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884-2010 羌活生产操作规程(SOP).pdf

    • 资源ID:1494444       资源大小:607.3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884-2010 羌活生产操作规程(SOP).pdf

    1、 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8842010 羌活生产操作规程(SOP)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topterygium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6 - 04 发布 2010 - 07 - 04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884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的要求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大学医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福安、田丰、魏全嘉、李永平、俞科贤、李建民、李向阳、王

    2、祖训、王有庆、 童丽、刘占厚。 DB63/ T8842010 1 羌活生产操作规程(SOP)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羌活生产中生产基地选择,种子与种苗生产技术,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药材采收与 初加工技术,药材质量检测技术,药材包装、运输、贮藏技术等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农业和中藏药材研究、教学、种植部门对宽叶羌活和羌活的生产基地选择、种子种苗 生产与质量检测、种植与田间管理、药材采收与初加工、药材分级与质量检测、药材包装运输贮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3、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 5084 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

    4、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 3 定义 3.1 待苗期 播种当年称为待苗期。 4 生产基地选择 4.1 海拔与地势 4.1.1 海拔高度 DB63/ T8842010 2 海拔高度应在1650m-3800m范围内。 4.1.2 地势 地势为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 4.2 气候条件 4.2.1 温度 年平均气温-1,7月份平均气温12,日平均气温0的年积温1600。 4.2.2 降水 年降水量240mm。 4.2.3 光照 自然光照21000Lx。 4.3 环境空气质量 基地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上,上风口10km之内不得有污染源(有毒有害气体、烟尘、

    5、粉尘)。大气 质量要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至二级标准。 4.4 土壤质量 4.4.1 土壤类型 土种为栗钙土、灌淤土、黑钙土、灰褐土、灰钙土等;土质为轻壤、中壤或沙壤土。 4.4.2 土壤肥力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10.0g/kg,全氮 1.0g/kg,碱解氮100 .0mg/kg,速 效磷20.0mg/kg,速效钾100.0mg/kg,pH值=7-8.5。 4.4.3 土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 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指标应符合GB15618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4.5 灌溉水质量 4.5.1 灌溉条件 有灌溉条件或年自然降水量500mm的地区。 4.

    6、5.2 灌溉水质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 种子及种苗生产 5.1 种子生产 5.1.1 前茬 DB63/ T8842010 3 选择种植过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等作物或休闲地作为前茬,忌连作,实行2年-3年轮作。 5.1.2 整地 5.1.2.1 秋耕 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耕深20cm-25cm,耙平,拣拾田内杂草及石块。 5.1.2.2 冬灌 候均温降至3之前时进行冬灌,灌足,灌透。次年1月-2月镇压土地。 5.1.2.3 春耕 地表解冻10cm以上时结合施基肥浅翻,蘑平。 5.1.3 肥料和土壤处理 5.1.3.1 有机肥 播前结合春耕施腐熟农家肥60.00

    7、T/ hm 2 75.00T/ hm 2 (4000 kg/0.067hm 2 -5000kg/0.067hm 2 ) 或腐熟麻渣(菜籽粕饼)0.75 T/ hm 2 1.20T/ hm 2 (50 kg/0.067hm 2 -80/0.067hm 2 ),草木灰0.751.20 T/ hm 2 1.50T/ hm 2 (50kg/0.067hm 2 -100kg/0.067hm 2 )。腐熟有机肥也可结合秋耕施用。 5.1.3.2 无机肥 施磷酸二铵0.23 T/ hm 2 0.30T/ hm 2 (15 kg/0.067hm 2 -20kg/0.067hm 2 ),或尿素0.08 T/ h

