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21233-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6 7 4 2 0 0 7 “ 黑土 型 ” 退化 草地等 级划分 及综合 治理 技术规 程 2 0 0 7 - 0 9 - 2 6 发布 2 0 0 7 - 1 1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6742007 前 言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是高寒草甸重度和极度退化的产物, 它 已完全失去牧用价值。 因此该类草地 在 青海省的大面积发生不但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 且严重威胁着青海江河源区及其下游地区 的 生态安全。 另 外,
2、尽管众多学者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分级指标作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但 没有对 “ 黑 土型 ” 退化草地的类型和分级做进一步研究,因而在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治理实践中难以操作。因此, 本规程依据 GB/T1.1 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在参阅有关资料的 基础上,总结近年 来对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的实验结果,本着科学、实用 、先进的原则, 特制定本 规程 。 本 规程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并归口青海省农牧厅。 本 规程 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 规程 主要起草人:董全民 、马玉寿、 施建军 、孙小弟、王彦龙。 本规程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
3、B63/T 6742007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等级划 分及综 合 治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规程 规定了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等级划分标准、 不同退化等级下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综合治 理 措施及模式 等技术内容。 本 规程 适用于 不同类型的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其综合治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4、本适用于本规程。 GB6142- 1985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DB63/T 330- 1999 老芒麦栽培技术规范 DB63/T 390- 2002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范 DB63/T 603-2 006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人工植被建植及其利用管理技术规范 DB63/T 608-2006 高寒草甸中 、 轻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 及 改良技术规程 DB63/T 609-2006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3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界定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界定依据 DB63/T603-2006 执行,但地形不受坡度的限制。 4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类型及分级 4
5、.1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类型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按坡度划分为三种类型,滩地: 0 度 坡度 7 度;缓坡地: 7 度 坡度 25度 ; 陡坡地:坡度 25度。 4.2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等级划分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4.3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类型及分级标准 依据上述分类及分级结果,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 的类型及分级标准如下: 表 1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评价指标、类型及等级划分 注: 各 参 数 数 值 范 围 中 左 边 数 值 包 含 在 本 范 围 中 , 右 边 值 包 含 在 下 一 范 围 中 。 退化类型 退
6、化等级 秃斑地比例 (%) 可食牧草比例 (%) 滩地( ) 0-7度 -1 轻度 40 60 15 20 -2 中度 60 80 5 15 -3 重度 80 5 缓坡地( ) 7 25 度 -1 轻度 40 60 15 20 -2 中度 60 80 5 15 -3 重度 80 5 陡坡地( ) 大于 25 度 -1 轻度 40 60 15 20 -2 中度 60 80 5 15 -3 重度 80 5 DB63/T 6742007 5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的治理及模式 5.1 人工草地改建模式 适用于坡度小于 7 度的重度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该类退化草地的 土壤层厚度大于 20cm
7、,地势相对 平坦,适于机械作业,可选择适宜草种通过机械作业建植人工草地。 建植人工草地 的草 种选择 、农 艺措施 和田 间管理 以及 利用参 照 DB63/T 603-2 006 执行、 GB 6142- 1985、 DB63/T 330- 1999和 DB63/T 609-2006执行。 5.2 半人工草地补播模式 适合于坡度小于 7 度的中、轻度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和 7 度 坡度 25度的中度和重度 “ 黑土型 ” 退 化草地。 这 类退化草地, 可在不破坏或尽量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 选 择适宜的草种, 通过机械耙 耱 或人工补播措施建立半人工草地。 建植半人工草地的草种选择、农 艺措施和田间管理参照 DB63/T 608-2006 和 DB63/T 390- 2002执行 。 5.3 封育自然恢复模式 适于 7 度 坡度 25度的轻度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和坡度 25度的所有类型的 “ 黑土型 ” 退 化 草 地 。 这类 “ 黑土型 ” 退化草地坡度陡, 治 理难度大, 可通过 10年以上的长期封育并辅之补充适宜草种和施 肥 使之逐渐恢复其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