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6 9 7 2 0 0 8 甘蓝 型杂交 油菜青杂 2 号 丰产 栽培技 术规范 2 0 0 8 - 0 1 - 2 4 发布 2 0 0 8 - 0 2 - 2 3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6972008 I 前 言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起草。 本规范起草人:余青兰、唐国永、王瑞生、李钧。 本规范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DB63/T 6972008 1 甘蓝型杂交油菜 青 杂 2 号 丰产栽培技术规 范 1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青杂 2 号品种产量指标、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青杂 2 号品种在栽培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7.2-1996经济作物种子油料类 DB63/370-2001甘蓝型油菜青杂 2 号 3 产量指标 上等肥力地每公顷产量 4.20吨 -4.50吨( 280.00千克 -300.
3、00千克 / 亩); 中等肥力地每公顷产量 3.90吨 -4.20吨( 260.00千克 -280.00千克 / 亩)。 4 生产条件 4.1 土壤条件 4.1.1 选茬 前茬要求非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1 年 -2年。 4.1.2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的田块。 4.2 气候条件 海拔 2000.00米 -2750.00米的区域,该品种生产各生育期所需的积温:播种至出苗期 5.00 的积 温 320.00 -325.00 , 出 苗至开花期 5.00 的积温 702.00 -704.00 , 开 花期至成熟期 5.00 活 动积温 775.50 -778.00 。全生育期 5
4、.00 年积温在 1797.50 -1805.00 。 5 栽培技术 5.1 备耕 5.1.1 秋耕 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 25.00厘米 -30.00厘米,耕深一致,不重不漏,犁垡齐平。 5.1.2 播前整地 早春土壤解冻 20.00厘米 -26.00厘米时进行平整土地,使土壤地平、土细、墒足,上虚下实的待播 状态。 5.2 选种 选用青杂 2 号品种,种子质量参照 GB4407.2-1996标准和 DB63/370-2001标准执行。 5.3 施肥 DB63/T 6972008 2 5.3.1 有机肥 结合秋翻或春翻,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 45.00吨 -60.00吨( 3.00吨 /
5、 亩 -4.00吨 / 亩 )。 5.3.2 化肥 每公顷施底肥纯氮 0.169吨 -0.200吨 / 公顷 ( 11.30千克 / 亩 -13.30千克 / 亩) 、 五 氧化二磷 0.138吨 0.190吨 / 公顷( 9.20千克 / 亩 -12.70千克 / 亩)。 5.4 药剂灭草 结合翻地在播种前每公顷用低毒、低残留、高效除草剂喷雾或其他方法处理。 5.5 播种技术 5.5.1 播种期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 1.00 -2.00 ,土层消冻 25.00厘米 -30.00厘米(即 3 月中旬至 4 月 上 旬 ) 时播种。 5.5.2 播种量 每公顷用种 0.006吨( 0.40千克
6、/ 亩) 。 5.5.3 播种方式 将每公顷种子 0.006吨( 0.40 千克 / 亩) 和五氧化二磷肥 0.0176吨( 1.18 千克 / 亩)、 纯氮肥 0.0173 吨( 1.18 千克 / 亩 )、 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杀虫药剂 ,充分混匀后加入播种机条播,行 距 25.00 厘 米 , 深度 3.00 厘米 - 4.00 厘米。 5.6 田间管理 5.6.1 苗期 幼苗出土后视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跳甲危害。 3 片 -4 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和苗情、虫害发生 情况,防治油菜茎象甲危害 ,每公顷追 施纯 氮 0.014吨 -0.018吨(尿素 2.00千克 -2.67千克 / 亩
7、 )。 5 片 -6 片真叶时结合第二遍中耕除草进行田间定苗,行距 25.00厘米,株距 20.00厘米 -25.00厘米,每 公顷保苗 12.00万株 -18.00万株( 0.80万株 -1.20万株 / 亩 )。 5.6.2 蕾苔期 用化学药剂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及小菜蛾、菜青虫、蚜虫、油菜角野螟等危害。 5.6.3 花期 视虫害发生情况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鼓励蜂农放蜂。 5.6.4 角果期 用化学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油菜荚螟、蚜虫、油菜角野螟等危害。 5.7 收获和储藏 5.7.1 收获 田间 80%油菜角果呈现黄绿色, 主花序中下部的角果, 果皮干皱, 果内的种子呈现黑褐色
8、而主茎 上 部及分枝果序有少数绿果时即收割,收割后平放在田间,晒干后打碾。 5.8 储藏 收获油菜籽必须晒干或烘干,水分含量 9.00%时储藏。 DB63/T 6972008 1 附 录 A ( 规范 性附录) 青杂 2 号品种特性 A.1 品种名称及原代号 青杂 2 号为甘蓝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油菜品种,原代号为 303。 A.2 植株性状 子叶呈心脏形、幼茎微紫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苔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色绿、 叶脉白色, 长柄叶, 叶缘锯齿,腊粉少。 苔茎叶披针形, 无叶柄, 叶基半抱茎, 苔茎绿色。单株主茎 上 绿叶数 13.57 片 - 16. 43 片。 最大叶
9、长 32.45 厘米 - 33.95 厘米,宽 9.60 厘米 - 11.40。 有效分枝部位 46.10 厘 米 - 52.50 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 7.30 个 - 9.10 个, 二次分枝数 7.10 个 - 9.7 个, 主花序长 64.00 厘米 - 72.8 0 厘米,植株呈帚型,匀生分枝。株高 167.70 厘米 - 180.70 厘米。 A.3 花和角果性状 花黄色, 花 冠椭圆形, 花 瓣形状侧叠、 平 展。 雄 蕊色泽金黄、长 6.81 毫米 - 7.21 毫米 , 雌蕊色泽淡 黄 、 长 7.01 毫米 - 7.48 毫米。成熟角果黄绿色、斜生、角果长 6.90 厘米
10、 - 7.90,果喙长 1.11 厘米 - 1.53 厘米 , 籽粒节较明显。角果密度 0.78 个 / 厘米 - 1.10 个 / 厘米。 A.4 种子性状 种子黑褐色,圆球形,种皮光滑。 A.5 经济性状 单株有效角果数 344.30个 -437.1个, 单 株产量 20.60克 -28.40克, 每 果粒数 21.50个 -29.10个, 千 粒 重 3.78克 -4.62克, 容重 680.6克 / 升, 经济系数 0.36, 籽粒中含油量 45.20%, 油中芥酸含量 0.65%, 硫 代 萄葡糖甙含量 27.80微摩尔 / 克饼。 A.6 生育期 春性、 早熟。 出 苗至五叶期 26 天 - 28 天; 出苗期到开花期 61 天 - 63 天, 期间 5.00 的积温 702.0 0 - 704.00 , 开 花期至成熟期 63 天 - 65 天 , 期间 5 活动积温 775.50 - 776.00 。 全 生育期 1 32 天 - 134 天 , 期间 0 的活动积温 1542.00 - 1543.00 。 A.7 抗逆性 抗旱性中等,耐寒性较强,抗倒伏性中。 A.8 抗病虫害性 田间菌核病发病率 3%-5%,茎象甲危害率为 3%- 5%,抗根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