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463-2004 放牧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3991       资源大小:523.8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463-2004 放牧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1、I CS 备案号: 15055-2004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T 463 2004 放牧 羊寄生 虫病防 治技术 规范 T e c hn i q ue S t a nd a r d f o r t he p r e ve nt i o n o f P a r a s i t i c 2004- 03- 0 3 发布 2004- 04- 1 5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DB63/T 4632004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1 范围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防治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3 5 诊断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防治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7 监测与考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8 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放牧羊寄生虫病监测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DB63/T 4632004 I I 前 言 为规范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提高防治效果, 依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和 青海省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办 法

    8、等 的有关规定, 按 青海省技术监督局 200235号 关于下达青 海 省 2002年地方标准制 ( 修 ) 定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参照青海省羊寄生虫病多年科研成果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按 GB T1 1 2000年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一 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进忠 李春花 许海抚 刘生财 彭毛 DB63/T 4632004 I I I 引 言 寄生虫病是青海省放牧绵羊、 山羊常见的疫病, 病

    9、原种类多, 分布广, 感染率高, 多种寄生虫的 混 合感染极为普遍, 直 接影响草原养羊业生产和社会公共卫生, 60年代以来, 青 海省对放牧羊寄生虫病 的 病原区系、 生 物学、 优势虫群生态学、 流 行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不断修定和完善 防 治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DB63/T 4632004 1 放牧羊寄生虫病 防治技 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牧羊寄生虫病的诊断, 药 物防治, 对粪便、 尸 体、 病畜材料及污染环境的处理等 综 合防治和防治效果监测考核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放牧方式饲养的各种羊的寄生虫病

    10、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118635 动物防疫 基本术语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l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DB63 T374 畜禽螨病防治技术规范 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会 (W.A.A.V.P.)对反刍动物 ( 牛羊 ) 驱虫药

    11、评定疗效的方法的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羊药浴池的修建和洗浴羊只的技术管理试行规范 WHO棘球蚴病包虫病监测预防控制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及 GB T118635中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寄生虫病 par a s i t osi s 由动物寄生物 ( 统称寄生虫 ) 引起的疾病。 3.2 羊寄生虫病 s hee p a nd goat par a s i t osi s 是由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羊体内和体表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统称。 包括羊消化道线虫病、 羊 肺线 虫 病、羊

    12、绦虫病、羊绦虫蚴病、羊吸虫病,羊节肢动物寄生虫病 ( 羊螨病、羊鼻蝇蛆病利蜱、虱、蝇、蚤 等蜘蛛昆虫病 ) 等寄生虫病。 3.3 寄生阶段幼虫 nem a t ode l a r vae of t he par a s i t i c phas e 是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线虫寄生于宿主动物体内处于发育期的幼虫的统称。 3.4 流行病学调查 e pidem i olog i c a l s urvey 对疫病或其它群发性疾病的发生、 频 率、 分布、 发 展过程、 原因及臼然和社会条件等相关影响因 素 进行的系统调查,以查明疾病发展趋向和规律,评估防治效果。 3.5 诊断 dia gnosi s 通

    13、过观察和检查对寄生虫病病例的病原和病情作出判断。 DB63/T 4632004 2 3.6 实验室诊断 l a bora t ory dia gnosi s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试验对取自病例的样品进行检察,获取具有诊断价值的数据。 3.7 防治 pre venti on a nd t r e ntm e nt 对疫病的预防、治疗和其它必要的处理。 3.8 药物防治 pre venti on a nd t r e ntm e nt 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治疗疫病的措施。 3.9 抗寄生虫药 a nti par a s i t i c m e dic i ne 能够驱除或杀灭动物体内、体外寄生虫的

