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18176-2006 青 海 地 方 标 准 DB6 3 / T 5 4 8 . 4 2 0 0 5 青海 高原毛 肉兼用 半细毛 羊 鉴定 技术规 程 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o n T h e Qi n g h a i P l a t e a u Wo o l a n d Me a t Or i e n t e d S e m i - f i n e Wo o l S h e e p a p p r a i s i n g 2 0 0 5 - 0 9 - 3 0 发布 2 0 0 5 - 1 1 - 0 1 实施 青
2、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DB63/T 548.4 2005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个体鉴定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DB63/T 548.4 2005 I I 前 言 规范青海半细
5、毛羊鉴定技术规程是为加强半细毛羊育种工作, 不 断巩固和提高其种用价值, 为 半 细 毛羊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促进的改良青海半细毛羊发展至关重要,特制定出本标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艾德强、范涛、焦小鹿、刘海珍。 DB63/T 548.4 2005 1 青海高原毛肉兼 用半细 毛羊 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鉴定的术语和定义、个体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牧区青海半细毛羊养羊户所饲养半细毛羊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6、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63/038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 3 术语和定义 3.1 半细毛 semi-finewool 3.2 同质毛 homogeneouswool 又称同型毛,是由同一类型毛纤维组成的被毛,其细度、弯曲及其他外表等征相似。 3.3 毛丛 staple 由若干个毛束紧密结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毛群,称小毛丛,若干个小毛丛互相结集,形成毛丛。 3.4 羊毛长度 wool length 在羊体左侧
7、横中线偏上, 肩 胛骨后缘一掌处, 顺毛丛方向测量毛丛自然长度, 以 厘米为单位, 最 小 单位为 0.5厘米。种公羊除测定体侧外,还可测定肩、背、股、腹部的毛长,作选种参考。 3.5 羊毛细度 woolfineness 在测定毛长部位,取少量毛纤维测定其细度,以支数表示。 3.6 羊毛油汗 wool greaseand suint 测定羊毛油汗的高度和颜色(高度应测量油汗及污染区)。 3.7 羊毛密度 wool density 指羊毛纤维在单位皮肤面积上分布的紧密程度。 3.8 匀度 fiberuniformity 指毛纤维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粗细均匀性和毛丛内毛纤维之间的细度差异程度。 3.9
8、 体尺测量 body measurementfor livestock DB63/T 548.4 2005 2 用专用器具对羊只体躯不同部位进行的测 量工作 , 是研究外貌、估测体重和生产能力的一种 手段, 主要包括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 4 个体鉴定的方法 4.1 鉴定时间、次数和年度 应在剪行前进行,种公羊每年鉴定一次,母羊周岁时作一次基本鉴定,两周岁时再进行一次鉴定, 并依此定出终生等级。 4.2 外貌鉴定 按 DB63/038中的规定进行外貌鉴定。 4.3 羊号 根据羊只个体耳号记录,如鉴定时被鉴定羊只的耳号已掉落,应力求补戴原个体号,实在不行时, 应按所属场的绵羊编号制度挂戴新号
