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19542-2006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5 9 7 2 0 0 6 保护 性耕作 技术操 作规程 2 0 0 6 - 0 9 - 0 7 发布 2 0 0 6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597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农业机械管理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负责起草,湟中县农机管理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学庆、许振林、田文庆、张
2、学林、杨庆明、张禄蓉、赵永德、施生炳。 本标准自 2006年 10月 01日实施。 DB63/T 5972006 1 保护性耕作技术 操作规 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 保护性耕作的操作程序、 秸秆处理、播种作业、机具操作、作业标准等要求 。 本规程适用于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术语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3 技术要求 3.1 操作程序 一年一作农作物生产保护性耕作操作程序:收 获留茬 深 松 (选 择 性 作 业 ) 免耕施肥播种 (
3、或 免耕覆盖播种) 田间管理 机械收获。 3.1.1 收获 3.1.1.1 联合收割机收获 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油菜,收获割茬高度 150mm,秸秆覆盖量 40%。 3.1.1.2 割晒机或人工收获 割晒机或人工收获小麦、油菜 , 割茬高度 150mm,秸秆覆盖量 30%。 3.1.2 秸秆处理 3.1.2.1 粉碎还田 主要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和秸秆粉碎机两种进行粉碎,秸 秆粉碎作业须达到免耕播种作业的 要 求。 不 能在小麦收获完后立即进行秸秆粉碎, 应 等到播种前再进行秸秆粉碎作业, 粉 碎后的秸秆长度 100mm。 3.1.2.2 留茬覆盖 在风蚀严重的地区以及以防治风蚀为主、农
4、 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 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时 , 机械收获作业时必须采用留高茬的方法( 200mm)。 3.1.3 深松作业 对于土壤较粘重(壤质土壤容重在 1.3g/cm3 以上,粘质土壤容重在 1.4 g/cm3 以上的地区)或刚 开 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有 间隔深松和全方位深松。 3.1.3.1 局部深松 间隔深松是用杆齿式或凿形铲式深松机按 农艺要求的间隔, 部分松土,根据 不同作物、不同土壤 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适耕条件 : 土壤含水量在 15% 22%; 作业要求 : 深松间隔 与 当地 作物 种植行距相同 ,
5、 深松深度 250mm 350mm,在秋季收获后或春 季播种前 进行 ; 配套措施 : 条件适宜地区在作业中应加施底肥,气候过于干旱时, 应 进行 灌溉补水 ; 机具要求 : 一般机具为凿形铲式,密植作物地区可采用带翼形铲(可调)深松机。 3.1.3.2 全面深松 DB63/T 5972006 2 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松 土,选用倒梯形 型全方位 深松机,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 的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 15% 22%; 作业要求:深松深度 250mm 350mm ,在播前秸秆处理后作业 , 作业中深 度 一致,不得有重复 或漏松现象; 配套
6、措施:气候过于干旱时, 应 进行 灌溉补水 。 3.1.3.3 作业周期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 2 年 4 年深松一次。 3.1.4 除草 除草可采用人工锄草、 机 械除草和化学除草。 用 化学除草剂除草时, 由 于地表有秸秆覆盖药剂不 易 进入地表土壤中, 应 加大剂量, 视 杂草情况在播前或播后出苗前进行, 也 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初期或 后 期进行。化学除草方式:药液喷施,粉剂撒播。 3.1.4.1 药液喷施 在杂草不太多的情况下,以除草剂配制药液喷施。 施药量的计算:施药 量( mL/hm2 ) =流量器流率( mL/s) /行进 速度( m/s) 有效喷幅( m ) 10000
7、。 3.1.4.2 粉剂播撒 当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应采用播种机将除 草剂与一定量的干 土粉未充分拌均 后播入土壤表面,除 草剂品种及用量应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3.1.4.3 施药的技术要 求: 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调查情况,合理配方,适时打药; 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 5%; 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 风速 3m/s,雨前不能喷药 ; 及时检查施药机械,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3.1.5 播前表土作业 地表不平或秸秆量较大且不均匀,影响免耕播种机通过时须进行播前表土作业,表土作业在播前 1 天 7 天进行,施药后的表土作业深度 100mm。 3.1.6 播种作业 3.1.6.1 免耕播种 利用