    8、m 2 0.11T/ hm 2 ( 5 kg/0.067hm 2 -7.5kg/0.067hm 2 )和过磷酸钙1.05 T/ hm 2 1.20T/ hm 2 ( 70 kg/0.067hm 2 -80kg/0.067hm 2 ),其他复合化肥按N:P 2O5=1:2-1:2.5的比例折算施用,氯化钾0.15 T/ hm 2 0.30T/ hm 2 (10kg/0.067hm 2 -20kg/0.067hm 2 )。 5.1.3.3 土壤处理 先均匀地撒施有机肥和化肥, 然后用40%辛硫磷乳油500 ml/0.067hm 2 -1000ml/0.067hm 2 兑水30kg均匀 喷于地表,立

    9、即浅耕(耙),耱平。 5.1.4 播种 5.1.4.1 播种期 春播:3月至5月,以土壤解冻,气温稳定通过3为宜。 秋播:一般在9至10月份,不晚于土壤封冻前。 5.1.4.2 播种量 5kg/0.067hm 2 -7.5kg/0.067hm 2 。 5.1.4.3 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 除去杂质。 种子质量应达到种子分级标准, 种子采收晾晒干后即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用赤霉素25ml+20%萘乙酸5g用75%酒精10ml或热水 充分溶解,加水50kg搅匀,放入50kg-60kg干种子,浸 泡40h,然后按种子和细河沙1:5(体积)比例搅拌均匀,堆放于室外阴凉处。每周翻一次,直至气温 DB6

    10、3/ T8842010 4 下降至开始结冰时为止,堆放至次年开春摊开,晾散,待播。秋播时种子处理同上,待种子凉干后即行 播种。 5.1.4.4 播种方法 待苗期可与农作物套种,选择农作物种类可为油菜、蚕豆、小麦、青稞等。需要中耕培土的根茎类 作物(如马铃薯、胡萝卜等)不能与羌活套种,套种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与单种农作物相同,无 特殊要求。 条播:套种作物播种后,按行距30cm,深1cm-2cm将种子带沙均匀条播入沟内; 撒播:套种作物播种后,撒播羌活种子于地表,耱地,镇压。 5.1.4.5 浇水 按照套种作物的要求进行浇水。 5.1.5 田间管理 5.1.5.1 待苗期 除净杂草。 5.1

    11、.5.2 营养生长期 5.1.5.2.1 间苗定苗 播后第二年春季齐苗后,真叶达2片时,按株距10cm进行间苗;真叶达4片以上时,按株距20cm-25cm 定苗,留苗0.8万株/0.067hm 2 -1.0万株/0.067hm 2 。 5.1.5.2.2 中耕除草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中耕(松土)除草2至3次,中耕宜浅,勿伤及根。 5.1.5.2.3 田间选种 每年在返青、生长旺盛期观察田间植株叶片生长形态、色泽,发现与原品种标准不一致的植株挖出 并淘汰。 5.1.5.2.4 水肥管理 5.1.5.2.4.1 浇水 视降雨量和土壤墒情灌溉(或喷灌),保持土壤湿润,不得长时间积水。 5.1.5.2.

    12、4.2 追肥 结合浇水于5月中、下旬追施磷酸二铵0.23 T/ hm 2 0.30T/ hm 2 (15 kg/0.067hm 2 -20kg/0.067hm 2 ), 6、7月结合中耕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料22.50 T/ hm 2 30.00T/ hm 2 (1500kg/0.067hm 2 -2000/0.067hm 2 ) 5.1.5.2.4.3 根外追肥 生长旺盛期(7至8月)喷施磷酸二氢钾0.2%-0. 3%溶液 30 kg/0.067hm 2 -50kg/0.067hm 2 ,药材丰产 王45g/0.067hm 2 兑水45kg,两种植物生长剂可混合喷施,连续2至3次,间隔时间:1

    13、0d-15d。 5.1.5.2.5 病虫鼠害防治 DB63/ T8842010 5 根腐病用40%药材病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 根系土壤湿润为止; 叶斑病用 40%药材病菌灵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 15 kg/0.067hm 2 喷雾防 治; 蚜虫用杀灭菊酯3 支/0.067hm 2 兑水 50kg 喷雾防治; 鼠害采用人工弓箭法和 D 型肉毒素生物灭鼠制剂制成毒饵进行防治。 5.1.5.3 生殖生长期 5.1.5.3.1 生长期 持续3年-5年。 5.1.5.3.2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中耕除草及病虫草鼠害防治同“5.1.5

