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200 A4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7482019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2019 - 06 - 19 发布 2019 - 09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17482019 I 目 次 前言 . . 2 1 范围 . . 3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3 4 数据接口规范 . . 3 5 预警信息结构 . . 4 6 安全性 .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编码示例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青海省
2、行政区划代码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规范 . 15 参考文献 . . 21 DB63/T 174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永花、童玉珍、袁成鑫、薛小磊、韩忠祥、孙莹、杨杰、代青措。 DB63/T 17482019 1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数据接口的XML文件格式、预警信息结构、预警信息编码、 预警信息文件命名和安全性等内容。
3、 本标准适用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各预警信息发布责任单位业务系统、 发布手段之间的预 警信息数据交换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警信息 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而发布的预先告知或态势通 告等警示类信息。 一般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 可能影响范围、 警示事项、应 采取的措
4、施和发布机关等。 3.2 预警信息发布 由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根据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利用现有发布渠 道, 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将预警信息公之于众的过程。 3.3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根据青海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由青海省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设的省、市州、县 三级相互衔接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3.4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DB63/T 17482019 2 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 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4 数据接口规范 4.1 基本组成要素 预
5、警信息数据接口文件组成要素包括:预警信息发布单位名称、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预警信息 签发时间、预警信息类型、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发布手段和发布对象描述、预警信息密级、预警信息状 态说明、预警事件类型、预警事件紧急程度、预警事件严重程度、预警信息的可靠程度、预警信息生效 时间、预警事件预期发生时间、预警事件失效时间、签发人等。 4.2 扩展组成要素 在预警信息基本要素组成基础上,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扩展要素,如地域元素和附件等。 4.3 预警信息获取与解析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数据接口文件, 同时发送消息报告。 各业务系统或预 警终端、发布手段通过消息提醒获取预警信息数据接口文
6、件,并解析应用。 5 预警信息结构 5.1 结构 预警信息的结构应符合图1要求。 警报 (alert) 预警信息唯一标识 (identifier)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名称 (sender)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代码 (senderCode) 预警信息签发时间 (sendTime) 预警信息类型 (status) 预警事件类型 (msgType) 预警信息来源 (source) 预警信息发布范围 (scope) 预警信息权限限制 (restriction) 预警信息收件人地址 (addresses) 发布手段和发布对象描述 (code) 安全等级 (secClassification) 预警信息状态说
7、明 (note) 引用预警信息 (reference) 信息 (info) 语言 (language) 预警事件分类 (category) 预警事件类型 (eventType) 预警响应类型 (responseType) 预警事件紧急程度 (urgency) 预警事件严重级别 (severity) 预警信息的可靠程度 (certainty) 受众对象描述 (audience) 预警信息生效时间 (effective) 预警事件预期发生时间 (onset) 预警事件失效时间 (expires) 预警签发员 (senderName) 预警信息标题 (headline) 预警信息正文 (descri
8、ption) 建议措施 (instructions) 附加链接 (web) 联系人 (contact) 附加参数 (parameter) 附件 (resource) 附件描述 (resourceDesc) 附件类型 (mineType) 附件大小 (size) 附加链接 (uri) 加密附加链接 (derefUri) 校验码 (digest) 空间信息 (area) 影响区域描述 (areaDesc) 发布区域多边形表示 (polygon) 发布区域线状表示 (line) 发布区域圆形表示 (circle) 影响区域编码 (geocode) 最低海拔高度 (altitude) 最高海拔高度 (
