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21049-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6 5 5 - 2 0 0 7 毛稃 羊茅栽 培技术 规程 2 0 0 7 - 0 7 - 2 4 发布 2 0 0 7 - 0 9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655-2007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栽培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田间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收获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加工贮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2 DB63/T 655-2007 I I 前 言 本规程依据 BG/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 在 参阅有关资料, 总 结了多年来青海省毛稃羊茅 栽 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实用、先进的原则编制。 本 规程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 本 规程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归口。 本 规程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负责起草。 本 规程 起草人 : 周青平、纪亚君、颜红波、韩志林、徐成体、刘勇、陆家芬 本规程自 2007年 09月 01日起实施。 DB63/T 655-2007 1 毛稃羊茅栽培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在青海省毛稃羊
7、茅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加工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海拔 4200m 以下地区毛稃羊茅的栽培时应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142 1985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 3.1 生育期 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或返青到种子完熟的天数。 3.2 返青期 指种植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 50%的幼苗顶出地面的时期。 3.
8、3 四叶期 指 50%的幼苗长出了四片叶。 3.4 拔节期 指 50%的植株第一个节露出地面 1cm 2 cm时为拔节期。 3.5 孕穗期 指 50%植株出现剑叶为孕穗期。 3.6 抽穗期 指 50%植株的穗顶由上部叶鞘伸出而显露于外时为抽穗期。 3.7 开花期 指 50%植株开花为开花期。 3.8 成熟期 成熟期共分为三个时期 , 即乳熟期、 蜡熟期和完熟期。 乳熟期是指 50%以上植株的籽粒内充满乳汁 , 并 接近正常大小; 蜡熟期是指 50%以上植株籽粒的颜色接近正常 , 内具蜡状物; 完熟期是指 80%以上的种籽 坚 硬。 4 栽培技术 4.1 施肥、整地 种子 田 施 有 机 肥 (
9、 羊 板 粪 等 ) 3 104 kg 4.5 104 kg/hm2 或磷 酸 二 铵 135kg 150kg/hm2 ( 含纯 N : 24kg/ hm2 27kg/ hm2 ; P2 O5 : 62kg/ hm2 69kg/ hm2 )作基 肥; 饲 草田 施 有机 肥 (羊 板 粪等 ) 2 104 kg DB63/T 655-2007 2 3 104 kg/hm2 或磷酸二铵 120kg 135kg/hm2 ( 含纯 N : 22kg/ hm2 24kg/ hm2 ; P2 O5 : 55kg/ hm2 62kg/ hm2 ) 作 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在地表后,紧接着翻耕 25cm 3
10、0cm, 耙磨平整、镇压,待播。 4.2 播种 4.2.1 种子选择 种子田用国家标准 1 级种子。饲草田用国家标准 3 级以上种子。参见 GB6142 1985禾本科牧草种子 质量分级。 4.2.2 土壤选择 选择耕层在 25cm以上,土质较好的栗钙土。要求 PH值 8 . 5 以下,肥力中等。 4.2.3 播种方式 种子田播种采用条播方式,行 距为 30cm 45cm;饲 草田采用条播或人工撒播,条 播行距为 15cm 30cm, 播后镇压;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地面,播后耙耱覆土、镇压。 4.2.4 播种量 种子田播种量: 条 播量 12kg/ hm2 15kg/ hm2 ; 饲 草田播
11、种量: 条播量 15kg/ hm2 18kg/ hm2 , 人工撒 播 量 18kg/ hm2 20kg/ hm2 。 4.2.5 播种时间 春播或夏播。 海拔高度 2000m 3500m地区,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播种, 最迟不宜晚于 6 月底;海拔高 度 3500m以上地区, 5 月上、中旬播种,最迟不宜晚于 6 月上旬。 4.2.6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 2cm 3cm 。墒情较差时,也不宜超过 3cm 。 5 田间管理 5.1 播种当年 在 4 叶期人工除杂草或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除草剂(每公顷用 72%的 2 、 4 D 丁酯乳油 750ml或阔叶净 225ml兑水 225kg 30
12、0kg均匀喷雾) 清除阔叶杂草。有灌溉条件的地区, 入冬前灌水一次,其他时间视 干 旱情况适时灌溉,当年不追肥。 5.2 第二年以后 有灌溉条件时,应于返青期和入冬前分别灌水一次,其他时期视干旱情况而定。第二 年一般不需要 追肥,从第三年开始,每年于拔节期追施尿素一次(施入纯 N 量: 21kg/hm2 35kg/hm2 ),可结合灌溉进 行 或雨前、雨中、雨后趁湿追施。种子田于开花期人工拔除本品种以外的其他植株。 5.3 补播 返青 率 在 50%以下 时 要 进 行 补 播 。 种 子 田 补 播 量 为 6 kg/hm2 7.5kg/hm2 , 饲草 田 补 播 量 为 9 kg/hm2
13、 11.5kg/hm2 。 5.4 病虫害防治 毛稃羊茅病虫害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锈病用粉锈宁或 15%的氟硅酸液喷雾;黑粉病用 1%的福尔马林或 5%的皂矾液浸种;蚜虫、粘虫等害虫用 2.5%的溴氰菊酯乳油 375g/hm 2 喷雾。 6 收获 种子田在蜡熟后期割倒、晾晒后熟一段时间以后,实行单收、单打、单独保存;饲草 田在抽穗或盛 花期进行刈割饲喂,调制青干草在开花或乳熟期进行刈割,留茬高度为 6cm 。 7 加工贮藏 7.1 种子 利用日光暴晒、通风、摊晾等方法降低种 子的含水量。将种 子摊 成 3cm 5cm 的厚度,在阳光下曝 DB63/T 655-2007 3 晒 3d 4d,曝晒期间每日翻动 2 3 次,待水分达到 12%以下时,按照 GB6142 1985禾本科牧草种 子 质量分级标准对种子进行包装。 7.2 饲草 将刈割的青草就地薄层平铺,暴 晒 1 2 日,每日翻动两次,待其含水量下降 到 23% 25%时 打 捆 , 也可在田间干燥后运回贮藏或置于农家院落及定居点,摊至墙上、屋顶或晾晒架上任 其自然风干,使青 干草含水量达 17%以下 ( 判断方法是用手揉折时易于脆断即可 ) ,堆垛或粉碎成草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