    14、.2.4、 5.1.5.2.2、5.1.5.2.5”。 5.1.6 种子采收 5.1.6.1 种子成熟标准 果实色泽变紫红,内藏种子色泽达到或接近正常成熟的种子色泽。 5.1.6.2 种子采收期 8月中旬至9月上旬。 5.1.6.3 种子采收方法 种子成熟期, 在田间淘汰与原品种标准不一致的变异植株或异品种植株, 选择植株形状、 花冠形态、 色泽与原品种标准一致的单株,种子随熟随收,从花梗处剪下果实,晾晒至干燥后脱粒。 5.2 种苗生产 5.2.1 整地和施肥 同5.1.2和5.1.3。 5.2.2 播种 5.2.2.1 播种量 10kg/0.067hm 2 -15kg/0.067hm 2 。

    15、 5.2.2.2 种子处理 同5.1.4.3。 5.2.2.3 播种方法 同“5.1.4.4”,行距15cm。 5.2.3 田间管理 5.2.3.1 待苗期和营养生长期管理 DB63/ T8842010 6 同“5.1.5”。出苗后当真叶达2片时,按株距10cm进行间苗;真叶达4片以上时,按株距5cm-8cm 定苗,留苗5.0万株/0.067hm 2 -8.0万株/0.067hm 2 。 5.2.3.2 越冬管理 同“5.1.2.2”。 5.2.3.3 育苗年限 出苗1年后起苗移栽。 5.3 种子种苗分级 5.3.1 种子分级指标 以种子纯度、千粒重(或筛选孔径) 、生活力(或发芽率) 、净度

    16、、含水量为指标进行分级(见表1)。 表1 羌活种子分级质量指标 项 目 原种种子 一级种子 二级种子 纯度(% ) 大于等于 98 95 95 千粒重( g) 大于等于 或筛选孔径(mm) 3.9 2.2 筛上粒 3.8 2.0 筛上粒 3.6 1.8 筛上粒 生活力(% ) 大于等于 25 22 20 处理后发芽率(% ) 大于等于 19 15 11 净度(% ) 大于等于 90 85 80 含水量(% ) 大于等于 13 13 13 备 注 1. 每个等级内的种子必须具有正常种子的色泽、气味,无病粒。 2. 必须是采收不超过三年的种子。 3. 种子处理方法见“5.1.4.3”。 5.3.2

    17、 种苗分级指标 以种苗品种纯度、根长、根完整度、芦头完整度、百株重量为分级指标。羌活一年、二年生种苗分 级质量指标分别见表2、表3。 表2 羌活一年生种苗分级质量标准 级 别 项 目 原种种苗 一级种苗 二级种苗 品种纯度(% ) 98 95 95 根 长( cm) 14 12 10 根完整度(% ) 92 90 85 芦头完整度(% ) 100 100 100 单株干重( g) 1.1 1.0 0.8 病虫感染 无 无 无 DB63/ T8842010 7 表3 羌活二年生种苗分级质量标准 级 别 项 目 原种种苗 一级种苗 二级种苗 品种纯度(%) 98 95 95 根 长(cm) 25

    18、25 20 根完整度(%) 90 85 80 芦头完整度(%) 100 100 100 单株干重(g) 3.2 3.0 2.5 病虫感染 无 无 无 5.4 种子种苗质量检验方法 5.4.1 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种子的扦样、净度、发芽、真实性和纯度、水分含量等项目的检验方法按照 GB/T 3543.1-7 执行。 每批种子均需挂种子标签,标注以下内容: 品种、级别、产地、采收日期、生产者、验收人。 5.4.2 种苗检验方法 采挖后,随机取种苗100株,根据叶形、叶色、根部色泽,统计异品种种苗数,计算品种纯度。同 时测量根长,计算根完整度和芦头完整度。重复取样2份,计算其平均值。 随机取种苗100