    14、药物。 3.10 驱虫 dew or m a nti hel m i nthe r e pel l i ng-pat a s Rc 应用药物驱除、杀灭宿主动物体内和外界相同脏器中的寄生虫。 3.11 成虫期前驱虫 pre - m a t uri t y dew or m 应用药物驱除宿主动物体内寄生,但尚未发育至性成熟期的寄生虫的方法。 3.12 杀虫 dis i nse c t i on i nse c t e l i m i nat i on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消灭或减少疫病媒介昆虫和动物体外寄生虫。 3.13 药浴 m e dic i ne dipping 利用不同设计的坑或池

    15、, 将 兽用杀虫剂配制成有效浓度, 对 羊进行浸泡洗浴, 达 到治疗或预防外 寄 生虫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3.14 药物喷淋 i nse c t i c i des s pra ying 利用喷淋装置,将配制的杀虫剂淋浴羊体,达到治疗或预防外寄生虫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3.15 药物烟雾法 t r e a t i ng by f um i gat i ng 是利用加热器具, 将 兽用杀虫剂加热, 使药液蒸发成烟雾, 通 过呼吸达到治疗目的, 是驱除羊鼻 蝇 蛆的一种方法。 3.16 综合防治 c om pre hensi ve pre venti on 针对宿主动物药物防治以外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

    16、总称, 包 括外界环境除虫、 预 防家畜感染、 提 高 机 体抵抗力等。 3.17 无害化处 I l bJo-s a f e t y dis posa I 用物理、 化 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 动 物产品或其它物品, 达 到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3.18 预防 pre venti on 采取措施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 3.19 抗药性 drug r e s i s t a nce 寄生蠕虫因变异而获得了逃避某种药物杀虫作用的能力,使 驱虫药物不再达到预期效果或完全丧 失 使用价值。 3.20 休药期 w i t hdra w i

    17、ng phas e 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21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zoonoti c - par a s i t osi s 是指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由同一病原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3.22 监测 s urvei l l a nce 对寄生虫病的发生、 流 行、 分布、 及 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 以了解该疾病的 发 生发展趋势。 3.23 发病率 i nci dence r a t e m orbidit y 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生的某种动物疫病病例数与同期该种动物总数之比,常以百分率表示。 发病率 = 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动物总数 100

    18、 3.24 病死率 c a s e r a t a l i y m ort a l i t y DB63/T 4632004 3 一定时间内某病病死的动物头数与同期确诊该病病例动物总数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病死率 = 某病病死动物头数同期确诊的该病例动物总数 X100 4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主要是羊消 化道线虫 病 nematodesin the alimentarycanal of sheepandgoat、 羊肺 线 虫 病 lung nematodiasisOf sheep and goat、羊 绦 虫 病 cestodiasisOf sheepand goat、羊绦虫蚴病 metace

    19、stodisisOf sheep and goat、羊吸虫病 trematodiasisOfsheep and goat、羊节肢动物寄生虫病 arthropodaparasitosisOf sheep and goat(包括羊螨病 Acariasis、 羊鼻蝇蛆病 Oestriasis和蜱 Hard tick、虱 lice、蝇 fly、蚤 flea等蜘蛛昆虫病 ) 等寄生虫病。 5 诊断方法 5.1 流行病学调查 对本标准所述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流行因素 5.2 实验室诊断 5.2.1 蠕虫粪便虫卵和幼虫检查 发病情况、传播和流行动态等。 5.2.1.1 线虫病诊断 按家畜寄生虫

    20、学中饱和溶液浮集法检查蠕虫粪便虫卵的方法进行,适用于线虫 和绦虫虫卵的检查, 5.2.1.2 吸虫病诊断 按家畜寄生虫学中反复洗涤沉淀法或锦纶筛兜集卵法进行,适用于吸虫等虫卵 的检查。 5.2.1.3 绦虫病诊断 按本标准 5.2.1.2的规定检查粪便中绦虫虫卵;用肉眼观察粪便中虫体或虫体 节片: 诊断, 陛 驱虫后 12 小时, 用粪兜接粪 24-72小时,每 12 小时换一次兜, 全部排出的粪便按家 畜 寄生虫学中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查虫体或节片,鉴定虫种并计数。 5.2.1.4 幼虫检查法 按贝尔曼法进行,适用子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检查。 5.2.2 解剖诊断 5.2.2.1 虫体检查方法 按家

