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pdf

    • 资源ID:1494422       资源大小:309.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pdf

    1、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7 2 6 2 0 0 8 菜豆 青引 架豆一 号 2 0 0 8 - 0 6 - 1 7 发布 2 0 0 8 - 0 7 - 2 0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7262008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颁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宁市种子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煜、冯黄波、王志远、白生录、贺庆安。 DB63/ 7262008 1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 1

    2、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菜豆青引架豆一号菜豆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形态特征、 经 济性状、 栽 培技术 要 点、生产能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作为各级园艺科研、 教 学、 推 广、 生 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 殖、 推 广、 检 验 、 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西宁市种子站于 1999年起从武汉市种子公司引进泰国架豆王菜 豆品种,经提纯选 育而成。属豆科 ( Leguminosae) 菜豆属 ( Phaseolus) 中的栽培种 , 学名 PhaseolusvulgarisL.。 2007年 12月 19日 青 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

    3、会议审定通过, 现 定名为青引架豆一号,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 种 合字第 0229号(青审蔬 2007001) 。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植株蔓生,株高 270.00厘米 30.00厘米,自然开展度 55.00厘米 15.00厘米。子叶肥大,基部真 叶为对生单叶, 其 后 真叶为三出复叶 , 互生, 叶 柄长 13.00厘米 2.00厘米, 叶 深绿色,小 叶片近心脏 形 , 叶片 表 面及叶柄有少许茸毛, 叶 长 15.00厘米 2.00厘米, 宽 12.00厘米 1.00厘米; 分 生侧枝数 7 个 2 个,无卷须;茎节数 40节 5 节,节间长 6.00厘米 2.50厘米

    4、,无限生长,中部茎粗 0.40厘米 0.10厘 米。 2.2.2 花果性状 总状花序,蝶形花,花冠乳白色,花冠 1.10厘米 0.10厘米,第一花序着生在茎节的第 3 节 第 4 节,每花序结荚数 5 个 2 个。单株果荚数 70个 10个,商品果荚数 39个 5 个。鲜果荚浅绿色,老熟果 荚黄白色,长圆棍形,先端尖弯,荚长 28.00厘米 3.00厘米、最大横径 1.30厘米 0.20厘米 。单荚籽 粒 6 粒 1 粒。 2.2.3 种子性状 种子肾形,种皮深褐色,光滑。 2.2.4 属性及生育期 中早熟。播种至出苗期 20天 2 天,期间 0 积温 146.00 20.40 ;出苗至开花期

    5、 45天 3 天 , 期间 0 积温 541.50 45.10 ; 开 花至结荚期 7 天 1 天, 期 间 0 积温 102.90 15.70 ;结 荚 至采收始期 16天 2 天,期间 0 积温 252.80 33.60 ;采收始期至采收终期 65天 3 天,期间 0 积温 838.50 32.10 。生育期 133 3 天,期间 0 积温 1735.70 32.10 。全生育期 153 3 天,期间 0 积温 1881.70 29.10 。 2.2.5 抗逆性 耐热、耐旱,不耐低温和霜冻。 2.2.6 抗病性 抗豆类锈病、中抗炭疽病。 2.3 经济性状 单株果荚重 650.00克 55.

    6、00克,单果荚重 17.50克 2.50克。单株采种量 45.00克 6.00克,百粒 DB63/ 7262008 2 重 41.00克 5.00克。每 100克果荚鲜样中,含粗蛋白 1.25%,可溶性糖 2.76%,维生素 C 10.37毫克 , 水份 89.66%。 2.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在土壤疏松、水肥条件中等以上的露地春季栽培。播前施优质农家肥 60.000吨 / 公顷 75.000 吨 / 公顷 ( 40000.00千克 / 亩 5000.00千克 / 亩) , 五 氧化二磷 0.101吨 / 公顷 0.135吨 / 公顷 ( 6.75千 克 / 亩 9.00千克 / 亩)、纯氮