    19、株,称重。重复取样2份,计算单株根鲜重平均值。已测鲜重的种苗自然风干、称重, 计算单株根干重平均值。 每批种苗均需挂标签,标注品种、数量、产地、苗龄、级别、生产者、采挖日期。 6 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 6.1 直播生产 6.1.1 前茬与整地 同“5.1.1,5.1.2”。 6.1.2 施肥与土壤处理 播前施优质有机肥30.000T/ hm 2 45.00T/ hm 2 (2000 kg/0.067hm 2 -3000kg/ 0.067hm 2 ),磷酸二 铵0.23 T/ hm 2 0.30T/ hm 2 (15kg/0.067hm 2 -20kg/0.067hm 2 )或尿素0.15 T/

    20、hm 2 0.23T/ hm 2 ( 10kg/0.067hm 2 -15kg/0.067hm 2 )和过磷酸钙1.20 T/ hm 2 1.50T/ hm 2 ( 80kg/0.067hm 2 -100kg/0.067hm 2 );用40%辛硫磷乳油进行土壤处理后立即耕翻,耙耱平整。 6.1.3 播种 6.1.3.1 播种期 春播:3月至5月,以土壤解冻,气温稳定通过3为宜,与农作物套种。 秋播:一般在9月至10月份,不晚于土壤封冻前。 DB63/ T8842010 8 6.1.3.2 播种量 4kg/0.067hm 2 -6kg/0.067hm 2 。 6.1.3.3 种子处理 同“5.1

    21、.4.3”。 6.1.3.4 播种方法 同“5.1.4.4”。 6.1.4 田间管理 6.1.4.1 待苗期 按套种农作物的要求实施田间浇水、追肥、除草、防治病虫草鼠害。 候均温降至3时冬灌,灌足、灌透,冬季碾地镇压。 6.1.4.2 营养生长期 6.1.4.2.1 间苗定苗 出苗后按株距5cm间苗一次,缺苗地段移栽补苗。苗高5cm,有4-5片真叶时,按行株距30cm 20cm 定苗。密度1.0万株/0.067hm 2 -1.5万株/0.067hm 2 。 6.1.4.2.2 浇水与追肥 定苗前适时浇水,并追施磷酸二铵0.15T/ hm 2 0.23T/ hm 2 (10kg/0.067hm

    22、2 -15kg/0.067hm 2 )。 6.1.4.2.3 根外追肥 生长旺盛期(7至8月)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溶液30kg/0.067hm 2 -50kg/0.067hm 2 ,重复2至3次, 间隔10d-15d。 6.1.4.2.4 病虫鼠害防治 同“5.1.5.2.5”。 6.1.4.2.5 越冬管理 同“5.1.2.2”。 6.1.4.3 第三年管理 6.1.4.3.1 水肥管理及病虫鼠害防治 同“5.1.5.2.4”、 “5.1.5.2.5”。 6.1.4.3.2 摘花茎 植株现蕾期,分期分批摘除花茎和花蕾,勿伤叶片。 6.2 移栽苗生产 6.2.1 整地、施肥 DB6

    23、3/ T8842010 9 土地要平整,耕翻深20cm,耙细耱平。 结合耕翻施腐熟有机肥料30.00T/ hm 2 45.00T/ hm 2 (2000kg/0.067hm 2 -3000kg/0.067hm 2 ),磷 酸二铵0.23 T/ hm 2 0.30T/ hm 2 (15kg/0.067hm 2 -20kg/0.067hm 2 )。 土壤处理同“5.1.3.3”。 6.2.2 移栽 6.2.2.1 移栽时间 出苗当年9月或翌年开始返青时移栽。 6.2.2.2 起苗方法 在移苗前将羌活苗挖起,避免伤根、断根,捆成小把(100株/把)。近距离移栽,随挖随栽。较远 距离移栽,先用潮湿土假