9、ceiling) * * * DB63/T 17482019 3 图1 预警信息结构 注1: *表示该项可以有多个值。 注2: 黑体字表示必选,否则为可选,信息、附件、空间信息为条件必选。 注3: 元素的数据类型主要为字符串,部分为日期时间和数字转换的字符串。 注4: 影响区域编码按照国标区域编码规定,发布单位代码、事件类型编码、预警级别、预警状态由预警发布系统 内部规定。 注5: 每条预警信息消息由一个警报元素和一个或若干个信息元素组成。每个信息元素又可能 包含一个或多个地域元素和/或附件元素,详细说明见附录 A。 5.2 预警信息编码示例 预警信息编码示例见附录B。 5.3 预警信息文件命
10、名 5.3.1 预警信息采用 XML 格式封装成文件,文件命名格式规则如下: 5.3.2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_签发时间_预警事件类型_预警事件级别_预警信息状态.XML。预警信息文件 名的各字段编码说明见表 1。 表1 预警信息文件名各字段编码说明 字段名称 字段编码说明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地域编码,机构名称,单位名称和扩展位。地域编 码按照附录 B 规定编码,机构名称,单位名称按照附录 C 规定编码, 扩 展位一共两位,用“00” 编码,为未来编码规范的扩展做预留。 签发时间 预警信息签发时间编码格式为 YYYYMMDDHHMISS,时间采用北京时间预警信
11、息在系统中的签发 时间,其中:YYYY:4 位年;MM:2 位月;DD:2 位日;HH:2 位时;MI:2 位分;SS:2 位秒 预警事件类型 预警事件类型编码参见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 预警事件级别 RED 表示红色预警(I 级/特别重大); ORANGE 表示橙色预警(II 级/重大); YELLOW 表示 黄色预警(III 级/较大); BLUE 表示蓝色预警(IV 级/一般); UNKNOWN 表示未知级别。 其 中 RED(I 级/特别重大)为最高级级别,不属于前四个级别的预警信息使用 UNKNOWN。 预警信息状态 ALERT 表示首次发布的预警; UPDATE 表
12、示更新的预警;CANCLE 表示解除的预警 后缀 预警信息文件的后缀固定为 “.XML”。若采用 ftp 方式进行文件传输,在文件传输结束之前,文 件后缀使用 “.tmp”,标识是临时文件 5.4 预警信息附件文件命名 当预警信息存在附件时预警信息附件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_签发时间_预警事件类型_预警事件级别_预警信息状态_附件类型_附件编号.后 缀。其中,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签发时间、预警事件类型、预警事件级别、预警信息状态五个字段的编 码与预警信息文件中相应字段编码相同。其余字段说明如下: 附件类型采用 1 位编码,取值如下: P:预警信息纸质批文扫描件; O:其它。 附件编
13、号,2 位数字,对本预警信息所有上传的附件顺序编号,编号范围 0099。 用户上传的附件的原始后缀名。 DB63/T 17482019 4 6 安全性 6.1 XML 安全机制 预警信息是基于XML格式的,因此XML的安全机制可以用来保护和鉴别预警信息内容。 6.2 数字签名机制 预警信息的元素可以带有一个由XMLSIG(X ML-Signature and Syntax Processing)描述的签 名。不允许使用XML的其他签名机制。 6.3 技术要求 6.3.1 密码支持 应根据密码强度与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匹配的原则,按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规定,分级配置具有相应 等级密码管理的密码支持。
14、6.3.2 身份鉴别 应对数据交换的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进行鉴别, 采用强化管理的口令鉴别、 基于令牌的动态口令鉴别、 生物特征鉴别、数字证书鉴别等机制进行身份鉴别。 6.3.3 数据完整性 数据传输应采取可靠性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应能够检测到数据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 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 6.3.4 数据保密性 数据交换文件应采用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漏和窃取。 6.3.5 安全审计 数据文件在交换传输全程应审计跟踪,自动记录数据文件的发送时间、大小、收件人、接收时间和 读取时间等详细信息。 DB63/T 17482019 5 A A
1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 A.1 datetime 格式说明 采用 datetime 数据格式进行编码的字段(、 、 、 ) 遵循以下格式: YYYY-MM-DD H H : MI : SSXzh : zm , 时间采用北京时。 其中: a )YYYY : 年; b ) MM : 月 ; c ) DD : 天; d ) HH : 小时; e ) MI : 分钟; f ) SS : 秒; g ) X : 表示“ + ”或者“ - ” , 在 UTC 时间之前的时区用“ + ”, 在 UTC 时间之后的时区 用“ - ”; h ) zh : 日 期时间与 UTC 时间偏
16、移的小时数; i ) zm : 日 期时间与 UTC 时间偏移的分钟数。 A.2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见表A.1。 表A.1 预警信息各字段编码规范 序号 名 称 层次关系 属性 可选 /必选 定义 注释/取值范围 字 节 数 () 1 lert Alert 复合类 型 必选 包含整个预警信 息的基本元素 必须包含xmlns属 性,引用规范的URN作为名 称空间(namespace);除了指定的子元素外,可 能包含1个或多个块 1.1 Identi -fier alert identi -fier 字符串 必选 预警消息唯一标 识 ZZZZZDDDUUUXX_ YYY
