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434-2003 生猪规模饲养防疫技术.pdf

    • 资源ID:1494034       资源大小:428.9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434-2003 生猪规模饲养防疫技术.pdf

    1、I CS 备案号: 13648-200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 3 / T 4 3 4 2 0 0 3 生猪 规模饲 养防疫 技术 P i g Ep i d e m i c D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n g i n La r g e r Sc a l e S t o c k i n g 2 0 0 3 - 0 5 - 2 3 发布 2 0 0 3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DB63/T 4342003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1 3.1 规模饲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2 动物疫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3 患病动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4 疑似感染动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5 排泄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6 免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7 休药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8 疫情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9 防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9、.10 疫情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11 预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2 3.12 同进同出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疫病预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1 防疫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2 防疫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3 免疫接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4 寄生虫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5 疫情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疫病监测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1 监测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2 监测管

    15、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3 监测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4 5.4 监测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疫病控制和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4 7 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DB63/T 4342003 I I 前 言 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 实 施各项防疫技术措施, 是保证畜牧业经济健康、 稳 定、 持续发展的前 提 条件之一。 为 有效预防和控制危害

    18、严重的动物疫病, 确保规模养猪业的发展, 现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动物防疫法及配套规章(以下简称 “ 相关法律法规 ” ),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的有关标准性 文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畜牧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仁民、许海抚、陈玶 、傅国璋、朱德平 DB63/T 4342003 1 生猪规模饲养防 疫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生猪饲养中主要疫病的预防、疫情报告、疫病监测、疫情控制和记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应于青海省境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饲养场,包括 种猪场、仔猪繁殖场及育肥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19、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I18635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T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 GB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782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GB/T18644 猪囊虫病诊断技

    20、术 GB/T18641 伪狂犬病诊断技术 GB16551 猪瘟检疫技术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SY150 口蹄疫诊断技术规程 NY/SY151 猪生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诊断技术 DB63/T374 畜禽螨病防治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模饲养 large-scalestocking 指 年饲养量在 100头以上的饲养场。 3.2 动物疫病 animalepidemicdisease 动物群发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分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3 患病动物 sick animal 表现某疫病临床

    21、症状的生猪。 3.4 疑似感染动物 suspiciousinfectedanimal 与患疫病生猪处于同一环境中有感染该疫病可能性, 如 与患病生猪同舍饲养、 同 车运输或处于患 疫 病生猪临近下风的易感动物。 3.5 排泄物 excreta 生猪的粪尿、分泌物、呕吐物等,是病原体污染环境的重要媒介。 DB63/T 4342003 2 3.6 免疫 immunity 动物识别和排除非自身物质(抗原), 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和平衡的生理技能。 3.7 休药期 withdrawsa period 食品用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许可其产品(乳、蛋)上市的间隔时期。 3.8 疫情 epidemics

    22、ituation 疫病发生、发展及相关情况。 3.9 防疫 animalepidemicpreventing 指对生猪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对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的总称。 3.10 疫情报告 reporton epidemicsituation 按照政府规定,兽医和有关人员向上级领导机关所做的关于疫病发生、流行情况的报告。 3.11 预防 prophylaxis 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12 同进同出制 all-inall-outsystem 对同一猪舍或单元的同批生猪,实行同进、同出管理制度。 4 疫病预防 4.1 防疫对象 防疫 对 象 主 要 指 口 蹄 疫 ( Foot an

    23、d mouth disease)、 猪 瘟 ( Swine fiver)、 猪 肺 疫 ( Swinepastfurellosis) 、 猪丹毒 ( Erysipelassuis) 。 在有特定疫病威胁的地区, 包括仔猪付伤 寒 (Swinesalmonellosis)、伪 狂 犬 病 ( Aujeszky s disease)、 猪 生 殖 与 呼 吸 障 碍 综 合 症 (Porcine reproductiveand respiratorysyndrome)、大 肠 杆 菌 病 ( Colibacillosis) 、猪 囊 虫 病 (Porcine cysticercosis)、猪 蛔

