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756-2008 生猪养殖小区防疫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4438       资源大小:497.1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756-2008 生猪养殖小区防疫技术规范.pdf

    1、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7 5 6 2 0 0 8 生猪 养殖小 区防疫 技术规 范 2 0 0 8 - 1 2 - 2 6 发布 2 0 0 9 - 0 1 - 2 4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7562008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防疫管理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基础设施建设的卫生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饲养管理的卫生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防疫技术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猪病推荐免疫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A.1 商品猪免疫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A.2 种母猪免疫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A.3 种公猪免疫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猪养殖小区免疫档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动物一、二类疫病名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C.1 一类动物疫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7 C.2 二类动物疫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DB63/T 7562008 I I 前 言 为规范青海省生猪养殖小区防疫工作,提高生猪养殖小区兽医卫生管理水平,保障生 猪养殖小区的 养殖健康,提高生猪养殖业经济效益,实现畜产品安全,促进生猪养殖小区健康、稳 步发展,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特

    10、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按 GB/ T 1. 1 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马睿麟、王谢忠、张立成、 王永平、 王兰琳、南木加。 DB63/T 7562008 1 生猪养殖小区防 疫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猪养殖小区的防疫管理原则、基础设施建设的防疫要求、饲养管理的 防疫要求和防 疫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在生猪养殖小区从事生猪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 ) 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11、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T 1782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 17824.1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 GB/T 17824.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 17824.4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T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

    12、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 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DB63/T550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DB63/559病害畜禽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007年国家主席令第 71号)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2005年国务院发布)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2006年国务院发布) 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 1999年 10月

    13、19日农业部发布)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1999年农业部令第 96号公告)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2006年农业部令第 67号公告) 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方案 ( 2007年农业部 17号公告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猪养殖小区 是指在适合生猪养殖的地域内, 按 照集约化养殖要求, 由 若干农户自愿合作建设的、 专 门从事生 猪 养殖, 有一定规模、 饲 养设施和防疫设施完备, 技术规程统一, 管理措施一致, 生猪生产相对集中或 相 对封闭的养殖区域。以下简称养殖小区。 DB63/T 7562008 2 3.2 免疫接种

    14、人为地将疫 (菌) 苗通过注射、口服、 饮水、 点眼、 滴鼻、 气雾免疫的方式输入动物机体,使之 获 得免疫力。 3.3 全进全出制 同一猪舍实施生猪同批次投放,同时间出栏的养殖管理模式。 4 防疫管理原则 4.1 养殖小区防疫工作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4.2 养殖小区防疫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4.3 养殖小区应成立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养殖小区的日常工作和防疫工作。 5 基础设施建设的卫生要求 5.1 选址 养殖小区的选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关 于选址的相关要求。 5.2 环境卫生 应符合 GB/ T 178

    15、24.4 和 NY/ T 388的相关规定。 5.3 布局要求 5.3.1 养殖小区布局应本着分区规划、人猪分居、 合理布局的原则,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隔离 区 应严格分区。 5.3.2 各区间防疫间距不少于 50 米。 5.3.3 生活区、办 公区应位于小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位或侧风位,且 应在紧邻小区大门内侧集中布 置 。 兽医室、隔离间、贮粪场等设施应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和地势最低处。 5.4 猪舍设计 执行 GB/ T 17824.1 的相关规定。 5.5 设施设备 执行 GB/ T 17824.3 的相关规定进行选购、安装或建造。 5.6 消毒设施 养殖小区和生产区大门处均设

    16、置供出入车辆消毒与大门同宽、长 6 米、深 0. 5 米的水泥结构消毒 池 , 同时要设置供出入人员更衣、 消 毒的更衣消毒室和值班室, 每 个单元和每栋猪舍门口、 兽 医室及病猪 隔 离区门口等均要设置与门同宽、长 1. 5 米的消毒池或设置消毒盆。 5.7 小区内和单元内设净道和污道,并互不重叠和交叉, 人员、猪和物资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净道 主 要用于猪周转、饲 养员行走和运送饲料等,宽度 4 米 8 米,污 道主要用于转群、运 送粪污等, 宽度 2 米 4 米。 5.8 兽医室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兽医人员、 必备的检验消毒仪器设备和防治、化验、消毒 等 药品。 6 饲养管理的卫

    17、生要求 6.1 饲养管理执行 NY 5033的相关规定。 6.2 实行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 6.3 养殖小区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 6.4 应在非疫区引进猪只 ,并有产 地检疫 证明,引 入后至少 隔 离 30 天,在此期间,进行 观察、检 疫, 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合群饲养。 6.5 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使用应符合 NY 5032的相关要求,兽药使用应符合 NY 5030的相关要求。 DB63/T 7562008 3 6.6 坚持定期和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 发现疑似病猪立即隔离观察,并采取有 效 防范措施。 6.7 猪饮水质量应符合 NY 5027的相关规定。 6.8

    18、养殖小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T 18596的相关规定。 6.9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等工作。 7 防疫技术措施 7.1 预防免疫 7.2 总体要求 养殖小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 地进行猪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7.3 参考免疫程序及免疫病种 见附录 A。 7.3.1 技术要求 7.3.1.1 应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并 做好疫苗管理,按 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 输 。 7.3.1.2 免疫接种时应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7.3.1.3 免疫过程中