17、YMMD-DHHMISSZZZZZZDDDUUUXX: 预警信息 发布单位编码,见;_: 固定字 符;YYYYMMDDHHMISS: 预警信息在本系统中录 入完成时间或在外部系统中的生成时间( 4位 年YYYY,2位月MM,2位日DD,2位时HH,2位分 MI,2位秒SS) 29 1.2 sender Alert sender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信息发布单 位名称 使用机构全称(包括地域和机构名称)参见 国 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发布 30 DB63/T 17482019 6 单位编码规范 1.3 Sender -Code Alert sender -Code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信
18、息发布单 位编码 ZZZZZZDDDUUUXX参见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规范 ZZZZZZ:6位地域编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 码);DDD:3位一级单位代码;UUU:3位二级单位 代码;XX:2位扩展编码 11 1.4 Send -Time Alert send -Time 时间 必选 预警信息的发布 时间 格式见C.1;纸质或电子批文上预警信息的发 布时间(即审批时间) 25 1.5 status alert status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信息状态 Actual(实际):接收者可采取实 际行动的真 实预警;Exercise(演练):只针对演练
19、参与者, 具体接收者在中描述;Test (测试):所 有接收者均可忽略的消息; Draft(草稿):还未正式发布的预警信息; 目前取值仅使用“Actual”和“Test” 8 1.6 Msg -Type Alert Msg -Type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信息类型 Alert(首次):首次发布的预警;Update(更 新):更新预警信息(续发属于更 新);Cancel(解除):一次预警事件生命周期结 束后, 可对其进行解除;Ack(确认):确认收到 的预警信息;Error(错误):表示拒绝接收到的 预警信息;目前只采用“ Alert”“Update” “Cancel”三个枚举值,
20、 其余枚举值保留 , 暂不使用 4 1.7 scope alert scope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信息发布范 围 Public(公开): 针对不受限制的对 象;Restricted (限制权限);Private(特定地 址);固定使用“Public”值,其余两个枚举值 保留,暂不使用 8 1.8 code Alert Code 复合类 型 必选 预警信息的发布 手段和发布对象 发布手段编码(可在以下枚举值基础上扩展) SMS(短信):表示通过手机短信发布; LED(电子显示屏):表示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 SPEAKER(大喇叭):表示通过大喇叭发布; TV(电视台):表示通过电
21、视台发布; BROADCAST广播台:表示通过广播电台发布; WEB (网站): 表示通过网站发布; PHONE (电话):表示通过电话发布; FAX(传真):表示通过传真发布; 允许在code中定义多个段, 描述多 种发布手段 1.9 secClas -sifica -tion Alert secClas -sifica -tion 字符串 可选 密级 取值包括: None (无), Inner(内部)默认为 “None” 4 1.10 note Alert 字符串 可选 对预警信息解除 若 为 “Cancel”,则在此说明其原 DB63/T 17482019 7 Note 原因的说明 因
22、1.11 Refer -ences Alert Refer -ences 字符串 可选 描述本条预警信 息引用的预警信 息 为“Update”时,本字段表示所更 新的预警事件的首发信息 () 2 info Alert info 复合类 型 为应答 或确认 信息时, info可 选 包含“预 警信息” 主题的所有子元 素 1)每个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 ; 2)除指定元素外, 还可能包含一个 或 多个 以及 部分 2.1 Lang _uage Alert Info language 字符串 可选 预警信息描述所 使用的语言代码 默认值为“zh-CN ” 5 2.2 Event -Type Aler
23、t info eventType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事件类型编 码 取值见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与编 码规范 2.3 urgency Alert info urgency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事件的紧急 程度 取值包括以下5种:Immediate (立即行动), Expected( 准 备 行 动),Future(等待行 动),Past(已 过去),Unknown(未知);默认 Unknown , 其他枚举值保留 ,暂不使用 8 2.4 severity Alert info severity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事件的严重 程度 (预警级别) 取值包括以下
24、5种:Red(红色预警/级/特别 重大), Orange(橙色预警/级/重大), Yellow(黄色预警/ /较大),Blue(蓝色预警 /一般 ),Unknown(未知,9) 8 2.5 certaint y Alert info certainty 字符串 必选 限定的 枚举值 预警事件发生的 可能程度 取值包括: Observed (确定发 生),VeryLikely(非常可能), Likely(可 能 发生) ,Unlikely(不大可能),Unknown(未 知)。默认Unknown,其他 枚举值保留 , 暂不 使用 8 2.6 Effect _tive alert info eff
25、ective 时间 必选 预警信息生效时 间 格式参见 A.1 预警信息在系统中的签发时间 25 2.7 Onset lert info onset 时间格 式 可选 预警事件的预期 发生时间 格式参见 A.1 25 2.8 Expires Alert info Expires 时间格 式 可选 预警事件的失效 时间 格式参见 A.1 25 2.9 Sender -Name lert info sender- Name 字符串 必选 系统中预警信息 的签发员 系统中签发本条预警信息的发布单位签发员 30 DB63/T 17482019 8 2.10 Headline alert info he