9、,然后按补戴耳号记录。 4.4 性别 按鉴定羊只的性别记录。 4.5 年龄 被鉴定个体的年龄应根据羊只所属单位的育种记录或耳号判定, 然 后用阿拉伯字母记录。 若 无育 种 记录或耳号无法判明其年龄时,可按羊只下腭门齿的更换规律及磨损程度进行判定。 4.6 体格大小 根据鉴定时羊只的发育状况及体格大小决定。表示方法及记录符号: “ 5 ” 表示发育良好,体格很大,其体重显著超过理想型的最低要求。 “ 4 ” 表示发育正常,体格大,其体重达到了理想型的最低要求。 “ 3 ” 表示发育一般,体格中等,其体重接近理想型的最低要求。 “ 2 ” 表示发育较差,体格较小,体重指标与理想型要求相差较大。
10、4.7 羊毛密度 4.7.1 用双手抓捏和触摸羊体主要部位被毛的丰满度来决定。一般感觉较硬而紧者,往往密度较大, 但在抓捏触摸时应考虑到羊毛的长度、细度、油汗及夹杂物等因素的影响。 4.7.2 用手分开毛丛, 观 察皮肤缝合的宽度和内毛丛的结构, 一 般皮肤缝合小及内毛丛结构较紧密者 , 往往密度较大。 4.7.3 观察毛被的外毛丛结构,如果外毛丛呈块状,羊毛密度较大,外毛丛较松散,甚至呈辫型时, 羊毛密度则较差。 表示方法及记录符号 “ ” 表示密度中等,符合品种的理想型要求。 “ ” 表示密度较大。 “ ” 表示密度较差。 4.8 羊毛长度 测定时,将 两手轻轻地将毛丛或毛辨分开,尽 量保
11、持羊毛的原来状态,以 免影响测量长度的准确 性 。 4.8.1 母羊鉴定 羊毛长度的测量部位在体侧,即 在肩胛骨后缘一掌与体中线交点之稍高处测定,用 钢尺测量毛辨 (或 毛丛)的自然长度时,应扣除毛咀部分,然后用厘米数值表示,精确度为 0.5cm。 4.8.2 公羊鉴定 羊毛长度的测量部位除体侧外, 还应测量肩部 ( 肩胛部中点) , 股部 (髋结节与飞节连线的中点) 、 腹部 (腹中部但略偏向左外侧处) 。 用钢尺测量毛辨 (或毛丛) 的自然长度时, 应扣除毛咀部分,然 后 用厘米数值表示,精确度为 0.5cm。羊毛长度的记录顺序是:肩部、体侧、股部、腹部。 4.9 羊毛弯曲 DB63/T
12、548.4 2005 3 表示方法及记录符号: “ ” 表示弯曲明显,具有半圆形而规律的弯曲。属正常弯曲。 “ ” 表示弯曲模糊、不清晰。 “ ” 表示弯曲深而明显。 4.10 羊毛细度 4.10.1 羊毛细度的现场鉴定, 是 在羊只体侧取一小束毛用肉眼目测判定。 初 学者最好对照羊毛细度 标 样判定。羊毛细度直接用品质支数表示。 4.10.1 羊毛细度的分级标准 表 1 毛纤维品质支数和纤维直径对照表 4.11 羊毛匀度 表示方法及记录符号:用 “ 匀 ” 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 ” 表示。 “ ” 表示被毛细度均匀,体侧与股部羊毛细度品质支数相同或差别不超过一级。 “ ” 表示被毛细度不
13、十分均匀,体侧与股部羊毛细度的品质支数相差到两级或两级以上。 “ ( - ) ” 表示毛丛内匀度差。 4.12 羊毛油汗 一般现场采用的测定方法是测量油汗占毛丛的高度。 4.13 头、腹、四肢毛 头、腹、四肢毛着生情况在总评中间的一个圈上作下列标记。 头、腹、四肢毛符合品种标准要求。 头、腹、四肢毛着生良好(圈下划 “ - ” 符号)。 头、腹、四肢毛着生不良 ( 圈上划一 “ ” 符号 ) 。 4.14 体重 羊只剪毛前所称的活重。 4.15 定级 通过鉴定结果对半细毛羊的主要优缺点作出全面评价,并 列入相应的等级,根 据以上各项鉴定结 果 , 特别是根据类型、 体格大小、 羊 毛长度、 羊毛细度、 羊毛密度和羊毛匀度等指标, 按 DB63/038的规定 要 求,进行初步评级,待剪毛后用剪毛量进行较正,最后确定被鉴定个体的等级。 品质支数 羊毛纤维的直径范围( m ) 60 23.1 25.0 58 25.1 27.0 56 27.1 29.0 50 29.1 31.0 48 31.1 34.0 46 34.1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