    7、 0.068吨 / 公顷 0.096吨 / 公顷( 4.50千克 / 亩 6.38千克 / 亩)作基肥。 4 月 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一周浇水造墒、 起垄, 垄间距 50.00厘米、 宽 50.00厘米、 高 25.00厘米, 地 膜覆盖,穴播,每穴 2 粒 3 粒种子,播种量 0.038吨 / 公顷 0.053吨 / 公顷( 2.50千克 / 亩 3.50千克 / 亩) , 行距 50.00厘米,株 距 20.00厘米 , 保苗数 9.750万株 / 公顷 10.050万株 / 公顷 (6500.00株 / 亩 6700.00株 / 亩 ) 。苗齐后浇水、中耕。抽蔓后插矩形架或人

    8、字架。结荚期浇水 3 次 4 次,结合浇水追施 纯氮 0.034吨 / 公顷 0.041吨 / 公顷( 2.25千克 / 亩 2.70千克 / 亩)、氧化钾 0.034吨 / 公顷 0.051吨 / 公顷 (2.25千克 / 亩 3.38千克 / 亩 ) 。 结 荚后期视病虫害为害程度, 采用高效、 低 毒、 低残留药剂适时 进 行防治。 2.5 生产能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2.5.1 生产能力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39.000吨 / 公顷 57.000吨 / 公顷 ( 2600.00千克 / 亩 3800.00千克 / 亩 ); 高 水 肥条件下产量 57.000吨 / 公顷 70.500吨 /

    9、 公顷( 3800.00千克 / 亩 4700.00千克 / 亩) 。 2.5.2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我省东部黄河、湟水流域温暖灌区露地、保护地或其他地区保护地种植。 DB63/ 7262008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西宁市大堡子镇吴仲村 A.2 时间 2004年 -2006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高度 2323.00米 , 年平均气温 4.4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初日 3 月 22日,终日 11月 4 日 , 期间积温 2360.00 ; 日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 初日 4 月 20日, 终 日 10月 13日, 期 间积温 216

    10、0.00 ; 日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 初日 5 月 28日,终日 9 月 14日,期间积温 1560.00 ;年降水量 330.80毫米,无 霜期 145天 。土壤 类 型 栗 钙 土 , 土种 白 黄 土 ,质地 粉 沙 壤 ,肥力 水 平 较 高 , 有机 质 16.80克 / 千 克 、 全氮 0.70 克 / 千克、 全磷 1.60克 / 千克、全钾 20.20克 / 千克、碱解氮 36.00毫 克 / 千克、速效磷 3.00毫克 / 千 克 、 速效钾 325.00毫克 / 千克。该地区属于湟水河流域,灌溉条件便 利。 DB63/ 7262008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11、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39.000吨 / 公顷 57.000吨 / 公顷 ( 2600.00千克 / 亩 3800.00千克 / 亩 )。 2005年民和县马场垣乡 下 川口村种植 3.53公顷 ( 53.00亩) , 产量 52.000吨 / 公顷 ( 3466.00千克 / 亩) ; 2006年民和县马场垣乡 下 川口村种植 3.00公顷 ( 4 5 .00亩 ), 产量 55.200吨( 3680.00千克 / 亩 ); 2007年大堡子镇吴仲村种植 0.10 公 顷 ( 1.50亩 ) , 产 量 40.050吨 / 公 顷 ( 2670.00千克 / 亩);民 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种植 4.20公 顷 ( 63.00 亩),产量 55.500吨 / 公顷( 3700.00千克 / 亩)。 B.2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 57.000吨 / 公顷 70.500吨 / 公顷 ( 3800.00千克 / 亩 4700.00千克 / 亩 )。 2005年民和县马场垣乡 下 川口村种植 0.03公顷 (0.50亩 ),产量 69.360吨 / 公顷 (4624.00千克 / 亩 ) 。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pdf)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