    24、植,应在5天内移栽。假植种苗不可洒水。 6.2.3 栽植 6.2.3.1 密度 行距30cm,株距20cm,栽植密度1.0万株/0.067hm 2 -1.5万株/0.067hm 2 。 6.2.3.2 方法 按行距要求开沟,深15cm-20cm,放置种苗的一侧铲成30 -45的斜面。种苗按株距的要求摆放于沟 内斜面,根系要自然舒展,不可弯曲,叶片及生长点露出地面即可。立即覆土,稍加镇压。 栽好的地块灌足水,注意不可长时间积水。 待地面麻黄时轻耙地或浅松土,破除板结。 6.2.4 田间管理(生长期 2 年) 6.2.4.1 第一年 6.2.4.1.1 缓苗期 移栽后10d-15d内若干旱无雨,即

    25、浇一次水,以后视降雨量和土壤墒情浇水(或喷灌),保持土壤 湿润,直至长出新叶,地面不得积水。 田间杂草应及时铲除,结合锄草浅松土。 移栽苗缓苗后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铵0.15T/ hm 2 ( 10kg/0.067hm 2 )。 6.2.4.1.2 生长旺盛期 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溶液3 0kg/0.067hm 2 -50kg/0.067hm 2 ,药材丰产王45g/0.067hm 2 兑水45kg, 两种植物生长剂可混合喷施,连续2至3次,每次间隔10d-15d。 6.2.4.1.3 病虫鼠害防治 同“5.1.5.2.5”。 6.2.4.1.4 摘花茎 当植株抽出花茎并形成花蕾时

    26、,及时剪摘花序。 DB63/ T8842010 10 6.2.4.2 第二年 水肥管理与病虫草鼠害防治及摘花茎同“6.2.4.1”。 7 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7.1 采收 7.1.1 采收时间 春季3月-5月真叶未露地面或秋季9月-10月地上部分枯黄后采挖。 7.1.2 采收工具 3-5齿铁杈、铁锹、木榔头、竹筐等。 7.1.3 清理地面 拣去枯萎的茎叶和吹挂到地面的杂物,露出羌活在地面的茎叶残迹。 7.1.4 起挖 人工起挖,起挖的深宽度比羌活直侧根深宽2cm以上为宜,防止铲伤、铲断羌活根。挖开后,打碎 土块,拣出药材,顺序码好,装筐。 7.1.5 运输 使用专用车辆,将药材筐运到初加工地点。

    27、 7.2 初加工 7.2.1 加工场地 在药材生产地就近建立干燥、通风、遮光、离交通干线5km外处清洁无污染的水泥场地。每加工完 相同一批药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场地,晾晒干后再用。 7.2.2 去茎 用刀砍去羌活茎叶,芦头应留1cm,用手剥去残存叶柄。 7.2.3 清洗 将药材放入水泥槽内,用水喷淋冲洗净泥土砂粒,水洗时间不得超出5min。 7.2.4 晾晒 在半遮光场地上,摊开,晾晒至半干,用手搓去须根后,再晾晒至完全干燥。 7.2.5 加挂标签 按加工批次加挂标签,其标签应注明品种、等级、数量、采挖地点、采挖时间、加工单位、加工地 点及负责人。 8 药材质量与检测 DB63/ T88420

    28、10 11 8.1 鉴别 8.1.1 显微鉴别 8.1.1.1 横切面 8.1.1.1.1 羌活根茎 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菲薄,韧皮部多裂隙,形成层或环。木质部导管较多。韧皮部、骨 髓和射线中均有多数油滴,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直径约200m,内含黄棕色油状物。 8.1.1.1.2 宽叶羌活根茎 木质部导管较少,导管中有成片的木纤维群,髓部更宽大,油室直径180m。余同羌活根茎横切面。 8.1.1.2 粉末 8.1.1.2.1 羌活 粉末为棕黄色。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大多狭长,壁薄或稍厚,内有淡黄色分泌物及淀粉粒溶化 后的痕迹,并常见金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分泌道碎片旁常毗连导管或