26、adline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信息的标题 当 字段值为Alert或Update 时, 字段格式为: (中 文)+“发布”+(中文)+ severity(中文) 2.11 Descript -tion lert info descript -tion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信息正文 预警信息正文 2.12 Instruct -tion alert info instruct -tion 字符串 可选 对建议采取措施 的描述 2.13 web alert info web 字符串 可选 预警信息内容中 包含的网址信息 预警信息内容中包含的网址信息,提醒受众可 通过网址查看预警 详细信息 () 3 r
27、esource lert info resource 复合类 型 可选 包含附件的子元 素(可选项) 指向与本条预警信息 元素相应的一个 补充文件, 可以是图像或者声音等文件;可存 在多个 3.1 Resource -Desc lert info resource resource -Desc 字符串 必选 附件文件名 系统根据用户上传的附件自动生成的与预警 信息文件名匹配的附件文件名 3.2 size alert info resource size 整数 必选 附件文件大小 附件的文件大小,单位为 byte 3.3 digest alert info resource digest Has
28、h 编码 可选 附件内容的 Hash 码 采用SHA-1算法,参照 FIPS180-2。用于判断附 件是否被篡改。SHA-1规范URL:http:/ en.wikipedia.org/wiki/SHA-1。默认为空 () 4 area lert info area 复合类 型 可选 包含影响区域和 发布 区域的子元 素 可以存在多个,目标区域为所有描述区域的并 集 4.1 reaDesc lert info area areaDesc 字符串 必选 影响区域的文字 描述 对突发事件影响区域的文字描述 4.2 polygon lert info 字符串 可选 用多边形表示预 警信息的发布区 值为
29、多个坐标点对,用空格分隔;描述多边形 时。首尾为同一个点,为封闭图形;描述线状元 DB63/T 17482019 9 area polygon 域(可选项) 素时,首尾不封闭 4.3 circle alert info area circle 字符串 可选 用圆形表示预警 信息的发布区域, 以圆心点和半径 表示 值为坐标点对和半径,用空格分隔;点状元素, 可用半径为0的circle描述;半径单位为米 4.4 geocode lert info area geocode 字符串 必选 预警信息发布区 域的行政区划代 码 用行政区划代码表示预警信息的发布区域,多 个行政区划代码之间用“,”分隔,行
30、政区划代 码参见附录C 12 DB63/T 17482019 10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编码示例 - 63000042600000_20180708192446 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63000042600000 2018-07-08 19:36:37+08:00 Actual Alert Public - - SMS 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8年 7月 8日 19时 35分 48秒发布防汛抗旱风险提示蓝色预警 /IV/一般预警:接黄 河防总办关于启动黄河上游防汛 IV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受降雨影响,黄河上游干支流来水较多, 7月 8日 11时,唐 乃亥水文站流量
31、达 2500立方米 /秒,形成黄河 2018年第 1号洪水,按照黄河防汛应急预案规定,经黄河防总研究决 定,发布了黄河上游汛情蓝色预警,自 7月 8日 11时启动黄河上游防汛 IV级应急响应。省防指成员单位及沿黄各市州防 指要迅速行动,做好龙羊峡水库泄洪准备工作,确保泄洪河道畅通。 13519759571,13639717851,13709781878,13734682558,18097202255,17309711982,17 609783518,13519740801,13997063361,18697180395,15597492006,13519755857,13709718509,1
32、364 9721099,13897447998,13519754652,13519751135,13519774315,13897020105,13997196547,137097 53195,18609715067,13709710492,13709768301,13997286668,13997199099,13997282100,13897243 776,13997090069,18309783893,18809718786,13997090338,13709768511,13709713012,1889705957 6,13639756857 None - zh-CN 11A13 Un
33、known Blue Unknown 2018-07-08+08:00 2018-07-08+08:00 DB63/T 17482019 11 2018-07-09+08:00 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防汛抗旱风险提示蓝色预警 /IV/一般 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8年 7月 8日 19时 35分 48秒发布防汛抗旱风险提示蓝色预警 /IV/一般预警: 接黄河防总办关于启动黄河上游防汛 IV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受降雨影响,黄河上游干支流来水较多, 7月 8日 11时, 唐乃亥水文站流量达 2500立方米 /秒,形成黄河 2018年第 1号洪水,按照黄河防汛应急预案规定,
