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16818-2005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4 9 6 2 0 0 5 春小 麦 青春 3 7 2 0 0 5 - 0 3 - 3 0 发布 2 0 0 5 - 0 6 - 2 8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496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德庆 胡冬梅 闫殿海 毛小峰 DB63/ 4962005 1 春小麦 青春 3 7 1 范围
2、本标准规定了春小麦青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特征以及经济性状、 栽 培技术要点、 生 产 能力和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 教 学、农 技推广、 生 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 殖 、 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999年以加拿大白麦 (草原白麦) 为母本, 以 ( 95 2 澳白麦) 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 990003 1 ,属 Var:LutescensAl. 变种。 2005年 01月 10日青海省第六届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现定名为青春 37,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
3、合字第 0187号。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白色, 幼苗半直立, 绿色, 无茸毛; 株高 90.00 3.68厘米, 株型紧凑。 叶相中间, 叶色绿色 , 单株分蘖数 2.10 0.90个, 分 蘖成穗率 24.30 2.04, 植 株主茎穗下节长 27.80 1.30厘米, 第 一节 间 长 1.53 0.06厘米,第二节间长 2.31 0.80厘米,茎粗 0.31 0.03厘米。 2.2.2 穗部性状 穗长 8.00 0.47厘米,每穗小穗数 16.00 1.03个,穗密度指数 20,属中,穗粒数 41.83 2.18粒 , 穗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长方
4、形,方肩,颖嘴锐形,颖脊明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卵形、白色、饱满,腹沟浅,冠毛少。 2.2.4 经济性状 千粒重 45.00 1.20系数 0.41重 818.00克升, 籽 粒角质。 吸水率 65.40质, 湿 面筋 22.47, 粗 淀粉 63.84,降落数值 368.00,面团稳定时间 2.2分钟,形成时间 3.40分种。 2.2.5 属性及生育期 春性, 中 熟品种, 在西宁地区播种至出苗 21 1 天, 期 间 0 积温 143.38 5.32 , 出 苗至抽穗 8 1 3 天, 期 间 0 积温 659.68 10.17 , 抽 穗至成熟 57 3 天, 期 间 0
5、积温 940.16 12.25 ,生 育 期 138 1 天, 期 间 积温 1581.86 21.88 , 全 生育 159 4 天, 期 间 0 积温 1876.96 33.72 。 2.2.6 抗逆性 抗倒伏,耐寒性、耐旱性、耐青干能力较强,口紧不易落粒。 2.2.7 抗病虫害性 高抗小麦条锈病。 2.3 栽培技术要点 选 择中等或中上等豆茬或油菜茬为宜。及早秋耕深翻,耕深 20.00厘米以上,冬灌或春灌。播前施 有机肥 45.000 60.000吨公顷( 3000.00 4000.00千克亩),纯氮 0.037 0.045吨公顷( 2.50 3.00千克亩) , 五氧化二磷 0.045
6、 0.060吨公顷 ( 3.00 4.00千克亩) , 氮、 磷肥比例保持 在 1:1之间,有机肥结合深翻进行,无机肥做种 肥,一般少施追肥 。四月上旬播种 ,条播。播种量 0.338 0.375吨公顷 ( 22.50 25.00千克亩) , 保 苗 450.000 525.00 万公顷 ( 30.00 35.00万 亩 ) , DB63/ 4962005 2 保穗 495.000 577.500万公顷( 33.00 38.50万亩),总茎数 825.00 900.00万公顷( 55.00 60.00万亩)。灌水 5 7 次。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大面积种植, 在
7、 中等水肥条件下产量 6.000 6.750吨公顷 ( 400.00 450.00千克亩) ; 在 较 高 水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可达 8.025 8.400吨公顷( 535.00 560.00千克亩)。 2.4.2 适应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湟水、黄河流域水地及柴达木灌区种植。 DB63/ 4962005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试验地 A.2 时间 2004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309.00米,年降水量 443.00毫米,年平均气温 4.2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的初日为 4 月 6 日, 终日为 10月 20日, 期
8、间积温 2514.60 ; 稳定通过 5 的初日为 4 月 25日, 终日为 10月 10日, 期 间 积温 2365.90 ;无霜期为 144天。土壤类型栗钙土,土种为白黄土,质地粉砂壤。土壤有机质 1.90 , 全氮 0.11 , 全磷 0.27 , 全钾 2.55 , 碱解 氮 93.00mg/kg, 速效 磷 47.0 mg/kg0 , 速效 钾 150.00mg/kg, 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 DB63/ 4962005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 6.000 6.750吨公顷( 400.00 450.00千克亩)。 2004年在诺木洪农场试验 0.03公顷( 0.05 亩),平均产量 6.30吨公顷( 420.00千克亩)。 B.2 高水肥条件 8.025 8.40吨公顷 ( 535.00 560.00千 克 亩 ) 。 2002年在诺木洪农场试验 0.03公 顷 ( 0.50亩 ) , 平均产量 8.025吨 公 顷( 535.00千 克 亩 ),在格 尔 木 市 农 科 所 试 验 0.03公 顷 ( 0.50亩 ),平 均 产 量 8.400 吨公顷( 560.00千克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