    24、虫 病( Ascarissuis) 、 猪旋毛虫病 (SwineTrichinellosis)、 螨 病 ( Acaridiasis) 等疫病。 4.2 防疫管理 4.2.1 兽医人员 4.2.1.1 在年饲养量达到 10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中,至少有 1 名的专职兽医。 4.2.1.2 年饲养量达到 1 00 头以上的规模饲养中,至少有 1 名兼职兽医。 4.2.2 环境和设施 4.2.2.1 规模饲养场所的地址、设计、布局和建设有利于生猪防疫措施的实施,不得造成对产地环境 的污染。 a.选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 b.场址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 远 离学校、 公 共场所、

    25、住 宅区等人口稠密区和 生活饮 用 水水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自 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 远离屠宰场、 畜 产品加工厂、 垃圾场和 污 水处理场等。 c.位置设在居住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 侧 风向处,以 防止因饲养场异味的扩散造成对周围环 境 的污染。 d.地势高燥开阔、 地下水位低、 避风向阳、 空气通畅。 选 址远离低洼涝地、 山洪水道、 风口等 地 防止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e.水量能保证饲养基地职工用水、 生 猪饮水和消毒用水。水 质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水质卫生 标 准。 f.选址地方必须在没有发生过重大疫病,没有有害气体、烟雾及其他污染排放。 g.避开

    26、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以及 县级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 。 4.2.2.2 规模饲养场所具备常规的生猪防疫器具和设施。 4.2.2.3 规模饲养场所设相互隔离的产品通道和污染物通道 。 DB63/T 4342003 3 4.2.3 饲养管理 4.2.3.1 满足生猪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 4.2.3.2 商品猪的饲养应坚持同进、同出制。 4.2.3.3 在调入或转群时,应按年龄、体重大小分群饲养。 4.2.3.4 规模饲养场所接受畜牧兽医防疫监督机构的防疫和防疫监督。 4.2.3.5 在引进种猪时,按 GB16567检疫。 4.2.3.6 在生猪出栏前,按 GB16549

    27、检疫。 4.2.3.7 规模饲养场所内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搞好灭鼠、灭蝇工作。 4.2.4 兽药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 4.2.4.1 在使用兽药时,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管 理办法 , 禁止使用已淘汰药物、 有只致癌、 致畸、 致残作用的药物、 导致污染的药物及激素。对待 屠 宰的生猪,在屠宰前的休药期中,不得使用兽药。 4.2.4.2 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明令禁止的和未经农业部批准的添加剂。 4.2.5 卫生制度 4.2.5.1 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无人畜共患病者方可上岗。 4.2.5.2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更换衣鞋和消毒。 4.2.5.3

    28、限制规模饲养场的兽医对外诊疗疾病,限制实施配种操作人员对外承担配种工作。 4.2.5.4 除特殊情况外,非生产区工作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经过严格消毒,并 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 4.2.5.5 严格限制外界人员进入饲养场地,进行参观、经销等活动。 4.2.6 环境消毒 4.2.6.1 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消毒程序和消毒药品的使用按 NY5 0 33 执行。 4.2.6.2 对规模饲养场所内或附近存放的皮张、毛、骨、角的消毒,按 GB/T16569执行。 4.3 免疫接种 4.3.1 规模饲养场所按照当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的计划,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4.3.2

    29、在使用前后对免疫接种用具彻底消毒。对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菌苗瓶作无 害化处理。 4.3.3 对已实施免疫接种的生猪,须按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佩带免疫标标识。 4.3.4 规模饲养的生猪进行疫病免疫接种时,可参照下面的免疫程序进行。 4.3.5 免疫方法 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操作。 4.4 寄生虫控制 4.4.1 药物选择 疫苗名称 免疫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时间 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断奶仔猪、后备猪、种猪 仔猪断奶时首免,种 公猪和后备猪每 4 个月注射一 次 , 母猪断奶后 1 2 天注射一次 猪瘟弱毒冻干苗 仔猪、后备猪、种猪 仔猪 20 日龄首免, 50 60 日龄二免,

