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 备案号: 15214-2004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 3 / T 4 5 5 . 5 2 0 0 4 肉牛 杂交组 合试验 技术规 程 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o n b e e f c a t t l e c r o s s - b r e e d i n g t e s t i n g 2 0 0 4 - 0 2 - 1 7 发布 2 0 0 4 - 0 4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D B63/T 455.5 2004 I 目 次 前言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肉牛杂交组合确定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杂交牛的命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杂交组合试验技术的基本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试验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D B63/T 455.5 2004 I I 前 言 本标准规范了青海省肉牛杂交组合试验规程,对肉牛的杂交方式、杂交组合试验等均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由青海省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D B63/T 455.5 2004 1 肉牛杂交组合试 验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杂交组合试验的术语、杂交方式、杂交牛命名和杂交试验。 本标准适应于肉牛生产基地、养殖
7、场和养牛户进行杂交试验和肉牛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128 2002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的定义 3.1 杂交 crossing 不同品种(品系)以至不同种属个体间进行交配繁殖的方法。 3.2 双因子试验 two-factordesign 在同一试验中 , 同时研究两个试验因子在不同水平条件下对试
8、验结果的影响,进 行试验对比的方法 。 4 肉牛杂交组合确定原则 4.1 肉牛生产基地的专业场 ( 户 ),应按肉牛生产的要求 , 选定高效杂交组合 , 提供符合标准的肉牛。 4.2 高效组合应根据当地生产的实际需要和饲料资源、 经 过试验、 示 范、 推 广和实践确认的优选组合 。 4.3 优选组合不仅应注意商品肉牛的生长肥育性能 , 同时应重视亲本的繁育性能等综合经济指标。 5 杂交牛的命名 由二个以上品种 ( 系 ) 杂交形成的肉牛名称 , 可取参与杂交品种名称的第一个字组成 , 组成顺序是父 本在前 , 母本在后,也可以代号命名称命名。 6 杂交组合试验技术的基本要求 6.1 试验牛的
9、选择 6.1.1 参与杂交的品种(系)必须具有本品种(系)的特征,来源清楚,血统记录齐全。 6.1.2 肥育试验牛应来自年龄相近的二头以上无血缘关系和公牛与配 4 头以上胎次相近的母牛所产犊 牛。每个组合试验牛头数在 10 头以上,且比例及组间头数基本一致。 6.1.3 繁殖试验牛应由 10 头以上同胎次母牛组成。 6.1.4 试验牛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组内(间)体重基本一致。繁殖力正常。 6.2 组合分组设计 两品种(系)间杂交,按二元杂交设计,就是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牛杂交,选择当地数量大、 繁殖力强、 耐粗饲料, 体质健壮, 经过选育, 有系谱记录的当地品种 (简称为乙品种) ,父本选
10、择生 长 D B63/T 455.5 2004 2 速度快, 牛肉品质优, 饲料利用高, 中等体型的专用肉牛品种 (简称为甲品种) , 通过杂交所生杂一 代 牛全部用于育肥。试验结果可按下列公式估测性状表型值的杂种优势率: ( 1 ) 式中: HA B 表型杂种优势率( % ) F1 杂种一代平均值 PA 父本平均值 PB 母本平均值 6.2.1 应用一个品种(系)为母本分别与几个父本公牛进行多父本二元杂交组合试验组,必须设立母 本对照组,有条件时应设父本对照组。 6.2.2 应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母本品种(系)与二个或二个父本品种(系)进行杂交组合试验,按双 因子杂交试验设计,组成 P2 个组
11、合,试验结果可进行如下分析:估计杂交的直接效应:比较不同父、 母本在杂交中效应、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率;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6.2.3 应用三个品种(系)作经济杂交时,甲品种与乙品种牛杂交后产生杂种一代,其母牛再与丙品 种公牛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二代,无论公、母全部作肉牛出售。杂种一代公牛均作为肉牛处理。 6.2.4 “ 终端 ” 公牛杂交体系。用 B 品种公牛与 A 品种纯种母牛配种,将杂一代母牛( BA)再与第三 品种公牛配种,所产杂种二代,无论公、母全部肥育出售。 6.2.5 杂交组合试验分组设计,应根据试验目的的要求,在充分注意科学性的前提下,可按实际需要 调整杂交组合配置。 6.3
12、 育肥试验方法 6.3.1 生长肥育试验开始体重为 150kg,结束时 18 月龄体重为 320kg,也可根据品种(系)适宰体重 为结束体重。 6.3.2 试验牛的饲养管理应符合 NY 5128的要求。 6.4 测定项目 6.4.1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与方法 生长发育测定体重、日增重、体尺指标。 育肥期间, 生 产育肥牛每 30天称重一次; 试 验牛在开始试验和结束试验时间各连续称重两天, 以 两 天称重的平均数为试验牛的开始和结束体重。称重应在每天早晨空腹时进行。 日增重测定是试验末重与始重之间的平均每日增加的体重。 体尺测定, 体高、 体斜长用测杖, 胸围、 管围用软尺。 体高是由鬐甲至地面
13、的垂直距离; 体斜长 由 肩端前缘至尻尖的水平距离;胸围由肩胛后缘胸部的圆周长度;管围由前肢管骨上 1/3处的围度。 6.4.2 产肉性能测定与方法 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 宰前活重:绝食 24小时后临宰时的实际称的体重。 胴体重:活重 血重皮重内脏重(不含肾脏和肾脂肪) + 头重 + 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 尾重 + 生殖器官及周围脂肪 后的冷却胴体。 净肉重:胴体剔骨后全部肉重(包括肾脏等胴体脂肪),骨上带肉不超过 2-3kg。 屠宰率:屠宰率 = 胴体重 宰前活重 100% ( 2 ) 净肉率:净肉率 = 净肉重 宰前活重 100% ( 3 ) 眼肌面积
14、: 倒数第一肋骨与倒数第二力骨之间脊椎上眼肌 ( 背最长肌) 横切面积。 其 方法是用硫 酸 绘图纸绘出眼肌横切面积的轮廓,再用求积仪计算出面积或用以下公式计算。 2F1 ( PA PB )H A B = 100% PA +PB D B63/T 455.5 2004 3 眼肌面积 ( cm2 ) = 眼肌高度 眼肌宽度 100% ( 4 ) 7 试验程序 7.1 小群试验 应按本标准要求设计分组,通过组合和饲养比较试验,提出优选组合和饲养技术。 7.2 中间试验 优选组合的亲本由 3 头以上无血缘关系的公牛与配 40 头母牛所繁后代全部育肥,作为在生产中 的扩大试验。 7.3 生产示范 在中间试验取得预期效益的基础上, 应在肉牛生产基地场(户) 进行多点生产示范,肉牛总头 数 不少于 500头,进一步考核大面积生产上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