8、动力机械配套免耕播种机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破茬、 开沟、 播 种、 施肥、 覆土、 镇压等多种 工 序。免耕播种机应具有清草排堵、破茬入土、种肥分施和地面仿形功能。 3.1.6.2 少耕播种 利用动力机械配套免耕覆盖播种机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种床旋耕、 播 种、 施肥、 覆 土、 镇压等多 种 工序。 3.1.6.3 免耕播种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 播前首先进行化学除草和土壤消毒; 免耕作业必须要有秸秆覆盖,否则会减产; 对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不宜采用免耕法;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两年种同一作物,以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杂草和病虫害发生; 深松机应带有可拆卸的翼刀,用于切断草根,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
9、学除草剂的使用。 3.1.7 作业 技术要求 3.1.7.1 小麦免耕播种 或免耕覆盖播种 作业 技术要求: 播种量:小麦亩播种量视具体情况来定,播种量为 15kg 20kg/ 666.7m2 ;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 为 30mm 50mm ; DB63/T 5972006 3 施肥深度:施肥深度为 8 0 mm 100 mm,即在种子下方 或侧方 4 0 mm 5 0 mm。 3.1.7.2 油菜免耕播种 或免耕覆盖播种 作业 技术要求: 播种量: 甘蓝型杂交 油菜播种量 为 0.25kg 0.5kg/ 666.7m2 ,白菜型 油菜播种量 为 1.75kg 2.5kg/ 666.7m2 ;
10、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 为 20mm 30mm ; 施肥深度:施肥深度为 6 0 mm 80mm,即在种子下方 或侧方 4 0 mm 5 0 mm; 作业完成后残茬地表覆盖率 30%。 3.1.8 田间管理 旱地小麦、 油 菜的生育期管理指杂草和病虫害控制, 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剂、人工防治病、虫、草 害 对植物的危害。 4 机具操作 4.1 基本要求: 农机具操作手必须认真阅读机具使用维护 说明书,熟悉机具 性能、构造及使 用保养规范,能 正确调整农机具; 熟练掌握拖拉机及挂接农具的操作使用; 作业前应检查农机具各部件是否松动、缺损及润滑情况,操作部件和传动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 各运转部件是否有杂
11、物缠绕; 农机具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具上的泥土,并加注润滑油,入库妥善保管; 悬挂机具提升后应锁定,操作手柄放在中立位置后才能行走。 4.2 机具操作要求 4.2.1 免耕播种机: 机具挂接后应呈水平状态; 正确调整施肥量、播种量及深度; 机具作业时,观察各排种器和输种部件是 否正常工作,发现 问题及时停机排 除故障,继续作 业时,将播种机提升倒车 2m 后进行作业; 种肥箱内的种子和化肥不得混有土块、石子等杂物,凝固成块的化肥应全部碾碎; 不重播、不漏播,播行直、地头整齐。 4.2.2 秸秆还田机、旋耕机: 作业前空转一段时间,停机检查刀片是否松动,防护罩防护是否严密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进地前,应将旋耕机升起后才能接合动力 ,待旋耕机达到额 定转速后,挂上 前进档,缓慢松 开离合器,降落旋耕机,使旋耕刀片缓慢入土; 作业过程中,机具出现故障,应立即停车 ,分离动力,熄灭 发动机,待故障 排除后方可继续 作业,严禁不停机检查; 作业结束后,清除机具上的尘土、杂草,并涂防锈油,停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4.2.3 深松机: 拖拉机与深松机挂接后,深松机应处于水平位置; 深松机进地作业时,应提升机具,在行进中缓缓下降; 作业中随时检查机具,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4.2.4 喷雾机: 作业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 作业前仔细检查喷雾机容器部件的密封性; 按药剂使用说明,正确配药;
13、 风速 3m/s,雨前不能喷药 ; DB63/T 5972006 4 工作中随时检查,以防喷头、管道堵漏; 作业结束后,清洗喷雾机,以防药剂结块损坏喷雾机。 5 作业标准 5.1 留茬高度 150mm,茬高 合格率 90% 。 5.2 浅旋 深度 100mm, 深度合格率 85% 。 5.3 秸秆 粉碎长度 100mm, 合格率 85% 。 5.4 深松深度 250mm 350mm , 合格率 85%。 5.5 小麦 免耕播种深度 30mm 50mm,合格率 80%。 5.6 小麦 免耕施肥深度 80mm 100mm, 合格率 90% 。 5.7 油菜免耕播种深 度 20mm 30mm, 合格率 80% 。 5.8 油菜免耕施肥深度 60mm 80mm, 合格率 90% 。 5.9 机械喷雾 漏喷 率 5 % , 重喷 率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