34、经黄河防总研究 决定,发布了黄河上游汛情蓝色预警,自 7月 8日 11时启动黄河上游防汛 IV级应急响应。省防指成员单位及沿黄各市州 防指要迅速行动,做好龙羊峡水库泄洪准备工作,确保泄洪河道畅通。 - 青海省 630000000000 DB63/T 17482019 12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青海省行政区划代码 C.1 地址代码编制规则 C.1.1 组成 预警信息地址代码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可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单位中居民委员会或村 民委员会级的地域分辨粒度,12位地址代码共分为三段,具体编制格式如下: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B 1 B 2
35、 B 3 B 4 B 5 B 6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C.1.2 规则说明 C.1.2.1 第一段的6位代码A 1A2A3A4A5A6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遵循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C.1.2.2 第二段的3位代码B 1B2B3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的3位代码B 4B5B6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 员会。二、三段遵循GB/T 10114 -2003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C.1.2.3 三段代码的编制规则为: A1A2 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如需表示该区划单位的全部范围,则 A3 至 B6 全部设置为 0,即 A1A200000
36、00000。如 A1A2 全 0,则 A3 至 B6 必须为全 0,表示全国所有地区; 如 A1A2 不为全 0, 则 A1 至 A6 需按 GB/T 2260-2007 标准进行编码, B1 至 B6 可为全 0 或按 GB/T 10114-2003 标准进行编码; A3A4 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与上一级类似,A5 至 B6 全部设置为 0,即 A1A2A 3A400000000 表示该级别区划的全部范围; A5A6 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与上一级类似,B1 至 B6 全部设置为 0,即 A1A2A
37、3A4A5 A6000000 表示该级别区划的全部范围; 对于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单位,B1B2B3 可以表示上一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街道、乡一级的行政 区划单位,B4 至 B6 全部设置为 0,A1A2A3A 4A5A6B1B2B3000 表示该级别区划的全部范围; B4B5B6 可以表示上一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C.2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如表C.1所示。 DB63/T 17482019 13 表C.1 行政区划代码表 地名 代码 青海省 630000000000 地名 代码 地名 代码 地名 代码 地名 代码 西宁市 630100 城东区 630102
38、 城中区 630103 城西区 630104 城北区 630105 大通县 630121 湟中县 630122 湟源县 630123 海东市 632100 乐都区 632001 平安区 632121 民和县 632122 互助土族 自治县 632126 化隆回族 自治县 632127 循化撒拉 族自治县 632128 海北州 632200 门源回族 自治县 632221 祁连县 632222 海晏县 632223 刚察县 632224 黄南州 632300 同仁县 632321 尖扎县 632322 泽库县 632323 河南蒙古 族自治县 632324 海南州 632500 共和县 6325
39、21 同德县 632522 贵德县 632523 兴海县 632524 贵南县 632525 果洛州 632600 玛沁县 632621 班玛县 632622 甘德县 632623 达日县 632624 久治县 632625 玛多县 632626 玉树州 632700 玉树市 632701 杂多县 632722 称多县 632723 治多县 632724 囊谦县 632725 曲麻莱县 632726 海西州 632800 格尔木市 632801 德令哈市 632802 茫崖市 632803 乌兰县 632821 都兰县 632822 天峻县 632823 大柴旦行 政委员会 632857 DB
40、63/T 17482019 14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规范 D.1 结构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编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地域编码,机构名称代码,单位名称代码和扩展位代 码,其中地域编码占六位,用 “ZZZZZZ”表示;机构名称代码占三位,用 “DDD”表示;单位名称代码占三 位,用 “UUU”表示;扩展位代码占两位,用 “UU”表示。一共十四位,如下表D.1所示。 表D.1 预警信息发布单位 ID 地域编码 机构名称代码 单位名称代码 扩展位代码 Z Z Z Z Z Z D D D U U U X X D.2 编码组成 D.2.1 地域编码 地域编码一共六位,用
41、“ZZZZZZ”表示,按照GB/T 2260- 2007规定编码。 D.2.2 机构名称代码 机构名称代码一共三位,用 “DDD”表示,参照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其机构名称和代码规定编 码,代码结构如下,具体代码见表D.2。 代码结构: X XX 第一层代码(类别) 第二层代码(顺序) 类别标识如下: 1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高检、高法; 2中央直属机关及直属的事业单位; 3国务院各部委; 4、6 国务院直属局、办事机构、事业单位及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和综合性行业协会; 5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 7全国性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机关; 0、8、9 备用。 表D.2 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其机构名称和代码
