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20892-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6 4 4 2 0 0 7 优质 甘蓝型 油菜青油 1 4 号种 子加工 、 储存 、包装 、运输 规范 2 0 0 7 - 0 5 - 1 6 发布 2 0 0 7 - 0 6 - 0 7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6442007 I 前 言 本规范的附录 A 是资料性目录。 本规范由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海西州种子管理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任 钢、 毛小峰、 侯 志恒、 王淑燕、 李 小飞、 李成锋、
2、王 翠芝、 潘菊香、 崔文 彦 、 詹思俊、王其才、李莉娟。 DB63/T 6442007 1 优质甘蓝型油菜 青 油 1 4 号种子加工、 储存、包装、运 输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优质甘蓝型油菜青油 14号种子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技术及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柴达木盆地青油 14号油菜种植区种子的生产、经 营、农 技推广等部门对该品种的加 工 、 包装、储存和运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3、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543.1 3543.7 1995 农作物作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7.2 1996 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 GB 20464 2006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DB63/T001-1997青海省农作物种子储存、包装和运输标准 3 技术内容 3.1 加工 3.1.1 加工质量要求 青油 14 号种 子 收 获 后 , 经 过 加 工 精 选 分 级 , 分 级 标 准 符 合 GB4407.2 1996 的要 求 。 并 按 GB/T3543.1 3543.7 1995,严格检验入库、调运。 3.1.2 加工
4、标准 加工标准按表 1 执行。 表 1 原种种子质量标准 3.1.3 加工工艺流程 收获前田间验收 - - 合格的未加工种子进场 - - 批次抽检(检定杂质组成、水分) - - 决定加 工前水分的处理 ( 摊晒或强制水分处理) - - 决定初选初清的设备 - - 二次精选 - - 分离分级 - - - 批次编号留样 - - - 按计划需要进行种衣剂处理或分级直接装袋 - 批次抽检 - 合格种子入库储存、 调运和出售。 3.1.4 加工设备 主要有:清筛机、气流清选机、比重分选机、种子包衣机、定量包装机。 3.1.5 加工设备类型设置顺序组合 级别 纯度不小于 (%) 净度不小于 (%) 发芽率
5、不小于 (%) 水分不大于 (%) 原种 99 98 90 9 DB63/T 6442007 2 3.2 包装 3.2.1 包装用袋 包装用袋必须选用质地优良、 符 合种子入库贮存、 运输、 调 运过程中种子生理活动不受抑制, 不 影 响种子生命力的优良材料制作。具备防潮、防雨、防虫、防鼠、防伪、抗压、抗击、抗腐蚀好的性能。 3.2.2 包装标签 包装标签规格、内容等应符合 GB 2064 2006规定 3.2.3 包装定量 库包装定量 50.00千克 0.50千克。 3.2.3.1 调运和出售包装定量 应按各地要求规定的数量包装。分 小包装 450.00克 1.00克和大包装 10.00千