    21、畜寄生虫学中寄生虫完全剖检法进行。适用于羊线虫病、绦虫病、绦虫 蚴病 ( 棘球蚴、多头蚴和细颈囊尾蚴 ) 、吸虫病、节肢动物寄生虫病 ( 包括羊鼻蝇蛆病、螨病、蜱、虱、 蝇、蚤等蜘蛛昆虫病 ) 病原体的检查。 5.2.2.2 线虫寄生阶段幼虫检查方法 按兽医科技杂志 (1983 1)水浴法进行, 适 用于线虫寄生阶段 幼 虫的检查。 5.2.3 羊节肢动物寄生虫病诊断 5.2.3.1 羊螨病诊断 按 DB63 T374规定执行。 5.2.3.2 羊鼻蝇蛆病诊断 临床诊断和病原体检查按家畜寄生虫学的方法进行。 5.2.3.3 其它蜘蛛昆虫病诊断方法 除绵羊足颚虱检查四肢蹄碗部外,其它蜱、虱、蝇、

    22、蚤等在颈侧 部、肩胛后部、腹侧下部、臀部各取 1 平方分米测定感染情况,并计数,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5.2.4 犬绦虫病诊断 按 (WHO棘球蚴病包虫病监测预防控制指南的规定执行,采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进行诊断。 6 防治技术 6.1 防治原则 以本规范所述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为依据,进行药物防治和综合防治。选择高效药物,采取定期、 高密度、 大面积、 高效、广谱、 安全、 短残留、 低污染、 经济防治;采取切断寄生虫病传播环节的各 项 措施。实行整群防治,重点应防治幼年羊、母羊、老弱羊。 6.2 药物防治 DB63/T 4632004 4 6.2.1 防治次数 实施羊全年两次驱虫和一次药浴

    23、制,羊鼻蝇流行区应加一次药物烟雾。 6.2.2 防治时间 6.2.2.1 驱虫 线虫、吸虫、绦虫的防治实施冬季 1 2 月和秋季 8-10月驱虫,视各地情况,可适当 调整防治时间;两次防治均应在成虫期前进行。 6.2.2.2 药浴或喷淋 螨、蜱、虱、蝇、蚤等蜘蛛昆虫病的防治实施羊一年进行夏季或秋季一次药浴 应在剪毛后 7-10天进行:或适时喷淋杀虫。羊螨病防治按 DB63 T374规定执行。 6.2.2.3 药物烟雾 羊鼻蝇流行区 10-11月对羊进行药物烟雾处理。 6.2.3 防治密度 实行整群驱虫、药浴、药淋或烟雾、不遗漏对分散羊的防治。 6.2.4 药物选择 6.2.4.1 依据中华人民

    24、共和国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 物防疫法 、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的规定,使用兽药主 管 部门批准公布的抗寄生虫药物,严禁使用淘汰药品和过期药品。 6.2.4.2 选择高效、广谱、低毒、短残留类抗寄生虫药物及其使用方便的剂型。 6.2.4.3 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药物,防止产生抗药性,待屠宰羊、产奶用羊遵守休药期规定。 6.2.4.4 新型抗寄生虫药物大面积推广应用前、临床常用防治药物连续使用多年后,应委托省级相关 科研部门进行临床药效试验或验证,驱虫药以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有效率作为疗效判定的标准。 6.2.4.5 凡未经鉴定

    25、,区域试验验证的药物不得使用。 6.2.5 防治效果评定 6.2.5.1 新型抗寄生虫药物大面积推广应用前和常用抗寄生虫药物连续使用多年后须进行临床药效试 验或验证,评价其驱虫、杀虫效力, 6.2.5.2 驱虫药防治效果评价按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会 (W A A V P ) 对反刍动物 ( 牛羊 ) 驱 虫药评定疗效的方法的准则 颁 布的方法进行, 应 采用剖检法定期进行效力检测, 重 点评价对线虫寄 生 阶段幼虫的有效率;常规防治效果检查采用粪便虫卵 ( 幼虫 ) 检查法。 6.2.5.3 1 2 份月考核防治密度及药物驱虫效力, 5-6月份评价防治效果。 6.2.6 药浴药淋设施 6.2.

