长约0.1cm。 6 生态学特性 耐寒,耐旱,但喜土壤湿润,耐盐碱;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生长年限达6年以上。在青海省高 寒地区海拔4000m以下地区种植,能安全越冬,在pH8.5 9.0的土壤上均生长良好。3700m以下地区播种 当年生长十分缓慢,入冬休眠前仍处于分蘖阶段或有个别植株进入拔节或抽穗阶段,第二年起可完成生 育期;在3700m4000m的地区,甚至要到第三年才能完成生育期。 7 生产性状 7.1 干草产量 2龄到5龄人工草地每公顷青干草产量2300kg 3000kg,6龄及以上产量明显降低。 7.2 干草品质 盛花期青干草含粗蛋白质10.54%,粗脂肪2.71%,粗纤
7、维36.73% ,无氮浸出物43.82%,粗灰分5.73% (其中钙0.24%,磷0.2%)。 8 适宜栽培地区 在青海省高寒地区海拔4000m以下地区种植,能安全越冬,在pH8.5 9.0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DB63/ T8792010 3 9 栽培利用方式 海拔高度3300m以下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下旬播种,最迟不宜晚于7月上旬;海拔高度3300m4000m 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最迟不宜晚于6月25日之后。 种子田条播量9kg/hm 2 12kg/hm 2 ,条播行距为30cm;饲草田条播量12kg/hm 2 15kg/hm 2 ,条播行距 为15cm30cm;撒播量15kg/hm 2 18kg/hm 2 ;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地面,播后耙耱覆土、镇压。播 种深度1cm2cm,墒情较差时,也不宜超过2.5cm。 同德小花碱茅病虫害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 农药使用参照 GB4285 1989 农药安全使用 标准进行。锈病用粉锈宁或 15%的氟硅酸液喷雾;黑粉病用 1%的福尔马林或 5%的皂矾液浸种;蚜虫、 粘虫等害虫用 2.5%的溴氰菊酯乳油 375g/hm 2 喷雾。 可单播或混播建立人工草地或改良退化天然草地,适宜在盐碱地种植,有改良盐碱地的作用,种植 3年后脱盐效果明显。单播时宜做放牧场利用,打贮青干草时,存在收获的草中杆多叶少的弊端。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