    30、 母猪在产后 2 0 天免疫一次,种公猪和后备猪在春秋各免疫一次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仔猪、后备猪、种猪 仔猪在 50 60 日龄免疫,母 猪在产后 20 天免疫一 次 , 种公猪和后备猪在春秋各免疫一次 仔猪副伤寒活菌苗 仔猪 仔猪在 30 日龄免疫一次 大肠杆菌疫苗 仔猪、母猪 仔猪在 7 日龄免疫,母猪在产前 20 天免疫一次 DB63/T 4342003 4 选择驱虫、 杀虫药应为高效、 低 毒、 广谱的抗寄生虫药。 注意定期轮换用药, 以防治或延缓抗药 性 虫株的形成 。 4.4.2 驱虫程序 4.4.2.1 对饲养的生猪每年至少给投药一次。 4.4.2.2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 1

    31、 4 周内投药。 4.4.2.3 对公猪每年至少用药两次,但对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年应用药三次。 4.4.2.4 所有仔猪在转群时用药一次。 4.4.2.5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一次。 4.4.2.6 新购进的生猪用药一次。 4.5 疫情报告 发现生猪患 4 . 1 防疫对象所列的病或者疑似患疫病, 及 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建 立 定 期报告制度。 5 疫病监测 5.1 监测对象 主要包括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disease)、猪瘟( Swinefiver)、伪狂犬病( Aujeszky s disease) 、 猪 生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Porciner

    32、eproductiveang respiratorysyndrome)、 大 肠杆 菌 病 ( Colibacillosis) 、 猪 囊虫病 (Porcinecysticercosis)、螨 病 ( Acaridiasis)、 猪 蛔 虫( Ascaris suis )等。 5.2 监测管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规 模饲养场所应接受辖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管理, 制 定和实施疫 病 监测方案。 5.3 监测要求 疫病监测工作应按照农业部要求进行。 在 一般饲养场进行不定期监测, 每 场每年监测一次, 在 种 猪 场每年监测两次。 一 般饲养场的监测是按 10%的比例抽检, 种 猪场的公猪

    33、和后备种公猪按 100%监测, 种 用母猪和后备种母猪按 20%的比例抽检。 对经技术监测呈阳性的生猪,按疫情处理规定处治。 5.4 监测方法 5.4.1 口蹄疫 按 NY/SY150执行。 5.4.2 猪瘟 按 GB16551执行。 5.4.3 伪狂犬病 按 GB/T18641执行。 5.4.4 猪生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按 NY/SY151 执行。 5.4.5 猪囊虫病 按 GB/T18644执行。 5.4.6 螨病 按 DB63/T374执行。 5.4.7 猪蛔虫病 按辖区兽医动物卫生部门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制订的技术规定执行。 6 疫病控制和处理 DB63/T 4342003 5 规模饲养场

    34、所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 应 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及时诊断, 采 用隔离、 环 境 消毒、染疫动物处治措施。 发生口蹄疫、猪瘟时 ,立即 采取隔离、封锁、扑杀、紧急免疫接种、紧急监测等强制性措施。 发生猪肺疫、猪丹毒等其他疫病 时,采取淘汰、治疗、 清群和净化措施。 疫情发生后,对全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病死或淘汰生猪尸体按 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 按 GB/T16569规定进行。 7 记录 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转群、饲料消耗情况、发运目的地等; 做好引种记录,内容包括:种用牛、羊、奶牛的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和育种等; 做好防疫记录, 内容包括: 免疫、用药、 发病、 死亡及死亡原因、 诊治、 无害化处理情况等,建 立 疾病档案; 做好饲料记录,内容包括饲料品种、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登记。 以上资料应准确、可靠、完善,最少应在保存二年以上,种猪个体资料要长期保存。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434-2003 生猪规模饲养防疫技术.pdf)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