    26、6.1 羊药浴池修建和药浴操作按羊药浴池的修建和洗浴羊只的技术管理试行规范执行。药浴 池要防渗、防漏,应建在地势较低处,远离居民生活区和牲畜饮水源。 6.2.6.2 池式药浴应保证羊只的浸泡时间,并按压羊头入药液 2-3次。 6.2.6.3 药淋按药淋器械操作规程使用,以浸透为原则。 6.2.7 防治注意事项 6.2.7.1 驱虫、药浴或烟雾前,先进行小群试驱虫、药浴或烟雾,确认安全后方可大群使用。 6.2.7.2 驱虫羊只应在清晨进食前空腹投药:药浴羊应饮足水。 6.2.7.3 药物推荐剂量准确,保证投药剂量准确、可靠;药物的配制和使用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药 浴液充分搅拌均匀,当天配制当天使

    27、用,药浴过程中注意及时补充药液,保持药液有效浓度。 6.2.7.4 药浴药淋操作要保证羊只全身 ( 包括头部 ) 湿透。 6.2.7.5 驱虫 ( 药浴 ) 后应跟踪观察,对中毒、伤残羊应及时抢救、治疗。 6.3 综合防治 6.3.1 防治内容 包括外界环境除虫、 预 防家畜感染、 提 高机体抵抗力等措施, 其 中对绦虫蚴病应常年采取综合防 治 措施。 由 于犬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如羊绦虫蚴病、 住 肉孢子虫病、 舌 形虫病、 弓 浆虫病等 ) 的 终 末宿主或中间宿主,对 犬的管理和驱虫是切断上述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预 防家畜和人感染的重要措 施 , 被列入综合防治措施中。 DB6

    28、3/T 4632004 5 6.3.2 羊粪便处理 驱虫羊应集中管理,定期清除圈舍粪便,驱虫后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 集中堆积发酵处理,利用生 物热杀灭各类虫、卵 ) 。 6.3.3 圈舍灭虫处理 6.3.3.1 圈舍墙壁、地面、围栏、用具、饲喂工具等,应用兽用杀虫药物,定期喷洒灭虫 ( 螨 ) ;地面 及土墙也可使用火焰消毒;用具、饲具喷洒后应清洗干净、晒干。 6.3.3.2 喷洒时间可与投药、 药 浴同步进行, 但 在冬春季螨病及其它吸血昆虫病高发期, 每 半月一次 。 6.3.3.3 夏秋季节羊狂蝇活动盛期,可采用防蝇剂喷洒圈舍。 6.3.4 犬绦虫病防治, 参照 WHO棘球蚴病包虫病监

    29、测预防控制指南规定进行定期驱虫,并收集驱治后三日内排出的 虫体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场地应用火焰消毒处理,以防污染。 6.3.5 犬的管理 6.3.5.1 建立犬的登记制度或对养犬者实行登记和发放执照,限制养犬数量。 6.3.5.2 禁止犬接近屠宰场 ( 点 ) ,控制犬与家畜接触。 6.3.6 牧地净化 6.3.6.1 全面规划草场,有计划地实行划区轮牧制度,减少寄生虫对草场的污染和羊的重复感染。 6.3.6.2 控制单位草场面积上的载畜量,控制载畜密度。 6.3.6.3 污染草场,特别是湿地和森林牧地应禁牧或休牧,以利净化。 6.3.7 放牧管理 6.3.7.1 尽量避开在低湿的地点放牧,