    29、木栓细胞。薄壁细胞大多呈 纵长条形,多数含淡黄色分泌物及油滴,并充满淀粉粒,经水合氯醛液透化后,残留类圆形淀粉粒痕迹。 少数细胞无色,有的表面隐约可见交错纹理。导管有网纹导管、螺纹导管、网状螺纹导管和尖缘纹孔导 管。木栓细胞呈淡棕色,充满黄棕色或棕色物,壁薄,微弯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脐点、 层纹均不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块状分泌物为黄棕色,大小不等。 8.1.1.2.2 宽叶羌活 粉末为灰黄色。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大多狭长,壁薄,内有淡黄色分泌物及淀粉粒溶化后的痕 迹,条状分泌物少见。薄壁细胞大多无色。呈纺锤形或细长形,纺锤形者直径20m-38m,壁稍厚, 表面有明显的斜向

    30、交错纹理,有的细胞内可见菲薄的横隔;细长的细胞壁薄,直径10m-27m,细胞 界限不明显。导管主要为网纹导管,直径7m-53m,网孔较稀疏。有的纹孔梭形而大,并有螺纹导管, 直径8m-27m。木栓细胞呈淡棕色,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壁薄,微波状弯曲,断面观较少 见,细胞多列、扁平,直径8m-17m,外侧有较厚的落皮层,细胞界限不明显,内含黄棕色物。淀粉 粒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m-10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偶见复粒,由2分粒组成。 8.1.2 理化鉴别 8.1.2.1 化学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入适量乙醚,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2-3滴, 2

    31、%氢氧化钾3滴,在水浴上微加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pH为 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使 乙醚层界面处显紫红色。 8.1.2.2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溶解并加至10ml,点于 氧化铝-CM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展开,展距17.5cm,置紫外灯光下观察荧光。 8.1.2.3 物理鉴别 取本品饮片置紫外灯光(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间有黄白色。 DB63/ T8842010 12 8.1.2.4 性状鉴别 采用羌活品种鉴别标准。 8.2 药材质量分级 药材表面为棕黑色或暗棕色。断面呈菊花心,有朱砂

    32、点,质量差者呈棕、黄、白相间的纹理,或呈 中空腔。气香浓,质量差者气膻、味苦辛。 8.2.1 一等 呈圆柱形,全体环节紧密,似蚕状,长8cm-14cm,芦下直径0.8cm-2.5cm。总挥发油含量 2.80%(ml/g)。 8.2.2 二等 跟头部瘤状突起,呈不规则块状或粗短主根上分生出4-10条支根,丛生或结成团块,无细须根。总 挥发油含量2.80%(ml/g)。 8.2.3 三等 呈长条形,长短、大小不分,间有破碎。总挥发油含量 2.80%(ml/g)。 8.3 检测技术 药材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浸出物、有效成分等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附录部分提供的方法进

    33、行检测。 9 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 9.1 包装 将晾干的药材装入无毒、密闭的容器内。 9.2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车厢干燥,并有防晒、防雨、 防潮等措施,禁止其他有毒、有污染的物质混装。 9.3 贮藏 9.3.1 基本条件 仓库应通风、干燥、阴凉、避光,无污染、无异味,并具有防鼠、防虫的措施。 9.3.2 湿温度 仓库的相对湿度为45%-60%,温度控制在0-20之间。 9.3.3 放置 药材包装箱应放置在距地面20cm的木板上,距离墙壁 50cm,放置层数为5层以内,袋装药材应放在 货架上。 DB63/ T8842010 13 9.3.4 注意事项 药材贮存期间应注意防虫蛀、霉变、破损、受潮等现象的发生,做好定期检查和养护工作。如有受 潮、发霉,摊开晾晒干后重新装袋,不宜暴晒。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884-2010 羌活生产操作规程(SOP).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