6、克 、 25.00千克和 50.00 千克。误差控制在 0.50千克以内。 3.2.4 包装缝口 包装缝口必须卷口缝牢、 缝 绳结实、 针脚均匀、 不 挤漏种子。 缝口针距在 0.15厘米 -0.20厘米以内 , 50.00千克定量包装 100针, 25.00千克定量包装 70针, 10.00千克定量包装 30针。 3.2.5 包装设备 种子包装设备应具备定量、 分装、 称 重、 缝口、 下线五个方面的包装作业工艺的要求。 按表 2 配置 。 表 2 青油 14 号种子包装作业机械设备及功能作用要求 设备名称 功能要求 定量包装机 具备可控制随机分装要求数量的功能 称重设备 具备可控制随机数量
7、的称重功能 缝合设备 具备可调针距的功能 种子进场场地 干燥设备 清筛机 气流清选机 比重分选机 种子包衣机 定量包装机 入库调运 种子符 合储存 水分 种子净 度符合 要求 种子不 需包衣 DB63/T 6442007 3 3.3 储存 3.3.1 储存要求 为防止混杂,对该品种实行专贮。 3.3.1.1 储存安全水分 种子入库前必须进行入库安全水分批次检验,符 合入库标准才能贮存。种 子水分安全入库标准 9 % 。 3.3.1.2 储存安全湿度 相对湿度 15%-50%。 3.3.1.3 储存安全温度 20 以下。 3.3.1.4 仓库要求 达到 “ 无混杂、 无虫害、无霉变、 无鼠雀、
8、无事故 ” 仓库的标准, 防盗、防火设施设备齐全。 仓 库 严禁混存堆放农药、化肥,严禁放置农具、油品和易燃物。 仓库和用具的清理消毒 。种子入库前,要对全库常用的器材和用具进行清扫、剔刮、曝晒、洗 刷、药物熏蒸等办法,彻底清理和消毒。重点是掏剔嵌隙的种子,封堵鼠洞,库内消毒,铺垫防潮材 料、通风干燥。仓库及仓库用具器材消毒,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库内外灭鼠防鼠用 药。严禁选用具有二次中毒的灭鼠药物。如毒鼠强、氟乙酰胺等。 3.3.2 储存方法 种子入库储存实行袋装储存。按 分级、批 次入库。纯 度级别高的种子要采用其它储存方法进行保 护 , 以延长种子利用时限。 3.3.3 储存保
9、质时间、方式 表 3 青油 14 号原种贮存保质时间标准 3.3.4 储存堆垛 种子入库堆垛以防压破碎、防混杂、通风透气、干燥降湿、防霉变为主,保证堆垛达到低温低湿。 入库储存的种子根据来源、圃系、质量等级、批次分别堆垛,原原种、原种要实行专贮。走道不小于 2 米,堆垛高度不大于 8 层包。相同产地、不同批次的分级种子,在安全水分之内可合并堆垛。标准是安 全水分不超过 1%可合并,超过 1%应分别堆垛。安全水分标准要比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规定的水分低 0.50%- 1.00%。 入库的种子按堆垛设立垛外标识牌和垛内标识证。 表 4 青油 14 号种子码垛标识牌(证)内容标准 3.3.5 害虫防治
10、采用 “ 预防为主, 综 合防治 “ 的方针, 做 到 “ 春防出、 夏 防入、 秋 防感染、 冬 清除 ” , 全 面达到 “ 防 早、防好、防全面 ” 的要求。标准是无虫防虫、有虫防蔓延。 标识印制设备 具备印制统一性、非统一性标识内容和防伪印制功能 热封、冷封装置 主要用于小包装,具备有电、无电操作和特殊记号的功能 自动喷码编号装置 记录每袋种子批次批号喷码,统计数量和显示打印功能 下线设备 具备方便灵巧、长距、短距搬运及堆垛功能 级别 储存方式 保质时间(年) 时限(年) 原种 自然常温 4 6 仓库编号: 库内码垛位置: 等级: 产地及批次: 入库时间: 入库水分: 纯度: 净度:
11、发芽率: 发芽势: DB63/T 6442007 4 3.3.5.1 库内外害虫防治 以化学、 物理和生物方法相结合。 库内外环境清洁、 杂草极少、 隔离达到要求, 具备防毒、 防虫 和 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活动的条件。 3.3.5.2 仓库害虫防治方法 采用清洁卫生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化 学药剂防治、 害虫习性防治、 生物天敌防治等方法。 选择 性 使用,或同时使用 2 种以上方法。 3.3.6 入库管理 种子分级加工后, 入库时必须凭种子 种子田间检验合格证 、 种子室内检验合格证 入库。 检 验项目应与种子实际情况无出入。 3.3.6.1 入库管理制度 有防杂保纯制度, 防 火防盗制度