    30、避免清晨、傍晚、雨天放牧。 6.3.7.2 禁止饮用低洼地区的积水或死水,建立清洁的饮水地点。 6.3.7.3 幼畜与成年畜应分开放牧,以减少幼畜感染机会。 6.3.7.4 扩大和利用人工草场,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合理补充饲料和添加剂,提高羊 体质和抵抗力。 6.3.8 寄生虫虫体、虫卵污染材料的处理 6.3.8.1 病羊、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按 GBl6548-1996第 3 章规定执行。 6.3.8.2 对患螨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严禁混群饲养 ( 放牧 ) ,以防病原传播。 6.3.8.3 严禁将未经处理的病尸、废弃物直接喂犬或随地抛弃。 6.3.8.4 药浴后的废药液按 GB89

    31、78-1996第 4 2 1 2 条第二类污染物处理办法执行。 6.3.8.5 对新引进羊只按 GBl6567-1996规定执行。 7 监测与考核 7.1 监测目的 评估防治效果和掌握防治后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动态。 7.2 监测对象 按本标准 4 的规定执行。 7.3 监测内容、次数 按地方畜牧兽医防疫部门规定的要求进行 7.4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按本标准 5 规定执行。 7.4.1 监测时间 以本标准 4 规定的羊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为依据,确定各类寄生虫病监测时间。 7.5 监测抽样 7.5.1 群体抽样 DB63/T 4632004 6 考核抽样时,每县依据羊寄生虫的分布确定抽样点,抽样不

    32、少于 10群羊,每县抽样总数不少于 300 只。 7.5.2 单群抽样 以羊群为单位, 不论群的大小, 抽 样总量不少于 30只, 年龄抽样比例为羔羊 30, 周岁羊 40, 成 年羊 30。 7.5.3 犬绦虫病监测方法 参照 WHO棘球蚴病包虫病监测预防控制指南规定执行,采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进行调查。 7.6 监测指标及计算方法 7.6.1 防治密度 ( ) densi t y c ontr oll i ng 防治密度:防治羊数羊只总数 100 7.6.2 平均感染率 ( ) i nfe c t i on r a t e 寄生虫平均感染率:阳性羊数抽检羊数 X100 7.6.3 线虫虫卵

    33、 ( 幼虫 ) 减少率 ( ) par a s i t e e gg r e duci ng r a t e M : (N1一 N2) N1 100 式中: M 一线虫虫卵 ( 幼虫 ) 减少率 ( ) N1一驱虫前线虫 EPG或 LPG平均数 N2一驱虫后线虫 EPG或 LPG平均数 7.6.4 虫卵 ( 幼虫 ) 转阴率 ( ) e gg negat i ve c onver t i ng r a t e 虫卵 ( 幼虫 ) 转阴率:虫卵 ( 幼虫 ) 转阴羊数抽检阳性羊数 100 7.6.5 粗计驱虫率 ( ) dew or m i ng r a t e 粗计驱虫率二空白对照组荷虫数 驱

    34、虫组荷虫数空白对照组荷虫数 100 7.6.6 驱净率 ( ) e l i m i n a t i ng r a t e 驱净率:虫体转阴动物数试验动物数 100 7.7 组织实施 监测、 考 核工作由省、 州 ( 地区 ) 、 县 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兽医防疫部门组织实施, 兽医防疫部 门 部门进行现场考核工作,进行实验室项目测试,并建立监测考核的档案资料等。 8 记录 做好防治记录, 内容包括: 防治数量、 用药品种、 使用剂量、 环境与粪便无害化处理、 放牧管 理 措施、 补饲、 发病率、 病死率及死亡原因、 诊治情况等, 建立发病及防治档案。 防治后每年定期进行 粪 便虫卵 ( 幼虫 ) 检查,逐年记录,监测、掌握虫情动态。 DB63/T 4632004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放牧羊寄生虫病监测记录表 县(市) 乡(镇) 村 年 月 日 动物 品种 年龄 ( 岁 ) 防治数 量 ( 头 ) 防治药物 监 测 结 果 备注药物 名称 剂量 (mg kg) 监测 羊数 阳性 羊数 感染 虫属 感染率 ( ) 感染 强度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463-2004 放牧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