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9062010 香瓜茄 长丽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8 - 04 发布 2010 - 08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906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民和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西宁市种子管理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利柱、郭有才、张煜、王艳红、刘延杰、密良录、李建奎、张黎明、郎忠礼、 吴平、铁梅芳、隆国明、罗勇、蔡建华。 DB63/ 9062010 1 香瓜茄 长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瓜茄长丽的植
2、物学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种植地区,对其经济性状、栽培技 术要点、生产能力进行了说明。 本标准可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园艺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 检验、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民和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于2004年从甘肃省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试种而成。属茄科 ( Solanaceae)茄属( Solanum )中以果实为主要产品器官的草本植物,学名 Solanum muricatum L。 2009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审定,定名为长丽,品种合格证号 为青审香瓜茄2009001。 2.2
3、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植株半直立,无限生长型,茎外被白色的柔毛,较柔软,多分枝,近圆形,茎粗1.00厘米0.30 厘米,节间长11.00厘米1.50 厘米;叶椭圆形,互生,单叶,无托叶,叶色 深绿;全株叶片数30.00 片4.00片,叶长18.50厘米1.00厘米,叶宽9.50厘米1.00厘米,叶柄长5.60厘米0.50厘米。 2.2.2 花果性状 花两性,聚伞花序,小花数14朵3朵,小花梗长0.65厘米 0.15厘米,花萼直径1.00厘米0.10厘米, 萼片5片,淡绿色,三角形,花冠5裂,蓝紫色与白色相间,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基部,并与裂片互生,花 药2室,裂孔开裂,雌蕊1枚,子房
4、由2个心皮构成,上位,由假隔膜分成多室,胚株多数,中轴胎座。 果实为多汁浆果,呈椭圆形,上面有紫色的条纹,成熟时果皮金黄色,果实纵径11.00厘米1.00厘米, 横径7.00厘米0.50厘米。 2.2.3 经济性状 单果重280.00克20.00克,单株果数26.00粒 2.00粒,成熟果实含干物质7.28%,总糖9.15%,维 生素C0.018%,水份92.72%,钙128.65毫克/千克,硒0.0752 毫克/千克。 2.2.4 生育期 扦插至定植期25天5天,期间0 积温375.3075.30。定植 至开花期35天5天,期间0 积温525.6075.30,开花期至采收期135天15天,期
5、 间0积温2025.40225.20。从扦 插至采收生育期为205天15天,期间0积温2926.30210.80。 DB63/ 9062010 2 2.2.5 抗逆性 耐寒性、耐旱性较强。 2.2.6 抗病性 中抗灰霉病。 2.3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扦插育苗,扦插营养体为新生的鲜嫩茎枝,无病害,无缺损,长度12.00厘米2.00厘米。扦 插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将扦插营养体直插于土壤中,覆土压紧;扦插营养体露出地面4.00厘 米6.00厘米,行距10.00厘米15.00厘米,株距5.00厘米7.00厘米。 扦插后待苗长至7片8片真叶,40天5天时定植,定植前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20.000吨
6、/公顷 150.00吨/公顷(8000.00千克/亩-10000.00千克/亩),纯氮0.081吨/公顷0.108吨/公顷(5.40 千克/亩 7.2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0.104吨/公顷0. 138吨/公顷(6.90千克/亩9.20千克/亩), 氧化钾0.075 吨/公顷0.113吨/公顷(5.00千克/亩7.50千克/亩);定苗:行距40.00厘米50.00厘米,株距28.00 厘米30.00厘米,保苗数3.750万株/公顷4.950万株/公顷(2500.00株/亩3300.00株/亩)。 定植后10天15天浇1次2次缓苗水,以后视土壤墒情适量浇水。当第一果穗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 开始追
7、第一次肥,以后每到下一果穗果实膨大期都要追肥,结合浇水追施纯氮0.023吨/公顷0.034吨/ 公顷(1.50千克/亩2.25千克/亩), 五氧化二磷0.023吨/公顷0.034吨/公顷(1.50千克/亩2.25千克 /亩),氧化钾0.023吨/公顷0.034吨/公顷(1.50千克/亩2.25千克/亩)。 采用单秆整枝法,主枝结果,侧枝全部去除。株高30.00厘米40.00厘米时吊蔓,第三果穗采收结 束后开始落蔓,将秧蔓盘成环形埋于定植沟内,待45天长出新根后剪去地上环形部分枝条。选留先开放 的4朵5朵花,其余的全部疏除,一个花序保留3粒4粒果。早晚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用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
8、化学药剂及早防治。 3 生产能力及适宜地区 3.1 生产能力 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88.500吨/公顷112.500吨/公顷(59 00.00千克/亩7500.00千克/亩);高肥 力条件下产量112.500吨/公顷135.000吨/公顷(7500.00千克/亩9000.00千克/亩)。 3.2 适宜地区 适宜我省日光温室中种植。 DB63/ 9062010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驮岭村 A.2 时间 2008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1850.00米,年降水量360.70 毫米,年平均气温7.8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9、0初日为3月 19日,终日为11月11日,期间积温为3230.70,稳定通过5初日为4月9日,终日10月23日,期间积 温3094.40,无霜期186天。土壤类型栗钙土、黄沙土, 黑钙土、质地疏松。土壤有机物 1.20%-2.10%、 全氮0.17%、全磷0.69%、全钾2.41%、碱解氮82.00毫克/千克、速效磷13.70毫克/千克、速效钾220.00 毫克/千克,属湟水流域灌区,灌溉条件较方便。 DB63/ 9062010 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肥力条件下 产量88.500吨/公顷112.500吨/公 顷(5900.00千克/亩7500 .00
10、千克/亩)。2007年民和县马场垣 乡团结村温室种植1.000公顷(15.00亩),产量107.345 吨/公顷(7156.30千克/亩)。2007年巴州镇洒 力池村温室种植1.000公顷(15.00亩),产量93.581吨/公 顷(6238.70千克/亩)。2008年民和县总堡 乡三垣村温室种植1.000公顷(15.00亩),产量89.436吨/公顷(5962.40千克/亩)。 B.2 高肥力条件下 产量112.500吨/公顷135.000吨/公顷(7500.00千克/亩9000.00千克/亩)。 2007年民和县川口镇 驮岭村温室种植1.33公顷(20.00亩),产量135.281吨/公 顷(9018.70千克/亩)。2008年民和县马场 垣乡香水村温室种植0.400公顷(6.00亩),产量124.746吨/公顷(8316.40千克/亩。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