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7 6 0 2 0 0 8 同德 短芒披 碱草种 子生产 技术规 程 2 0 0 8 - 1 2 - 2 6 发布 2 0 0 9 - 0 1 - 2 6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7602008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自然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栽培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田间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收种、清选和贮藏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防治使用的农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DB63/T 7602008 I I 前 言 本规程依据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在 参阅有关资料的同时, 总
6、 结了多年来在同德短芒披 碱 草种子生产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本着科学、实用、先进的原则编制。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牧厅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孙明德、李发录、窦声云、石玉龙、张海林、莫玉花。 本规程自 2009年 01月 26日起实施。 DB63/T 7602008 1 同德短芒披碱草 种子生 产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同德短芒披碱草 种子生产 的自然条件、 栽 培技术、 田 间管理 以及收获、 清 选和贮藏 等 内容。 本规程适 合 于海拔 4 0 00m以下的地区 生产同德短芒披碱
7、草种子时应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142-1985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3 自然条件 3.1 海拔和气候 适合于在 青海省海拔 4 0 00m以下 , 0 年有效 积温 1 2 00 以上,年降水量 400 以上 的地区。年降 水量不足 400的地区 要 有 灌溉条件。 3.2 地形和 土壤 要求地形平
8、坦,坡度小于 25度 , 土层厚度 30 以上, p H 值在 7 8.5,全盐含量不超过 0.6%。 4 栽培技术 4.1 施基肥 每公顷施入腐熟有机肥 30m 45m ,磷酸二铵 100 150。 4.2 整地 耕翻深度 25 30,耙耱、镇压,使土表细碎、平整而无杂草。 4.3 播种 4.3.1 种子质量 要求及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采用机械进行断芒处理。 种子使用国家标准一级种子,按照 GB6142-1985执行。 4.3.2 播种 方式 条播,行距 30 。 4.3.3 播 种 量 22.5kg/hm2 。 4.3.4 播种期 5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 4.3.5 播种深度 2 3 ,
9、播后镇压 。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和追肥 5.1.1 除草 DB63/T 7602008 2 分蘖期进行中耕除草或使用 除草剂(每 公顷 72%的 2 , 4-D丁酯乳油 750ml或阔叶净 225ml,兑水 225 300喷雾)清除阔叶杂草;开花期人工拔除杂草和混杂品种。 5.1.2 追肥 生长第二年开始,在分蘖期至孕穗期,追施尿素 37.5 /hm 75 /hm 。 5.2 灌溉 有灌溉条件时, 在 分蘖期 至 拔节期、开花期适时 灌水 。 每 次 灌水 900m3 /hm 1200m3 /hm 。 5.3 病虫害防治 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拌种或适时地表喷雾,防治病虫害。
10、 5.4 封育保护 保护封育 , 严防牲畜采食与践踏。 6 收种 、清选和贮藏 6.1 收种 人工收种: 当 70% 80%种子蜡熟时进行收割 ; 机械收种: 当 70% 80%种子完熟时进行收割 。 必须 单 收、单打、单贮。 6.2 清选 晾晒至种子含水量不高于 11%后,用机械或人工清选。 6.3 贮藏 清选后的种子定量包装,附标签,入库贮藏。库房必须通风、防鼠、防潮。 6.4 种子质量分级 种子质量分级按 GB6142-1985进行。 一级种子:净度在 95%以上,发芽率在 90%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 11%,其它种子不多于 1000粒 / 。 二级种子:净度在 90%以上,发芽率在
11、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 11%,其它种子不多于 2000粒 / 。 三级种子:净度在 85%以上,发芽率在 7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 11%,其它种子不多于 3000粒 / 。 DB63/T 7602008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防治使用的农药 A.1 用 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数量的 0.1% 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A.2 用 20%粉锈宁或 70%甲基托布津乳油 150g 200g加水 1.5 2.5斤,拌种 50 ,防止黑粉病 等病害,发现个别植株叶或花序感染,立即用粉锈宁按说明喷雾或提前喷雾预防。 A.3 地老虎 ( 小地老虎 Agrotis ipsilon或黄地老虎 Agrotiss egetum) , 在 1 龄 -3 龄幼虫期, 采用 48% 地蛆灵乳油 1500倍液、 48%乐斯本乳油或 48天达毒死蜱 2000倍液、 2.5%劲彪乳油 2000倍液、 10%高 效灭百可乳油 1500倍液、 21%增效氰 马乳油 3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 20%氰戊菊酯 乳 油 1500倍液、 20%菊 马乳油 1500倍液、 10%溴 马乳油 2000倍液等地表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