42、代码 部级 省 市 县级 国家机构 101 全国人大 省人大 市人大 县人大 131 全国政协 省政协 市政协 县政协 151 最高人民检察院 省人民检察院 市人民检察院 县人民检察院 161 最高人民法院 省人民法院 市人民法院 县人民法院 DB63/T 17482019 15 代码 部级 省 市 县级 党委机构 201 中央办公厅 省委办公厅 市委办公厅(室) 县委办公厅(室) 203 中央组织部 省委组织部 市委组织部 县委组织部 211 中央宣传部 省委宣传部 市委宣传部 县委宣传部 213 中央统战部 省委统战部 市委统战部 县委统战部 215 中央对外联络部 省委对外联络部 市委对
43、外联络部 县委对外联络部 216 中央政法委员会 省委政法委员会 市委政法委员会 县委政法委员会 218 中央政策研究室 省委政策研究室 市委政策研究室 县委政策研究室 222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223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 ) 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224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办 公室 县委财经领导小组办 公室 225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 室 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 室 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办公室 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办公室
44、226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 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 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 县委外事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 231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 室 ) 省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 公室 市委对台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 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 233 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 员会 县委直属机关工作委 员会 234 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委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委直属机关事务管 理局 县委直属机关事务管 理局 235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省机关工作委员会 市机关工作委员会 县机关工作委员会 236 中央
45、金融工作委员会 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 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 县委金融工作委员会 237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 省委企业工作委员会 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 县委企业工作委员会 238 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239 中央澳门工作委员会 240 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 省委精神文明办公室 市委精神文明办公室 县委精神文明办公室 241 中央档案馆 (国家档案局 ) 省委档案馆 (档案局 ) 市委档案馆 (档案局 ) 县委档案馆 (档案局 ) 243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国 家保密局 ) 省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保 密局 ) 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 室 (保密局 ) 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 室 (保密局 ) 281 中央
46、党校 省委党校 市委党校 县委党校 283 中央党史研究室 省委党史研究室 市委党史研究室 县委党史研究室 284 中央文献研究室 285 中央编译局 4901 新闻媒体 此代码代表所有新闻媒体 政府机构 301 外交部 省外交事务办公室 市外交事务办公室 县外交事务办公室 DB63/T 17482019 16 代码 部级 省 市 县级 302 国防部 30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04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306 科学技术部 省科学技术厅 市科学技术局 县科学技术局 307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 308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县民族事务委员会 311 监察部 省监察厅 市监察局 县监察局 312 公安部 省公安厅 市公安局 县公安局 313 国家安全部 省安全厅 市安全局 县安全局 314 民政部 省民政厅 市民政局 县民政局 315 司法部 省司法厅 市司法局 县司法局 3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