    19、要做好各项消毒,同时要做到 “ 一猪一针头 ” ,防止交叉感染。 7.3.1.4 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 7.3.1.5 当发生动物疫情时,应对受威胁的猪进行紧急免疫。 7.3.1.6 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生猪养殖小区免疫档案见附录 B。 7.4 疫病监测 7.4.1 养殖小区内养殖场 (户)应当接受并配合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按照国家和地方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组 织实施的疫病监测、采样和疫病调查等工作。 7.4.2 养殖小区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 订 适合本养殖小区的疫病监测计划。 7.4.3 监测病种

    20、和监测方法按 DB63/T 550进行。 7.5 疫情报告 7.5.1 养殖小区应建立疫情统计、登记、报告制度。 7.5.2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和动物疫情管理办法及青海省动物疫情报告管 理 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本养殖小区生猪疫情。 7.6 疫情处置 7.6.1 当发生一般动物疫病时, 应 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 采 取隔离、 治 疗、 免疫预 防 、 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 7.6.2 当发现口蹄疫、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时,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 控 制机构,严格按照国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

    21、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 案等的有关规定 处置。 7.7 消毒 7.7.1 根据生产实际,制订切合本养殖小区实际的消毒计划和程序。 7.7.2 定期对饲养工具、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必要时带猪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 放消毒剂, 以保证其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母猪的消毒。 7.7.3 在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 应立即对所在圈舍进行局部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 的 猪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7.7.4 在生猪出栏后,应对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 DB63/T 7562008 4 7.7.5 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 二类疫病流行初期,

    22、或在本养殖小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类 疫 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养殖小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一、二类动物疫病名录见附件 C. 7.7.6 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消毒:清 扫 高压水冲洗 喷洒消毒剂 清洗 熏蒸消毒或干燥( 或火 焰 ) 消毒 喷洒消毒剂。 7.8 隔离 7.8.1 养殖小区应建立完整的隔离制度。 7.8.2 对引进猪和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观察、诊治或处理。 7.8.3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均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7.8.4 养殖小区内户与户饲养人员之间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7.8.5 生产区内

    23、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生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 7.8.6 严禁小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 严禁小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从小区外请 进 兽医的,进入生产区前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7.9 无害化处理 对养殖小内区所有病死猪及可能被污染的产品 ( 包括猪肉、 内 脏、 骨、 血 、 皮 、 毛 等)按 GB/ T 16548 及 DB63/559 的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猪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和饲草料等物品 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7.10 检疫 7.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的相关规定执 行

    24、生猪调入、调出 检疫报检制度。 7.11 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 7.11.1 养殖小区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取得养殖代码。 7.11.2 养殖小区的生猪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工作按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7.11.3 养殖小区内年出栏量在 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的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按 规模养猪场 标 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7.11.4 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应当连续、完整、真实,保存时间为 2 年。 7.12 人员管理 7.12.1 养殖小区养殖从业人员应身体健康, 并定期对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养殖小区人员健康档案 。 7.12.

    25、2 饲养人员上岗应着工作服、鞋、帽,并要求定期清洗消毒。 7.12.3 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经消毒、更换消毒工作衣、鞋、帽方可进入。 7.12.4 患有人畜共患病和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严禁从事饲养工作。 7.12.5 饲养人员家中不得饲养同本小区相同的动物。 DB63/T 7562008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猪病推荐免疫程序 A.1 商品猪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 1 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 注 1 7 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注 2 20 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 21 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注 2 23 25 日龄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 注 2 链球菌

    26、 型灭活疫苗 注 2 28 35 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 猪肺疫二联苗 注 2 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 注 2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注 2 55 日龄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注 2 60 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 猪瘟弱毒疫苗 70 日龄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 猪肺疫二联苗 注 2 备注: 1 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 2 注 1:在母猪带毒严重,垂直感染引发哺乳仔猪猪瘟的猪场实施。 3 注 2: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 DB63/T 7562008 6 A.2 种母猪免疫程序 A.3 种公猪免疫程序

    27、 免疫时间 使 用 疫 苗 每隔 4 6 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 初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经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产前 4 6 周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 注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注 2 备注: 1 种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2 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 3-5月份(蚊虫出现前 1 2 月), 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 次。 3 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 4 注 2: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 免疫时间

    28、 使 用 疫 苗 每隔 4 6 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 每隔 6 个月 猪瘟弱毒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备注: 1 种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2 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 3-5月份(蚊虫出现前 1 2 月), 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 3 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 DB63/T 7562008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猪养殖小区免疫档案 户主 单元 猪舍 数量 进 栏时间 免疫时 间 疫苗名 称 疫苗批 号 生产厂 家 免疫人 员 备注 DB63/T 7562008 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动物一、二类疫病

    29、名录 C.1 一类动物疫病 口蹄疫、 猪 水泡病、 猪瘟、 非 洲猪瘟、 非 洲马瘟、 牛 瘟、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 海绵状脑病、 痒 病 、 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 ( 高致性禽流感 ) 、鸡新城疫 C.2 二类动物疫病 多种动物共患病: 伪狂犬病、 狂犬病、炭疽、 魏氏梭菌病、 副结核病、 布鲁氏菌病、 弓形虫病、 棘 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牛病: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恶性卡他热、 牛白血病、 牛出血性败血病、 牛结核病、 牛焦虫病、 牛 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 维斯纳病 猪病: 猪乙型脑炎、 猪细小病毒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丹毒、 猪肺疫、 猪链球菌病、猪传 染 性萎缩性鼻炎、 猪支原体肺炎、 旋毛虫病、 猪囊尾蚴病 马病: 马传染性贫血,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马 鼻疽、巴贝斯焦虫病、伊氏锥虫病 禽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 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 兔病: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水生动物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对虾杆状病毒病 蜜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螨病、大蜂螨病、白垩病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756-2008 生猪养殖小区防疫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