12、, 防 鼠防雀制度, 仓 库门卫制度, 保 管责任制度, 检 验员责任制 度 , 种子检验项目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严格执行,按制度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人。 3.3.6.2 建立健全出入库统计帐册帐目 出入库按表 5 执行。 表 5 青油 14 号种子出入库统计帐册内容标准 仓库编号: 库内码垛位置: 级别: 产地及批次: 保管员: 时间: 3.3.7 入库期间检验检查管理 3.3.7.1 仓库内湿度观测 要有完整的记录,入库期间必须每 5 天观测一次。相对湿度超过 50%,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3.3.7.2 种子温度检测要定垛定层进行 冬季每 10天观测一次, 春 夏秋季每三天观测一次
13、。 仪 器应选用灵敏度高、 准 确度高的种温观测仪 器 并具备自动记录功能。种温 20 以上要采取倒垛、增加通风道或强制通风 措施,种子温度控 制在 20 以下。 3.3.7.3 种子水分检查 定期、定垛、定层、定点检查,在入库安全水分之内,应每月检查一次。超过 10%要查明原因,及 时采取通风干燥措施。注重垛内中部、低层和中层的取样,每 100袋为一个水分检查点,高温高湿季节 要增加检查次数。 3.3.7.4 种子发芽率检查 做到每月一次,并做好变幅情况图示记录。 3.3.7.5 仓库害虫情况检查 根据季节、虫害活动规律确定检查重点。应每 10天检查一次。 3.3.7.6 霉、鼠、雀检查 主
14、要看有无尿味和足迹。霉情况主要是气味有无异常。 3.3.8 入库期间检查步骤 3.3.8.1 按以下步骤和顺序进行 进入仓库前看防鼠板有无间隙。 开启仓库门,嗅闻有无霉变异常气味。 入库时间 数量 (kg) 袋数 ( 袋 ) 累计 (kg) 出库时间 数量 (kg) 袋数 ( 袋 ) 累计 (kg) 余量 (kg) DB63/T 6442007 5 检查门口、种面、袋面有无鼠雀踪迹,墙面有无虫。 按每一项目的检查要求,划区设点,安放测温仪和测湿仪。 扦取样品,进行水分、虫情、霉变、种温、湿度的检查。 进一步观察库内卫生清洁情况和库外鼠洞情况。 3.3.9 出库检查管理 出库时检验出库种子等级质
15、量。 重点检查发芽率、 发 芽势、 水分等指标。 调运省外的种子, 要按 省 外要求的检疫对象进行重点检疫。 3.4 运输 3.4.1 种子调出、调入 种子调入调出有产地来源和种植去向的档案。 调入调出要按批次和数量扦取样品备案, 并密封 留 存。 调 出发运和调入接收, 对 每一批次的种子, 要 有 “ 种子品级检验单 ” 和 “ 种子检疫合格证 ” 各一 份 , 随货同行。有 2 个品种以上的,必须有明显的隔离标志和防混杂隔离专用帆布隔开,防止混杂。 种子调出时,调出单位应在 15 20 天之内催收接收单位的 “ 质量复检 ” 报告的回执,以保证调 运期间的质量及责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清
16、。 3.4.2 装运 种子装车、 运 输工具, 必须符合清洁和干燥的要求, 不 能用装过或装有化学物品的车运输。 小量 种 子运输, 除有严格的隔离措施外, 应 装运在其它物品的上面, 以免受压破碎、 破袋和受到污染。 种子 运 输时, 必须按含水量高低装车。 含 水分高的种子装在下层, 含水分低的种子装在上层。 长距运输时, 包 层标准为含水 4 5%的干燥种子, 叠 高不能超过 4 层包。 含 水 6 8%的种子, 叠 高不能超过 7 层包。 含 水 分 9 10%叠高不超过 8 层包。 种子运输时,还应与承运者签定运输合同,防止发生受潮结块、雨湿、污染和短件事故。 DB63/T 6442
17、007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种子室内检验合格证 字第 号 种子田间检验合格证 字第 号 受检单位 作物种类 产地 品 种 数量 检验结果 根据 种子分级 标准规定符合 级 , 各检验项目 含量如下 , 纯度 %,净度 % 水分 %,发芽率 % 健籽率 %,病粒 ( 或病害感染率 ) % 虫粒 ( 或虫害感染率 ) % 备 注 检验单位 ( 印 ) 检验员 ( 印 ) 签证日期 年 月 日 作物种类 农户 品 种 面积 检验结果 检验时间 根据 规程 规定符合 级 , 各检验项目 含量如下 , 纯度 %,异作物 % 杂草 %,检疫性杂草 % 病虫感染率 %,检疫性病虫 % 备 注 检验单位 ( 印 ) 检验员 ( 印 ) 签证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