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15213-2004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T 455. 4 2004 肉牛 选育技 术规程 T e c hn i c a l r e gu l a t i o n o n b e e f c a t t l e b r e e d i ng 2004- 02- 1 7 发布 2004- 04-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DB63/T 455.4 2004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选育方案的制定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选育基础牛群的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选育牛群的建立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选择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6 选育效果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活体分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2 DB63/T 455.4 2004 I I 前 言 为指导和规范在肉牛选育技术中的管理, 提 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我 们在总结和借鉴国内肉牛 选 育经验, 参 阅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 特 制定了本规程。 本 规程对选育方案、 选 育基础牛群、 选 择技 术 、 选育效果检验和肉牛活体分级作了明确规定。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DB63/T 455.4 2004 1 肉牛选育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规程对肉牛选
7、育技术的选育方案、 选 育基础牛群、 牛群的建立、 选 择技术、 选育效果的检验和 肉 牛活体分级做了明确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品种 ( 系 ) 的选育。 2 选育方案的制定 2.1 对肉牛进行选育提高或育成新品种(系)前应制定选育方案。 2.2 制定选育方案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明确的选育目标。 2.3 制定选育方案应以现代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为理论指导。有条件时可利用电脑模拟不同的育种 方案,对方案和肉牛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做全面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最优化的方案。 2.4 选育方案中所规定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指标应切实可行,选择项目应突出重点。 2.4.1 繁育性能中应规定受胎率、产犊
8、间隔、发情与发情周期、产犊能力,多胎性,早熟性、初生重 和断奶时育成犊牛数。 2.4.2 生长育肥性能中应规定体重达到 150kg时的日龄和 150 320kg阶段的平均日增重。 2.4.3 饲料利用效率中应规定在体重 150 320kg阶段, 每 增重 1kg所需饲料数量, 并 注明所需消化 能 ( MJ)和粗蛋白质的数量。 2.4.4 产肉性能中应规定体重 320kg,屠宰时平均背腰厚度( cm)、主要肉质指标,屠宰后胴体重, 净肉重, 屠宰率、 净肉率, 肉骨比, 肉脂比、 眼肌面积, 皮下脂肪厚度高。并进行肉牛产肉性能遗传 力 测定。 2.4.5 体型外貌中肉牛要求体型应是长方形,四肢
9、较短,颈短而宽,鬐甲平广而宽厚,背腰平宽,胸 尻深度。腹部紧凑,尻部宽平,股部深。 2.5 建立完整的繁育体系,确立选育核心群、繁育群和生产群的规模。 3 选育基础牛群的条件 3.1 选择的基础牛群,应具有明显的肉用品种特征、特性及达到选育目标的遗传基础 . 母 本 品 种 ( 系 ) 选育注重其繁殖性能选育,父本品种(系)以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选育为主。 3.2 选育牛群的个体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应超过群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 3.3 选育牛群的个体体质健壮、血缘数量符合选育方案要求。 4 选育牛群的建立 4.1 参加选育牛群的数量应根据选育方案 , 选择强度和实施条件来确定 , 选
10、育母牛群一般不少于 100 头。 4.2 继代选育群一般由 2 3 头无血缘关系的公牛和 60 80 头牛组成,并进行闭锁繁殖。 DB63/T 455.4 2004 2 4.3 测定选育群主要经济性状的水平与潜力,建立质量性状测定和数量性状综合育种值的估测制定。 4.4 选育牛群的营养水平与饲养管理条件应相对稳定。 5 选择技术 5.1 断奶时选择 根据个体生长发育、体形外貌、犊牛的整齐度、有无遗传疾患、亲本育种值等,进行综合评定。 5.2 六月龄的选择 按个体的生长发育、 体 形外貌、 活体膘厚、 同 胞或半同胞测定结果进行选择, 亦可按综合选择指 数 法选择。 5.3 初产母牛的选择 按个
11、体生长发育、配种效果、繁殖性能、哺育和犊牛生长肥育性能进行选择。 5.4 选育牛群的配种繁殖 在母牛集中发情期配种,力求在二个情期内完成配种。 6 选育效果检验 6.1 检验选育效果应逐代计算遗传改进量, 并 进行配合力测定。 杂 交效果不明显时, 需 改进选育方法 。 6.2 选育的各世代牛均应进行外貌特征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致性和均匀度的检查,并计算平均亲缘系数 和近交系数。 7 活体分级 7.1 单项分级 根据肉牛的体形外貌,体重和膘厚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7.2 外貌分级 7.2.1 一级 全身肌肉丰满, 外形匀称。 胸深厚, 背脂厚度适宜; 肋圆和肩合成一体, 背腰臀部肌肉发达
12、, 大 腿 肌肉附着优良,并向外突出和向下伸延。 7.2.2 二级 全身肌肉发达, 肋骨开张; 肩肋接合较好, 略显凹陷; 臀部肌肉较宽而圆度稍差; 腿肉充实, 但 附 着稍差。 7.2.3 三级 全身肌肉发育一般, 肥度不够, 胸欠深, 肋骨开张不明显, 臀部肌肉较多, 尻部短, 后腿之间宽 度 不够。 7.2.4 四级 肌肉发育较差,脊骨肋明显,背窄,胸浅,臀部肌肉较少,大腿消瘦。 7.3 体重分级 7.3.1 一级 30 月龄平均体重为 530kg。 7.3.2 二级 30 月龄体重在平均 520kg。 7.3.3 三级 30 月龄体重在平均 510kg。 7.3.4 四级 30 月龄体重在平均 500kg。 7.4 皮下脂肪覆盖度 : 一级 90%,二级 76 89%,三级 60 75%,四级 60%以下。 DB63/T 455.4 2004 3 7.5 活体综合评定分级 活体综合分级时,可将各项指标综合考虑评分。 表 1 肉牛体形综合评分标准 等级 优秀 很好 好加 好 中 差 整体分 90 100 85 89 80 84 75 79 65 74 60 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