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444-2003 蚕豆青海11号品种.pdf

    • 资源ID:1494039       资源大小:294.6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444-2003 蚕豆青海11号品种.pdf

    1、I CS 备案号: 13863-200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4 4 4 2 0 3 蚕豆 青海 1 1 号 2 0 0 3 - 0 6 - 2 8 发布 2 0 0 3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444203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皎 袁名宜 王志远 DB63/ 444203 1 蚕豆 青海 1 1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豆青海号品种

    2、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 对 其经济性状、 栽 培技术要点、 生 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蚕豆青海号品种, 可 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 教学、 农 技推广、 生产单位和 种 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990年以 72 45为母本,新西兰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原代号 95 020,属 Vicia fabaVarmajor变种 2003年 1 月 22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海 11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167号。 2.

    3、2 特征特性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见附录 (资料性附录)。 2.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方型。主茎粗 0.80 0.02厘米,株高 146.00 1.42厘米,主 茎节数 18.00 0.28节,节间长度 5.20 0.11厘米。单株有效分枝 1.50 0.19个,有效分枝率 98.00 。 初生叶卵圆形、 绿 色;托 叶浅绿色。 开 花期中部叶长椭圆形, 主 茎第四层复叶的小叶长 6.30 0.15厘 米 , 宽 3.10 0.12厘米,复叶平均小叶数 3.80 0.16片。叶姿上举,株型紧凑。 2.2.2 花荚性状 总状花序,主茎始花节 5.10 0.35节,始花

    4、节高 15.80 0.53厘米;终花节 12.80 0.16节,终 花节高 98.60 1.60厘米。总花节数 28.20 1.20节,每节最多小花数 5.50 0.22朵,每簇花序小花 数 4.20 0.33朵,小花长 2.60 0.04厘米,花序长 3.60 0.12厘米。花白色,旗瓣白色,脉纹浅褐 色,翼瓣白色,中央有一黑色圆斑,龙骨瓣白绿色。 主茎始荚高 17.80 0.44厘米,末荚高 78.60 1.72厘米,主茎结荚 8.80 0.55个,单株结荚 18.60 0.95个, 单 株有效荚 14.60 0.33个, 实 荚率 86.50。 荚 果着生状态半直立型。荚 长 9.82

    5、0.44厘 米 , 荚宽 1.90 0.03厘米。 单株双 ( 多) 荚数 1.60 0.30个, 每荚 2.20 0.07粒, 主茎着荚密度 0.43 0.19 荚节。成熟荚黑色。 2.2.3 籽粒性状 种皮有光泽、半透明,脐黑色。粒乳白色、中厚形。种子长 1.97 0.02厘米,宽 1.33 0.02厘 米,脐端厚 0.83 0.01厘米,末端厚 0.53 0.01厘米,种皮破裂率 1.30,硬粒率 0.50。 2.2.4 经济性状 单株粒数 46.30 2.90粒,单株产量 75.70 4.80粒,百粒重 192.20 2.00克。粒壳比 5.74 0.56 克 1.33 0.06克,经

    6、济系数 0.32。籽粒粗蛋白含量 25.66,淀粉 45.35,脂肪 1.38,粗纤 维(干基) 6.20,灰分(干基) 3.73。 2.2.5 属性及生育期 春性,中晚熟品种。播种至出苗 30 1 天,期间 积温 190.30 3.50 ;出苗至分枝期 10 1 天,期间 5 积温 116.00 2.20 ;分枝至开花期 29 2 天,期间 5 积温 312.00 7.60 ;开花至 成熟期 83 3 天,期间 5 积温 1458.10 15.40 ;生育期 122 2 天,期间 5 积温 1886.30 18.70 DB63/ 444203 2 ;全生育期 152 2 天,期间 0 积温

    7、2076.60 21.30 。 2.2.6 抗逆性 抗倒伏性中等。 2.2.7 抗病虫害性 中抗褐斑病、轮纹病、赤斑病;开花期蚜虫危害程度级。 2.3 栽培技术要点 2.3.1 前作 选择中等或中上等麦茬为宜,要求蚕豆轮作三年以上。 2.3.2 备耕 及早秋耕深翻,耕深 20.00厘米以上,冬灌或春灌。播前每公顷施有机肥 45.000 60.000吨 3000.00 4000.00千克亩),纯氮 0.037 0.045吨( 2.50 3.0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0.06吨 ( 4.00千克亩)。 2.3.3 播种 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 7.00 8.00厘米,播种量 18.00

    8、19.50万粒公顷( 1.20 1.30万粒亩),保亩 16.50 18.00万株公顷( 1.10 1.20万株亩)。 2.3.4 种植方式 宽窄行种植,窄宽方式,宽行行距 40.00 45.00厘米,窄行行距 30.00厘米。 2.3.5 田间管理 蚕豆生长期灌水 2 3 次,初花期灌第一水,当主茎开花至层时及时打顶。 蚕豆根瘤蟓防治:四月底、五月初用 40乐果与 80敌敌畏按 2 1 比例混合,以 1500倍液每公 顷 450千克( 30千克亩)喷雾防治,视虫情连续防治 2 3 次,每隔 7 10天防治一次,或采用其它 有效杀虫剂。 蚜虫防治:蚜虫发生初期,用杀虫剂喷施封闭带,蚜虫发生普遍

    9、时,全田喷雾防治(剂量、浓度 同上)。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生产能力情况见附录(资料性附录)。 2.4.1 生产能力 在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为 5.250 6.000吨公顷( 350.00 400.00千克亩)。 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为 6.000 6.750吨公顷( 400.00 450.00千克亩)。 2.4.2 适应地区 适宜在我省海拔 2000 2600米的少水地种植。 DB63/ 444203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试验地 A.2 时间 2001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309.00米,年降水量 34

    10、3.00毫米,年平均气温 4.7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的初日为 3 月 26日,终日为 10月 28日,期间积温 2724.70 ;稳定通过 5 的初日为 4 月 15日,终日为 10月 10日 , 期间积温 2485.90 ; 无 霜期为 124天。 土 壤类型栗钙土, 土 种为白黄土, 质 地粉砂壤。 土 壤有机质 1.900 ,全氮 0.112,全磷 0.270,全钾 2.550,碱解氮 93.000mg kg,速效磷 47.00mg kg,速效钾 150.00mg kg,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DB63/ 444203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11、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 该品种一般产量 5.2506.000吨公顷( 350.00 400.00千克亩)。 2002年种植 0.61公顷( 9.20 亩 ), 平均 产 量 5.229吨公顷 ( 348.60千克亩) ,其 中湟中县西堡乡葛二村农户种植 0.15公顷 ( 2.30 亩),产量为 5.780吨公顷( 385.50千克亩);互助县沙塘川乡五上村任忠成种植 0.09公顷( 1.30 亩),产量为 5.910吨公顷( 393.80千克亩)。 B.2 高水肥条件 该品种在高水肥条件下, 产 量在 6.000 6.750公顷 ( 400.00 450.00千克亩) 。 2001年湟中县 西 堡乡西堡村种植 0.015公顷( 0.22亩),产量为 6.580吨公顷( 438.50千克亩)。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444-2003 蚕豆青海11号品种.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